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用便捷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029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用便捷支撑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用便捷支撑杆。



背景技术: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街道,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 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而且适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难见木杆了,但是在一些地方还使用木杆,是因为木杆重量轻、架设方便,线路若有改动,移杆也方便。所以,现在还有部分木质电线杆,但是木质电线杆容易腐蚀,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用便捷支撑杆,为了既有水泥制电线杆的高强度,又有木质电线杆的轻质且较好的移动性,采用塑料制成六棱管和底板,同时设置支撑钢筋,既可以良好地连接六棱管和底板,增强了其连接强度和六棱管稳定性,又可以保证六棱管的高强度;而且为了在六棱管上端安装相关电力设备方便,设置上固圈豁口和下固圈豁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用便捷支撑杆,包括支撑钢筋、上固圈豁口、下固圈豁口、六棱管和底板,六根所述支撑钢筋竖直均布设置在所述六棱管内且其每个所述支撑钢筋与所述六棱管的对应棱边和中心线共面,所述六棱管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其其内的六根所述支撑钢筋下端均向外翻形成钩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底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圈豁口和所述下固圈豁口分别有六个,且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六棱管上部的棱边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圈豁口处于所述下固圈豁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六棱管呈内孔外六棱管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六棱管和所述底板均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为了既有水泥制电线杆的高强度,又有木质电线杆的轻质且较好的移动性,采用塑料制成六棱管和底板。

2、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撑钢筋,既可以良好地连接六棱管和底板,增强了其连接强度和六棱管稳定性,又可以保证六棱管的高强度。

3、本实用新型为了在六棱管上端安装相关电力设备方便,设置上固圈豁口和下固圈豁口。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钢筋,2-上固圈豁口,3-下固圈豁口,4-六棱管,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用便捷支撑杆,包括支撑钢筋1、上固圈豁口2、下固圈豁口3、六棱管4和底板5,六根支撑钢筋1竖直均布设置在六棱管4内且其每个支撑钢筋1与六棱管4的对应棱边和中心线共面,六棱管4的底端设置在底板5上且其其内的六根支撑钢筋1下端均向外翻形成钩状结构并设置在底板5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固圈豁口2和下固圈豁口3分别有六个,且其分别设置在六棱管4上部的棱边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固圈豁口2处于下固圈豁口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六棱管4呈内孔外六棱管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六棱管4和底板5均采用塑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既有水泥制电线杆的高强度,又有木质电线杆的轻质且较好的移动性,采用塑料制成六棱管4和底板5,同时设置支撑钢筋1,既可以良好地连接六棱管4和底板5,增强了其连接强度和六棱管4稳定性,又可以保证六棱管4的高强度;而且为了在六棱管4上端安装相关电力设备方便,设置上固圈豁口2和下固圈豁口3,且含有支撑钢筋1的六棱管4的结构相较于含有支撑钢筋1的圆管结构,用料较省,制造成本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