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充电功能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5372发布日期:2019-09-03 21: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立体式充电功能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场专用设备,更为具体地,涉及立体式充电功能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车辆拥有率也随之提高。由于车辆的增多,导致停车位紧张,特别是对于商务办公区和购物中心而言,停车位数量非常有限。通常商务办公区和购物中心均是处于城市的市中心或繁华路段,由于市中心和繁华路段的地价通常比较高,导致修建一个停车位的成本较高。

传统的停车场主要还是采用自流平铺设成平面停车场,停车场可分为暖式车库、冷室车库、车棚和露天停车场四类。停车场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停放车辆,收取停车费。在车场管理中,停车场所对机动车停放进行的收费,就叫做停车费。停车费收取方式大多定期收取方式、按时收取、按次收取等方式,收取停车费是专业车场管理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传统的停车场单位车位占地面积较大,且每个停车位还需要额外预留倒车区域,从而使得使用面积进一步浪费。

公开号CN202882495U公开了一种无避让型立体停车位的移动机箱的支撑移动机构,包括下轨道和对应的滚轮支撑机构,下轨道由凸型轨道和侧向凹槽轨道沿长度方向并排平行布置,且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滚轮支撑机构中,装配在移动机箱前端下部的前端上滚轮滚动支撑在凸型轨道上表面,前端侧支撑结构可侧向滚动支撑或侧向滑动支撑在凸型轨道的立面上,装配在移动机箱后端下部的后端滚轮则容置于所述侧向凹槽轨道的侧向凹槽内、且可滚动接触于所述侧向凹槽的上翻边的下表面。该支撑移动机构的下轨道由不同横截面轨道组合而成、前端高度可以低至3-5cm、便于各种场所的安装使用,其支撑结构简化、产品易于制造、安装、维护成本降低。

上述专利虽然提高停车场的使用面积效率,然而单侧支撑臂对材料要求较高,且稳定性不足,一旦发生撞击则会出现倾倒的现象;

除此之外,传统的停车场一般不提供充电服务,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出现在市场,因此传统的停车场也必须针对该现象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式充电功能停车装置,使用双支撑柱的结构,以保证车辆停放的稳定性,同时每个停车位还提供充电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立体式充电功能停车装置,该装置包括停车板、平行铺设在地面上的两条行走限位轨道、平行悬挂在天花板上的两条悬挂梁,所述悬挂梁和限位轨道上下对称;同一侧的行走限位轨道上安装有行走箱,悬挂梁上悬挂有移动箱,所述行走箱和移动箱之间固定一根端面为矩形的矩形柱,行走箱沿行走限位轨道行走同时移动箱沿悬挂梁移动从而带动矩形柱来回移动;

左右两侧的矩形柱上各安装一个升降箱,所述升降箱由电机或液压缸控制其上下升降,两侧升降箱的相向侧各固定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各固定一个具有伸缩功能的悬停臂;

所述停车板底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柱,两固定柱的位置关系位于正方形沿对角线的顶点;

所述两悬停臂末端分别铰接在停车板底部的上固定柱上;所述停车板为拱形,其前后两端设计成斜坡部,所述斜坡部与停车板主体铰接,使得旋转过程中悬停臂扫过停车板时斜坡部向上翻起,所述固定柱所对应顶点的斜坡部设计成缺口容纳悬停臂;

停车板底部固定充电桩,充电桩整体位于停车板的拱形区域内,停车板平放于地面时,充电桩不受停车板与地面的挤压,所述停车板在侧面开设充电枪插槽,充电桩的充电枪沿停车板底部引出插在充电枪插槽内;

停车时,升降箱下降使得停车板停放于地面,下降过程中悬停臂收缩使得停车板旋转横置,停放完成以后,升降箱上升同时伸出悬停臂使得停车板复位完成车辆的悬停放置;

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移动箱、行走箱的行程控制开关,升降箱的升降控制开关,以及悬停臂的伸缩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悬停臂包括固定部、固定转轴、弧形支撑部、液压缸、液压杆、套管、固定轴承、固定座、旋转部;

所述固定部安装在连接部上,固定部上设置固定座,固定座前方形成一段弧形支撑部,固定座上设置固定转轴,所述旋转部安装在固定转轴上并可以绕固定转轴旋转;

所述弧形支撑部套接一段套管,所述旋转部与套管内侧固定,套管安装液压缸,液压缸内安装液压杆,通过控制液压缸实现液压杆是伸缩;

所述液压杆末端安装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固定在停车板底部的固定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与固定转轴之间安装有复位涡卷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停车板的两侧分别设计有挡板,其斜坡部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停车板的两个挡板各开设一个充电枪插槽,即充电桩配置有两个充电枪分别为同一停车位的上下两辆车辆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箱上设置有固定插销,所述升降箱上升到固定位置后,固定插销恰好插入升降箱内完成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箱内置减速电机,移动箱顶部设置行走轮;

