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制砖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
背景技术:
“制砖机”顾名思义就是制造和生产砖的机械设备,一般利用石粉、粉煤灰、炉渣、矿渣、碎石、沙子、水等添加水泥作为原材料通过液压动力、震动力、气动力等生产砖的机械。
“液压砖机”顾名思义就是以“液压”液压传动为动力生产砖的机械设备,是大型砖机主流机型。有别于“震动砖机”和“震压砖机”三者动力、成型模式不一样。
现有制砖机的输送方式,多采用具有夹持功能的机械臂进行输送,该种方式需要机械臂有一定的夹持力,倘若夹持力过大,会损坏砖块,而如果夹持力过小,将会造成砖块坠落,而由于机械臂几乎都是悬空工作的,如果出现砖块坠落将对生产人员带来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包括底座、顶板、连接板、制砖机构和取砖机构;
所述顶板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竖向设置,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板与顶板连接;
所述制砖机构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进料单元、冲压单元和推进单元,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均水平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板位于第二支板的上方,所述进料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板上,所述推进单元设置在第二支板上,所述冲压单元位于进料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进料单元、冲压单元和推进单元均位于底座与顶板之间;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气缸和布料盒,所述第一气缸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板上,所述布料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布料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布料盒连接,所述布料盒与第一支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位于布料盒与连接板之间;
所述冲压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模具、进料箱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顶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与第一模具连接,所述进料箱设置在第一支板的一侧,所述进料箱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料箱位于第一模具的下方,所述第二模具位于进料箱的下方,所述第二模具与进料箱抵靠,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与第二模具的下端面连接;
所述推进单元包括第二气缸和推板,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板上,所述推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推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位与推板与连接板之间;
所述取砖机构包括输送单元、承接单元和抓取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在顶板上,所述抓取单元与输送单元连接,所述承接单元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承接单元和推进单元分别位于冲压单元的两侧;
所述承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转轴、支座、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板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支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与第一转轴铰接,所述支座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所述支座位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所述支座的上端面与第二支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皮带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抓取单元包括第三支板、第四支板、第三气缸、控制箱、旋转组件和抓取组件,所述第三支板设置在输送单元上,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三支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四支板水平设置,所述第四支板的上端面与第三气杆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控制箱位于第四支板的下方,所述控制箱与第四支板枢接,所述旋转组件位于控制箱内,所述抓取组件位于控制箱的下方;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壳体、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第二转轴、第二电机、蜗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壳体为底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腔体,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竖向设置在壳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三支杆与第四支杆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水平设置,所述蜗杆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蜗杆两端的纹路相反,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电机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套设在蜗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与蜗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上端面均与壳体内部的顶面抵靠,所述控制箱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控制箱与第二转轴滑动连接;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抓取单元的抓取精确度,所述支座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第三支板上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匹配。当红外线接收器接受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时,说明抓取单元位于承接单元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夹板损坏砖块,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有保护套。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成品砖在支座上的位置,所述支座上设有限位板。
作为优选,为了实时监测冲压机构的压力,所述底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液压缸位于压力传感器上。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固性,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还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竖向设置,所述底座通过加固杆与顶板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电机便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设计巧妙,可行性高,推进单元将冲压完成的砖块到承接单元上,承接单元的支座可以做竖直平面的旋转运动,抓取单元的壳体从上罩向支座上的砖块,并通过壳体内的夹板将砖块稍加固定,而后壳体和支座同时旋转90度并保持抵靠,使砖落入壳体内,由壳体的侧壁从底部支撑砖块,而不需要靠夹持力来防止砖块坠落,此种运输方式安全且高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的承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的抓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的抓取组件的仰视图。
图中:1.底座,2.顶板,3.连接板,4.第一支板,5.第二支板,6.第一气缸,7.布料盒,8.第一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10.第一模具,11.第进料箱,12.第二模具,13.第二气缸,14.推板,15.第一支杆,16.第二支杆,17.第一转轴,18.支座,19.第一电机,20.第一皮带轮,21.第二皮带轮,22.第三支板,23.第四支板,24.第三气缸,25.控制箱,26.壳体,27.第三支杆,28.第四支杆,29.第二转轴,30.第二电机,31.蜗杆,32.第一夹板,33.第二夹板,34.第三电机,35.第一锥齿轮,36.第二锥齿轮,37.红外线发射器,38.红外线接收器,39.保护套,40.限位板,4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包括底座1、顶板2、连接板3、制砖机构和取砖机构;
所述顶板2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3竖向设置,所述底座1通过连接板3与顶板2连接;
