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空翻去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3228发布日期:2018-07-27 19:3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空翻去皮机,属于空翻去皮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胚体是放置在底板上面完成切割工序的。因加气混凝土砌块胚体为长方体形状,放置加工时只能够对除底面外的表面进行毛边废料的清除工作,底部的毛边废料并不能方便的进行清理。底部带有毛边废料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胚体运送到蒸压釜进行蒸压养护后,底部的毛边废料往往与胚体粘连在一起,再次清理后费时费力。传统技术由于地翻翻转机运行平稳性差、机器安装位置固定、毛边废料容易粘附在机器设备上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等问题,极易造成胚体因设备运行振动顿挫、不同步等形成断裂,废品率及生产成本上升,需要一种不粘连设备,又能运行平稳可靠,保证胚体在翻转过程中不断裂的新型的空翻去皮机。

但是,现有技术在进行空翻去皮操作的过程中,虽然提高了加工机械的灵活性,但是无法对设备的空翻圆筒部件进行实时的自动润滑操作处理,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转动杆、链条、轴承等部件的磨损严重,增加维护的成本,可靠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空翻去皮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空翻去皮操作的过程中,虽然提高了加工机械的灵活性,但是无法对设备的空翻圆筒部件进行实时的自动润滑操作处理,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转动杆、链条、轴承等部件的磨损严重,增加维护的成本,可靠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空翻去皮机,其结构包括支承架、机架、进料筒、套筒、调节手柄、心筒、空翻圆筒结构、电机、智能自动润滑机构,所述机架固定焊接于支承架的上端表面,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进料筒垂直连接于机架的上端表面最右处且其与机架的内部互相贯通,套筒活动连接于机架的右端表面,所述调节手柄活动连接于套筒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空翻圆筒结构横向贯穿于机架的内部空腔上部,所述心筒活动连接于空翻圆筒结构的左端表面,所述电机固定焊接于机架内部左表面下部,所述智能自动润滑机构活动连接于机架的内部空腔右下处,所述智能自动润滑机构由齿轮传动结构、横向滑动装置、转动连接结构、滑轮连接控制装置、自动润滑泵组成,所述齿轮传动结构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底面左部,所述横向滑动装置活动连接于机架的内部空腔中间处,所述转动连接结构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顶面中右处,所述滑轮连接控制装置活动连接于机架的内部空腔右下处,所述自动润滑泵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部右表面中间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由第一齿轮固定架、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固定架、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输出轴组成,所述第一齿轮固定架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底面最左部,所述第一齿轮活动连接于第一齿轮固定架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一齿轮输出轴机械连接于第一齿轮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它们之间呈同心圆状态,所述第二齿轮固定架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底面左部,所述第二齿轮活动连接于第二齿轮固定架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二齿轮输出轴机械连接于第二齿轮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它们之间呈同心圆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滑动装置由转动轮固定架、转动轮、转动轮输入轴、轮齿、横向滑轨、主滑动架、传动架、啮合齿组成,所述转动轮固定架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顶面中间处,所述转动轮活动连接于转动轮固定架的下端表面,所述转动轮输入轴机械连接于转动轮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它们之间呈同心圆状态,所述轮齿均匀等距分布于转动轮的外侧表面边沿处,所述横向滑轨固定焊接于机架的内底面中间处,所述主滑动架滑动连接于横向滑轨的滑槽内且其向横向滑轨的上端延伸,所述传动架固定连接于主滑动架的上端表面,所述啮合齿均匀等距分布于传动架的上