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506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遮阳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现市场上早已出现各式遮阳蓬,具有遮阳避雨的作用,以供人们休息用,因而给人们的户外活动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已经固定好了的遮阳蓬仅能够挡住一个方向的阳光,所以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人们仍需要将固定件取出,移动遮阳棚换方向,以便能够更多的挡住阳光,不过这个过程工作量大,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能够很方便的转换方向,更好的遮阳避雨,工作量小,实用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弧形杆、遮阳布,所述支撑杆和弧形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弧形杆平行设置,其中一根弧形杆的下端插在固定件的限位孔内,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地面上,另一根弧形杆的下端通过固定杆连接同侧支撑杆的下端,所述支撑杆上端连接弧形杆的上端,支撑杆下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杆分为套接的上下小支撑杆,上下小支撑杆套接处设有2-5个连接孔,所述上下小支撑杆通过轴销连接,下小支撑杆侧面设有配重袋,所述弧形杆为弹性杆,弧形杆分为套接的上下小弧形杆,上下小弧形杆套接处设有保护套,所述遮阳布覆盖在弧形杆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件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遮阳布上方设有反射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射层为涂银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小支撑杆的下端为支撑平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能够很方便的转换方向,还可以调节高度以便更好的遮阳避雨,工作量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弧形杆套接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支撑杆,2、弧形杆,3、遮阳布,4、固定件,5、限位孔,6、固定杆,7、地面,8、上小支撑杆,9、下小支撑杆,10、连接孔,11、轴销,12、配重袋,13、上小弧形杆,14、下小弧形杆,15、保护套,16、地钉,17、支撑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包括支撑杆1、弧形杆2、遮阳布3,所述支撑杆1和弧形杆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弧形杆2平行设置,其中一根弧形杆2的下端插在固定件4的限位孔5内,所述固定件4固定在地面上,另一根弧形杆2的下端通过固定杆6连接同侧支撑杆1的下端,所述支撑杆1上端连接弧形杆2的上端,支撑杆1下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杆1分为套接的上下小支撑杆8、9,上下小支撑杆8、9套接处设有2-5个连接孔10,所述上下小支撑杆8、9通过轴销11连接,下小支撑杆9侧面设有配重袋12,所述弧形杆2为弹性杆,弧形杆2分为套接的上下小弧形杆13、14,上下小弧形杆13、14套接处设有保护套15,所述遮阳布3覆盖在弧形杆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转向方便的遮阳棚,安装时只有一根弧形杆2的下端插在固定件4的限位孔5内,其他三个杆的下端都是放在地面上,其中两根支撑杆靠配重袋12稳住,另外一根弧形杆2的下端连接同侧支撑杆1的下端,需要转换方向时,取下配重袋12,整个遮阳棚围绕限位孔5转一下就可以了,转换方向方便,还可以靠连接孔10的变换来调节高度(弧形杆2为弹性杆,支撑杆高度调节时弧形杆随之调节),以便更好的遮阳避雨,工作量小,实用性强。

本发明所述固定件4通过地钉16固定在地面上,连接稳固,使用方便。

本发明所述遮阳布3上方设有反射层,反射热量,延长使用寿命,其反射层为涂银层。

本发明所述下小支撑杆9的下端为支撑平面17,落地稳固,安全性高。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