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6548阅读:1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尤其是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在建筑业,采用现场浇(砌)筑的方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扬尘和噪声环境污染严重。装配式建筑相比现浇建筑,建造阶段可以大幅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带来的杨尘和噪声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筑综合质量和性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楼板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建筑结构成本相当大的比例,预制装配式楼板技术的开发对实施装配式建筑非常重要,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可以减轻楼板的自重,从而节省建筑材料。目前的预制楼板通常采用工人施工,该种预制方式生产率低,所以如何提高预制空心楼板的生产效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生产线,可以提高预制空心楼板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生产线,包括钢筋安装区域、灌注混凝土区域、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输送轨道、行走在输送轨道上的输送小车和设置在输送小车上的用于成型预制空心楼板的模具床;所述输送轨道依次贯穿钢筋安装区域、灌注混凝土区域和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所述灌注混凝土区域内设有混凝土灌注设备。本实用新型原理:开始时,输送小车停在钢筋安装区域内,工人在模具床内安装钢筋形成下层钢筋网、上层钢筋网和肋梁,并且在模具床内放置芯模;安装完钢筋后,输送小车带着模具床行至灌注混凝土区域,工人利用混凝土灌注设备往模具床内灌注混凝土;完成混凝土的灌注后,输送小车带着未固化的预制空心楼板行至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在此区域内,模具床被移至摆放架上进行固化,从而完成预制空心楼板的生产。本实用新型实现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的流水生产,生产流程得到规范,提高了生产效率,实施标准化生产保证构件质量,减少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作为改进,所述输送轨道为环形输送轨道。

作为改进,所述输送小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底部且与输送轨道配合的滚轮、驱动车体的驱动机构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平台。

作为改进,所述模具床包括底板和侧围,所述侧围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左挡板与右挡板相对设置,前挡板与后挡板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一下穿孔,所述前挡板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一上穿孔;所述后挡板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二下穿孔,所述后挡板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二上穿孔;第一下穿孔与第二下穿孔一一对应,第一上穿孔与第二上穿孔一一对应;所述左挡板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三下穿孔,所述左挡板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三上穿孔;所述右挡板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四下穿孔,所述右挡板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四上穿孔;第三下穿孔与第四下穿孔一一对应,第三上穿孔与第四上穿孔一一对应。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下穿孔和第二下穿孔距离底板的距离为L1,第三下穿孔和第四下穿孔距离底板的距离为L2,L1>L2;所述第一上穿孔和第二上穿孔距离侧围上端的距离为L3,第三上穿孔和第四上穿孔距离围成上端的距离为L4,L4>L3。

作为改进,所述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内设有摆放架,所述摆放架上设有层叠设置的托板。

作为改进,所述混凝土灌注设备包括用于储存和搅拌混凝土的容器、输送管道和灌注枪,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容器连接,另一端与灌注枪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的流水生产,生产流程得到规范,提高了生产效率,实施标准化生产保证构件质量,减少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输送小车与模具床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模具床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筋网穿过模具床的示意图。

图5为摆放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生产线,包括钢筋安装区域1、灌注混凝土区域2、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3、输送轨道4、行走在输送轨道4上的输送小车5和设置在输送小车5上的用于成型预制空心楼板的模具床6。所述输送轨道4依次贯穿钢筋安装区域1、灌注混凝土区域2和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3,利用输送小车5将各个区域有机关联,实现流水作业。钢筋安装区域1、灌注混凝土区域2和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3可以是不同车间,以增加场地可操作面积。

所述输送轨道4为环形输送轨道4,使输送小车5可以循环作业。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小车5包括车体51、设置在车体51底部且与输送轨道4配合的滚轮53、驱动车体的驱动机构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平台52,模具床6放置在平台52上,工人可以在模具床6内安装钢筋。