所述制砖机构包括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进料单元、冲压单元和推进单元,所述第一支板4和第二支板5均水平设置在连接板3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板4位于第二支板5的上方,所述进料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板4上,所述推进单元设置在第二支板5上,所述冲压单元位于进料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进料单元、冲压单元和推进单元均位于底座1与顶板2之间;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气缸6和布料盒7,所述第一气缸6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板4上,所述布料盒7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布料盒7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气缸6的输出轴与布料盒7连接,所述布料盒7与第一支板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6位于布料盒7与连接板3之间;
所述冲压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8、第二液压缸9、第一模具10、进料箱11和第二模具12,所述第一液压缸8设置在顶板2上,所述第一液压缸8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8的输出轴与第一模具10连接,所述进料箱11设置在第一支板4的一侧,所述进料箱11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板4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料箱11位于第一模具10的下方,所述第二模具12位于进料箱11的下方,所述第二模具12与进料箱11抵靠,所述第二液压缸9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液压缸9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9的输出轴与第二模具12的下端面连接;
所述推进单元包括第二气缸13和推板14,所述第二气缸13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板5上,所述推板14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气缸13的输出轴与推板14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3位与推板14与连接板3之间;
所述取砖机构包括输送单元、承接单元和抓取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在顶板2上,所述抓取单元与输送单元连接,所述承接单元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承接单元和推进单元分别位于冲压单元的两侧;
所述承接单元包括第一支杆15、第二支杆16、第一转轴17、支座18、第一电机19、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1,所述第一支杆15和第二支杆16均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转轴17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板4通过第一转轴17与第二支杆16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5和第二支杆16均与第一转轴17铰接,所述支座18设置在第一转轴17上,所述支座18位于第一支杆15和第二支杆16之间,所述支座18的上端面与第二支板5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电机19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皮带轮20与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皮带轮21套设在第一转轴17上,所述第一皮带轮20与第二皮带轮2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抓取单元包括第三支板22、第四支板23、第三气缸24、控制箱25、旋转组件和抓取组件,所述第三支板22设置在输送单元上,所述第三气缸24设置在第三支板22的下端面,所述第三气缸2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四支板23水平设置,所述第四支板23的上端面与第三气杆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控制箱25位于第四支板23的下方,所述控制箱25与第四支板23枢接,所述旋转组件位于控制箱25内,所述抓取组件位于控制箱25的下方;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壳体26、第三支杆27、第四支杆28、第二转轴29、第二电机30、蜗杆31、第一夹板32和第二夹板33,所述壳体26为底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腔体,所述第三支杆27和第四支杆28竖向设置在壳体26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三支杆27与第四支杆28通过第二转轴29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9水平设置,所述蜗杆31水平设置在壳体26的内部,所述蜗杆31两端的纹路相反,所述第二电机30设置在壳体26的外部,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轴与蜗杆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电机30与蜗杆3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2和第二夹板33分别套设在蜗杆31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板32和第二夹板33均与蜗杆3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2和第二夹板33的上端面均与壳体26内部的顶面抵靠,所述控制箱25套设在第二转轴29上,所述控制箱25与第二转轴29滑动连接;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三电机34、第一锥齿轮35和第二锥齿轮36,所述第一锥齿轮35套设在第三电机3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5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锥齿轮36套设在第二转轴29上,所述第三电机34与第一锥齿轮3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35与第二锥齿轮36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抓取单元的抓取精确度,所述支座18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37,所述第三支板22上设有红外线接收器38,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7与红外线接收器38匹配。当红外线接收器38接受到红外线发射器37发射的信号时,说明抓取单元位于承接单元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夹板损坏砖块,所述第一夹板32和第二夹板33均设有保护套39。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成品砖在支座18上的位置,所述支座18上设有限位板40。
作为优选,为了实时监测冲压机构的压力,所述底座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41,所述第二液压缸9位于压力传感器41上。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固性,所述底座1和顶板2之间还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竖向设置,所述底座1通过加固杆与顶板2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电机便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19、第二电机30和第三电机34均为伺服电机。
该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中,制砖机构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气缸6将布料盒7推到进料箱11的上方,使布料盒7内原料落入进料箱11中,然后第一液压缸8推动第一模具10下移完成制砖,然后第二液压缸9将第二模具12向下拉至与第二支板14在同一高度,此时成品砖落在第二模具12上。然后第二气缸13将第二模具12上的成品砖推到支座18上。取砖机构的工作原理为:承接单元中,第一电机19通过第一和第二皮带轮来驱动第一转轴18转动,第一转轴18转动带动支座18转动。抓取单元中,整个单元通过第三支板22与顶部的输送单元连接,输送单元可为任意可实现水平面内位移的机构,第三支板22下方的第三缸24用于实现抓取组件的上下移动,控制箱25与第四支板23枢接,可做竖直平面内的旋转,控制箱25内的第三电机34可使整个抓取组件绕第二转轴29转动。抓取组件中第二电机30驱动蜗杆31转动,由于蜗杆31两端纹路不同,所以第一夹板32与第二夹板33在壳体26的限位作用下,做方向相反的运动,实现对砖块的夹持和松开。取砖机构的操作方式为,当红外线接收器38接受到红外线发射器37发射的信号时,说明抓取单元位于承接单元的正上方,此时第三气缸24驱动抓取组件下移,当可以壳体26下端面与支座18抵靠时,第二电机30驱动螺杆31转动,使两块夹板夹住砖块,然后支座18和抓取组件同时旋转,期间始终保持抵靠,直至砖块落入壳体26内,然后壳体始终保持开口朝向水平或者水平向上,以壳体26的侧壁来支撑砖块而后运输,来替代现有方式的完全靠夹持力夹住后运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有运送装置的制砖机设计巧妙,可行性高,推进单元将冲压完成的砖块到承接单元上,承接单元的支座18可以做竖直平面的旋转运动,抓取单元的壳体26从上罩向支座18上的砖块,并通过壳体26内的夹板将砖块稍加固定,而后壳体26和支座18同时旋转90度并保持抵靠,使砖落入壳体26内,由壳体26的侧壁从底部支撑砖块,而不需要靠夹持力来防止砖块坠落,此种运输方式安全且高效。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