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舱门布置及其舱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76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的舱门布置及其舱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机动车舱门布置,并且还涉及ー种根据权利要求2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这种舱门布置的舱门驱动器的舱门控制器。所讨论的方法与对机动车的舱门门板的电机操作的调整联系起来使用。术语“舱门门板”应关于所述方法以广义的含义来理解。舱门门板包括机动车的后挡板、行李箱盖、发动机罩、门(特别是侧门)、装载空间底板、或类似物。
背景技术
舱门布置配备有舱门驱动器的机动车舱门布置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改善用户的便利性,其中所述舱门驱动器用于舱门门板的电机操作的调整。这种舱门驱动器已经变得被广泛地接受,并且用于单门板的舱门布置中(wo 2010/046008A1)。在这种情况中,舱门驱动··器一般配备有驱动器控制器,用于实施相应地预先限定设定点的舱门调整操作。设定点的舱门调整操作通过由用户按下例如遥控钥匙的开启按钮或者关闭按钮的操作来预先規定。舱门门板可借助于舱门驱动器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调整。在沿着关闭方向的关闭过程期间,布置在舱门门板上的机动车锁与固定到车体的锁撞针接合,并因此进入闭锁状态,其中机动车锁暂时保持锁撞针。在闭锁状态中,锁栓以闭锁方式与机动车锁的爪接合。已知的舱门布置在控制方面的ー个需求是防止机动车锁和锁撞针以不期望的形式来以保持方式接合。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例如,由于用户在刚要到达关闭位置之前又启动了从关闭过程开始的反向过程。在当前的上下文中,“反向过程”被理解为是指这样的过程,即在所述反向过程被启动之后,利用其使运动方向很快反向。反向过程的启动并不总是跟随以理想的、立即的运动反向,这是由于舱门门板的质量惯性和其他影响因素导致了舱门门板沿着关闭方向进行一定的惯性运动。在已知布置的情形中,即使在启动反向过程后立即使对舱门驱动器的电カ供应反转,也将会预计到明显的惯性运动。上述这种惯性运动的事实情况总是发生在反向操作可能有问题的情形中,其中,刚好在关闭位置之前从关闭过程开始反向操作。在这种情况中,惯性运动可能特别导致锁撞针以保持方式与机动车锁接合,从而使得到舱门驱动器的沿开启方向的电カ供应反作用于机动车锁的保持力。尽管用户已经启动了反向过程,但是舱门门板保持“卡”在锁撞针,这伴随以舱门布置的总体的操作可靠性的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对已知舱门布置进行配置和开发的问题,以这种方式,使得用于舱门门板的电机操作的反向操作能够使用简单的手段以特别是操作可靠的方式来执行。本实用新型包括ー种机动车的舱门布置其中,所述舱门布置具有带舱门驱动器的舱门门板以及舱门控制器,所述舱门驱动器与所述舱门门板相关联,其中,能够由所述舱门控制器沿开启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和沿关闭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其中,提供了机动车锁,所述机动车锁在闭锁状态中以保持方式与锁撞针接合,并且在释放状态中释放所述锁撞针,能够通过由所述舱门控制器触发的方式在电机操作的释放过程中使所述机动车锁从所述闭锁状态改变到所述释放状态,还能够通过由所述舱门控制器触发的方式在反向过程中使所述舱门门板从开启和/或关闭过程开始反向,其中,作为从关闭过程开始启动的反向过程的一部分,所述舱门控制器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来致动所述机动车锁,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所述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者释放所述机动车锁与所述锁撞针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所述接合特别归因于所述舱门门板沿 所述关闭方向的与惯性相关的惯性运动。在上述舱门布置的情况下,上述问题依靠这些特征部分的特征得以解決,即作为从关闭过程开始启动的反向过程的一部分,所述舱门控制器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来致动所述机动车锁,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所述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者释放所述机动车锁与所述锁撞针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所述接合归因于所述舱门门板沿所述关闭方向的与惯性相关的惯性运动。基本的构思在于以非常特定的方式通过包括机动车锁的锁状态来控制反向过程的进展。具体来说,作为锁状态的函数来至少协调地致动机动车锁,以及可能地,还至少协调地致动舱门驱动器,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释放机动车锁与锁撞针或类似物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其中所述接合特别归因于舱门门板沿关闭方向的与惯性相关的惯性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就在于检查机动车锁的锁状态,以便确定机动车锁在反向过程期间是否处于闭锁状态。如果是这样的情況,那么这意味着在机动车锁与锁撞针之间存在以保持方式的接合,然而这在任何情况下在反向过程期间都是不期望的。为了完整起见,应该注意到的是,机动车锁与锁撞针之间的接合如果不是上述意义中的“保持”,那么该接合在反向过程期间不会有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涉及ー种机动车的舱门布置的舱门控制器,其中,所述舱门布置⑴具有舱门门板⑵和舱门驱动器⑶,所述舱门驱动器