所述悬挂梁设置有悬挂滑槽,所述移动箱的行走轮位于滑槽内,减速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动完成移动箱的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箱设置滑轮并配置减速电机控制其行走,行走箱内的减速电机与移动箱内的减速电机同步运动,完成矩形柱的平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同一停车场的所有充电桩统一供电,供电电缆沿矩形柱→悬停臂→停车板的路径铺设,且位于悬停臂下方避免挤压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现有技术中单臂悬挂相比,本方案使用双支撑臂进行支撑,降低了对支撑臂(矩形柱)的强度要求,从而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车辆停放的稳定性,可以有效保证车辆在停放过程不至于倾倒,即使受到撞击也能有效稳定,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对停车板的支撑更加稳定,现有技术仅适用支撑柱作为单点支撑,本方案则使用了两根伸缩臂(悬停臂)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为了提供充电服务,本方案在拱形停车板下方设置充电箱,并配置两个充电枪,使得其可以同时为该停车位的上下两辆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停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入库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停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板的底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板的顶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入库时停车板与悬停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板转动过程中与悬停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停放状态下停车板与悬停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天花板,2地面,3悬挂梁,4移动箱,5升降箱,6矩形柱,7行走箱,8行走限位轨道,9停车板,10连接部,11固定柱,12悬停臂,13行走轮,14固定插销,15充电箱,1-1固定部,1-2固定转轴,1-3弧形支撑部,1-4液压缸,1-5液压杆,1-6套管,1-7固定轴承,1-8固定座,1-9旋转部,2-1缺口,2-2斜坡部,2-3挡板,2-4防滑纹,2-5充电枪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如图1-8所示,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立体式充电功能停车装置,该装置包括停车板9、平行铺设在地面2上的两条行走限位轨道8、平行悬挂在天花板1上的两条悬挂梁3,悬挂梁3和限位轨道8上下对称;同一侧的行走限位轨道8上安装有行走箱7,悬挂梁3上悬挂有移动箱4,行走箱7和移动箱4之间固定一根端面为矩形的矩形柱6,行走箱7沿行走限位轨道8行走同时移动箱4沿悬挂梁3移动从而带动矩形柱6来回移动;左右两侧的矩形柱6上各安装一个升降箱5,升降箱5由电机或液压缸控制其上下升降,两侧升降箱5的相向侧各固定一个连接部10,连接部10上各固定一个具有伸缩功能的悬停臂12;停车板9底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柱11,两固定柱11的位置关系位于正方形沿对角线的顶点;两悬停臂12末端分别铰接在停车板9底部的上固定柱11上;停车板9为拱形,其前后两端设计成斜坡部2-2,斜坡部2-2与停车板9主体铰接,使得旋转过程中悬停臂12扫过停车板9时斜坡部2-2向上翻起,固定柱11所对应顶点的斜坡部2-2设计成缺口2-1容纳悬停臂12;旋转结束后,斜坡部2-2自然下垂形成斜坡,供车辆驶出,停车板9底部固定充电桩15,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15采用现有产品中较为规格的充电桩以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停车板9底部,提高了产品通用性,充电桩15整体位于停车板9的拱形区域内,停车板9平放于地面时,充电桩15不受停车板9与地面的挤压,停车板9在侧面开设充电枪插槽2-5,充电桩15的充电枪沿停车板9底部引出插在充电枪插槽2-5内;同一停车场的所有充电桩15统一供电,供电电缆沿矩形柱6→悬停臂12→停车板9的路径铺设,且位于悬停臂12下方避免挤压变形。

停车时,升降箱5下降使得停车板9停放于地面,下降过程中悬停臂12收缩使得停车板9旋转横置,停放完成以后,升降箱5上升同时伸出悬停臂12使得停车板9复位完成车辆的悬停放置;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上设置有移动箱4、行走箱7的行程控制开关,升降箱5的升降控制开关,以及悬停臂12的伸缩控制开关。

如图3、4所示,悬停臂12包括固定部1-1、固定转轴1-2、弧形支撑部1-3、液压缸1-4、液压杆1-5、套管1-6、固定轴承1-7、固定座1-8、旋转部1-9;固定部1-1安装在连接部10上,固定部1-1上设置固定座1-8,固定座1-8前方形成一段弧形支撑部1-3,固定座1-8上设置固定转轴1-2,旋转部1-9安装在固定转轴1-2上并可以绕固定转轴1-2旋转;弧形支撑部1-3套接一段套管1-6,旋转部1-9与套管1-6内侧固定,套管1-6安装液压缸1-4,液压缸1-4内安装液压杆1-5,通过控制液压缸1-4实现液压杆1-5是伸缩;液压杆1-5末端安装有固定轴承1-7,固定轴承1-7固定在停车板9底部的固定柱11上,旋转部1-9与固定转轴1-2之间安装有复位涡卷弹簧。

如图4所示,停车板9的两侧分别设计有挡板2-3,其斜坡部2-2上设置有防滑纹2-4,停车板9的两个挡板2-3各开设一个充电枪插槽2-5,即充电桩15配置有两个充电枪分别为同一停车位的上下两辆车辆充电。

最后,为了使得停放过程中更加稳定,移动箱4上设置有固定插销14,升降箱5上升到固定位置后,固定插销14恰好插入升降箱5内完成定位。

具体的,移动箱4内置减速电机,移动箱4顶部设置行走轮13;悬挂梁3设置有悬挂滑槽,移动箱4的行走轮13位于滑槽内,减速电机驱动行走轮13转动完成移动箱4的前后移动,行走箱7设置滑轮并配置减速电机控制其行走,行走箱7内的减速电机与移动箱4内的减速电机同步运动,完成矩形柱6的平稳移动。

工作原理说明:

停车时,将停车板9放置下降如图2所示,此时悬停臂12的位置以及停车板9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6所示,车辆从斜坡部2-2驶入,此时通过控制柜控制升降箱5上升,同时伸出液压杆1-5,此时停车板9发生旋转,其旋转过程如图7所示,上升至指定位置以后完成旋转,使得停车板9长边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如图8所示,从而完成车辆的停放。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