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预留孔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时候为了施工方便,工艺简单等原因,往往会在剪力墙内墙、外墙或公路涵洞墙身预留许多螺栓孔,有些预留孔洞是为了墙体模板加固临时预留,有些是为了固定架体临时预留,有些是为了穿线临时预留等用途。这些预留孔洞直径一般不大,在20mm~30mm左右,施工操作完成之后,预留螺栓孔洞则需要及时封堵,尤其是外墙的螺栓孔洞。但是几乎所有工程的螺栓孔洞的封堵都是人工来封堵的,效果相当不好,封堵过程中力量不均匀,入灰量不等,导致螺栓孔洞内部的灰没有全部填充慢整个螺栓孔空间,造成封堵不严实,外墙封堵不严实则会产生渗水,造成建筑使用功能下降,另外,人工封堵螺栓孔洞,效率低,用时长,费用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留孔封堵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封堵螺栓孔洞效率低,用时长,效果差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预留孔封堵装置,包括:
供容置砂浆的管体;
分别设于所述管体两端的第一封口帽和第二封口帽,所述第二封口帽设有供输出所述砂浆的开口;
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封口帽的推杆,所述推杆包括挤压端;以及
供沿着所述管体的内壁滑动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固定于所述推杆的挤压端。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取一管体容置砂浆,管体的两端分别用第一封口帽和第二封口帽封口,通过推杆和挤压板将管体内的砂浆从第二封口帽的开口输出,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用这种装置替代人工徒手封堵孔洞,出灰均匀,挤压力量均匀,空洞填充更加瓷实,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人工投入,提高封堵效率和封堵质量,减少返工。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杆为螺杆,所述第一封口帽固定有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与所述挤压端相对的把手端,所述把手端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把手包括:
旋转环;
跨接于所述旋转环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把手端;以及
固定于所述旋转环的手持杆。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封口帽开口的注浆管。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的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封口帽和所述第二封口帽分别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封口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封口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的推杆、挤压板、把手以及第一封口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把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留孔封堵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包括:管体1、第一封口帽2、第二封口帽3、推杆4、挤压板5以及把手6,其中管体1用于容置砂浆,第一封口帽2和第二封口帽3分别设于第二封口帽管体1的两端,第二封口帽3设有供输出第二封口帽砂浆的开口,推杆4活动穿设于第二封口帽第一封口帽2,推杆4包括挤压端40和把手端41。挤压板5固定于第二封口帽推杆4的挤压端40,挤压板5可沿着第二封口帽管体1的内壁滑动,用于挤压管体1中的砂浆。把手6设于推杆4的把手端41。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取一管体容置砂浆,管体的两端分别用第一封口帽和第二封口帽封口,通过推杆和挤压板将管体内的砂浆从第二封口帽的开口输出,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用这种装置替代人工徒手封堵孔洞,出灰均匀,挤压力量均匀,空洞填充更加瓷实,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人工投入,提高封堵效率和封堵质量,减少返工。
参阅图2,显示了图1中的第一封口帽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3显示了图2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封口帽2设于管体1的上端,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第一封口帽2设有与之适配的内螺纹,从而第一封口帽2螺合封堵于管体1的上端部。
第一封口帽2设有穿设孔,从而推杆4能够从穿设孔中穿设到管体1中。在本实施例中,推杆4为螺杆,第二封口帽第一封口帽2固定有与第二封口帽螺杆适配的螺母7,螺母7焊接固定于第一封口帽2的穿设孔处,从而旋转螺杆,螺杆可相对于第一封口帽2螺旋上升或者下降。
参阅图4,显示了图1中的第二封口帽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5,显示了图4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二封口帽3设于管体1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的下端设有外螺纹,第二封口帽3设有与之适配的内螺纹,从而第二封口帽3螺合封堵于管体1的下端,从而管体1能够容置砂浆。
第二封口帽3设有供输出第二封口帽砂浆的开口30。在第二封口帽3的开口30处连通有注浆管31,从而砂浆能够从开口30输出,经注浆管31输出到需要封堵的预留孔中。在本实施例中,注浆管31为铁管。铁管焊接于开口30处,铁管与管体1相连通。
参阅图6,显示了图1中的推杆、挤压板、把手以及第一封口帽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6所示,推杆4包括挤压端40和把手端41,挤压板5设于推杆4的挤压端40,把手6设于推杆4的把手端41。从而通过操作把手6,控制推杆4,进而控制挤压板5沿着管体1上下移动,将管体1的砂浆挤压,最终从注浆管31中输出进入到预留孔中,对预留孔进行封堵。
在本实施例中,挤压板5为与管体1适配的圆形钢板,钢板的周边磨光,以减少摩擦阻力。钢板垂直焊接于推杆4的下端。
参阅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把手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把手6包括:旋转环60、连接板61以及手持杆62,其中连接板61跨接于第二封口帽旋转环60内,第二封口帽连接板61固定于推杆4的把手端41,连接板61给旋转环60与把手端41的固定提供附着板。手持杆62竖向固定于第二封口帽旋转环60。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环60为一直径为60mm的钢圈,钢圈采用直径为10mm的钢筋弯曲而成。连接板61为一5mm厚30mm宽的钢板。钢板沿着钢圈的任一直径方向焊接于钢圈。钢板的底面焊接于推杆4的把手端41。在使用时,手握着手持杆62,转动旋转环60,进而带动推杆4旋转,使得推杆4上升或者下降。
把手的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把手为一钢管,钢管横向焊接于推杆的把手端,形成T型把手,对T型把手进行操作,也能旋转推杆,使得推杆上升或者下降。这种实施例比上述更为简单、方便操作。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作说明:
采用冲击钻把剪力墙的PVC套管清理干净,然后利用吹风机把螺栓眼内的浮灰清理干净。
把砂利用细筛网进行处理,然后按照1:1的比例配比成封堵用的砂浆。
按照上述结构按照好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将预留孔封堵装置的内壁用清水润湿,把搅拌好的砂浆放在管体内。
将注浆管对准预留孔,操作手持杆,转动旋转环,旋转推杆,带动挤压板沿着管体内壁向下移动,将砂浆从注浆管中输出到预留孔中,把剪力墙两侧多余的砂浆用抹子抹平,完成对预留孔的封堵。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装置取一管体容置砂浆,管体的两端分别用第一封口帽和第二封口帽封口,通过推杆和挤压板将管体内的砂浆从第二封口帽的开口输出,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用这种装置替代人工徒手封堵孔洞,出灰均匀,挤压力量均匀,空洞填充更加瓷实,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人工投入,提高封堵效率和封堵质量,减少返工。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