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升降窄体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044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垂直升降窄体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升降窄体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300万辆,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而我国停车位缺口在60%%以上。

立体车库,又可称之为“机械式停车设备”,它是利用机械和电气系统组成的,用来存取车辆的设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立体车库成为解决国内城市停车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现有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车辆纵向驶入汽车吊篮然后横移循环至上方,取车时纵向出库;该种构造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出入方式,其结构占地过宽,不能满足在道旁建设的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升降窄体立体车库,结构简单,通过将汽车吊篮设置为沿道路的方向,有效缩小立体车库的宽度,占地面积窄,尤其适用于建设在城市道路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垂直升降窄体立体车库,包括设置在道路旁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汽车吊蓝、动力传动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汽车吊篮设置为两行一列,且汽车吊蓝的设置方向与道路方向相同,并使得汽车停在汽车吊篮中时,汽车的车头方向与相邻道路上汽车的行驶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将汽车吊篮设置为与道路相同的方向,立体车库的宽度略大于汽车的宽度,因此,该立体车库可方便的建设在道路旁边,只需占用原有画框的停车位的位置,但是却能增加较多的停车位,大大解决了现有道路不能拓宽、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停车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后,沿行驶方向直接进入一个汽车吊篮,在动力传动系统的作用下将该汽车吊篮上升;取车时,动力传动系统将该吊篮运转至前一排,并向下移动至地面,驾驶者将汽车向前驶出即可直接进入行驶道路;可见,该立体车库无论是停车还是取车,都无需拐弯,即不需要建设专用的拐弯进入车库的道路,大大节约了城市道路的建设成本和土地。

优选地,所述汽车吊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止汽车意外倾翻发生坠落的防护栏。设置防护栏后,可有效防止汽车在上升过程中由机械故障造成汽车吊蓝剧烈晃动而导致的汽车倾覆问题。

优选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用于调节汽车吊蓝上升速度和平移速度的变速箱以及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链。

优选地,所述安全系统为用于防止汽车吊篮急速下坠的防坠钢线轮。类似于电梯的升降机构,在动力传动系统故障时,可能出现汽车吊篮不受控制地急速下坠,造成车辆毁损,设置防坠钢线轮后,可有效解决汽车吊篮的急速下坠问题。

优选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框架的顶部。可节省框架空间。

优选地,所述框架采用型钢焊接而成;框架整体喷漆处理。型钢焊接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强;喷漆处理后,可防腐防锈,而且外形美观。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长度为13m,宽度为2.75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主视示意图;

图2为左视示意图;

图3为俯视示意图;

图4为汽车出入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框架;2-汽车吊蓝;3-动力传动系统;4-防坠钢线轮;5-防护栏;6-电机;7-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的垂直升降窄体立体车库,包括设置在道路旁的框架1以及设置在框架1上的汽车吊蓝2、动力传动系统3和安全系统。本实施例的框架1采用型钢焊接而成,框架1整体喷漆处理。

本实施例的汽车吊篮设置为两行一列,且汽车吊蓝2的设置方向与道路方向相同,并使得汽车停在汽车吊篮中时,汽车的车头方向与相邻道路上汽车的行驶方向相同。汽车吊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止汽车意外倾翻发生坠落的防护栏5。动力传动系统3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6、用于调节汽车吊蓝2上升速度和平移速度的变速箱以及传动链,为了节省空降,将电机6设置在框架1的顶部。安全系统为用于防止汽车吊篮急速下坠的防坠钢线轮4,防坠钢线轮4设置在框架1的顶部,包括缠绕在防坠钢线轮4上的钢绞线。

型钢焊接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强;喷漆处理后,可防腐防锈,而且外形美观。对汽车吊篮设置防护栏5后,可有效防止汽车在上升过程中由机械故障造成汽车吊蓝2剧烈晃动而导致的汽车倾覆问题。在动力传动系统3故障时,可能出现汽车吊篮不受控制地急速下坠,造成车辆毁损,设置防坠钢线轮4后,可有效解决汽车吊篮的急速下坠问题。

本实施例将汽车吊篮设置为与道路相同的方向,立体车库的宽度略大于汽车的宽度,因此,该立体车库可方便的建设在道路旁边,只需占用原有画框的停车位的位置,但是却能增加较多的停车位,大大解决了现有道路不能拓宽、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将框架1的长度设置为13m,宽度设置为2.75m,适合停靠的车辆规格为:长×宽×高在5.5m×2.050m×1.8m范围内的车辆。

如图4所示,停车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后,沿行驶方向直接进入一个汽车吊篮,在动力传动系统3的作用下将该汽车吊篮上升;取车时,动力传动系统3将该吊篮运转至前一排,并向下移动至地面,驾驶者将汽车向前驶出即可直接进入行驶道路;可见,该立体车库无论是停车还是取车,都无需拐弯,即不需要建设专用的拐弯进入车库的道路,大大节约了城市道路的建设成本和土地。

该立体车库可通过在道路旁设置汽车泊车港的方式进行建造,类似于现有的应急停车港,占地面积少。在没有条件设立泊车港时,也可将该立体车库直接设置在道路最边上的行车道上,此时,立体车库的最下排不泊车,只放置空的汽车吊蓝2,通常情况下,车辆可直接穿过前后两个汽车吊篮通行,仅在有车辆需要停泊或取出的时候才短暂的影响该行车道车辆通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