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49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包括固接于车门钣金的拉手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手本体的开启手柄,和复位扭簧,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拉手本体,所述复位扭簧套装于所述铰接轴,且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所述拉手本体固接,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转盘固接,所述开启手柄驱动所述转盘使其以所述铰接轴为轴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采用此技术方案,减小了转盘转动时占用的空间,且复位扭簧的回复力可直接驱动转盘回转并反作用于开启手柄使其顺利回位。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具有上述尾门外把手总成的汽车。
【专利说明】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上述尾门外把手总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尾门外把手总成通过拉丝与锁体连接,用来控制汽车尾门的开启与关闭。
[0003]现有技术中,尾门外把手总成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把手本体1、通过轴3转动连接于把手本体I上的开启手柄2、使开启手柄2回位的复位扭簧4。开启汽车尾门时,扳动开启手柄2向外侧旋转,开启手柄2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弯臂21’和第二弯臂22’,第一弯臂21’和第二弯臂22’随着开启手柄2共同旋转,带动拉丝等部件解锁。复位扭簧4套装在轴3上,一扭臂与第一弯臂21’固接,另一扭臂与把手本体I抵靠,开启时,复位扭簧4扭矩增加,当释放开始手柄2,复位扭簧4的回复力使开启手柄2回位。
[0004]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结构上的需要,第一弯臂21’和第二弯臂22’的设计尺寸较大,与开启手柄2共同旋转时需要较大的转动空间,且第一弯臂21’和第二弯臂22’与其他零件连接时形成悬臂梁结构,自身强度较差;同时,由于复位扭簧4反作用于拉手本体1,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开启手柄2,造成开启手柄2回位不及时或无法回位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可减小该尾门外把手总成的空间占用,改善开启手柄回位不及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尾门外把手总成的汽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尾门外把手总成,包括固接于车门钣金的拉手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手本体的开启手柄,和复位扭簧,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拉手本体,所述复位扭簧套装于所述铰接轴,且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所述拉手本体固接,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转盘固接,所述开启手柄驱动所述转盘使其以所述铰接轴为轴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0008]优选地,所述转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扭臂勾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0009]优选地,所述开启手柄设有弯臂,所述拉手本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弯臂穿过所述第二通孔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0010]优选地,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转盘的转动行程内。
[0011 ]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所述弯臂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所述下表面和所述内壁配合限位。
[0012]优选地,所述转盘还设有加强部。
[0013]优选地,还包括尾门密封垫,所述尾门密封垫与所述拉手本体固接。
[0014]优选地,所述拉手本体上还设有加强板。
[0015]一种汽车,包括尾门外把手总成,所述尾门外把手总成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
[0016]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包括固接于车门钣金的拉手本体、转动连接于拉手本体的开启手柄,和复位扭簧,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还设置了转盘,转盘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拉手本体,复位扭簧套装于铰接轴,且复位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拉手本体固定,复位扭簧的第二扭臂与转盘固定,开启手柄驱动转盘以铰接轴为轴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采用此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优化为转盘,且转盘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减小了转盘转动时占用的空间,同时复位扭簧的第二扭臂直接与转盘固接,复位扭簧的回复力可直接驱动转盘回转并反作用于开启手柄使其顺利回位。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尾门外把手总成,该尾门外把手总成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尾门外把手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技术的尾门外把手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尾门外把手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尾门外把手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启手柄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启和关闭状态的断面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扭簧的工作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拉手本体;2_开启手柄;3_轴;4_复位扭簧;21’ -第一弯臂22’ -第二弯臂;100-尾门外把手总成;10_拉手本体;11_第二通孔;111-内壁;12-凸台;13_缓冲垫;20-开启手柄;21_弯臂;22_加强板;30_复位扭簧;31_第一扭臂;32_第二扭臂;40_转盘;41_第一通孔;411-条形板;412_翻边;413_弯折型面;50_转动轴;60_尾门密封垫;6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
