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88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围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铁、地下管廊等地下工程越来越多的建设在人口密集区域,漫长的建造过程中带来的噪音、浮尘等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出于生产形象维护考虑,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多采用搭设龙门架围护结构的形式与周边环境隔离封闭。

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行业内倡导绿色环保施工的大方向,使得现代工地龙门架围护结构尚应具有以下功能要求:

1)工程项目多紧邻办公区和住宅区,对现场多工种作业的噪音排放控制要求高,现场围护结构作为对外噪音输出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具有一定的降低噪音和隔离噪音的功能;

2)由于地下工程往往地处居民区,人口相对集中,环境空气质量要求较高,龙门架围护结构作为对外隔离的屏障,需要减弱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浮尘等颗粒飘散,以减少对公共区域空气的污染,从而要求其应具有一定的浮尘吸附过滤能力;

因此,现行的龙门架围护结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一种实用高效、绿色环保的围护结构为人们所渴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以解决现有龙门架围护结构不能有效降低工程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和浮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包括龙门架支撑结构及通过连接结构装配于所述龙门架支撑结构上的吸音滤尘板,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龙门架支撑结构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于所述吸音滤尘板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强化现行龙门架围护结构原本薄弱的吸尘、隔音功能。在施工现场正常施工的状态下,可实现场内外噪音输出差值达到48.8db,排出的空气浮尘含量降低值约为161.5ug/m3;通过吸音滤尘板标准单元格设计达到加工生产标准化,提高作业效率和通用性,便于质量控制和后期维修,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周转使用能力。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C型板,所述C型板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C型板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吸音滤尘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角钢和自攻螺钉,所述角钢的第一侧翼缘板抵靠于所述吸音滤尘板的第一侧,所述C型板的第一侧翼缘板抵靠于所述吸音滤尘板的第二侧,所述自攻螺钉穿设并固定于所述角钢的第一翼缘板和所述C型板的第一侧翼缘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音滤尘板包括吸音滤尘岩棉层、封闭于所述吸音滤尘岩棉层的第一侧的第一封闭板以及封闭于所述吸音滤尘岩棉层的第二侧的第二封闭板。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音滤尘板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标准单元。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标准单元的端部设有固化封面层。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封闭板设于所述吸音滤尘岩棉层的靠近所述龙门架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封闭板的厚度为0.5mm~1mm且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5mm,所述第二封闭板上的开孔率为40%。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音滤尘岩棉层的岩棉容重为(48±3)kg/m3、厚度为60mm~80mm。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板和所述第二封闭板为金属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吸音滤尘板标准单元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构造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的吸音滤尘板标准单元的构造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吸音滤尘龙门架围护体系,包括:龙门架支撑结构1、吸音滤尘板2、连接结构3以及固定组件4。吸音滤尘板2通过连接结构3装配在龙门架支撑结构1上。

吸音滤尘板2包括:吸音滤尘岩棉层22、第一封闭板21以及第二封闭板23。第一封闭板21封闭在吸音滤尘岩棉层22的第一侧,第二封闭板23封闭在吸音滤尘岩棉层22的第二侧。第一封闭板21和第二封闭板23可以选用厚度为0.5mm~1mm的轻质金属板,在第二封闭板23上开设有孔径4~6mm的通孔,开孔率为40%。吸音滤尘板2选用容重为(48±3)kg/m3、厚度为60mm~100mm的岩棉作吸音滤尘岩棉层22。

根据龙门架围护支撑结构1具体尺寸,吸音滤尘板2可设计加工成相互拼接的多个标准单元。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采用聚氨酯气雾剂对标准单元的端部外表面进行微固化气喷封面,防止岩棉层材料脱落。

连接结构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1为一块连接铁板,连接铁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连接铁板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龙门架支撑结构1上。第二连接件32为C型钢,C型钢选用的规格型号为200mm*90mm*20mm*3mm。C型钢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C型钢通过固定组件4固定连接在吸音滤尘板2上。固定组件4包括角钢41和自攻螺钉42。角钢41选用型号为L75mm*8mm的角钢。角钢41和C型钢的长度均与吸音滤尘板2的标准单元的宽度相对应。

角钢41的一翼缘板抵靠在吸音滤尘板2的第一侧,C型钢的一侧的翼缘板抵靠在吸音滤尘板2的第二侧,自攻螺钉42穿设在角钢41的一翼缘板和C型钢的一侧的翼缘板上将C型钢固定于吸音滤尘板的第二侧。C型钢底板上的第二连接孔和连接铁板上的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副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强化现行龙门架安全防护结构原本薄弱的吸尘、隔音功能,在场内正常施工的状态下,场内噪音为100db,场外噪音为51.2db,场内外噪音输出差值达到48.8db,排出的空气浮尘含量降低值约为161.5ug/m3

(2)通过吸音滤尘夹合板标准单元格设计达到加工生产标准化,提高作业效率和通用性,便于质量控制和后期维修,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周转使用能力;

现场操作要点是:

(1)吸音滤尘夹合板通过C型钢与龙门架支撑结构连接板螺栓连接牢固,C型钢与角钢必须通长布置在每块吸音滤尘夹合板标准单元上,支撑结构上每处连接板必须满焊,焊缝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相邻的吸音滤尘夹合板标准单元之间采用自攻螺钉固定(3)填充好80mm厚岩棉后,采用聚氨酯气雾剂对外表面进行微固化气喷封面,防止材料脱落;(4)考虑到工地噪声以高频为主,频率高,波长小,故面层采用0.7mm厚穿孔轻质金属板封闭,孔径5mm,开孔率40%。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