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59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目前,通常使用搅拌车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放料速度过快,混凝土会从搅拌车接料口溢出,掉落至地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将地面上的混凝土置于接料斗中,再从接料斗落到搅拌罐上,达到不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沿自身的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的放置架上固定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出料口铰接有挡料板,所述的接料斗的外壁上铰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远离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挡料板铰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铲车将落到地面上的混凝土铲到接料斗上,继而将放置架沿着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将出料口置于搅拌罐的上方,继而将气缸带动动力杆移动,使动力杆带动挡板移动,使挡料板从出料口上移开,通过重力的作用,混凝土即可落到搅拌罐上,将混凝土重新利用,从而不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料斗的进料口上连接有隔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网的设置,能够将地面上的树枝等杂质不易透过隔网,而混凝土可以透过隔网,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大量的杂质进入到搅拌罐中,提升对搅拌罐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料斗的外壁上固定有震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粘性,通过震动电机的震动作用,能过将粘附在接料斗内壁上的混凝土震落到搅拌罐上,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放置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辊,所述的支撑辊与所述的支撑架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辊能够减小放置架与支撑架之间的摩擦损耗,并且能够使支撑架的移动更为平稳,使放置架能够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料斗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挡料板抵触设置的挡料环,所述的接料斗上螺纹连接有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与所述的挡料环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料环沿着接料斗的外壁移动,并与挡料板抵触,使挡料环与挡料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容纳腔,使混凝土不易从挡料板上掉落,减少资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料斗上固定有若干个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耳的设置能够便于将接料斗起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引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沿着引导斜面能够往出料口的方向移动,而不易粘附在接料斗的内壁,减少接料斗内壁上的混凝土的附着量,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铲车或者铲子将落到地面上的混凝土铲入到接料斗中,通过吊耳将接料斗提升,使出料口置于储料罐的上方,继而使气缸带动挡料板向上移动,使挡料板从出料口上移开,通过重力的作用,使接料斗中的混凝土落入到搅拌罐中,从而给实现了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不易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方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11、竖杆;12、横杆;2、放置架;21、架体;22、支撑杆;23、支撑块;24、支撑辊;3、接料斗;31、引导斜面;32、隔网;33、吊耳;4、电动葫芦;41、吊钩;5、震动电机;6、挡料环;61、滑槽;62、定位件;7、气缸;71、缸体;72、活塞杆;8、动力杆;9、挡料板;91、支撑部;9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混凝土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四个竖杆11以及四个横杆12。

竖杆11竖直放置在地面上,横杆1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竖杆11的上端焊接,且横杆12水平放置。竖杆11呈长方体设置。

支撑架1内设置有一个放置架2。放置架2包括架体21和焊接在架体21上的四个支撑杆22。支撑杆22竖直放置。架体21的四个端部均固定有两个呈长方体设置的支撑块23,两个支撑块23形成L形。

每个支撑块23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撑辊24,将支撑辊24的外壁与竖杆11的侧壁抵触设置,在架体21中放置有一个接料斗3。位于接料斗3上端的进料口的面积大于位于接料斗3下端的出料口的面积。

在接料斗3的内壁上设置有引导斜面31。位于进料口处固定有一个隔网32。隔网32采用钢铁制成且水平放置。隔网32的目数为10目。位于接料斗3的上沿焊接有四个吊耳33。

在横杆12之间固定有一个电动葫芦4。电动葫芦4置于接料斗3中心的上方。电动葫芦4包括吊钩41。将钢丝绳穿过吊耳33后挂设在吊钩41上。

在接料斗3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震动电机5。

在出料口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呈口字形的挡料环6。挡料环6的内壁与出料口的外壁贴合。

在挡料环6的外壁上开设有一个滑槽61,在出料口的外壁上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定位件62为螺栓,将螺栓穿过滑槽61之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定位件62与挡料环6抵触设置。

接料斗3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气缸7,气缸7位于接料斗3背对震动电机5的一侧。气缸7包括缸体71和活塞杆72,缸体71远离活塞杆72的一端铰接在接料斗3上。活塞杆72远离缸体71的一端和动力杆8固定连接。动力杆8和活塞杆72同轴设置。

挡料板9包括一体化设置的一个支撑部91和两个连接部92。连接部92呈扇形设置且铰接在接料斗3的外壁上。支撑部91呈弧形设置置于两个连接部92之间且两端与连接部92连接。

将动力杆8远离活塞杆72的一端和支撑部91铰接。当气缸7推动动力杆8往靠近出料口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将支撑部91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并且与出料口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

综上所述,使用铲车或者铲子将落到地面上大量的混凝土铲入到接料斗3中,通过隔网32的过滤作用,能够使树枝置于隔网32的上方,同时,将挡料环6往靠近支撑部91的方向移动并与支撑部91抵触,使用螺栓将挡料环6固定,使混凝土不易从支撑部91上掉落;继而使电动葫芦4通过吊耳33带动接料斗3向上移动,将搅拌车移至接料斗3的下方,继而启动震动电机5和气缸7,使缸体71拉动活塞杆72往远离出料口的方向移动,使动力杆8随着活塞杆72的移动而向上移动,继而拉动支撑部91沿着连接部92的铰接处翻转,支撑部91从出料口处移开,同时将支撑部91与挡料环6抵触并推动挡料环6上移,通过重力的作用,将接料斗3内的混凝土沿着引导斜面31向下移动,并从出料口导出,落到搅拌罐中,从而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