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5392发布日期:2019-06-11 23:1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



背景技术:

在炼铝、炼钢和金属铸造工业中,液态金属在熔炼、再循环和运输中可能会因为容器的腐蚀、磨损脱落而发生泄漏。当高温熔融物泄漏后与水等冷液快速紧密接触时,会导致冷液快速蒸发,高温熔融金属会破裂或发生进一步碎化,传热面积急剧增加,导致周围液体产生爆发性沸腾,并可能伴随产生巨大冲击波,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可能会诱发重大安全事故。大量泄漏的高温熔融金属肆意流淌也会对作业人员和现场设备设置造成毁灭性破坏。随着冶金行业快速发展,因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辽宁省清河特钢“4.18”钢水倾覆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2人死亡,教训极为深刻。

目前,针对爆炸、喷溅、倾翻及泄漏等高温熔融金属典型作业事故,急需开发应急处置技术装备,主要是高温熔融金属快速回收技术及装备。及时回收金属铸造和冶炼车间发生泄漏的熔融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肆意流淌,更要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与水接触造成蒸气爆炸事故。回收熔融金属,控制高温熔融金属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次生灾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熔融金属泄漏导致高温熔融金属肆意流淌及其与水接触后发生爆炸事故的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包括回收槽、电机箱、传动结构、支架和门体,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支架安装于回收槽侧面,所述电机箱固定安装于回收槽侧面,所述门体安装于回收槽顶部,所述电机箱包括电动机、电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直齿圆柱齿轮、轴承座、轴承、连接轴、主轴、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太阳轮和齿圈,所述通过连接轴与行星齿轮架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套设轴承,所述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一端与直齿圆柱齿轮连接,所述齿圈与行星齿轮架连接,所述太阳轮安装于齿圈内中心位置,所述行星齿轮位于齿圈和太阳轮之间,并分别与齿圈、太阳轮啮合,所述太阳轮通过主轴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连接轴位于直齿圆柱齿轮、行星齿轮架、太阳轮和齿圈的中轴线上,所述门体包括齿条、门板和传感器模组,所述齿条安装于门板端部,并与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所述传感器模组分布安装于门板上,所述控制模块与传感器模组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槽的两个侧面各安装有一个传动机构,所述回收槽的顶部设有两个门体,每个所述门体的齿条对应与一个传动机构的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所述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方向始终相反,所述两个门体处于同一水平面,在连接时,能够完全覆盖回收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槽嵌入地面,所述门板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行星齿轮内置滚动轴承一,所述滚动轴承一与行星齿轮配合采用基轴制,与行星齿轮轴配合采用基孔制。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轴与行星齿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架与直齿圆柱齿轮的直齿圆柱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一端固定于回收槽的外侧壁,另一端与轴承座相连,所述轴承座内置滚动轴承二,所述滚动轴承二与直齿圆柱齿轮轴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3个,并且相邻两个所述行星齿轮的距离相等。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模组采用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门板上表面的四个顶角,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门板上表面的中部,两个所述门体上的红外传感器对称排布,两个所述门体上的温度传感器也对称排布。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动轴承一采用0级耐高温深沟球轴承,所述门板材料采用高铝碳化硅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可以及时将泄漏的高温熔融金属回收,减小熔融金属与冷液接触机会,从而降低熔融金属爆炸可能会诱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安全性能好。

2、本发明提供的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嵌于地下,未工作时不占用地面以上的空间,填补了高温熔融金属流淌快速回收技术空白,具有显著性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改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是本发明的结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结构后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回收槽;2、齿条;3、门板;4、齿轮组;5、传感器模组;6、直齿圆柱齿轮;7、轴承座;8、连接轴;9、轴承;10、行星齿轮架;11、太阳轮;12、行星齿轮;13、齿圈;14、支架;15、滚动轴承一;16、行星齿轮轴;17、主轴;18、电机箱;19、红外传感器;2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1,包括回收槽1、电机箱18、传动结构、支架14和门体,传动机构通过支架14安装于回收槽1侧面,电机箱18固定安装于回收槽1侧面,门体安装于回收槽1顶部,电机箱18包括电动机、电机模块和控制模块,传动结构包括直齿圆柱齿轮6、轴承座7、轴承9、连接轴8、主轴17、行星齿轮架10、行星齿轮12、太阳轮11和齿圈13,通过连接轴8与行星齿轮架10连接,连接轴8上套设轴承9,轴承9安装于轴承座7内,轴承座7一端与直齿圆柱齿轮6连接,齿圈13与行星齿轮架10连接,太阳轮11安装于齿圈13内中心位置,行星齿轮12位于齿圈13和太阳轮11之间,并分别与齿圈13、太阳轮11啮合,太阳轮11通过主轴17与电动机连接,连接轴8位于直齿圆柱齿轮6、行星齿轮架10、太阳轮11和齿圈13的中轴线上,门体包括齿条2、门板3和传感器模组5,齿条2安装于门板3端部,并与直齿圆柱齿轮6啮合,传感器模组5分布安装于门板3上,控制模块与传感器模组5连接。

回收槽1的两个侧面各安装有一个传动机构,回收槽1的顶部设有两个门体,每个门体的齿条2对应与一个传动机构的直齿圆柱齿轮6啮合,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方向始终相反,两个门体处于同一水平面,在连接时,能够完全覆盖回收槽1。

回收槽1嵌入地面,门板3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

行星齿轮12内置滚动轴承一15,滚动轴承一15与行星齿轮12配合采用基轴制,与行星齿轮12轴配合采用基孔制。

行星齿轮12的行星齿轮12轴与行星齿轮架10固定连接,行星齿轮架10与直齿圆柱齿轮6的直齿圆柱齿轮轴固定连接,支架14一端固定于回收槽1的外侧壁,另一端与轴承座7相连,轴承座7内置滚动轴承二,滚动轴承二与直齿圆柱齿轮轴配合。

行星齿轮12的数量为3个,并且相邻两个行星齿轮12的距离相等。

如图8所示,传感器模组5采用红外传感器19和温度传感器20,红外传感器19位于门板3上表面的四个顶角,温度传感器20位于门板3上表面的中部,两个门体上的红外传感器19对称排布,两个门体上的温度传感器20也对称排布。

滚动轴承一15采用0级耐高温深沟球轴承,门板3材料采用高铝碳化硅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在可能发生高温熔融金属泄漏的车间或位置布置本发明的嵌地式高温熔融金属泄漏回收槽,当熔融金属发生泄漏事故后,当传感器模组5感应到泄漏的高温熔融金属时,传感器模组5发出电信号传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当前传感器模组感应状况发出控制信号至电机模块,电机箱18启动,太阳轮11与电机模块相连,太阳轮11转动并带动行星齿轮12转动,行星齿轮12内置滚动轴承一15转动,行星齿轮轴16与行星齿轮架10固定连接,行星齿轮架10转动,行星齿轮架10与连接轴8固定连接,带动直齿圆柱齿轮6转动,直齿圆柱齿轮6与齿条2配合,开启回收槽门板3。高温熔融金属流入回收槽,控制高温熔融金属肆意流淌,防止因高温或高温熔融金属与水接触爆炸造成附近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的破坏。冶金作业正常生产过程时门板闭合,与地面平齐,不占空间。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