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5594发布日期:2019-07-27 10:52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施工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住宅由于与传统建造的住宅相比,构件精度更高,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它采用轻质隔墙体系,业主可根据需要变更装修。鉴于上述优势,装配式住宅被大量推广。

在装配式住宅的建造过程中,尤其是考虑抗震的装配式住宅,其预制墙体与叠合板之间大多采用灌浆套筒灌浆连接,预制内、外墙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需要先采用坐浆料进行封闭形成封闭的空腔,坐浆料具备一定强度后再进行灌浆施工操作。该施工工艺要求坐浆料与预制墙体底面及叠合板的顶面贴合密封牢靠,且坐浆的厚度不能影响灌浆料的灌浆施工,因此坐浆料施工质量是保证墙体灌浆施工质量的重要的一步。

坐浆料的施工多采用简易加工的弯曲的长条钢筋作为工具,通过人工控制钢筋在墙体底部的位置,借助抹子将坐浆料塞入墙体底部的缝隙中。由于长条钢筋在缝隙中的位置没有固定,坐浆料的厚度不好控制,过薄则在灌浆时容易漏浆,过厚则会存在堵塞灌浆套筒的风险,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

另外由于钢筋的截面尺寸是固定的,坐浆施工时往往容易出现坐浆料与墙体底面封闭不严的情况,出现漏浆,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以解决坐浆料施工时坐浆料的厚度不好控制、坐浆料与墙体底面封闭不严,容易出现漏浆、堵塞灌浆套筒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包括水平托架、开合支撑和限位装置;

所述水平托架包括沿横向平行设置的底部托架和顶部托架,所述顶部托架的底部开设有顶部托架卡口;

所述开合支撑包括相互铰接成X形的开合支撑第一本体和开合支撑第二本体,所述开合支撑第一本体包括第一铰接接头和设置在第一铰接接头上的第一固定杆和下侧把手,所述第一固定杆与顶部托架焊接连接;所述开合支撑第二本体包括第二铰接接头和设置在第二铰接接头上的第二固定杆和上侧把手,所述第二固定杆与底部托架焊接连接;所述上侧把手和下侧把手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限位装置与第一固定杆焊接连接,限位装置到水平托架的水平距离为待施工坐浆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装置竖杆和设置在限位装置竖杆上的限位装置横杆,所述限位装置竖杆与第一固定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部托架和顶部托架的长度相同,且均呈长条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顶部托架长度方向的4/5位置处,第二固定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杆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下侧把手和上侧把手均向上弯折。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0~30°。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横杆至少为一根。

优选地,限位装置上最底部的限位装置横杆的底端与底部托架的底端之间的高度差至少为40mm。

优选地,所述底部托架的底端与顶部托架的顶端之间的高度差为110~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开合支撑的把手,将顶部托架和底部托架伸入墙体和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同时限位装置顶在墙体内侧壁。然后松开把手,使的顶部托架和底部托架在墙体和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中形成一块挡板,借助抹子将坐浆料塞入预制墙体底部、水平托架和叠合板顶部形成的缝隙中,从而实现精确控制坐浆料的厚度,并且由于顶部托架和墙体底面之间、底部托架与叠合板顶面之间均不留有缝隙,施工形成的坐浆与墙体底面、叠合板顶面之间不留有缝隙。提高坐浆质量,后续灌浆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浆情况,有效地保证了灌浆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使用方便,不依赖于施工人员的熟练程度,坐浆质量容易保证。

(3)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采用弹簧配合把手来控制水平托架的开合,能适用110~300mm范围内任意大小缝隙的坐浆施工,并且能保证缝隙上下不漏浆。

(4)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可有效避免坐浆施工过程中坐浆工具的扰动、提高坐浆的施工质量及观感。而且坐浆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每次都取出坐浆工具即可完成整面墙的坐浆施工,一次施工合格率高,可减少了后期的修补及返工,有效的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

(5)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金制作,强度高不易坏,周转使用次数多,可用于任何PC构件的施工项目。