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由副滑动架、连接块、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架、竖向滑轨、l型滑动架、第二转轴组成,所述副滑动架滑动连接于横向滑轨的滑槽内且其向横向滑轨的上端延伸且其位于主滑动架的右端,所述连接块垂直连接于主滑动架的右端表面且其与副滑动架的上端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前端表面中间处,所述转动连接架活动嵌套于第一转轴的外侧表面,所述竖向滑轨通过预压螺栓垂直连接于机架的内顶面右部,所述l型滑动架滑动连接于竖向滑轨的滑槽内且其向竖向滑轨的左端延伸,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于l型滑动架的前端表面左上处,所述转动连接架的另一尽端活动嵌套于第二转轴的外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连接控制装置由第一滑轮、滑轮固定架、第二滑轮、横向支撑架、第三转轴、转动架组成,所述第一滑轮活动连接于竖向滑轨的下端表面,所述滑轮固定架通过预压螺栓垂直连接于机架的内底面最右处,所述第二滑轮活动连接于滑轮固定架的上端表面,所述横向支撑架垂直连接于机架的内部右表面下部,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于横向支撑架的左端表面,所述转动架活动嵌套于第三转轴的外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润滑泵由主轴箱、滤油器、润滑泵体、敏感开关元件、通电金属块组成,所述主轴箱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部右表面中下部,所述滤油器固定连接于主轴箱的左端表面中间处,所述润滑泵体固定连接于滤油器的左端表面且其垂直连接于空翻圆筒结构的下端,所述敏感开关元件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内部右表面中下部且其与滤油器之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通电金属块固定连接于转动架的右端表面最上处。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齿轮输出轴、转动轮输入轴的外侧表面均活动嵌套有传动皮带,所述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主滑动架通过轮齿与啮合齿之间的啮合作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的外侧表面活动嵌套有连接绳索,所述l型滑动架的右端表面最下处活动连接有连接绳索,所述转动架的左端表面最下处活动连接有连接绳索,所述l型滑动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转动架之间通过连接绳索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将心筒开启后,所述第一齿轮随之通过传动皮带被开启并依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轮进行传动,所述转动轮带动主滑动架向左运动并使得主滑动架沿横向滑轨向左,所述连接块随之被拉动向左运动并带动副滑动架沿横向滑轨向左,所述转动连接架绕第一转轴向下压动并带动第二转轴向下运动,从而所述l型滑动架沿竖向滑轨向下运动并拉动其右端表面最下处的连接绳索向下,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依次被拉动,从而所述转动架左端表面的连接绳索被向左拉动,从而所述转动架的下半部分向左运动并使得转动架绕第三转轴进行转动,于是所述转动架的上半部分向右运动直至其右端表面最上处的通电金属块与敏感开关元件相触碰并将自动润滑泵通电开启。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空翻去皮机的方案,通过设有智能自动润滑机构,在进行空翻去皮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对设备的空翻圆筒部件进行实时的自动润滑操作处理,防止久而久之其转动杆、链条、轴承等部件磨损严重,具体为电机将心筒开启后,第一齿轮随之通过传动皮带被开启并依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轮进行传动,转动轮带动主滑动架向左运动并使得主滑动架沿横向滑轨向左,连接块随之被拉动向左运动并带动副滑动架沿横向滑轨向左,转动连接架绕第一转轴向下压动并带动第二转轴向下运动,从而l型滑动架沿竖向滑轨向下运动并拉动其右端表面最下处的连接绳索向下,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依次被拉动,从而转动架左端表面的连接绳索被向左拉动,从而转动架的下半部分向左运动并使得转动架绕第三转轴进行转动,于是转动架的上半部分向右运动直至其右端表面最上处的通电金属块与敏感开关元件相触碰并将自动润滑泵通电开启,降低了设备的日常维护成本,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空翻去皮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架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自动润滑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自动润滑机构的另一工作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承架-1、机