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吊装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092发布日期:2018-06-05 22:2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铝板吊装配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板吊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板吊装配件。



背景技术:

现有铝板吊装配件只可平行与轻钢主龙骨连接,连接方向单一,不便于铝板吊装配件与轻钢主龙骨的安装。

另外,现有铝板吊装配件的结构强度不高,影响吊装质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铝板吊装配件,该铝板吊装配件结构强度高,定位准确,使用简单方便、吊装安全可靠,并能够实现与轻钢主龙骨平行或垂直的两种连接方式,便于安装,确保吊装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板吊装配件,包括:顶板,其中间开设有圆孔,用于与螺栓配合拧紧,从而与主龙骨固定;以及龙骨连接板,其相对竖直布设在所述顶板的两侧,两侧龙骨连接板之间形成与轻钢主龙骨平行连接的空间,两侧龙骨连接板对应开设有多个卡槽和长腰孔,所述多个卡槽用于与多种轻钢主龙骨的垂直连接,所述长腰孔用于穿设螺杆及配套螺母垫片;所述龙骨连接板的下端具有挂钩,用于直接与铝板连接,该挂钩的尖端具有折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槽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第一种轻钢主龙骨适配连接;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与第二种轻钢主龙骨适配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防风压片,所述挂钩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风压片。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防风压片上开设有第一方孔,所述第二防风压片上开设有第二方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铝板吊装配件采用厚度为1.2mm的镀锌钢板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铝板吊装配件结构强度高,定位准确,使用简单方便、吊装安全可靠,并能够实现与轻钢主龙骨平行或垂直的两种连接方式,便于安装,确保吊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板吊装配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板吊装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铝板吊装配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铝板吊装配件采用厚度为1.2mm的镀锌钢板,直接与轻钢主龙骨平行或垂直连接(两种连接方式),便于安装,解决了原有吊件连接方向的单一性(只可平行连接)的技术问题。该铝板吊装配件的具体结构包括:顶板以及相对布设在该顶板两侧的龙骨连接板,两侧龙骨连接板之间形成与轻钢主龙骨平行连接的空间,能够实现与轻钢主龙骨的平行连接,两侧龙骨连接板对应开设有卡槽,用于与轻钢主龙骨的垂直连接,便于安装,确保吊装质量。

具体来讲,顶板的中间开设有4mm的圆孔,用于与螺栓11配合拧紧,与主龙骨固定。

龙骨连接板相对竖直布设在该顶板的两侧,两侧龙骨连接板之间形成与轻钢主龙骨平行连接的空间,能够实现与轻钢主龙骨的平行连接。两侧龙骨连接板对应开设有多个卡槽和长腰孔5,用于与多种轻钢主龙骨的垂直连接,便于安装,确保吊装质量。长腰孔5用于穿设M6螺杆15及配套螺母垫片16,可上下调节,起到龙骨与吊件固定的作用(38或50龙骨)。

优选的,卡槽包括:卡槽1、卡槽3和卡槽4,其中,卡槽1和卡槽3与第一种(38)轻钢主龙骨适配连接。卡槽1和卡槽4与第二种(50)轻钢主龙骨适配连接。

卡槽1和卡槽3之间设置有第一防风压片2,用于压紧主龙骨,抵抗风压,第一防风压片2上开设有第一方孔6,可便于第一防风压片2的手动弯折。

龙骨连接板的下端具有挂钩9,用于直接与铝板连接,挂钩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风压片8,用于压紧铝板,抵抗风压,第二防风压片8上开设有第二方孔7,可便于第二防风压片8的手动弯折。挂钩9的尖端具有折边12,用于加大与铝板的接触面积,增强吊装稳定性。

优选的,顶板及龙骨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增设有第一折边13和第二折边14,起到增强吊件强度的作用。节省了50吊件及Z型龙骨,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综上,该铝板吊装配件结构强度高,定位准确,使用简单方便、吊装安全可靠,并能够实现与轻钢主龙骨平行或垂直的两种连接方式,便于安装,确保吊装质量。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