(3)与所述舱门门板(2)相关联,其中,能够作为预定的用户动作的结果,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沿开启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和沿关闭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其中,提供了机动车锁出),所述机动车锁(6)在闭锁状态中以保持方式与锁撞针
(7)接合,并且在释放状态中释放所述锁撞针(7),能够通过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触发的方式在反向过程中使所述舱门门板(2)从开启和/或关闭过程开始反向,其中,作为从关闭过程开始启动的反向过程的一部分,所述舱门控制器(4)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来致动所述机动车锁(6),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所述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者释放所述机动车锁(6)与所述锁撞针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所述接合归因于所述舱门门板(2)沿所述关闭方向的与惯性相关的惯性运动。在这方面,也可以对关于根据本方案的舱门布置所进行的阐述内容进行引用。[0022]由于机动车锁与锁撞针之间以保持方式的不期望接合的情形可能仅发生在小开启角的情形中,也就是说,发生在当机动车锁接近锁撞针时,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变型采取措施,用于如果舱门角超出临界开启角,那么在启动反向过程和相关联的电源关断操作之后立即实施开启过程,这将在下面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些优选改进采取了措施,用于尤其在电源关断操作之后立即触发用于舱门驱动器的开启电源操作,这至少协调地伴随以锁状态监测操作,在所述锁状态监测操作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触发电机操作的锁释放过程,以及可能地,触发电源关断操作。这是有利的,因为同时的用于舱门驱动器的开启电源操作对于缩短上述沿关闭方向的惯性运动做出了贡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变型,在运动反向后,当已经检测到舱门门板的开启运动时,反向过程改变成开启过程。这确保了在锁栓与锁撞针之间没有以保持方式的不期望接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变型能够实现同样的结果,这是因为当检测到已经超过临界舱门开启角时,反向过程转变成开启过程,如上所述。·[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优选的改进构造了ー种变型,该变型对于所涉及的部件而言是机械上特别有利的。这种情况中,首先使舱门门板停止,然后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机动车锁是否处于闭锁状态。在该变型的情形中,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在机动车锁与锁撞针之间导致短暂卡住的开启电源操作。

下面将參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所述附图仅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图I显示了具有根据本方案的舱门布置的机动车的后部区域;图2显示了在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期间的根据图I的机动车的后部区域,其中a)在调整运动进行了大约一半后;以及b)刚好在关闭位置之前并且在反向过程被启动时;图3显示了在图2的b)中启动的反向过程的继续情况,其中a)在机动车锁与锁撞针之间以保持的方式具有接合,这本身是不期望的;以及b)在反向过程转变成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之后。
具体实施方式
