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自动门的传动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5621阅读:1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自动门的传动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门,尤其是一种轨道车辆自动门的传动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车辆一般都安装有自动门,可以快速自动打开和关闭,自动门的工作原理为门板由支架支撑在导轨上,导轨连接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导轨带动门板滑动,在高速列车上,自动门运行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但由于列车高速运行时,机车车辆轨道的振动加剧,高频振动传递给机车车辆,使得机车车辆的结构振动加剧,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恶化,引起振动加速度增大、车辆运行平稳性下降等问题,同时,这种振动也会造成自动门驱动装置中的各种传动轮发生松动,容易造成自动门运行故障,并由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自动门的传动轮安装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传动轮发生松动,保证自动门运行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自动门的传动轮安装结构,包括,相对车体固定安装的门携架型材、安装在门携架型材上的防跳轮和承载轮,所述防跳轮和承载轮分别具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配置有螺母,固定轴通过螺母与门携架型材形成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母与门携架型材之间还设有防止螺母松动的防松件。

进一步,所述螺母为圆螺母,所述防松件为圆螺母用止动垫圈,所述门携架型材上设有与圆螺母用止动垫圈配合的小孔;所述圆螺母用止动垫圈被夹紧固定在圆螺母与门携架型材之间,并分别与圆螺母和门携架型材配合,形成防止圆螺母松动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圆螺母用止动垫圈具有内止动耳和外止动耳,所述固定轴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内止动耳卡在凹槽内,外止动耳卡在圆螺母的凹槽和门携架型材的小孔内。

进一步,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防松件为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被夹紧固定在六角螺母与门携架型材之间,并分别与六角螺母和门携架型材接触配合,形成防止六角螺母松动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防松垫圈由两片垫片组成,每片的外侧带有放射状的凸纹面,内侧为相互配合的斜齿面,防松垫圈的外侧与六角螺母和门携架型材接触,内侧相互贴紧并咬合。

进一步,所述防跳轮和承载轮还分别包括,与固定轴转动连接的转动体,两转动体位于门携架型材的同一侧,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进一步,所述防跳轮的转动体的轮面为外凸型,所述承载轮的转动体的轮面为内凹型。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门传动轮采用防松结构,其固定轴与车体连接稳定,不易发生松动,可以有效克服车辆振动对传动轮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自动门运行的稳定性,有效降低检修成本,保证了列车行驶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装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爆炸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1、门携架型材 2、防跳轮 3、承载轮 4、固定轴 5、圆螺母 6、六角螺母 7、圆螺母用止动垫圈 8、防松垫圈 9、转动体 10、内止动耳 11、外止动耳 81、第一垫片 82、第二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轨道车辆自动门的传动轮安装结构,主要应用在自动门的驱动装置上,包括,相对车体固定安装的门携架型材1、安装在门携架型材1上的防跳轮2和承载轮3,所述门携架型材1为平板状,可固定安装在车体上,门携架型材1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防跳轮2和承载轮3,所述防跳轮2和承载轮3的中心分别具有一固定轴4,所述固定轴4上设置有螺纹,并配置有螺母,固定轴4穿过门携架型材1后,通过拧紧螺母使固定轴4与门携架型材1形成固定连接,即两者无相对转动。为避免螺母松动,在所述螺母与门携架型材1之间还设有防止螺母松动的防松件,以使防跳轮2和承载轮3牢固的固定在门携架型材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为圆螺母5,其侧面设有凹槽,所述防松件为与圆螺母5配套的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所述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具有可弯折的内止动耳10和外止动耳11,所述门携架型材1上设有与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配合的小孔,其中外止动耳11可被弯曲并插入至门携架型材1上的小孔内;所述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被夹紧固定在圆螺母5与门携架型材1之间,并分别与圆螺母5和门携架型材1配合,形成防止圆螺母5松动的连接结构。

具体地,所述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被圆螺母5和门携架型材1夹紧后,通过弯折其外止动耳11,使外止动耳11分别插入门携架型材1上的小孔和圆螺母5上的凹槽内,以限制圆螺母5相对门携架型材1转动,进而达到防松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4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内止动耳10卡在凹槽内,以防止固定轴4相对门携架型材1转动。

具体地,所述防跳轮2和承载轮3还分别包括,与固定轴4转动连接的转动体9,转动体9可相对固定轴4自由转动,两转动体9位于门携架型材1的同一侧,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跳轮2的转动体9的轮面为外凸型,即该转动体9的断面轮廓形状在上下端具有一定的弧度,该段弧为外凸弧;所述承载轮3的转动体9的轮面为内凹型,即该转动体9的断面轮廓形状在上下端也具有一定的弧度,该段弧为内凹弧。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先将防跳轮2和承载轮3的固定轴4插入至门携架型材1的安装孔内,并使固定轴4的端部露出门携架型材1的安装孔,在该端依次安装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和圆螺母5,通过旋拧圆螺母5使其压紧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最后将圆螺母用止动垫圈7的内止动耳10插入固定轴4的凹槽内,将外止动耳11插入门携架型材1上的小孔和圆螺母5上的凹槽内,完成组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螺母和防松件的类型与实施例一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6,所述防松件为防松垫圈8,所述防松垫圈8被夹紧固定在六角螺母6与门携架型材1之间,并分别与六角螺母6和门携架型材1接触配合,形成防止六角螺母6松动的连接结构。

所述防松垫圈8由两片垫片组成,分别为第一垫片81和第二垫片82,每片的外侧优选带有放射状的凸纹面,内侧为相互配合的斜齿面,防松垫圈8的外侧与六角螺母6和门携架型材1接触,内侧相互咬合并相贴紧,具体为,第一垫片81与六角螺母6一侧接触,第二垫片82与门携架型材1的一侧接触。装配时,内侧斜齿面是相对的,防松垫圈8外侧放射状的凸纹面的摩擦系数要比内侧斜齿面的摩擦系数大,且与两端接触面成咬合状态。当防跳轮2和承载轮3受到振动,并使六角螺母6发生松动趋势时,仅仅允许两片垫片内侧斜齿间相对错动,产生提升张力。独特的齿牙系统利用张力在紧固的连接处产生一个很高的抵抗力来经受振动力,从而达到100%的防松效果。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先将防跳轮2和承载轮3的固定轴4插入至门携架型材1的安装孔内,并使固定轴4的端部露出门携架型材1的安装孔,在该端依次安装防松垫圈8和六角螺母6,通过旋拧六角螺母6使其压紧防松垫圈8,达到防松的目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