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10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关闭状态下对锁紧推拉窗(サツシ)的拉窗等的锁进行上锁和开锁动作的锁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窗框上安装可自由开闭的拉窗的推拉窗中,对关闭状态下的该拉窗进行上锁的长插销锁已为公众所知。
该长插销锁将由手柄和动作部构成的锁操作装置以及联动杆分别安装在拉窗上,由于将锁接受部安装在窗框上,将手柄向一方向操作由动作部使联动杆向该方向移动,设置在该联动杆的的辊子与锁接受部相接而上锁,将前述手柄向其他方向操作时,由动作部使联动杆向该其他方向移动,从而辊子与锁接受部分离而开锁。
如图6所示的前述长插销锁的动作部已为公众所知。具体来说,其具有基座构件1、在该基座构件1上可自由摇动地设置的摇动构件2、在箭头a方向上可自由移动地设置在前述基座构件1上的移动构件3,该摇动构件2的销4配合在移动构件3的长孔5中,当摇动构件2摇动时,呈销4沿着长孔5滑动、移动构件3移动的形式。
手柄轴配合在前述摇动构件2的方孔2a中,由手柄摇动摇动构件2。前述移动构件3与联动杆6连接。在该联动杆6上设置辊子7,该辊子7与轴接受部8相接。
在前述动作部中,若在移动构件3上作用箭头a方向的移动力,则摇动构件2摇动。因此,如图6所示,在辊子7与锁接受部8相接上锁的状态下,如果蓄意从外部移动联动杆6,可以开锁,在防范方面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基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锁操作装置,该锁操作装置在上锁状态下不能蓄意地向开锁位置移动移动构件。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一种锁操作装置,通过操作操作部28,由动作部29进行上锁、开锁动作,其特征为前述动作部29具有基座构件40、摇动构件50以及移动构件60;前述摇动构件50可自由摇动地安装在基座构件40上,并且由前述操作部28摇动;前述移动构件60沿着上锁和开锁位置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基座构件40上;前述摇动构件50和移动构件60,通过摇动构件50的摇动来移动移动构件60,并且移动构件60移动到上锁位置后,摇动构件50进一步摇动时,即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向着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摇动地进行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通过摇动构件50的摇动,将移动构件60移动到上锁位置,然后进一步摇动摇动构件50时,即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向着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摇动,所以移动构件60不能向开锁位置移动。
因此,在上锁状态下不能蓄意/故意地将移动构件60移动到开锁位置,所以不能蓄意地进行开锁,防范方面很理想。
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基础上,为一种锁操作装置,其中,摇动构件50具有销52;移动构件60具有移动用长孔62和卡合凹部63,其中前述销52配合插入移动用长孔62,卡合凹部63与该移动用长孔62相连且前述销52配合其中;前述移动构件60移动到上锁位置后,摇动构件50进一步移动时,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内;前述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内时,即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向着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会摇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通过摇动构件50的摇动,销52沿着移动用长孔62滑动,沿着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移动移动构件60。
另外,移动构件60移动到上锁位置后,摇动构件50进一步摇动时,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中,即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向着开锁方向的力,也不会移动。
另外,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时,由于移动构件60不移动,所以销52可确实地配合到卡合凹部63中。
本发明的第3方面,在本发明第2方面的基础上,为一种锁操作装置,其中,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后,在基座构件40上设置限制摇动构件50的摇动的止挡件45。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后,摇动构件50不能进一步摇动,销52不会紧紧地配合到卡合凹部63上。
因此,由操作构件28将摇动构件50向着与前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摇动时,销52可以平滑地从卡合凹部63离开。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推拉窗的从内向外看的图。
图2为图1A-A的详细放大断面图。
图3为操作部、动作部以及纵向框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锁操作装置的动作部的正面图。