机动车的舱门布置I (如图所示)通常配备有舱门门板2和舱门驱动器3,舱门驱动器3与舱门门板2相关联。其中,为了致动舱门驱动器3,还提供了舱门控制器4,舱门控制器4将是独立权项教导的主題。所有这些部件在附图中以高度示意的方式例示。在这种情况下并且优选地,舱门门板2是机动车的后门(或背门)。然而,如上所述,术语“舱门门板”是广义的,并且其中覆盖了机动车的行李箱盖、发动机罩、门(特别是侧门)、装载空间底板等等。舱门驱动器3可以设计为单独的驱动器,或者可以具有优选同步操作的两个分开的驱动器。在ー个特别优选的改进中,这种双驱动器是作用在舱门开ロ的两侧上(首先是作用在机动车的车身上,其次是作用在舱门门板2上)的轴驱动器(spindle drives) 0可參照在开始部分引用的WO 2010/046008A1,其详述了这种类型的结构设计,所述文献由相同的申请人提交,并且所述文献中关于该方面的内容被结合在本申请的主题中。附图显示了具有仅ー个単独的舱门门板2的舱门布置I。具有两个舱门门板2的布置I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特别是在SUV(运动型多用途车)领域中。根据本方案的解决办法同样覆盖了这种布置。众多的结构变型对于舱门控制器4而言都是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并且优选的是,舱门控制器4联接至上级控制器。然而,舱门控制器4是上级控制器的组成部分也是可行的。最后,舱门控制器4也可以分散地设置在要被致动的单独部件中。术语“舱门控制器”还包括用于通过控制技术来检测状态的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例如,用于检测舱门门板2的位置和/或运动的位置传感器。这种位置传感器一般都容纳在舱门驱动器3本身中,并且被设计成例如霍尔传感器或磁阻(MR)传感器。电机操作的调整过程(例如沿开启方向的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和沿关闭方向的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可以作为预定的用户动作(例如对遥控钥匙5 (仅示意地示出)的操作)的结果由舱门控制器4来触发。在这方面,关于操作者控制构思的优选变型将在下面进ー步详述。为了能够使舱门门板2保持在关闭位置(图I中用虚线表示),舱门布置I配备有能够移动到不同锁状态的机动车锁6。在闭锁状态中,机动车锁6以保持方式与锁撞针7或类似物接合,其可以是初步闭锁状态或者是主闭锁状态。在关闭过程期间当锁撞针7进入机动车锁6吋,闭锁状态被自动建立,特别是以闭锁方式。在释放状态中,机动车锁6释放锁撞针7或类似物。在执行从关闭位置开始的开启过程之前,以由舱门控制器4触发的方式来执行电机操作的释放过程,其中机动车锁2通过电机操作从闭锁状态改变到释放状态。下面进ー步将详细说明有关机动车锁6的结构细节。在当前情形中,头等重要的是从电机操作的移动过程开始使舱门门板2反向。因此采取措施,以便以由舱门控制器4触发的方式,在电机操作的反向过程中,使舱门门板2能够从开启和/或关闭过程开始反向。这种反向过程的进展情况可在图2a、图2b、图3a、图3b中看到。图2a显示了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的大约一半已经被执行的情形。在刚好到达关闭位置之前,作为相应的用户动作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是作为操作遥控钥匙5的結果),用户启动了反向过程(图2b)。尽管已经启动了反向过程,但是舱门门板2继续沿着关闭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惯性运动),尤其在考虑到其质量惯性的情况下,这导致了机动车锁6进入到初步闭锁状态(根据图3a),并因此以保持方式与锁撞针7或类似物接合。为了在反向过程期间防止舱门驱动器3反作用于机动车锁6和锁撞针7或类似物之间的以保持方式的接合,根据本方案采取措施,以便机动车锁6以及在该情形中还有舱门驱动器3将至少作为锁状态的函数被协调地(in phases)致动,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释放机动车锁6与锁撞针或类似物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该接合尤其归因于舱门门板2沿关闭方向的与惯性有关的惯性运动。这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变型来实现,如下面将详述的那样。术语“协调地”意指,例如在一种变型中,这种依赖于锁状态的致动在舱门角低于临界开启角(Pk时发生。然而,根据本方案的致动在原理上也可以在舱门门板2的整个调整路径上加以提供。当舱门门板2没有明确地位于关闭位置附近时,在机动车锁6和锁撞针7或类似物之间不存在以保持方式的不期望接合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作为锁状态的函数来提供的致动可以实质上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临界开启角9k的正确选择是尤其重要的。为了例示目的,在图I中示出了临界开启角他。临界开启角^Pk限定了舱门门板2的开启区域,如果在该处启动从关闭过程开始的反向过程,那么机动车锁6和锁撞针7或类似物之间的以保持方式的不期望接合的风险与该开启区域相关联。当确定临界开启角9k时,需要考虑整个范围的环境条件,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环境条件导致需要増加9k。这种环境条件可以是例如下述情形机动车处于斜坡上;由例如雪或类似物对舱门门板2的加载;关掉的风扇,其在关闭过程期间减小作用于舱门门板2的反压;在密封反压中导致变化的不同温度条件;以及,ー个或多个机动车门的开启,其继而又在关闭过程期间导致了作用于舱门门板2的反压的减小。因此,临界开启角9k可以很容易地在实际实验中确定。 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可变的临界开启角CPk也是可行的。这样的ー个示例可以是,当倾斜传感器检测到机动车处在斜坡上时则增加临界开启角%。在这里,许多适应策略都是可能的。根据该方案的解决方案可以利用机动车锁的所有可能的结构变型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并且优选的是,机动车锁6具有锁栓8以及与锁栓8相关联的爪9,锁栓8在释放状态中处于开启位置(在图I的顶部详细例示),以及在闭锁状态中处于初步闭锁位置(图3a中详细例示)或者主闭锁位置(在图I底部详细例示)中。爪9可被移动到降低的位置(如图I底部所例示那样),在该降低的位置中,爪9将锁栓8保持在初步闭锁位置或主闭锁位置中。