[0029]结合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100,包括固接于车门钣金的拉手本体10、转动连接于拉手本体10的开启手柄20,和复位扭簧3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对此做出了如下技术改进:设置了转盘40,转盘40通过铰接轴50铰接于拉手本体10,复位扭簧30套装于铰接轴50,且复位扭簧30的第一扭臂31与拉手本体10固定,第二扭臂32与转盘40固定,开启手柄20驱动转盘40使其以铰接轴50为轴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采用此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的两弯臂优化为转盘40,且转盘4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减小了转盘40转动时的空间占用,同时扭簧30的第二扭臂31与转盘40固接,扭簧30的回复力可直接驱动转盘40回转并反作用于开启手柄20使其顺利回位。
[0030]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扭簧的第二扭臂32可勾于转盘40的外沿缺口处,然而,考虑到此方案可能导致复位扭簧30脱落,致使开启手柄20无法回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在转盘40上设有第一通孔41,第二扭臂32勾在第一通孔41内,以保证复位扭簧30与转盘40的可靠连接,避免造成开启手柄20无法回位。
[0031]为了方便开启手柄20驱动转盘40,开启手柄20设有弯臂21,拉手本体10设有第二通孔11,弯臂21穿过第二通孔11驱动转盘40转动。具体地,弯臂21自开启手柄20向靠近转盘40的一侧延伸,拉手本体10与弯臂2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11,弯臂21穿过第二通孔11与转盘40接触,转盘40为爪形结构,爪形结构包括自转盘40的铰接点向外侧延伸多个条形板411,多个条形板411之间呈预设角度,弯臂21可与其中一个条形板411的上边沿抵靠,实现弯臂21对转盘40的驱动。且优选地,弯臂21对条形板411的作用点靠近其自由端,以此增加力臂,而相对减小弯臂21对转盘40的作用力,操作时较省力。
[0032]且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条形板411受力点的强度和刚度,优选在条形板411的自由端设置加强部。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优选包括翻边412和弯折型面413,翻边412设置于受力部位,以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小受力强度,弯折型面413设于与翻边412的相对位置,弯折型面413与翻边412组合实现加强作用。且优选地,弯折型面413的外形轮廓为三角形,该三角形靠近条形板411的自由端的一侧边长较短,靠近铰接轴的一侧边长较长,此结构考虑条形板411自铰接端向自由端延伸时,尺寸不断减小,此结构可保证包括受力部位在内的较大区域内的强度。当然,加强部还可设置为其他结构。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门外把手总成100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于转盘40的转动行程内,具体地,限位部可设置为如下实施例一:拉手本体10设有限位柱,转盘40旋转时通过其中一个条形板411与该限位柱配合限位。然而,考虑到弯臂21为主动件,转盘40为从动件,采取对弯臂21进行限位效果更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如下实施例二:限位部包括弯臂21的下表面211,和第二通孔11的内壁111,下表面211和内壁111相互抵靠实现限位,此结构实现简单,限位可靠,且较实施例一相比,可省略在拉手本体10上设置限位柱,简化加工工艺。且更优地,为了提高弯臂21的连接强度,避免其变形或断裂,优选弯臂21与开启手柄20为一体式结构,且在弯臂21与开启手柄20的结合部增加连接面积,达到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目的。
[0034]开启手柄20通过复位扭簧30的发作用力回位,当松开开启手柄20,复位扭簧30回复变形,其反作用力可推动开启手柄20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为了避免开启手柄20与拉手本体10之间的刚性接触,还在两者的接触部位设置了缓冲垫13,缓冲垫13可根据空间结构设置于两者中的一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缓冲垫13设于拉手本体10,同时,缓冲垫13可设有多个,并沿开启手柄20与拉手本体10的接触部位分布,以保证更好的缓冲效果。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门外把手总成100还包括尾门密封垫60,尾门密封垫60固接于拉手本体10,此方案可降低外界噪音进入驾驶室内,并可防止雨水、灰尘等杂物的侵入。具体地,密封垫上设有连接孔61,拉手本体10上设有凸台12,凸台12穿过连接孔61,通过超声波高频振动使凸台12热熔与连接孔61中,实现两者固接,此方案连接可靠,保证密封效果更好。
[0036]为了适当增加拉手本体10的外形尺寸,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门外把手总成100还设有加强板22,加强板22设于开启手柄20的两端,并向拉手本体10的内部折弯,既增加了强度,又减少了外部空间的占用,且优选地,加强板22与开启手柄20之间设有圆角过渡,以减少受力时的应力集中。
[0037]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包括尾门外把手总成,该尾门外拉手总成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由于该尾门外把手总成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尾门外把手总成的汽车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0038]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实施例,而只是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遍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尾门外把手总成,包括固接于车门钣金的拉手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手本体的开启手柄,和复位扭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拉手本体,所述复位扭簧套装于所述铰接轴,且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所述拉手本体固接,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转盘固接,所述开启手柄驱动所述转盘使其以所述铰接轴为轴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扭臂勾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手柄设有弯臂,所述拉手本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弯臂穿过所述第二通孔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转盘的转动行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所述弯臂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所述下表面和所述内壁配合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还设有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门密封垫,所述尾门密封垫与所述拉手本体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上还设有加强板。
9.一种汽车,包括尾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把手总成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尾门外把手总成。
【文档编号】E05B85/10GK204002163SQ20142042379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建伟, 刘少峰, 柴志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