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242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重要存储仓库或重要基地的门,通常质量较大,安装后难以拆卸,安装于门轴上的转向机构,需要专门的人员经常维护加油润滑,而目前的门轴转向机构加油极为不方便,尤其门轴上端的转向机构。尤其是对于经常开关的门,缺少润滑油,转向机构容易磨损, 过早的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加油润滑门轴转向机构的润滑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的润滑结构,包括承载体、门轴转向机构、转动安装于承载体上的门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一挤压活塞,所述的承载体上设有一与挤压活塞配合储油腔体,所述的储油腔体与相配合的挤压活塞沿挤压活塞运动方向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导向槽与导向轨,所述的挤压活塞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门轴上所设的轴孔中,所述的门轴设有连通储油腔体与门轴转向机构的挤出通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挤出通道与储油腔体密封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挤出通道上设有止回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储油腔体与门轴转向机构设有回流通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回流通道与储油腔体连接处的油位高于挤出通道与储油腔体连接处的油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门轴上设置储油腔体和与储油腔体配合的挤压活塞,以及与门轴转向机构连接有挤压通道和回流通道共同构成一个润滑油的回路,门开关过程中,与门轴螺纹配合的挤压活塞在导向槽和导向轨的迫使下上下移动,挤压储油腔体,迫使润滑油在回路中流通,浸润门轴转向机构,不需要过多的专人维护,自行润滑,从而避免门轴转向结构因润滑不足而磨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案例包括门3、承载体1、门轴转向机构2、转动安装于承载体1上的门轴21、挤压活塞4、承载体1上设有与挤压活塞4配合储油腔体11,储油腔体11与相配合的挤压活塞4沿挤压活塞4运动方向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导向槽41与导向轨12,本实施案例中导向轨12设置于储油腔体11内,定为导向槽41设置于挤压活塞4上,挤压活塞4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门轴21上所设的轴孔22中,门轴21设有连通储油腔体11与门轴转向机构2的挤出通道23,本实施案例中门轴转向机构2为安装于门轴上、下方的转向轴承。挤出通道23依次通过门轴下方、上方的轴承。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施案例中储油腔体11与门轴转向机构2设有回流通道24。 挤出通道23与储油腔体11密封连接。为了利于润滑油顺利挤出,挤出通道23上设有止回阀25,回流通道M与储油腔体11连接处的油位高于挤出通道23与储油腔体11连接处的油位。
权利要求1.门的润滑结构,包括承载体、门轴转向机构、转动安装于承载体上的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挤压活塞,所述的承载体上设有一与挤压活塞配合储油腔体,所述的储油腔体与相配合的挤压活塞沿挤压活塞运动方向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导向槽与导向轨,所述的挤压活塞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门轴上所设的轴孔中,所述的门轴设有连通储油腔体与门轴转向机构的挤出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通道与储油腔体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通道上设有止回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腔体与门轴转向机构设有回流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通道与储油腔体连接处的油位高于挤出通道与储油腔体连接处的油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的润滑结构,包括承载体、门轴转向机构、转动安装于承载体上的门轴、挤压活塞,承载体上设有一与挤压活塞配合储油腔体,所述的储油腔体与相配合的挤压活塞沿挤压活塞运动方向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导向槽与导向轨,所述的挤压活塞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门轴上所设的轴孔中,所述的门轴设有连通储油腔体与门轴转向机构的挤出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门轴上设置储油腔体和与储油腔体配合的挤压活塞,以及与门轴转向机构连接有挤压通道和回流通道共同构成一个润滑油的回路,门开关过程中,与门轴螺纹配合的挤压活塞在导向槽和导向轨的迫使下上下移动,挤压储油腔体,迫使润滑油在回路中流通,从而避免门轴转向结构因润滑不足而磨损。
文档编号E05D11/02GK202090748SQ2011201743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杨少平, 章雄, 赵一虎, 金龙永, 钟志强 申请人:浙江中兴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