此外,爪9可被移动到升高的位置(如在图I项部对细节所例示的那样),在该升高的位置中,爪9释放锁栓8。为了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机操作的释放过程,机动车锁6配备了开启辅助驱动器10,爪9可借助于开启辅助驱动器10由电机升高。电机操作的释放过程在该情形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取决于操作者的控制构思,反向过程可以由用户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启动。ー种操作者控制变型是通过按下按钮5a (特别是遥控钥匙5的按钮5a)在电机操作的调整过程期间停止正在进行的调整过程,并且当再次按下按钮5a时,触发沿相反方向的调整过程(触发器原理)。因此,为了启动反向过程,需要按下按钮两次。对舱门驱动器3的电源关断操作优选在反向过程中首先被触发(所述反向过程从关闭过程开始启动),以便接着为了开启目的为舱门驱动器3执行开启电源的操作,并且可以具有被并入的其他步骤。如果舱门控制器4已经检测到舱门角超出了临界开启角张,那么原理上可以执行从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的、符合正常操作的开启过程。在一个优先的改进中,在这里可以还结合运动控制过程,该运动控制过程确保例如沿着关闭方向的轻微制动(gentlebraking)。锁状态监测操作优选在启动反向过程后被触发,所述锁状态监测操作还优选在仅当检测到舱门角低于临界开启角CPk时才被触发。优选在机动车锁6中提供状态数据,用于监测所述锁状态,所述状态数据还优选由舱门控制器4查询。在锁状态监测操作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也就是说在检测到机动车锁6和锁撞针7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时,触发电机操作的锁释放过程。此外,在这种情形中并且优选地,还优选触发电源关断操作,以便防止任何可能的机械损害。在特别优选的改进中,采取措施,以便特别在紧随电源关断操作之后,触发用于舱门驱动器3的开启电源操作,所述开启电源操作至少协调地伴随以锁状态监测操作,其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再次触发电机操作的锁释放过程以及这里的电源关断操作。再一次地,这优选仅在检测到低于临界开启角(Pk的舱门角时被执行。在锁释放过程之后,再次触发舱门驱动器3的开启电源操作,但是这优选仅在已经检测到机动车锁6的释放状态后才执行。在正常情况下,舱门门板2然后应该沿着开启方向移动,并且经过临界开启角(pk。因此,如果已经检测到舱门门板2的开启运动,那么优选在开启电源操作之后建立锁状态监测操作。另ー变型则采取措施,以便仅在检测到已经超过临界开启角时才建立锁状态监·测操作。在这两种情况下,然后执行从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的开启过程,所述开启过程一般以下述情况结束,即在到达开启位置吋,舱门驱动器3被自动关断。在另ー优选的变型中,在电源关断操作之后首先提供用于舱门门板2的静止状态监测操作,其中锁状态检查操作仅在检测到舱门门板2的静止状态后才被执行。在锁状态检查操作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再次触发电机操作的锁释放过程。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仅在检测到舱门角低于临界开启角(Rk时,触发静止状态监测操作。关于静止状态监测操作,应该注意到的是,对静止状态的检测不必要求“理想的静止状态”。原理上,当舱门速度低于预定的下阈值时,便可以采取措施以便检测静止状态。最后,在锁状态检查操作之后,在该情形中,在检测到机动车锁6的释放状态后,,触发舱门驱动器3的开启电源操作,并且从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执行符合正常操作的开启过程。以上陈述内容显示了 依靠根据本方案的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由机动车锁6和锁撞针7之间以保持方式的不期望接合所造成的机械卡住。根据被赋予独立重要性的进ー步的教导,舱门控制器4同样被要求保护,所述舱门控制器被设计成用于实施由所述舱门布置执行的方法。对于该情形中的可能变型以及详细阐述,可參考以上的陈述。总之,应该注意到的是,除了舱门驱动器3之外,舱门布置I 一般具有关闭辅助装置,所述关闭辅助装置具有关闭辅助驱动器。该关闭辅助装置与机动车锁6相关联,并且在关闭过程的最后阶段中接管对被关闭的舱门门板2进行拉拽的任务。这种关闭辅助装置在大多数情形下是需要的,这是因为发生在关闭过程的最后阶段中的反压(特别是密封反压)几乎不由舱门驱动器3来施加。对于符合本方案的解决方案而言,这意味着在反向过程期间要避免对关闭辅助过程的触发。为此,采取符合本方案的措施,以便在反向过程期间关掉关闭辅助装置,特别是关闭辅助驱动器。