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泵管转角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用混凝土泵作为混凝土的浇筑工具,通过预先安装的混凝土泵管把混凝土输送到待浇筑位置。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泵管的固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泵管转角处的固定。传统固定方法是:采用直径48mm钢管+扣件搭设井子架的形式固定,经过长时间使用易受震动导致架体松弛而失去支撑作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转角处固定装置,避免长时间工作后松动失去支撑作用,确保浇筑过程中泵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泵管转角处固定装置,包括钢制的管卡、连接杆与锚具,所述管卡抱紧固定在混凝土泵管转角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管卡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锚具之间设有使两者实现转动的关节结构,所述锚具包括位于楼板上侧的上固定板、位于楼板下侧的下固定板,以及穿过上固定板、楼板、下固定板从而将锚具与楼板固定为一体的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关节结构包括连接片及设于连接杆第二端的U型卡口,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伸入U型卡口内并通过第一螺栓实现与连接杆的铰接,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螺栓与锚具铰接。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竖直侧板以及与竖直侧板垂直交叉的加强筋板,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伸入两竖直侧板之间并由第二螺栓穿过。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焊接有供第二螺栓穿过的钢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管卡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锚具与楼板固定,固定更加牢固,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管卡固定连接,第二端与锚具之间设有关节结构,从而通过关节结构分散泵送压力,不会因为泵管震动影响结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
①可以在工厂内集中加工,周转使用,节省成本。
②无需搭设井子架,占地面积小,对周围施工无影响。
③施工简单,节约人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泵管转角处固定装置,包括钢制的管卡4、连接杆3与锚具1,所述管卡4抱紧固定在混凝土泵管转角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管卡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锚具之间设有使两者实现转动的关节结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管卡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锚具1包括位于楼板上侧的上固定板11、位于楼板下侧的下固定板12,以及穿过上固定板11、楼板、下固定板12从而将锚具1与楼板固定为一体的固定螺栓。上固定板11、楼板、下固定板12上设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固定孔。
所述关节结构包括连接片2及设于连接杆第二端的U型卡口,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伸入U型卡口内并通过第一螺栓实现与连接杆的铰接,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螺栓与锚具铰接。所述上固定板11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竖直侧板13以及与竖直侧板垂直交叉的加强筋板14,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伸入两竖直侧板之间,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焊接有钢管,第二螺栓穿过竖直侧板13上通孔和钢管实现连接片2与锚具1铰接。
连接片2和锚具1通过第二螺栓可以上下转动,连接杆3和连接片2通过第一螺栓可以左右转动,因此,连接杆3与锚具1之间可以实现四个方向的转动,上述转动活动的结构,可以分散泵送压力,不会因为泵管震动影响结构安全。进一步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与楼板之间设有垫片分散泵送压力。
使用过程中,先根据施工方案在泵管转角处的楼板上打固定孔,然后通过锚具把此固定装置固定在楼板上,再通过管卡把泵管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