图5为动作说明图。
图6为现有的长插销锁的示意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在窗框10上可自由开闭地安装拉窗20形成推拉窗。
前述窗框10由上窗框11和下窗框12以及左右的纵向窗框13连接成方形。在一侧的纵向窗框13上安装锁接受部14。
前述拉窗20由上框21和下框22以及左右的纵框23连接成方形,在其内部安装玻璃24。
联动杆25可自由移动地在长度方向设置在前述一侧的纵框23上,设置在该连结杆25上的辊子26在前述轴接受部14上卡合、脱离。
前述联动杆25由安装在一侧的纵框23上的锁操作装置27进行移动,由该锁操作装置27、联动杆25、辊子26以及锁接受部14形成锁,由该锁对关闭状态下的拉窗20上锁。
前述锁操作装置27具有操作部28和动作部29,通过操作该操作部28,动作部29移动联动杆25进行上锁和开锁动作。
前述操作部28如图2、图3所示,可自由旋转地将手柄31安装在底座30上,该手柄31的手柄轴32从底座30的安装面30a突出出来。前述手柄31为搬把式手柄,但是也可用圆手柄等。
在前述底座30的安装面30a上设置圆柱部33。通过在该圆柱部33内插通的小螺钉34安装在纵框23的室内侧纵向板23a上,手柄轴32从纵框23内突出出来。
例如,在纵框23的室内侧纵板23a上形成圆柱部插通孔35和轴插通孔36,圆柱部33从圆柱部插通孔35突出到纵框23的空心部23b内,手柄轴32从轴插通孔36突出到纵框23的空心部23b内。
前述动作部29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具有基座构件40、摇动构件50、移动构件60。
前述摇动构件50如图4所示可自由摇动地安装在基座构件40上。该摇动构件50由前述操作部28摇动。例如,将手柄轴32配合在摇动构件50的安装用孔51内进行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下,手柄轴32为方形轴,安装用孔51为方形孔,但是不限于此。
前述移动构件60在基座构件40上沿着上锁和开锁位置以规定的行程在箭头b方向自由移动地安装。例如,移动构件60的行程是这样限定的,将设置在移动构件60上的导向部61可自由滑动地插入基座构件40的导向用长孔41中进行配合,该导向部61通过接触导向用长孔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41a而处在上锁位置,通过接触另一端部41b而处于开锁位置。
前述摇动构件50摇动时,前述移动构件60移动,并且移动构件60摇动到上锁位置后,摇动构件50进一步摇动时,即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朝向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摇动地将摇动构件50和移动构件60连接。
例如,将摇动构件50的销52可自由滑动地插入移动构件60的移动用长孔62中进行配合,摇动构件50摇动时,销52沿着移动用长孔62滑动,移动构件60沿着前述的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以给定行程移动。
与前述移动用长孔62相连、且销52配合到其中地形成卡合凹部63,移动构件60到达上锁位置后,摇动构件50进一步摇动时,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中。
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后,即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朝向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会摇动。
这样,在上锁状态下,即使是蓄意地移动联动杆25进行开锁,由于移动构件60不移动,因此不能进行开锁,所以在防范方面很理想。
下面,说明动作部29的具体形状。
前述基座构件40为板形体,具有前述导向用长孔41、支承孔42以及螺纹孔43,这些孔都在两侧面贯通。该导向用长孔41在移动构件60的移动方向上伸长。
在与前述基座构件40的操作部28相对的侧面和该侧面的相反一侧的侧面40a上设置摇动导向部44和止挡件45。该摇动导向部44设置在支承孔42的周缘的同时,具有与支承孔42的中心同心的圆弧形凹面44a。
前述导向用长孔41、螺纹孔43、止挡件45以支承孔42为界,在移动构件60的移动方向两侧分别形成。
前述摇动导向部44和止挡件45为一体设置于基座构件40的一侧面40a的凸状构件,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摇动导向部44、止挡件45作为分开的个体通过螺钉紧固和配合固定等方式进行安装。
前述基座构件40不限于板形体,也可以为将一对板保持一定间隔地进行连接的形式等。
前述摇动构件50为板形,具有贯通其一端部的两侧面的前述安装用孔51,并且,一端面50a为与安装用孔51同心的圆弧面。摇动构件50的一侧面50b的安装用孔51的周缘具有环状的突起53。
前述销52设置在前述摇动构件50的另一端部,该销52从另一侧的侧面50c突出来。
前述突起53配合在基座构件40的支承孔42的同时,为圆弧面的一端面50a与摇动导向部44的圆弧状凹面44a相接,摇动构件50可自由摇动地支承在基座构件40上,其一侧面50b与基座构件40的一侧面40a相接。
前述移动构件60将尺寸短的第2构件60b固定在尺寸长的第1构件60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
联动杆25连接在前述第1构件60a上。
前述第2构件60b具有与基座构件40的一侧面40a相对的板64。该板64通过弯曲加工,具有中间片64a和两侧片64b,其中间片64a接触摇动构件50的另一侧面50c,并且与两侧片64b隔离。
前述移动用长孔62和卡合凹部63形成于前述中间片64a。前述卡合凹部63分别设置在移动方向两侧,移动用长孔62和两个卡合凹部63相连,形成大致像不倒翁形状的圆形孔。
前述导向部61设置在前述两侧片64b上。
前述导向部61为带凸缘的销,该销插通在导向用长孔41内,通过将其铆合在移动构件60的两侧片64b上,可自由移动地将移动构件60安装在基座构件40上,同时,前述中间片64a接触摇动构件50的另一侧面50c。
