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840发布日期:2018-07-07 13:1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胶凝材料将骨科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科;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使用时需要把水泥、砂、石进行搅拌混合,如若混凝土搅拌不充分、不均匀,将会影响混凝土的粘性和牢固性,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建筑施工现场,需要进行现场的混凝土配制,为达到最佳施工要求,需要进行混凝土的充分搅拌,现有的施工用混凝土搅拌混合装置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容易粘附在搅拌桶的内侧壁上,不仅容易造成混凝土难以排出,同时影响了搅拌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机,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将粘附在搅拌桶内侧壁上的混凝土一并刮落,提高了搅拌效果并且便于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底座和横截面为圆形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设置在底座上,沿搅拌桶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底部与搅拌桶的底部固接,环形通道的顶部延伸至靠近搅拌桶的顶部,环形通道内设置有沿环形通道长度方向布置的丝杆,所述丝杆由设置在底座上的旋转电机驱动,丝杆的外表面上活动套设有配合使用的螺母,螺母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平行于丝杆布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垂直固接有限位柱,位于两个限位柱之间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支撑柱铰接,刮板的另一端贯穿环形通道并延伸至搅拌桶的内表面上,所述环形通道上设置有与刮板配合使用并平行于丝杆的条形开口,搅拌桶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刮板数量相等的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上下并列的设置在搅拌桶的内表面上,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一端与搅拌桶固接,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之间形成与刮板相对布置的活动通道。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并列的设置有多个上支撑框架,每个上支撑框架的顶部与底座的下表面固接,上支撑框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下支撑框架,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之间形成容纳空腔,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左右并列的设置有两根缓冲柱,每个所述缓冲柱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滑动连接,缓冲柱的外表面上套设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下支撑框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滑轮。

进一步,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加水管道,加水管道的一端直线贯穿搅拌桶的顶部。

进一步,搅拌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有液压缸和振动轴,所述液压缸与底座固接,液压缸与振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振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柱与搅拌桶连接。

进一步,搅拌桶的上部具有多个透气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使用时,将配制好的水泥、砂、石和水等依次加入到搅拌桶内,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促使螺母将旋转电机提供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螺母将带动刮板在搅拌桶内上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刮板将混合料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然后靠自身自重散落下来,刮板的端部沿着搅拌桶的内侧壁移动,将粘附在搅拌桶内侧壁上的混凝土刮下来,当刮板运动到与第一调节块或第二调节块接触后,螺母带动刮板继续运动,此时的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提供刮板一个相反的力,使得刮板绕其铰接点转动移动弧度后改变其原始的方向,然后螺母反向运动,使刮板反向的与搅拌桶的内侧壁接触,将剩余的混凝土刮下来。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电机、丝杆和螺母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旋转运动切换成直线运动,并通过旋转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螺母在丝杆上下往返运动;再通过螺母带动刮板在活动通道上下移动能够使混凝土搅拌均匀的同时将粘附在搅拌桶内侧壁上的混凝土刮下来,提供了搅拌效果;最后通过刮板与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在刮板与第一调节块或第二调节块接触后改变其原始位置,便于将未处理到的混凝土一并刮下来,便于后续的排放等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省略搅拌桶顶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省略搅拌桶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搅拌桶;3.环形通道;4.丝杆;5.旋转电机;6.螺母;7.支撑柱;8.限位柱;9.刮板;10.条形开口;11.第一调节块;12.第二调节块;13.上支撑框架;14.下支撑框架;15.缓冲柱;16.缓冲弹簧;17.加水管道;18.液压缸;19.振动轴;20.透气孔;2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有底座1和横截面为圆形的搅拌桶2,搅拌桶2设置在底座1上,沿搅拌桶2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环形通道3,环形通道3的底部与搅拌桶2的底部固接,环形通道3的顶部延伸至靠近搅拌桶2的顶部,环形通道3内设置有沿环形通道3长度方向布置的丝杆4,丝杆4由设置在底座1上的旋转电机5驱动,丝杆4的外表面上活动套设有配合使用的螺母6,丝杆4和螺母6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旋转电机5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并利用旋转电机5正反转完成螺母6在丝杆4上下移动;螺母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平行于丝杆4布置的支撑柱7,支撑柱7的两端分别垂直固接有限位柱8,位于两个限位柱8之间设置有刮板9,刮板9的一端与支撑柱7铰接,刮板9的另一端贯穿环形通道3并延伸至搅拌桶2的内表面上,环形通道3上设置有与刮板9配合使用并平行于丝杆4的条形开口10,在螺母6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将搅拌桶2内侧壁上的混泥土刮得更彻底,将刮板9倾斜的设置,但为了防止刮板9与支撑柱7之间的夹角太小,影响刮泥效果,限位柱8能够阻挡刮板9向支撑柱7方向靠得过近,搅拌桶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刮板9数量相等的换向组件,换向组件包括有第一调节块11和第二调节块12,第一调节块11和第二调节块12上下并列的设置在搅拌桶2的内表面上,第一调节块11和第二调节块12的一端与搅拌桶2固接,第一调节块11和第二调节块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调节块11和第二调节块12之间形成与刮板9相对布置的活动通道,因刮板9倾斜的布置,所以当螺母6运动到还未与第一调节块11或第二调节块12齐平时,刮板9的端部首先会与第一调节块11或第二调节块12接触,在螺母6继续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调节块11或第二调节块12会给刮板9一个相反的作用力使其绕着铰接点转动,并与原始的方向相反,然后在螺母6往相反方向移动时,刮板9提供搅拌桶2内侧壁一个相反的推力,防止混凝土粘附,为了延长刮板9在活动通道内移动的位移,将第一调节块11和第二调节块12分别设置在搅拌桶2内的顶部和底部上。

底座1上并列的设置有多个上支撑框架13,每个上支撑框架13的顶部与底座1的下表面固接,上支撑框架1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下支撑框架14,上支撑框架13和下支撑框架14之间形成容纳空腔,位于容纳空腔内左右并列的设置有两根缓冲柱15,每个缓冲柱15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上支撑框架13和下支撑框架14滑动连接,缓冲柱15的外表面上套设有缓冲弹簧16,当搅拌桶2内的工件作业时,会产生晃动并挤压地面同时影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此时通过上支撑框架13、下支撑框架14对其做第一层缓冲,通过缓冲柱15和缓冲弹簧16对其做第二层缓冲,减小对地面的冲击力。

搅拌桶2上设置有加水管道17,加水管道17的一端直线贯穿搅拌桶2的顶部。

搅拌桶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振动组件,振动组件包括有液压缸18和振动轴19,液压缸18与底座1固接,液压缸18与振动轴19的一端传动连接,振动轴19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柱与搅拌桶2连接,便于将混凝土震荡均匀。

搅拌桶2的上部具有多个透气孔20,能够排出多余的废气。

下支撑框架14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滑轮21,便于将该搅拌机移动到任意位置上。

本实施例通过旋转电机5、丝杆4和螺母6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旋转运动切换成直线运动,并通过旋转电机5的正反转来实现螺母6在丝杆4上下往返运动;再通过螺母6带动刮板9在活动通道上下移动能够使混凝土搅拌均匀的同时将粘附在搅拌桶2内侧壁上的混凝土刮下来,提供了搅拌效果;最后通过刮板9与第一调节块11、第二调节块12的配合使用能够在刮板9与第一调节块11或第二调节块12接触后改变其原始位置,便于将未处理到的混凝土一并刮下来,便于后续的排放等工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