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的舱门布置, 其中,所述舱门布置⑴具有带舱门驱动器⑶的舱门门板⑵以及舱门控制器(4),所述舱门驱动器(3)与所述舱门门板(2)相关联, 其中,能够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沿开启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和沿关闭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 其中,提供了机动车锁出),所述机动车锁(6)在闭锁状态中以保持方式与锁撞针(7)接合,并且在释放状态中释放所述锁撞针(7),能够通过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触发的方式在电机操作的释放过程中使所述机动车锁(6)从所述闭锁状态改变到所述释放状态,还能够通过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触发的方式在反向过程中使所述舱门门板(2)从开启和/或关闭过程开始反向, 其特征在于, 作为从关闭过程开始启动的反向过程的一部分,所述舱门控制器(4)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来致动所述机动车锁¢),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所述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者释放所述机动车锁(6)与所述锁撞针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所述接合归因于所述舱门门板(2)沿所述关闭方向的与惯性相关的惯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舱门布置,其特征在于,能够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作为预定的用户动作的结果沿开启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和沿关闭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舱门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控制器(4)还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来致动所述舱门驱动器(3)。
4.一种机动车的舱门布置的舱门控制器, 其中,所述舱门布置(I)具有舱门门板(2)和舱门驱动器(3),所述舱门驱动器(3)与所述舱门门板(2)相关联, 其中,能够作为预定的用户动作的结果,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沿开启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和沿关闭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 其中,提供了机动车锁出),所述机动车锁(6)在闭锁状态中以保持方式与锁撞针(7)接合,并且在释放状态中释放所述锁撞针(7),能够通过由所述舱门控制器(4)触发的方式在反向过程中使所述舱门门板(2)从开启和/或关闭过程开始反向, 其特征在于, 作为从关闭过程开始启动的反向过程的一部分,所述舱门控制器(4)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来致动所述机动车锁¢),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所述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者释放所述机动车锁(6)与所述锁撞针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所述接合归因于所述舱门门板(2)沿所述关闭方向的与惯性相关的惯性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控制器(4)还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来致动所述舱门驱动器(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反向过程的一部分,作为所述锁状态的函数,仅当检测到低于临界开启角(Cpk)的舱门角时,致动所述机动车锁(6),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在所述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释放所述机动车锁(6)与所述锁撞针(7)之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反向过程的一部分,还致动所述舱门驱动器(3)。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6)具有锁栓(8)和与所述锁栓(8)相关联的爪(9),其中,所述锁栓(8)在开启位置中处于所述释放状态,以及在初步闭锁位置中或者在主闭锁位置中处于所述闭锁状态,其中所述爪(9)能够被移动到降低的位置,在所述降低的位置中所述爪(9)将所述锁栓(8)保持在所述初步闭锁位置中或者保持在所述主闭锁位置中,并且所述爪(9)能够被移动到升高的位置,在所述升高的位置中所述爪(9)释放所述锁栓(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锁(6)具有与所述爪(9)相关联的开启辅助驱动器(10),并且作为电机操作的释放过程的一部分,所述爪(9)能够借助于所述开启辅助驱动器(10)被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向过程中首先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驱动器(3)的电源关断操作,所述反向过程从所述关闭过程开始启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超出临界开启角(Cpk)的舱门角的情形中,在所述电源关断操作之后,从所述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执行开启过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执行运动控制过程之后,从所述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执行开启过程。