这样,摇动构件50不会从基座构件40脱落地进行了安装。
下面,说明动作部29的安装。
如图2和图3所示,开口部37形成于纵框23的外侧纵板23c上。
从纵框23的外侧通过开口部37将动作部29的基座构件40、摇动构件50以及移动构件60的第2构件60b插入到空心部23b内,将移动构件60的第1构件60a置于纵框23的外侧。
手柄轴32从支承孔42配合在安装用孔51内。
插通前述底座30的圆柱(筒)部33的小螺钉34螺旋结合在基座构件40的螺纹孔43上,将底座40的另一侧面40b挤压固定在纵框23的突片23d和开口部37上。
下面,说明上锁和开锁动作。
若从图1所示的上锁状态将手柄31横向回转90度,联动杆25向下方移动,辊子26脱离锁接受部14从而开锁。
在该开锁状态下,动作部29如图5(a)所示,摇动构件50接触一侧的止动件45,由一侧的摇动末端,销52配合到一侧的卡合凹部63内。
导向部61接触导向用长孔41的另一端部41b,移动构件60处于开锁位置,不能进一步移动。
在前述状态下,即便如箭头c所示将移动构件60向着上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由于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内,摇动构件50不能向其他方向摇动,所以不能将移动构件60向上锁位置移动。
在开锁状态下,即便蓄(故)意地移动联动杆25,在防范方面也没有问题,所以不必设置前述一侧的卡合凹部63。
从前述开锁状态将手柄31向其他方向操作时,摇动构件50向该方向摇动,如图5(b)所示,从一侧的止动件45脱离的同时,销52从一侧的卡合凹部63脱离,与移动用长孔62相对。
此时,移动构件60不移动,仍然处于前述的开锁位置。
另外,将手柄31向其他方向移动的摇动构件50向着该方向摇动,销52沿着移动用长孔62滑动,移动构件60如图5(c)、(d)、(e)所示向着上锁位置依次移动。
如图5(f)所示,导向部61接触导向用长孔41的一端部41a时,移动构件60处于上锁位置,同时,销52处于移动用长孔62的端部。
辊子26与联动杆25一起移动,该辊子26与锁接受部14相接,处于图1所示的上锁状态。
从前述状态进一步操作手柄31,进一步向其他方向摇动摇动构件50时,如图5(g)所示,销52配合到另一侧的卡合凹部63,摇动构件50接触另一侧的止挡件45来到另一侧的摇动末端。
这样,即使如箭头d所示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向着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会向该方向摇动,所以移动构件60不会向开锁位置移动。
因此,由于不能蓄意地将联动杆25向开锁方向移动,所以不能蓄意地开锁。
例如,图2中从室外沿着纵窗框13和纵框23之间压入工具等,即便蓄意将联动杆25向着开锁方向移动,摇动构件50也不会摇动,所以不能移动。
因此,防范方面很理想。
另外,移动构件60到达开锁位置后,进一步将摇动构件50向其他方向移动,由于将销52配合到另一侧的卡合凹部63中,所以此时移动构件60不移动,所以销52确实地配合到另一侧的卡合凹部63中。
前述的实施方式为将辊子26与锁接受部14相接从而上锁的长插销锁,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采用在联动杆上连接锁杆,通过将该锁杆插入到上窗框、下窗框的锁孔中来进行上锁的锁。
权利要求
1.一种锁操作装置,通过操作操作部(28),由动作部(29)进行上锁、开锁动作,其特征为前述动作部(29)具有基座构件(40)、摇动构件(50)以及移动构件(60);前述摇动构件(50)可自由摇动地安装在基座构件(40)上,并且由前述操作部(28)摇动;前述移动构件(60)沿着上锁和开锁位置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基座构件(40)上;前述摇动构件(50)和移动构件(60)按如下方式连接通过摇动构件(50)的摇动来移动移动构件(60),并且移动构件(60)移动到上锁位置后,摇动构件(50)进一步移动时,即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向着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摇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摇动构件(50)具有销(52);移动构件(60)具有移动用长孔(62)和卡合凹部(63),其中前述销(52)配合插入该移动用长孔(62),卡合凹部(63)与该移动用长孔(62)相连且前述销(52)配合其中;前述移动构件(60)移动到上锁位置后,摇动构件(50)进一步移动时,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内;前述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时,即使在移动构件(60)上作用向着开锁位置的力,摇动构件(50)也不会摇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后,在基座构件(40)上设置限制摇动构件(50)的摇动的止挡件(45)。
全文摘要
一种锁操作装置,具有动作部29和操作部28。其中,动作部29将摇动构件50可自由摇动地设置在基座构件40上,沿着上锁和开锁位置可自由移动地将移动构件60设置在该基座构件40;操作部28用于摇动该摇动构件50。在该移动构件60上形成移动用长孔62和卡合凹部63,设置在前述摇动构件50上的销52配合在移动用长孔62中,通过摇动构件50的摇动沿着上锁和开锁位置移动移动构件60的同时,在上锁位置,摇动构件50进一步摇动时,销52配合到卡合凹部63中,移动构件60不能向开锁位置移动。
文档编号E05C21/00GK1485518SQ0214423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9日
发明者小泽秋夫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