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35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至与升降导轨的凹槽角度完全吻合时,该停车 板连接杆对应的停车板才能实现上升或下降。当停车板下降至地面高度时,即可实现车辆 的存取。存车时首先将车辆驶入已降至地面的停车板,驾驶员下车后通过控制系统将车辆 举至空位层,车辆缩回空位,然后车辆旋转至规范位置。取车时按照相反顺序操作即可。
[0040] 实施例2 :
[0041] 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0042] 支撑立柱1固定于地面,由两个停车模块单元组成,每个停车模块单元对应一个 停车层,每层安装两块停车板3,停车装置一共可以提供四个停车位。
[0043] 停车板3通过停车板连接杆2与支撑立柱1连接。停车板上安装有车轮限位块, 以防止车辆在停车板上发生滑动。
[0044] 支撑立柱1内部包括旋转动力传递与离合6,动力电机5以及四套升降导轨。
[0045]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的支撑立柱是圆形立杆,以立杆为圆心,在立杆的中 部设计延伸出两个对称的停车板连接杆2并与两个停车板相连接,每个停车板可以承载一 台家用轿车。
[0046] 支撑立柱1设有四个升降导轨,动力设备选用独创的单侧内壁升降动力系统,采 用左右联动齿轮机构4,通过左右联动齿轮机构4的变速齿轮将动力电机5提供的动力传输 到停车板机构(即由停车板以及与相连接的停车板连接杆组成的机构),可实现通畅上下 升降的同时,又可稳定完成360转动和承重的功能。停车模块单元在停车层平面内的旋转 依靠旋转动力传递与离合6实现。
[0047] 存取车方式:由于停车板与支撑立柱之间的连接杆可收缩,将连接杆延伸后,可实 现与下层停车板的错位升降。停车单元旋转至可下降的角度后,只有当停车板连接杆2旋 转至与升降导轨的凹槽角度完全吻合时,该连接杆对应的停车板才能实现上升或下降。当 停车板下降至地面高度时,即可实现车辆的存取。
[0048] 支撑立柱1顶端安装有屋顶,屋顶上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 整个立体停车装置提供部分电力。
[0049] 停车装置设有电动汽车充电粧等,可以为停放的电动汽车充电。
[0050] 伞形立体停车装置附加功能:
[0051] (1)支撑柱顶端可根据需要安装伞形屋顶,屋顶上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 池板可以为整个立体停车装置提供部分或全部电力。
[0052] (2)整个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附加新的功能,如电动汽车充电粧等。
[0053] (3)考虑到城市的美观要求,在整体系统外观上可以做多种设计,例如可以用模拟 植被外观装饰整个停车系统。
[0054] (4)停车板及支撑立柱优选采用现在的停车装置从未使用过的聚合物基特种纤维 (碳纤维、芳纶纤维或其它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可极大减轻系 统重量,打破现有立体停车装置很难超越两层的局限,并能节省系统能耗。
[0055] 与同样兼具升降及旋转功能的已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201210433399. 3相比,本 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因结构的创新,完全不需要设置通道预留空间,便可以顺利完成调度 任何一辆车辆跃层通过其他层的功能。因此可满足城市空间内小型停车场的需求。一层只 停放两辆车,所占空间水平横截面积可控制在6m*6m的面积以内,这对高楼林立的现代化 大都市内使用,有着绝对优势。而对于发明专利申请201210433399. 3的立体停车场,塔柱 直径约为14米,横截空间面积超过150平米,不仅占地面积大、投资高,而且对塔柱的结构 和强度有较高要求。本实用新型可做到真正的根据城市规划需求,灵活控制占地面积,极大 加强了实用性。
[0056] 发明专利申请201210433399. 3提出的立体停车台,为了实现无阻碍车辆上下通 行,在设计上预留了一个车位,用以作为升降通道,为了提高停车效率,不得不增加每层停 车数量,达到平衡重量和提高利用率的作用。与其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伞形停车装置利 用停车板与立柱之间可伸缩连接杆实现了类似的功能,并且具有立柱占地面积小、消耗材 料少的优点,更适合在城市中心区域安装使用。
[0057] 本实用新型打破现有技术局限,独创的单侧壁内部升降机构,采用齿轮齿条机构, 通过变速齿轮将动力传输到停车板机构,创造出可实现通畅上下升降的同时,又可稳定完 成360转动和承重的强大功能结构模块。并且,升降机构设计与旋转机构设计,通过创新结 构设计,实现共用一套动力系统。相比现有停车设计,多达数套动力系统来说,真正做到了 降低成本,维护简便,易于操作和稳定可靠。
[0058] 结合城市或风景区停车场的可利用空间,立体停车装置设计成伞形结构,可有效 减小地面的占用。本停车装置占地面积仅为支撑立柱及在供停车板降至地面时所占用的面 积。
[0059] 与现有停车平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结构可以很方便乘员上下车,不需要进 行倒车入库的操作,大量节约操作的时间成本,且降低操作难度,几乎不用专门的学习,按 照操作要求即可轻松使用。
[006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伞形立体停车装置可最大限度节约地面空间的占用,在地面只 需保留承重立杆和一个停车平台升降的面积,按照豪华轿车长度6米、宽三米计算,整个停 车台占地面积可控制在36平方米左右,其他空间全部延伸到空中,减小对地面车流和交通 大环境的影响,提高停车效率,使其拥有装设在道路安全岛或人行道等关键位置的可行性, 相比传统停车平台类似建筑物的设计,需要提前规划,本停车平台定义为公共设施,具有极 大的灵活性,可针对性的解决拥堵地段的停车紧张问题,而不用改变该地段原有的建筑格 局。
[0061] 本实用新型的伞形立体停车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投资少、运行 费用低廉。普通立体停车场每个车位有单独的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伞形立体停车装置 共用一套驱动机构,可有效节省能源。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运转能耗低,并大大减少了 车库建设的投入。
【主权项】
1.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柱,停车板连接杆,停车板,左右联动 齿轮机构,动力电机以及旋转动力传递与离合;所述支撑立柱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动力电 机通过左右联动齿轮机构和旋转动力传递与离合与所述停车板连接杆相连接,并通过所述 停车板连接杆与所述停车板相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的横截面为方形 或圆形。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板连接杆为液压式可 伸缩机构。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轨为四个。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板为四个或六个。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设有伞形 屋顶。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屋顶上方安装有太阳 能电池板。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设有电动 汽车充电粧。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侧面设有LED 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立柱,停车板连接杆,停车板,左右联动齿轮机构,动力电机以及旋转动力传递与离合;所述支撑立柱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动力电机通过左右联动齿轮机构和旋转动力传递与离合与所述停车板连接杆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停车板连接杆与所述停车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装置占地面积小,停车方便,易于维护,稳定可靠,成本低廉,适于中心城区安装。
【IPC分类】E04H6-28, E04H6-00, E04H6-18, E04D13-18
【公开号】CN204343734
【申请号】CN201420762036
【发明人】任建新, 靳普, 晋工, 毕胜
【申请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