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向过程被启动后触发锁状态监测操作,在所述锁状态监测操作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触发电机操作的锁释放过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仅当检测到低于临界开启角(fk)的舱门角时,在所述反向过程被启动后触发锁状态监测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状态监测操作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还触发电源关断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关断操作后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驱动器(3)的开启电源操作,所述开启电源操作至少协调地伴随以锁状态监测操作,在所述锁状态监测操作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触发电机操作的锁释放过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仅当检测到低于临界开启角的舱门角((Pk)时,在所述电源关断操作后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驱动器⑶的开启电源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还触发电源关断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释放过程之后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驱动器(3)的开启电源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已经检测到所述机动车锁(6)的所述释放状态后,首先触发所述开启电源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启电源操作之后并且当检测到所述舱门门板(2)的开启运动时,从所述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执行开启过程,并且设立所述锁状态监测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已经超过临界开启角(Cpk)时,从所述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执行开启过程,并且设立所述锁状态监测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3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关断操作之后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门板(2)的静止状态监测操作,并且在检测到所述舱门门板(2)是静止的之后,执行锁状态检查操作,在所述锁状态检查操作中当检测到闭锁状态时,触发电机操作的锁释放过程。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低于临界开启角的舱门角时,在所述电源关断操作之后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门板(2)的静止状态监测操作。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状态检查操作之后,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驱动器(3)的开启电源操作,并且从所述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执行开启过程。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舱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机动车锁(6)的释放状态之后,触发用于所述舱门驱动器(3)的开启电源操作,并且从所述相应的舱门位置开始执行开启过程。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的舱门布置,其具有带舱门驱动器的舱门门板及舱门控制器,舱门驱动器与舱门门板相关联。可由舱门控制器沿开启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开启过程和沿关闭方向触发电机操作的关闭过程。提供在闭锁状态中以保持方式与锁撞针等接合并在释放状态中释放锁撞针等的机动车锁。可通过由舱门控制器触发的方式,在电机操作的释放过程中使机动车锁从闭锁状态改变到释放状态,以及在反向过程中使舱门门板从开启和/或关闭过程开始反向。作为从关闭过程开始启动的反向过程的一部分,舱门控制器作为锁状态的函数致动机动车锁,以及可能地致动舱门驱动器,使得在反向操作期间避免或释放机动车锁与锁撞针等间以保持方式的接合。
文档编号E05B47/00GK202755786SQ20112058001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A·舍勒 申请人:博泽汽车零件哈尔施塔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