全自动改良型外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61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改良型外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陶瓷坯体上外釉都是通过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上釉效果较差,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改良型外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全自动改良型外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输送带和釉料槽,在所述坯体输送带和釉料槽的上方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连接有对坯体内表面进行吸附的负压吸盘,在所述釉料槽内设置有感应釉料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液位传感器与一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釉料槽的上方设置如有用以平稳液面波浪的稳波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为倒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为活塞杆端,所述活塞杆端上设置有负压吸盘。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一横向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横向滑轨上的滑块以及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全自动装置代替人工上外釉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上釉精度高,保证产品质量。而且稳波条能够使得釉料液面平稳,防止由于液面在上一次浸料过程中产生的波浪影响到下一次浸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所示的全自动改良型外釉装置,包括坯体输送带100和釉料槽200,在坯体输送带100和釉料槽200的上方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300,横向移动装置300上设置有升降装置400,升降装置400的下端连接有对坯体1内表面进行吸附的负压吸盘500。在釉料槽200内设置有感应釉料液位的液位传感器600,升降装置400和液位传感器600与一控制装(图中未示出)连接。釉料槽200的上方设置如有用以平稳液面波浪的稳波条700,稳波条700能够使得釉料液面平稳,防止由于液面在上一次浸料过程中产生的波浪影响到下一次浸料。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400为倒置的气缸410,气缸410的下端为活塞杆端,活塞杆端上设置有负压吸盘500。

本实施例中的横向移动装置300包括一横向滑轨310和设置在横向滑轨310上的滑块320以及驱动滑块320滑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升降装置400固定在滑块320上,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或驱动气缸。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坯体1被坯体输送带100输送到对应的位置时,升降装置400下降使得负压吸盘500吸附坯体1。然后升降装置400上升且横向移动装置300带动升降装置400移动至釉料槽200上方。接着升降装置400下降使得坯体1的外边面浸在釉料中,而坯体1的高度通过升降装置400的下降高度决定,而液位传感器600将感应到的液位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700中,控制装置700再反馈一个下降距离给升降装置400即可。当坯体1浸料若干秒之后,升降装置400上升带动坯体1离开釉料槽200,同时横向移动装置300驱动升降装置400横向移动至下一工位。本发明利用全自动装置代替人工上外釉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上釉精度高,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