附图说明

图1为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合支撑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合支撑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弹簧收缩时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水平托架、11-底部托架、12-顶部托架、121-顶部托架卡口、2-开合支撑、21-开合支撑第一本体、211-第一铰接接头、212-第一固定杆、213-下侧把手、22-开合支撑第二本体、221-第二铰接接头、222-第二固定杆、223-上侧把手、23-弹簧、3-限位装置、31-限位装置竖杆、32-限位装置横杆、4-预制墙体、5-叠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如图1~5所示,一种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采用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金制作,包括水平托架(1)、开合支撑(2)和限位装置(3),限位装置(3)到水平托架(1)的水平距离c为待施工坐浆的厚度。限位装置(3)到水平托架(1)的水平距离c通常为20mm。水平托架(1)包括沿横向平行设置的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顶部托架(12)的底部开设有顶部托架卡口(121),按压上侧把手(223)和下侧把手(213)时,弹簧(23)收缩,第二固定杆(222)卡入顶部托架卡口(121)中。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的长度相同,且均呈长条形。松开上侧把手(223)和下侧把手(213)时,释放弹簧(23),底部托架(11)的底端与顶部托架(12)的顶端之间的高度差b为110~300mm,能适用于110~300mm范围内任意大小缝隙的坐浆施工。

开合支撑(2)包括相互铰接成X形的开合支撑第一本体(21)和开合支撑第二本体(22),开合支撑第一本体(21)包括第一铰接接头(211)和设置在第一铰接接头(211)上的第一固定杆(212)和下侧把手(213),第一固定杆(212)沿纵向设置并且与顶部托架(12)焊接连接,第一固定杆(212)设置在顶部托架(12)长度方向的4/5位置处,顶部托架(12)的较长段为作业端,较长段的长度为400mm。顶部托架(12)的较短段为平衡端,较短段的长度为100mm,第一固定杆(212)和第二固定杆(222)张开或者闭合时候,保证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相互平行,防止坐浆施工过程中漏浆。

第二固定杆(222)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12)正下方。开合支撑第二本体(22)包括第二铰接接头(221)和设置在第二铰接接头(221)上的第二固定杆(222)和上侧把手(223),第二固定杆(222)与底部托架(11)焊接连接。下侧把手(213)和上侧把手(223)均向上弯折,便于施工。上侧把手(223)和下侧把手(213)之间设有弹簧(23),用于控制上侧把手(223)和下侧把手(213)的开合,进而控制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的开合。

第一固定杆(212)和第二固定杆(222)之间的夹角为 0~30°。

限位装置(3)包括与第一固定杆(212)连接的限位装置竖杆(31)和设置在限位装置竖杆(31)上的限位装置横杆(32)。限位装置(3)用于施工过程中顶住预制墙体(4)的侧壁,避免坐浆施工过程中工具受到扰动,保证坐浆质量。限位装置(3)上最底部的限位装置横杆(32)的底端与底部托架(11)的底端之间的高度差a至少为40mm,保证限位装置(3)顶在预制墙体(4)侧壁。

如图6~7所示,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工具伸入预制墙体(4)和叠合板(5)之间的缝隙中。上述装配式结构预制墙体坐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握住下侧把手(213)和上侧把手(223),弹簧(23)收缩,第二固定杆(222)卡入顶部托架卡口(121),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完全重合;

步骤二、将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伸入预制墙体(4)与叠合板(5)之间的缝隙中,限位装置(3)刚好与预制墙体(4)的侧壁贴合;

步骤三、缓慢松开下侧把手(213)和上侧把手(223),释放弹簧(23),顶部托架(12)顶住预制墙体(4)的底面,底部托架(11)顶住叠合板(5)的顶面;

步骤四、将坐浆料塞进预制墙体(4)、叠合板(5)、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形成的缝隙内,使坐浆料与预制墙体(4)的底面和叠合板(5)的顶面均不留缝隙,完成该段坐浆的施工;

步骤五、按压下侧把手(213)和上侧把手(223),弹簧(23)收缩,第二固定杆(222)卡入顶部托架卡口(121),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完全重合,将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沿着待施工坐浆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的距离为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的长度的4/5;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的操作,完成全部坐浆的施工,将底部托架(11)和顶部托架(12)从现浇节点位置水平抽出。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