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共享车位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107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智能共享车位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智能车位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共享车位锁。



背景技术:

私人拥有的车位占据城市车位数量中相当大的比例,为了方便管理,多数的居民小区和停车场均使用车位锁来管理,车位锁是保障车位为所有者专用的措施之一。现有技术中,车位锁主要有普通的机械式车位锁和遥控式车位锁,普通机械式车位锁的开锁和上锁都需用户下车手动操作,操作繁琐,极不方便;遥控式车位锁可在一定范围内的进行操作,不用下车,但不能实现车位锁的在线共享、远程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在线共享的智能共享车位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智能共享车位锁,包括档盒、传动装置、底盘,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固定于底盘上、并位于挡盒内,传动装置与摆杆相连,摆杆一端设有转动支架、另一端设有摆杆顶端支架,摆杆与挡盒相连;所述底盘上档盒一侧设有拓展盒,拓展盒内设有信息采集发送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所述档盒为五级,每级挡盒按尺寸由小到大嵌套式装配,尺寸最大的挡盒与底盘相连,摆杆与二级以上的挡盒相连。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底盘上档盒一侧设有拓展盒,拓展盒内设有信息采集发送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当采集发送装置与外部智能终端控制相连接,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在线共享、远程管理。所述档盒为五级,每级挡盒按尺寸由小到大嵌套式装配,尺寸最大的挡盒与底盘相连,摆杆与二级以上的挡盒相连,使本发明能可上下伸缩,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在线共享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示图;

图2为本发明升起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档盒;2、摆杆;3、电机;4、皮带轮;5、皮带;6、传动装置;7、拓展盒;8、底盘;9转动轴;10、摆杆顶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共享车位锁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智能共享车位锁,包括档盒1、传动装置6、底盘8,其中:所述传动装置6固定于底盘8上、并位于挡盒1内,传动装置6与摆杆2相连,摆杆2一端设有转动轴9、另一端设有摆杆顶端支架10,摆杆2与挡盒1相连;所述底盘8上档盒1一侧设有拓展盒7,拓展盒7内设有信息采集发送装置与传动装置6相连。所述档盒1为五级,每级挡盒1按尺寸由小到大嵌套式装配,尺寸最大的挡盒1与底盘8相连,摆杆2与二级以上的挡盒1相连。

其中,档盒1为套筒式箱体,每级挡盒1顶端设置有限位环。传动装置6经电机3将动力传递给摆杆2的转动轴9,摆杆2转动推动档盒1上升,完成车位锁工作任务。

使用时,拓展盒7内的信息采集发送装置与智能终端连接,负责车位信息采集发送,接受源自智能终端的操控指令等。传动装置6经电机3、皮带轮4,将动力传动给摆杆2,从而控制档盒1的上升下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共享车位锁,包括档盒(1)、传动装置(6)、底盘(8),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固定于底盘(8)上、并位于挡盒(1)内,传动装置(6)与摆杆(2)相连,摆杆(2)一端设有转动轴(9)、另一端设有摆杆顶端支架(10),摆杆(2)与挡盒(1)相连;所述底盘(8)上档盒(1)侧面设有拓展盒(7),拓展盒(7)内设有信息采集发送装置与传动装置(6)相连。所述档盒(1)为五级,每级挡盒(1)按尺寸由小到大嵌套式装配,尺寸最大的挡盒(1)与底盘(8)相连,摆杆(2)与二级以上的挡盒(1)相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在线共享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观赐;王瑞麟;苏志东;蓝伟文;何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7.13
技术公布日:2017.09.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