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3167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中通常必经的一道工序,传统的混凝土浇筑中,混凝土入仓铺摊平整后用振动棒用梅花点插法去振动提浆,然后采用大量人工使用相应刮杠整平找面,然后用搓板抹子压面、最后用铁抹子收成光面。这种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模式需使用大量人工来完成较多繁琐的工作,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可谓劳民伤财。不仅如此,且现场凌乱,工具散落周围。现场电力系统、电缆拖地、在拖拽中有损坏、与电箱连接处脱落,严重的导致电源短路和触电情况危危及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该装置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操作人员,节省了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包括振捣梁、传动轴、偏心轮及动力装置;所述振捣梁水平放置于需要捣平的混凝土上方,所述传动轴沿着所述振捣梁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振捣梁的上,并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振捣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偏心轮的重心不在所述传动轴的旋转中心线上;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振捣梁上,并且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通过间隔布置的多个轴承座安装于所述振捣梁上方,所述偏心轮为多个,间隔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为汽油发动机,与所述传动轴用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振捣装置还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导轨,所述振捣梁横跨于两个导轨的上方并且可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振捣梁下表面为长条形凸起,两个所述导轨卡接于所述凸起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凸起突出于所述振捣梁下表面2厘米-4厘米。

进一步,所述导轨为方钢管或矩形钢管。

进一步,两个所述导轨的下方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及托架,所述支撑架上部具有与所述导轨外形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导轨置于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凹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柱及旋合于所述螺柱外部的调节螺母;所述托架包括支撑管及垫片,所述支撑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垫片的上表面,另一端为内径与所述螺柱外径相适应的管状结构,所述螺柱的下端插入所述管状结构内,并且所述调节螺母卡接于所述管状结构的管口上部。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振捣装置还包括钢结构架及行走装置;所述钢结构架为采用多根型钢焊接而成的框架型结构,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振捣梁的上部;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摇臂、滑轮及绳索,所述摇臂及所述滑轮均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架上,所述绳索一端为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振捣装置的行进方向的远端,另一端为缠绕端,通过安装在所述钢结构架上的所述滑轮与所述摇臂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所述摇臂,可将所述绳索缠绕在所述摇臂上,进而带动所述振捣梁在所述导轨上移动。

进一步,所述摇臂为两个,均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架的同一侧,所述绳索为两根,两根所述绳索的固定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所述导轨上,两根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摇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通过使振捣梁不断产生振动的方式,将振动传导到混凝土、使混凝土内部骨料与掺拌物均匀分布,待提浆后找平收面,实现高质量的捣平、压实的工作。通过动力装置,带动传动轴在振捣梁上旋转,进而带动固定于传动轴上的偏心轮旋转,利用旋转后偏心轮产生的离心力,带动振动平梁产生振动,进而实现对混凝土的捣平、压实。整个装置工作效率极高,而且安全可靠,可以大大缩减人力,同时对混凝土的捣平、压实质量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偏心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振捣梁,2、动力装置,3、传动轴,4、偏心轮,5、轴承座,6、钢结构架,7、摇臂,8、高度调节装置,9、滑轮,10、绳索,11、凸起,12、导轨,81、凹槽,82、螺柱,83、调节螺母,84、支撑管,8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偏心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振捣梁1、传动轴3、偏心轮4及动力装置2;所述振捣梁1水平放置于需要捣平的混凝土上方,所述传动轴3沿着所述振捣梁1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振捣梁1的上,并且所述传动轴3与所述振捣梁1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4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3上,所述偏心轮4的重心不在所述传动轴3的旋转中心线上;所述动力装置2安装于所述振捣梁1上,并且与所述传动轴3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传动轴3转动。偏心轮4可以设计为圆盘形,开设偏心孔,安装于传动轴3上,这样,由于其重心不在旋转中心线上,所以转动后,会产生离心力,进而带动振动梁上下振动,对混凝土进行捣平压实。

由于现场施工中经常具有较大的施工面积,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将振捣梁加长,传动轴3与振捣梁长度相匹配,相应的,需要在传动轴3上安装多个偏心轮4,间隔安装,所述传动轴3通过间隔布置的多个轴承座5安装于所述振捣梁1上方。轴承座5内可以安装轴承,使传动轴3能够顺畅的在轴承座内转动。这样可以使传动轴旋转后,通过偏心轮的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均匀施加在振捣梁上,多个偏心轮也会产生更大的离心力,以足够将振捣梁振起。多个偏心轮的均匀布置,还有助于对混凝土的均匀捣平压实,提高工作质量。

所述动力装置2为燃油发动机,与所述传动轴3用皮带传动连接,动力装置2可以为柴油发动机也可以为汽油发动机。

为了使本振捣装置能够边捣平边前进,所述混凝土振捣装置还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导轨12,所述振捣梁1横跨于两个导轨12的上方并且可沿所述导轨12的延伸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振捣梁1下表面为长条形凸起11,两个所述导轨12卡接于所述凸起11的两端。所述凸起11突出于所述振捣梁1下表面2厘米-4厘米。长条形凸起11的两端位于两个平行导轨的内侧,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其上下振动的时候不会脱轨。

为了确保强度足够,所述导轨12为方钢管或矩形钢管。

两个所述导轨12的下方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8;所述高度调节装置8包括支撑架及托架,所述支撑架上部具有与所述导轨12外形相适应的凹槽81,所述导轨12置于所述凹槽81内,在所述凹槽8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柱82及旋合于所述螺柱82外部的调节螺母83;所述托架包括支撑管84及垫片85,所述支撑管84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垫片85的上表面,另一端为内径与所述螺柱82外径相适应的管状结构,所述螺柱82的下端插入所述管状结构内,并且所述调节螺母83卡接于所述管状结构的管口上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对导轨的标高进行调整,以符合地平的标高要求。

所述混凝土振捣装置还包括钢结构架6及行走装置;所述钢结构架6为采用多根型钢焊接而成的框架型结构,比如用角钢或槽钢等,或者几种型钢组合,拼接为如图1中所示的钢结构架,也可以为其它框架形式,并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振捣梁1的上部;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摇臂7、滑轮9及绳索10,所述摇臂7及所述滑轮9均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架6上,所述绳索10一端为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振捣装置的行进方向的远端,另一端为缠绕端,通过安装在所述钢结构架6上的所述滑轮9与所述摇臂7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所述摇臂7,可将所述绳索10缠绕在所述摇臂7上,进而带动所述振捣梁1在所述导轨12上移动。滑轮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于钢结构架的合适位置。

行走装置工作原理:振捣梁的底部有一个平行导轨,用绳索一端连接在需要前行方向的两个锚栓上。另一端绳索通过滑轮、上行穿过走线部位、再上行至端部的两个摇臂上系紧。工作时把本装置放置在导轨上待振动提浆找平后用摇臂顺将绳索逐渐绕起即可带动本装置前行。

所述摇臂7为两个,均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架6的同一侧,所述绳索10为两根,两根所述绳索10的固定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所述导轨12上,两根所述绳索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摇臂7固定连接。把摇臂设置在钢结构架的同侧,可以方便人员操作,一个人即可完成行走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振捣装置,其技术效果为:

1、集振动提浆找平装置,和严格控制砼块截面的方法。且能有效控制1.5cm-3cm钢筋保护层。

2、两端有25cm可调节部位,调节端作用导轨上使其压实水平。在前进方向固定钢索,用两个手动摇臂转动绳索使其平行前进。

3、相比传统行业不但减少了耗材、人工费用,有效避免了在现场生产事故的发生。

4、能在在施工中提高质量要求,同时能提前完成交付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