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143发布日期:2019-06-19 02:12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在压型楼承板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钢筋桁架是在后台加工场定型加工,可预制长度。现场施工需要先将桁架楼承板摆放到正确位置,焊接制作钢筋,后焊接栓钉,再放置现场钢筋进行绑扎,客户验收后浇筑混凝土。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有利于钢筋排列间距均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致,提高了楼板的施工质量。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显著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程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安全保证,实现文明施工。

但是现浇混凝土梁的位置与楼承板交叉的位置施工时,在施工钢筋桁架楼承板过程中,需要分三次浇筑混凝土,分别是浇筑到混凝土梁底,浇筑到楼承板底及浇筑楼承板。存在浪费人力物力、工期进度时间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以解决存在浪费人力物力、工期进度时间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其包括:楼承板、梁模板、梁模板次龙骨、竖向龙骨、梁底次龙骨、梁底背楞、梁底主龙骨、梁模板支撑架和楼承板支撑架;所述梁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所述梁模板次龙骨布置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竖向龙骨连接在上部梁模板次龙骨和下部梁模板次龙骨之间;相邻的竖向龙骨间隔设置;所述梁底次龙骨设置在位于梁底的梁模板下部,布置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梁底背楞设置在梁底次龙骨下部,与梁底次龙骨垂直;所述梁底主龙骨设置在梁底背楞下部,布置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梁模板支撑架连接梁底主龙骨;所述楼承板一侧设置在上部梁模板次龙骨上部;所述楼承板支撑架支撑楼承板。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进一步,所述梁模板支撑架包括竖杆和水平杆,所述竖杆在垂直梁延伸方向上设置三根形成竖杆组,所述水平杆连接所述竖杆组;水平杆端部与楼承板支撑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进一步,竖杆组内竖杆的间距为0.35m-0.6m,竖杆组之间的间距为0.9m。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进一步,所述楼承板支撑架包括竖杆和水平杆,所述竖杆在垂直梁延伸方向上设置三根形成竖杆组,所述水平杆连接所述竖杆组;水平杆端部与梁模板支撑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进一步,所述楼承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

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实现了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梁浇筑体系一体化施工,缩短了工期,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上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楼承板,2、上部梁模板次龙骨,3、竖向龙骨,4、下部梁模板次龙骨,5、梁底次龙骨,6、梁底背楞,7、梁底主龙骨,8、竖杆,9、水平杆,10、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和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其包括:楼承板1、梁模板、梁模板次龙骨、竖向龙骨3、梁底次龙骨5、梁底背楞6、梁底主龙骨7、梁模板支撑架和楼承板支撑架;梁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梁模板次龙骨布置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平行;竖向龙骨3连接在上部梁模板次龙骨2和下部梁模板次龙骨4之间;相邻的竖向龙骨3间隔设置;梁底次龙骨5设置在位于梁底的梁模板下部,布置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梁底背楞6设置在梁底次龙骨5下部,与梁底次龙骨5垂直;梁底主龙骨7设置在梁底背楞6下部,布置方向与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梁模板支撑架连接梁底主龙骨7;楼承板1一侧设置在上部梁模板次龙骨2上部;楼承板支撑架支撑楼承板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楼承板1为钢筋桁架楼承板1。

通过改变上部梁模板次龙骨、竖向龙骨、下部梁模板次龙骨的支设方式,通过竖向龙骨将受力传导至支梁模板支撑架的方式,免除了混凝土预埋件及角铁的施工,以此达到了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梁浇筑体系一体化施工,缩短了工期,节省了人力物力。

在进一步优选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实施例中,梁模板支撑架包括竖杆8和水平杆9,竖杆8在垂直梁延伸方向上设置三根形成竖杆组,水平杆9连接竖杆组;水平杆9端部与楼承板支撑架连接。竖杆的底部设置垫板10,提高梁模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如上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进一步,竖杆组内竖杆8的间距为0.35m-0.6m,竖杆组之间的间距为0.9m。

在进一步优选的楼承板与现浇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系统实施例中,楼承板支撑架包括竖杆8和水平杆9,竖杆8在垂直梁延伸方向上设置三根形成竖杆组,水平杆9连接竖杆组;水平杆9端部与梁模板支撑架连接。竖杆的底部设置垫板10,提高楼承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梁模板采用15mm多层板,梁模板次龙骨采用40×80mm木方,竖向龙骨竖向设置纵向间距150mm,梁底主龙骨双方钢背楞间距600mm布置,梁底次龙骨40×80mm木方竖向设置间距150mm,纵向双钢梁底主龙骨用U形顶托固定。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