架-2、进料筒-3、套筒-4、调节手柄-5、心筒-6、空翻圆筒结构-7、电机-8、智能自动润滑机构-9、齿轮传动结构-91、横向滑动装置-92、转动连接结构-93、滑轮连接控制装置-94、自动润滑泵-95、第一齿轮固定架-911、第一齿轮-912、第一齿轮输出轴-913、第二齿轮固定架-914、第二齿轮-915、第二齿轮输出轴-916、转动轮固定架-921、转动轮-922、转动轮输入轴-923、轮齿-924、横向滑轨-925、主滑动架-926、传动架-927、啮合齿-928、副滑动架-931、连接块-932、第一转轴-933、转动连接架-934、竖向滑轨-935、l型滑动架-936、第二转轴-937、第一滑轮-941、滑轮固定架-942、第二滑轮-943、横向支撑架-944、第三转轴-945、转动架-946、主轴箱-951、滤油器-952、润滑泵体-953、敏感开关元件-954、通电金属块-9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空翻去皮机,其结构包括支承架1、机架2、进料筒3、套筒4、调节手柄5、心筒6、空翻圆筒结构7、电机8、智能自动润滑机构9,所述机架2固定焊接于支承架1的上端表面,所述机架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进料筒3垂直连接于机架2的上端表面最右处且其与机架2的内部互相贯通,套筒4活动连接于机架2的右端表面,所述调节手柄5活动连接于套筒4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空翻圆筒结构7横向贯穿于机架2的内部空腔上部,所述心筒6活动连接于空翻圆筒结构7的左端表面,所述电机8固定焊接于机架2内部左表面下部,所述智能自动润滑机构9活动连接于机架2的内部空腔右下处,所述智能自动润滑机构9由齿轮传动结构91、横向滑动装置92、转动连接结构93、滑轮连接控制装置94、自动润滑泵95组成,所述齿轮传动结构91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底面左部,所述横向滑动装置92活动连接于机架2的内部空腔中间处,所述转动连接结构93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顶面中右处,所述滑轮连接控制装置94活动连接于机架2的内部空腔右下处,所述自动润滑泵95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部右表面中间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91由第一齿轮固定架911、第一齿轮912、第一齿轮输出轴913、第二齿轮固定架914、第二齿轮915、第二齿轮输出轴916组成,所述第一齿轮固定架911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底面最左部,所述第一齿轮912活动连接于第一齿轮固定架911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一齿轮输出轴913机械连接于第一齿轮912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它们之间呈同心圆状态,所述第二齿轮固定架914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底面左部,所述第二齿轮915活动连接于第二齿轮固定架914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二齿轮输出轴916机械连接于第二齿轮915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它们之间呈同心圆状态,所述横向滑动装置92由转动轮固定架921、转动轮922、转动轮输入轴923、轮齿924、横向滑轨925、主滑动架926、传动架927、啮合齿928组成,所述转动轮固定架921通过预压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顶面中间处,所述转动轮922活动连接于转动轮固定架921的下端表面,所述转动轮输入轴923机械连接于转动轮922的前端表面中间处且它们之间呈同心圆状态,所述轮齿924均匀等距分布于转动轮922的外侧表面边沿处,所述横向滑轨925固定焊接于机架2的内底面中间处,所述主滑动架926滑动连接于横向滑轨925的滑槽内且其向横向滑轨925的上端延伸,所述传动架927固定连接于主滑动架926的上端表面,所述啮合齿928均匀等距分布于传动架927的上端表面,所述转动连接结构93由副滑动架931、连接块932、第一转轴933、转动连接架934、竖向滑轨935、l型滑动架936、第二转轴937组成,所述副滑动架931滑动连接于横向滑轨925的滑槽内且其向横向滑轨925的上端延伸且其位于主滑动架926的右端,所述连接块932垂直连接于主滑动架926的右端表面且其与副滑动架931的上端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33固定连接于连接块932的前端表面中间处,所述转动连接架934活动嵌套于第一转轴933的外侧表面,所述竖向滑轨935通过预压螺栓垂直连接于机架2的内顶面右部,所述l型滑动架936滑动连接于竖向滑轨935的滑槽内且其向竖向滑轨935的左端延伸,所述第二转轴937固定连接于l型滑动架936的前端表面左上处,所述转动连接架934的另一尽端活动嵌套于第二转轴937的外侧表面,所述滑轮连接控制装置94由第一滑轮941、滑轮固定架942、第二滑轮943、横向支撑架944、第三转轴945、转动架946组成,所述第一滑轮941活动连接于竖向滑轨935的下端表面,所述滑轮固定架942通过预压螺栓垂直连接于机架2的内底面最右处,所述第二滑轮943活动连接于滑轮固定架942的上端表面,所述横向支撑架944垂直连接于机架2的内部右表面下部,所述第三转轴945固定连接于横向支撑架944