如图3、4所示,所述模具床6包括底板65和侧围,所述侧围呈矩形,侧围与底板65围成矩形的灌注腔体;另外,可根据预制空心楼板的厚度设置侧围的高度。所述侧围包括左挡板63、右挡板64、前挡板61和后挡板62,左挡板63与右挡板64相对设置,前挡板61与后挡板62相对设置,左挡板63和右挡板64形成矩形的长边,前挡板61和后挡板62形成矩形的短边。所述侧围所用的挡板为金属板,所述左挡板63、右挡板64、前挡板61和后挡板62的外壁面设有加强筋,用于加强挡板的强度,防止其发生变形;挡板的内壁面基本为光滑,使其容易与混凝土分离;由于挡板需要平行移动进行分离,故在左挡板63、右挡板64、前挡板61和后挡板62的外壁面设有拉环,可以利用外部设备拉住拉环,从而将挡板与预制空心楼板分离。所述前挡板61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一下穿孔611,所述前挡板61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一上穿孔612;所述后挡板62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二下穿孔621,所述后挡板62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二上穿孔622;第一下穿孔611与第二下穿孔621一一对应,第一上穿孔612与第二上穿孔622一一对应。所述左挡板63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三下穿孔631,所述左挡板63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三上穿孔632;所述右挡板64的下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四下穿孔641,所述右挡板64的上部设有一字排列设置的第四上穿孔642;第三下穿孔631与第四下穿孔641一一对应,第三上穿孔632与第四上穿孔642一一对应。穿孔的直径根据钢筋的粗细而设,并能确保钢筋能够顺利穿过穿孔。所述第一下穿孔611和第二下穿孔621距离底板65的距离为L1,第三下穿孔631和第四下穿孔641距离底板65的距离为L2,L1>L2;所述第一上穿孔612和第二上穿孔622距离侧围上端的距离为L3,第三上穿孔632和第四上穿孔642距离围成上端的距离为L4,L4>L3;由于灌注腔体呈矩形,其横向跨度小于纵向跨度,也就是说所需的横向钢筋66比纵向钢筋67短,本实施例同层的钢筋网中,横向钢筋66位于纵向钢筋67的下方,横向钢筋66长度短且下垂小,因此可以用于支撑较长的纵向钢筋67,这样搭建的钢筋网平整度更好。控制模具床6上穿孔的位置即可控制下层钢筋网距离模具床6底部的距离和上层钢筋网距离模具床6顶部的距离,进而控制空心楼板的厚度;利用穿孔约束钢筋的位置进而形成钢筋网,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而且无需额外的承托固件支撑钢筋网,施工成本低,钢筋网的形状规整,生产的空心楼板的质量一致性好。

所述灌注混凝土区域2内设有混凝土灌注设备,所述混凝土灌注设备包括用于储存和搅拌混凝土的容器、输送管道和灌注枪,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容器连接,另一端与灌注枪连接;容器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混凝土,灌注枪能够方便工人往模具床6内灌注混凝土。

如图5所示,所述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3内设有摆放架7,所述摆放架7上设有层叠设置的托板71;由于预制空心楼板具有较大面积,而且固化需要一定时间,采用层叠放置的方式可以减少预制空心楼板所占用的空间,提高预制空心楼板的存库率,而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固化。

本实用新型原理:开始时,输送小车5停在钢筋安装区域1内,工人在模具床6内安装钢筋形成下层钢筋网、上层钢筋网和肋梁,并且在模具床6内放置芯模;安装完钢筋后,输送小车5带着模具床6行至灌注混凝土区域2,工人利用混凝土灌注设备往模具床6内灌注混凝土;完成混凝土的灌注后,输送小车5带着未固化的预制空心楼板行至预制空心楼板固化养护区域3,在此区域内,模具床6被移至摆放架上进行固化,从而完成预制空心楼板的生产。本实用新型实现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生产线的流水生产,生产流程得到规范,提高了生产效率,实施标准化生产保证构件质量,减少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装配式建筑相比现浇建筑,建造阶段可以大幅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带来的杨尘和噪声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筑综合质量和性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楼板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建筑结构成本相当大的比例,预制装配式楼板技术的开发对实施装配式建筑非常重要,预制装配式空心楼板可以减轻楼板的自重,从而节省建筑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