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停车位的立体停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5676发布日期:2019-09-17 21:4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停车位的立体停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停车位的立体停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小汽车发展迅速,主要停放在路边、停车坪、及地下车库的车位,但在办公密集的写字楼、繁华市区的医院、商场、车站等场所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由此产生了向空间发展的立体停车的方式,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立体停车平台用于存放车辆的停车支架占地面积大,无法应用在现有狭窄的空间内,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占地面积小的立体停车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的多停车位的立体停车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停车位的立体停车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在水平方向上连接第一、第二立柱且沿高度方向布设的多根横梁和用于承载车辆的承载平台,相邻横梁的高度差大于一辆车辆的高度,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构成门架式的支承架,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与预埋或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承座固定,所述横梁的至少一侧上设有输送所述承载平台的输送机构,所述承载平台的一侧与输送机构连接,另一侧悬空。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两侧上对称安装有所述输送机构,且所述输送机构上均安装有所述承载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座上固定有设置在轨道的出入口端的可沿中轴线旋转的旋转立柱,所述旋转立柱上安装有通过提升机构带动沿立柱上下运动、用于接收输送机构输送的承载平台的垂直搬运块。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平台通过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排支撑轮和下排支撑轮,所述上排支撑轮和下排支撑轮支撑在轨道的上作为载车平台重量承力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架的顶部设有用于遮挡风雨日晒的雨棚。

上述结构,通过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组成门架式的支承架,而支承座预埋或固定在地面上用于支撑支承架,不会占用地面上的空间(仍然可以作为停车位),保证支承架占地面积小,而且承载平台采用悬挂式的方式悬挂在支承座的一侧上,这样通过节约了另一侧支撑需要的空间,承载平台通过行走机构上的上、下排支撑轮作为载车平台重量承力轮,保证承载平台受力满足支撑要求,本方案中在横梁的两侧都可以悬挂承载平台,这样通过一个支承架实现多停车位的立体停车,成本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横梁,4、输送机构,5、承载平台,6、垂直搬运块,7、支承座,8、旋转立柱,9、雨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多停车位的立体停车架,包括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2、在水平方向上连接第一、第二立柱2且沿高度方向布设的多根横梁3和用于承载车辆的承载平台5,相邻横梁3的高度差大于一辆车辆的高度,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横梁3构成门架式的支承架,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底部与预埋或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承座7固定,所述横梁3的两侧上对称设有输送所述承载平台的输送机构4,所述承载平台的一侧与输送机构4连接,另一侧悬空,所述支承座上固定有设置在轨道的出入口端的可沿中轴线旋转的旋转立柱8,所述旋转立柱上安装有通过提升机构带动沿立柱上下运动、用于接收输送机构4输送的承载平台的垂直搬运块6,所述载车平台通过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排支撑轮和下排支撑轮,所述上排支撑轮和下排支撑轮支撑在轨道的上作为载车平台重量承力轮,所述支承架的顶部设有用于遮挡风雨日晒的雨棚9。

利用本装置,在本装置上增加相应的输送机构、动作机构,从而带动载车平台动作,形成立体停车装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尺寸或形状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尺寸或形状,且不论在其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