的左端表面,所述转动架946活动嵌套于第三转轴945的外侧表面,所述自动润滑泵95由主轴箱951、滤油器952、润滑泵体953、敏感开关元件954、通电金属块955组成,所述主轴箱951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部右表面中下部,所述滤油器952固定连接于主轴箱951的左端表面中间处,所述润滑泵体953固定连接于滤油器952的左端表面且其垂直连接于空翻圆筒结构7的下端,所述敏感开关元件954固定连接于机架2的内部右表面中下部且其与滤油器952之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通电金属块955固定连接于转动架946的右端表面最上处,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第一齿轮输出轴913、第二齿轮输出轴916、转动轮输入轴923的外侧表面均活动嵌套有传动皮带,所述电机8、第一齿轮912、第二齿轮915、转动轮922之间通过传动皮带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轮922、主滑动架926通过轮齿924与啮合齿928之间的啮合作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941、第二滑轮943的外侧表面活动嵌套有连接绳索,所述l型滑动架936的右端表面最下处活动连接有连接绳索,所述转动架946的左端表面最下处活动连接有连接绳索,所述l型滑动架936、第一滑轮941、第二滑轮943、转动架946之间通过连接绳索活动连接,所述电机8将心筒6开启后,所述第一齿轮912随之通过传动皮带被开启并依次带动第二齿轮915、转动轮922进行传动,所述转动轮922带动主滑动架926向左运动并使得主滑动架926沿横向滑轨925向左,所述连接块932随之被拉动向左运动并带动副滑动架931沿横向滑轨925向左,所述转动连接架934绕第一转轴933向下压动并带动第二转轴937向下运动,从而所述l型滑动架936沿竖向滑轨935向下运动并拉动其右端表面最下处的连接绳索向下,所述第一滑轮941、第二滑轮943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依次被拉动,从而所述转动架946左端表面的连接绳索被向左拉动,从而所述转动架946的下半部分向左运动并使得转动架946绕第三转轴945进行转动,于是所述转动架946的上半部分向右运动直至其右端表面最上处的通电金属块955与敏感开关元件954相触碰并将自动润滑泵95通电开启。

本专利所说的智能自动润滑机构可重复使用、环保,价格低廉,独特设计,防爆安全,安装灵活,简便,不受方向、位置限制,,大量节省设备维修成本,防止因为设备忘记注入润滑剂产生的轴承、链条、齿轮、轨道等磨损。

使用时,首先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各部分是否稳固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设备的电源线接入电源,调节设备的调节手柄5、心筒6至合适的工作状态,将待去皮的胚体固定于设备的空翻圆筒结构7,开启设备的电机8,电机8将心筒6开启后,第一齿轮912随之通过传动皮带被开启并依次带动第二齿轮915、转动轮922进行传动,转动轮922带动主滑动架926向左运动并使得主滑动架926沿横向滑轨925向左,连接块932随之被拉动向左运动并带动副滑动架931沿横向滑轨925向左,转动连接架934绕第一转轴933向下压动并带动第二转轴937向下运动,从而l型滑动架936沿竖向滑轨935向下运动并拉动其右端表面最下处的连接绳索向下,第一滑轮941、第二滑轮943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依次被拉动,从而转动架946左端表面的连接绳索被向左拉动,从而转动架946的下半部分向左运动并使得转动架946绕第三转轴945进行转动,于是转动架946的上半部分向右运动直至其右端表面最上处的通电金属块955与敏感开关元件954相触碰并将自动润滑泵95通电开启,之后该设备即可开始正常工作。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进行空翻去皮操作的过程中,虽然提高了加工机械的灵活性,但是无法对设备的空翻圆筒部件进行实时的自动润滑操作处理,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转动杆、链条、轴承等部件的磨损严重,增加维护的成本,可靠性能不足,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智能自动润滑机构,在进行空翻去皮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对设备的空翻圆筒部件进行实时的自动润滑操作处理,防止久而久之其转动杆、链条、轴承等部件磨损严重,具体为电机将心筒开启后,第一齿轮随之通过传动皮带被开启并依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轮进行传动,转动轮带动主滑动架向左运动并使得主滑动架沿横向滑轨向左,连接块随之被拉动向左运动并带动副滑动架沿横向滑轨向左,转动连接架绕第一转轴向下压动并带动第二转轴向下运动,从而l型滑动架沿竖向滑轨向下运动并拉动其右端表面最下处的连接绳索向下,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外侧表面的连接绳索依次被拉动,从而转动架左端表面的连接绳索被向左拉动,从而转动架的下半部分向左运动并使得转动架绕第三转轴进行转动,于是转动架的上半部分向右运动直至其右端表面最上处的通电金属块与敏感开关元件相触碰并将自动润滑泵通电开启,降低了设备的日常维护成本,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