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521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楼板厚度的控制是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而斜板和曲面板由于其结构存在坡度和弧度,在钢筋负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是目前施工一道难题。

目前钢筋负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控制主要采用以下做法:1、平面砼楼板采用Π形马凳顶筋架空,控制钢筋保护层,这种做法在平面楼板施工中能有效实现保护层质量控制,但是需要采用铁丝绑扎,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踩踏、混凝土的冲击、绑扎点滑移、钢筋有松动下沉,造成保护层超厚,这也是当今建筑结构质量通病之一,而对于斜板、曲面板,Π形马凳顶筋容易滑移、侧翻,起不到顶筋作用。2、竖向钢筋混凝土墙板,通常采用拉结筋绑扎,加外挂保护层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再加混凝土顶块或钢筋顶筋来控制模板,保证墙板厚度,这种做法易使绑扎点滑移,造成钢筋保护层超厚,而这种做法用于斜面板和曲面板时,拉结筋和控制厚度的顶筋很难直立,造成滑移,难以控制钢筋保护层和板的厚度。3、采用常规钢筋马镫、拉筋,顶块需要铁丝绑扎固定,费工、费时,很难保证斜板和曲面板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其安装简便、无需铁丝绑扎、自锁固定,同时兼有控制斜面板、曲面板钢筋保护层和板厚度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该自锁顶筋装置包括V形连接部、两个L形支脚及两块垫块,两个L形支脚分别由V形连接部的两条臂末延伸后垂直弯折延伸形成,两块垫块分别连接在V形连接部的两条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两块垫块分别与V形连接部的两条臂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两块垫块中部设有通孔,两块垫块分别套在V形连接部的两条臂上,并通过焊接或锁紧装置使两块垫块分别与V形连接部的两条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自锁顶筋装置将控制保护层、拉筋、垫块和控制板厚顶筋合为一体,并具有自锁功能,无需绑扎,节约材料和人工;2、安装快速稳固,不产生位移变形;3、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板厚得到有效控制。

社会效益:本实用新型为钢筋混凝土斜板和曲面板的施工中控制钢筋保护层和板厚,解决了一道施工难题,它省时节材,施工方便,成本低。解决了墙板、斜板和曲面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及板厚无法控制的质量通病,产生巨大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固定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V形连接部,2-垫块,3-L形支脚,4-纵向钢筋,5-横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斜壁板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板厚的自锁顶筋装置(简称“自锁顶筋装置”),该自锁顶筋装置包括V形连接部1、两个L形支脚3及两块垫块2,两个L形支脚3分别由V形连接部1的两条臂末延伸后垂直弯折延伸形成,L形支脚3折弯的撑脚高度根据板厚来确定。两块垫块2分别连接在V形连接部1的两条臂上。两块垫块2分别与V形连接部1的两条臂表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块垫块2中部设有通孔,两块垫块2分别套在V形连接部1的两条臂上,并通过焊接使两块垫块2分别与V形连接部1的两条臂固定连接。两块垫块2可以是钢板或塑料板,作为本发明的变换形式两块垫块2也可通过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在V形连接部1的两条臂上。

施工时,撑脚高度根据板厚来确定,顶筋安装在面筋纵横交叉处,两条L形支脚3平放,V形连接部1的拐点处压住纵向钢筋4,L形支脚3托住横向钢筋5,垫块2可防止横向钢筋5下滑。L形支脚的两条撑脚顶住底模板(或垫块)上,将面筋架空。根据板筋刚度大小布置顶筋安装间距,并在顶筋双肢面上焊接(安装)保护层钢(塑料)垫块,铺设面层模板,可控制钢筋保护层和混凝土板的厚度。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