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274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垂直运输混凝土,一般需要克服几十乃至数百米的落差,在相对高的落差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容易出现离析现象,所谓的离析现象是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的现象,这样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能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及浇筑效果。

申请号是CN201410340899.1和CN201620321148.X的专利均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器,申请号是CN201520047848.X的实用新型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垂直输送混凝土溜管缓降器,三个专利所公开的缓冲器(缓降器)均是由轴向平行的两个管道组成,两个管道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开口,并通过封板或者管道封闭连接两个管道侧壁上的开口,但是三个专利均有以下缺点:1.高速落下的混凝土对缓冲器(缓降器)的底部容易造成破坏,导致漏浆现象;2.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例如两个管道的侧壁都涉及圆弧线的切割,以及平面或者曲面与圆弧线的焊接,加工工艺的难度系数大,加工效率低,同时焊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缓冲器(缓降器)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该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改善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同时该缓冲装置加工工艺简单,有效避免了平面或者曲面与圆弧面相交造成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缓冲仓、位于所述缓冲仓上方且与缓冲仓连通的上缓冲管和位于所述缓冲仓下方且与缓冲仓连通的下缓冲管,所述上缓冲管与所述下缓冲管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仓下方且与缓冲仓连通的封堵管,所述封堵管的轴线和上缓冲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封堵管的自由端封闭,所述封堵管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自由端的保护层。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混凝土层。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封堵管高度的1/5~1/4。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仓与所述上缓冲管、下缓冲管和封堵管的安装面均为平面。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管和下缓冲管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法兰。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仓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检查孔,所述检查孔上安装有密封盖。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密封盖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紧压在密封盖上方的压紧杆,两个靠近所述检查孔且可供压紧杆穿过的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关于检查孔对称设置。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杆为L型压紧杆,所述L型压紧杆的穿过所述固定环的杆段上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内安装有可阻止压紧杆移出固定环的锁扣。

上述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缓冲仓上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工艺简单,有效改善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且焊接处均为平面与平面焊接,焊接难度系数小,质量容易得到保证,降低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仓下方安装封堵管,可防止高速下落的混凝土对缓冲仓的直接冲击,避免混凝土对缓冲仓造成破坏,延长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封堵管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自由端的保护层,可防止高速下落的混凝土对封堵管造成破坏,提高了整个缓冲装置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使用效果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紧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上缓冲管; 1-2—下缓冲管; 2—法兰;

3—缓冲仓; 4—封堵管; 5—吊环;

6—压紧杆; 6-1—锁孔; 7—检查孔;

8—密封盖; 9—固定环; 10—保护层;

11—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混凝土垂直运输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仓3、位于所述缓冲仓3上方且与缓冲仓3连通的上缓冲管1-1和位于所述缓冲仓3下方且与缓冲仓3连通的下缓冲管1-2,所述上缓冲管1-1与所述下缓冲管1-2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仓3下方且与缓冲仓3连通的封堵管4,所述封堵管4的轴线和上缓冲管1-1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封堵管4的自由端封闭,所述封堵管4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自由端的保护层10。

实际操作中,高速下落的混凝土具有很大的重力,若混净土直接接触缓冲仓3,容易对缓冲仓3的底部造成破坏,缓冲仓3下表面连通的封堵管4可使混凝土下落到封堵管4内,防止高速下落的混凝土直接冲击缓冲仓3底部,若封堵管4被高速下落的混凝土击穿,只需更换封堵管4,避免更换缓冲仓3而造成成本增加且拆卸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封堵管4的自由端封闭且封堵管4设置有保护层10,同时所述封堵管4的轴线和上缓冲管1-1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设计的目的如下所述:当高速下落的混凝土流经上缓冲管1-1、缓冲仓3和封堵管4后直接接触封堵管4内的保护层10,优选的,所述保护层10为混凝土层,强度高,耐磨性好,操作简便,可防止高速下落的混凝土对封堵管4自由端底部的破坏,提高了整个缓冲装置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时,所述缓冲仓3与所述上缓冲管1-1、下缓冲管1-2和封堵管4的安装面均为平面,所述上缓冲管1-1、下缓冲管1-2和封堵管4通过焊接与缓冲仓3连接,这三处焊接均为平面与平面焊接,焊接难度系数小,焊接质量容易保证,优选的,所述缓冲仓3为长方体,由钢板焊接而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管4中的保护层10厚度为封堵管4高度的1/5~1/4,其余部分为中空结构,这样不仅避免高速下落的混凝土对封堵管4造成破坏,同时可减轻整个缓冲装置的重量,方便安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上缓冲管1-1和下缓冲管1-2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法兰2,法兰2方便上缓冲管1-1和下缓冲管1-2与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仓3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检查孔7,所述检查孔7上安装有密封盖8,设置检查孔7的目的是:当缓冲装置出现故障时方便检查,以便及时查明故障,恢复正常施工。

具体实施时,所述密封盖8为橡胶密封盖,如图2所示,还包括用于固定密封盖8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紧压在密封盖8上方的压紧杆6,两个靠近所述检查孔7且可供压紧杆6穿过的固定环9,两个所述固定环9关于检查孔7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压紧杆6为L型压紧杆,所述L型压紧杆的穿过所述固定环9的杆段上开设有锁孔6-1,所述锁孔6-1内安装有可阻止压紧杆6移出固定环9的锁扣11,优选的,所述固定环9为螺帽,所述锁扣11为折弯的铁丝或者钢丝。由于该缓冲装置的工作环境恶劣,压紧组件将密封盖8可拆卸固定,拆卸方便,且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制造成本低。

具体实施时,还包括安装在缓冲仓3上的吊环5,方便将该缓冲装置固定在其他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不仅改善了混凝土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能,保证浇筑的混凝土质量,同时两个缓冲装置之间的最大间距可达到30m左右,突破了10m~15m安装一个缓冲装置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