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支承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383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支承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垫,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支承垫。
【背景技术】
[0002]为防止地震造成的破坏,于现有的建筑物、桥梁或机器等大型物体上,大都会设置有具吸震及隔震效果的支承垫,来吸收地震时所产生的能量与震动,如美国第5,655,756号专利(以下简称为参考文献)即揭示一种现有的支承垫结构,该参考文献的支承垫(LeadRubber Bearing,LRB,铅心橡胶支承垫)主要包含有一核心柱,于该核心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板,而两支撑板分别固设于地面及一大型物体上,并于两支撑板间设置有多个间隔交错设置的金属层及橡胶层,当地震发生时,可通过交错设置的橡胶层、金属层及核心柱的变形来达到吸震的效果,进而降低地震所产生的伤害。
[0003]然而,现有如参考文献的支承垫,其虽可有效吸收横向的地震能量,但无法有效地抵抗垂直方向的地震能量,尤其是当地震的垂直向能量较大时,容易造成核心柱与两支撑板相互分离或错位,如此不仅能降低支承垫整体的吸震效果,更会造成支承垫的损坏,而无法提供应有的吸震功能,诚有加以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基于现有支承垫结构与使用上的缺陷,经过不断的试验与研究,终于发展出一种可解决现有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支承垫,其可避免支承垫因过大的垂直向地震能量而产生分离或错位的情况,可提高支承垫整体的刚度及阻尼的防震效益,并提供支承垫抗垂直向的拉拔效果,以达到提高支承垫结构稳定性与整体实用性的目的。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支承垫,其包含有:
[0007]—吸震部;
[0008]两支撑板,分别设于该吸震部的两端且相互平行设置,其分别为一第一支撑板及一第二支撑板;以及
[0009]至少一呈连续弯折地设置于两支撑板之间的抗拔钢索。
[0010]优选地,两支撑板的面积大于吸震部的截面积。
[0011 ]优选地,两支撑板的形状与吸震部的截面形状相同。
[0012]优选地,两支撑板的形状与吸震部的截面形状不相同。
[0013]优选地,两支撑板的形状与吸震部的截面形状相同。
[0014]优选地,两支撑板的形状与吸震部的截面形状不相同。
[0015]优选地,于两支撑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转折环,该至少一条的抗拔钢索分别连续地穿过两支撑板上的转折环。
[0016]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两支撑板间设置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于支承垫的各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呈V字形弯折的抗拔段。
[0017]优选地,于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两支撑板间设置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于支承垫的各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呈倒V字形弯折的抗拔段。
[0018]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八个转折环,于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两条抗拔钢索,两条抗拔钢索于支承垫的各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呈V字形及倒V字形弯折的抗拔段,而两抗拔钢索的抗拔段则呈相交错起伏配置。
[0019]优选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第二支撑板上则设置有两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两条抗拔钢索,两抗拔钢索分别于支承垫的两侧形成一倒三角形的环绕形态。
[0020]优选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转折环,而第二支撑板上则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两条抗拔钢索,两抗拔钢索分别于支承垫的两侧形成一三角形的环绕形态。
[0021]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两条抗拔钢索,两抗拔钢索分别于支承垫的两侧形成一呈方形或长方形且对角线交叉状态的环绕于吸震部。
[0022]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两条抗拔钢索,两抗拔钢索分别于支承垫的两侧形成一呈方形或长方形的环绕形态。
[0023]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两条抗拔钢索,两抗拔钢索分别于支承垫的四侧形成一呈相互对角交叉的环绕于吸震部。
[0024]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纵向及横向延伸连接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25]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N字形弯折而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26]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倒N字形弯折而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27]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N字形及一字形交错弯折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28]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转折环,而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倒N字形及一字形交错弯折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29]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八个转折环,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方形波或长方形波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30]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八个转折环,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N字形波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31]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八个转折环,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倒N字形波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32]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六个转折环,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Μ字形及倒V字形交错弯折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33]优选地,两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六个转折环,两支撑板间则设有一条抗拔钢索,该抗拔钢索形成一呈W字形及V字形交错弯折环绕于吸震部周围的形态。
[0034]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抗拔钢索的设置,提供支承垫一份良好的抵抗垂直向拉拔力量的效果,以避免支承垫的吸震部与支撑板在地震过程中因垂直向地震能量过大而产生分离或错位的情形,而能增加支承垫整体的刚度及阻尼效果,并提高支承垫的恢复能力(recentering),以提升支承垫整体结构稳定性及整体实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3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3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3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0]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1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2]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3]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5]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6]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7]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8]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49]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0]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1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2]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3]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4]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5]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6]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7]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8]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59]图25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