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016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配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中使用模板浇筑混凝土梁或柱时,传统方法是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对于一个高度为60cm左右的模板,就需要至少两个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一般是用圆钢制成,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用专门车床对螺栓进行攻丝,还要购买螺帽与螺栓配套使用。对拉螺栓在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在混凝土梁或柱内,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在拆模后要将露在外面的对拉螺栓切割掉。因此,使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不仅工序繁琐、操作麻烦,而且浪费了大量原材料。

基于上述对拉螺栓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模板锁紧器,代替对拉螺栓固定模板的上口。锁紧器包括固定件和锁紧件,在锁紧件上攻丝,然后使用螺栓紧固或者松开锁紧件,与固定件配合,实现对模板的夹紧或拆除。但现有模板锁紧器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需要在锁紧杆上攻丝,加工时比较麻烦。2、锁紧器夹紧模板时不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断微调锁紧件。而锁紧件是通过螺栓紧固或者松开,这样那个就需要不断的拧紧或松开螺栓,操作不方便,浪费工时,降低效率。3、锁紧件上设置螺栓的部位为力的集中点,由于经常受力,容易导致锁紧器发生扭曲、变形,不能牢固的夹紧模板,造成浇筑的梁或柱的形状不规整。

基于此,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则是本实用新型所面临的设计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板锁紧装置需要攻丝、夹紧模板时微调不方便、以及锁紧装置因为强度不够容易扭曲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包括固定部和锁紧部,所述固定部为一端带有直角弯头的直杆,所述直角弯头和所述直杆的内角处设有加强筋,且所述直角弯头的厚度大于所述直杆的厚度;

所述锁紧部为上端开有锁紧孔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通过所述锁紧孔套装在所述直杆上,所述锁紧杆的下端设置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向所述弯头的方向弯折,与所述锁紧杆的杆体形成阶梯,所述直角弯头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锁紧杆下端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锁紧杆采用直径20-30mm的钢筋废料加工而成,且所述锁紧杆的锁紧口与直角弯头的夹紧口共同作用用于夹紧固定模板。

利用锁紧孔的自锁原理,可方便地实现对模板、尤其是模板上口的锁紧固定以及拆除。由于整个锁紧装置上不使用螺栓,不仅省掉了攻丝的加工工序,而且避免了使用螺栓对锁紧装置的损坏,提高锁紧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锁紧孔的高度比所述直杆的高度大2-8mm,保证实现锁紧孔的自锁,而且当锁紧装置锁紧固定模板时,锁紧杆倾斜的角度较小,能够牢固锁紧模板。

可选地,所述锁紧杆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杆体向远离所述弯头的直杆方向倾斜,此时所述杆体与所述直杆延伸方向夹角为65-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通过在锁紧杆上端开设锁紧孔,将锁紧杆套装在直杆上,利用锁紧孔的自锁原理,通过弯头和锁紧口将模板上口夹紧;需要进行微调或者拆除模板时,只需要敲击锁紧杆即可,使用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2、整个锁紧装置上不使用螺栓,不再需要螺栓进行固定或者松动锁紧件,减少了锁紧装置的受力,提高锁紧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夹紧效果。

3、由于省去了固定时所用的螺栓,不仅减少攻丝的工序,也节省原材料,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锁紧杆沿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模板的锁紧装置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锁紧装置包括固定部10和锁紧部20,固定部10为一端带有直角弯头11的直杆12,直角弯头11和直杆12的内角处设有加强筋13,且直角弯头11的下端为夹紧口14,夹紧口14的厚度大于直杆12的厚度;整个固定部10采用一根铁片加工而成。

锁紧部20为上端开有锁紧孔21的锁紧杆,锁紧杆通过锁紧孔21套装在直杆12上,锁紧杆的下端设置锁紧口22,锁紧口22向直角弯头11的方向弯折,与锁紧杆的杆体23形成阶梯,锁紧杆采用直径20-30mm的普通钢筋废料加工而成,选择直径较大的钢筋废料是为了便于在其上端开孔,且锁紧杆的锁紧口22与直角弯头的夹紧口14共同作用用于夹紧固定模板,为了增加固定强度,直角弯头11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锁紧杆下端向下延伸的长度,而且,锁紧口22与直角弯头11的夹紧口14的截面积较大,增加固定模板时与模板的接触面积,减小模板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从而减小锁紧杆和弯头对所固定模板的损坏。

利用锁紧孔的自锁原理,可方便地实现对模板、尤其是模板上口的锁紧固定以及拆除。由于整个锁紧装置上不使用螺栓,不仅省掉了攻丝的加工工序,而且避免了使用螺栓对锁紧装置的损坏,提高锁紧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中,如图2所示,锁紧孔21的高度H比直杆12的高度h大2-8mm,该实施例取4mm,保证实现锁紧孔21的自锁,而且当锁紧装置锁紧固定模板时,锁紧杆倾斜的角度较小,能够牢固锁紧模板。当锁紧杆处于锁紧状态时,杆体23向远离直角弯头11的直杆方向倾斜,此时杆体23与直杆12延伸方向夹角θ为65-85°,该实施例取75°。

如图3所示,利用上述结构的锁紧装置固定模板30时,将需要固定的模板30放置到浇筑位置,通常在模板30两侧上部固定两块木条40。先将锁紧杆移到远离弯头11的位置,把弯头11放置在模板30一侧的木条40上,并使弯头夹紧口14紧贴在木条40上,直杆12与两模板30顶部平行,然后用锤子朝着弯头的方向敲击锁紧杆的松动端24和杆体23,使紧锁杆往弯头靠近,直到锁紧口22紧贴在模板30另一侧。再朝着弯头的方向敲击松动端24,锁紧杆就能在锁紧孔21的自锁下固定在直杆12上,并与弯头夹紧口14一起将模板上口紧紧固定。此时,锁紧杆与直杆的夹角θ为75°左右。

往模板30内浇筑混凝土时,虽然模板30有外扩的趋势,但由于锁紧21的自锁作用,锁紧杆不会在直杆12上向外滑动,从而夹紧模板30,实现定位浇筑。

浇筑完毕要拆除模板30时,只需用锤头朝着远离弯头的方向敲击紧锁杆的松动端24,锁紧杆松动,将锁紧杆敲离模板,锁紧杆与弯头距离拉大,取下锁紧装置,即可拆卸模板,操作方便。

如果浇筑的混凝土梁或柱的高度在30cm以下,可以只采用上述锁紧装置固定住模板上口就可以浇筑混凝土。如果浇筑的混凝土梁或柱较高,固定模板时可以采用模板口用上述模板锁紧装置固定、其他部位用对拉螺栓进行固定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