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31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其包括开启连杆、外把手安装座、外把手和拨片,其中,所述开启连杆的端部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拨片可转动地安装于外把手安装座上,其一端通过铆钉、垫片和压簧可滑动地装配于腰型孔内,另一端与外把手连接,所述铆钉穿过腰型孔连接拨片,所述压簧套于拨片和开启连杆之间的铆钉上,所述垫片设置于压簧与开启连杆之间。上述汽车移门锁结构通过在开启连杆上开设腰型孔,当操作内、外开把手时,拨片在腰型孔中滑动一段距离,使内、外开单独动作,运动过程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同时对汽车部件的外观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传统的汽车移门锁结构在开启内把手过程中会带动外把手也一起连动,虽然不影响门锁开启功能,但整个过程内把手和外把手不能单独动作,不符合大多数顾客的使用习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其具有车门锁的内、外把手单独动作,运动过程可靠稳定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移门锁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其包括开启连杆、外把手安装座、外把手和拨片,其中,所述开启连杆的端部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拨片可转动地安装于外把手安装座上,其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可滑动地装配于腰型孔内,另一端与外把手连接。
[0006]特别地,所述开启连杆的端部为扁平状。
[0007]特别地,所述外把手安装座上于外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拨片通过轴安装于支架上,且所述轴上套有拨片压簧,所述拨片压簧的一端连接于支架上,另一端连接于拨片上。
[0008]特别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铆钉、垫片和压簧,所述铆钉穿过腰型孔连接拨片,所述压簧套于拨片和开启连杆之间的铆钉上,所述垫片设置于压簧与开启连杆之间。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汽车移门锁结构通过在开启连杆上开设腰型孔,当操作内、外开把手时,拨片在腰型孔中滑动一段距离,使内、外开单独动作,运动过程稳定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汽车移门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2]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汽车移门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包括开启连杆1、外把手安装座2、外把手3和拨片4,所述开启连杆I的端部为扁平结构且开设有腰型孔5,所述外把手安装座2上于外把手3的一侧设置有支架6,所述拨片4通过轴安装于支架6上,且所述轴上套有拨片压簧7,所述拨片压簧7的一端连接于支架6上,另一端连接于拨片4上,所述拨片4的一端通过铆钉8、垫片9和压簧10可滑动地装配于腰型孔5内,另一端与外把手3连接,所述铆钉8穿过腰型孔5连接拨片4,所述压簧10套于拨片4和开启连杆I之间的铆钉8上,所述垫片9设置于压簧10与开启连杆I之间。
[0014]上述汽车移门锁结构的运动原理是:当开启外把手3时,图中B处箭头为外把手3开启方向,通过拨片4转换带动开启连杆I朝图中A处箭头方向运动,达到开锁效果。当开启内把手时,由于开启连杆I头部腰型孔5结构不会带动拨片4做旋转运动,从而也就达到不带动外把手3连动的效果。
[0015]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移门锁结构,其包括开启连杆、外把手安装座、外把手和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连杆的端部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拨片可转动地安装于外把手安装座上,其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可滑动地装配于腰型孔内,另一端与外把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移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连杆的端部为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移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安装座上于外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拨片通过轴安装于支架上,且所述轴上套有拨片压簧,所述拨片压簧的一端连接于支架上,另一端连接于拨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移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铆钉、垫片和压簧,所述铆钉穿过腰型孔连接拨片,所述压簧套于拨片和开启连杆之间的铆钉上,所述垫片设置于压簧与开启连杆之间。
【文档编号】E05B65/20GK203374097SQ201320335217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9日
【发明者】谢长江, 彭寿良, 郑胜清, 董玉航, 陆沈娟 申请人: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