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36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养生净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常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养生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市场上的养生壶很受老百姓的喜爱。

但是市场的养生壶功能单一,只具备煮或熬的功能,而且需要在水龙头或在饮水机等地方接水后,在将其放置在加热器上加热,进行煮或熬,操作不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养生净水装置,实现结合净水机以及养生壶为一体,接水和熬煮功能都具备,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养生净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养生壶功能单一,只具备煮或熬的功能,而且需要在水龙头或在饮水机等地方接水后,在将其放置在加热器上加热,进行煮或熬,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养生净水装置,包括净水机构以及养生壶,所述净水机构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所述机壳内的水箱,所述机壳上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机壳的前端设有供所述养生壶放置在内的凹槽,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上侧壁中,所述凹槽的下侧壁内设有用于对所述养生壶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分别与所述水箱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PP棉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设有叶片泵以及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与所述水箱以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叶片泵分别与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自吸泵与所述PP棉滤芯以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进水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设有快接穿板,所述快接穿板上设有所述进水口以及浓水出口,所述浓水出口与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连通,所述机壳上还设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与所述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龙头与所述水箱之间设有叶片泵废水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养生壶包括内有空腔的养生壶本体以及位于所述养生壶本体上端的壶盖,所述壶盖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漏斗,所述漏斗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所述养生壶体放置在所述加热结构上,所述养生壶本体上设有手柄以及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在所述手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后壳以及前壳,所述前壳封盖在所述后壳的前端,且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水箱、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废水电磁阀、所述自吸泵、所述叶片泵以及所述过滤组件分别放置在所述容纳腔,所述前壳的前端设有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后壳的上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齐,所述水箱的第一开口设有水箱盖,所述第二开口封盖有水箱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前壳、过渡壳以及右前壳,所述过渡壳呈方形状布置,所述过渡壳内形成有凹槽,所述过渡壳的上端设有装饰壳。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包括前板以及圆形壳,所述圆形壳内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前板上设有通槽,所述圆形壳嵌入所述通槽内,且所述圆形壳的上端还设有装饰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通过设置净水机构以及养生壶,在机壳内设置水箱,养生壶放置在凹槽内,需要进行熬煮时,只需轻按触摸按键即可打开出水口,将水箱内的水引入到养生壶内,关闭出水口,利用加热结构对养生壶进行加热,结合净水机以及养生壶为一体,具备接水和熬煮功能,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除后壳);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养生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净水装置,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该装置结合净水机以及养生壶为一体,具备接水和熬煮功能,操作方便。

养生净水装置,包括净水机构以及养生壶,净水机构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水箱11,所述机壳上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水箱11连通,所述机壳的前端设有供养生壶放置在内的凹槽,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上侧壁中,所述凹槽的下侧壁内设有用于对所述养生壶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

上述的养生净水装置,通过设置净水机构以及养生壶,在机壳内设置水箱11,养生壶放置在凹槽内,需要进行熬煮时,只需轻按触摸按键即可打开出水口,将水箱11内的水引入到养生壶内,关闭出水口,利用加热结构对养生壶进行加热,结合净水机以及养生壶为一体,具备接水和熬煮功能,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分别与所述水箱11和进水口连通,进水口进入的水在过滤组件过滤后,输入到水箱11内,每次往养生壶加水时,水从水箱11流经出水口,流入到养生壶内。

过滤组件包括PP棉滤芯9、前置活性炭滤芯16、反渗透膜滤芯15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14至少一种,PP棉滤芯9用于过滤水中悬浮物、泥沙、红虫、铁锈、胶体等大体积的物质;后置活性炭滤芯14用于吸附异味,改善口感;反渗透膜滤芯15用于去除水中细菌、化学农药残留物、重金属、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前置活性炭滤芯16用于吸附水中大分子有机物、余氯、异味异色、部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过滤组件还可以包括其他过滤件。

另外,为了加大出水流量作用,所述机壳内设有叶片泵6,所述叶片泵6分别与所述过滤组件和水箱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设有自吸泵17,所述自吸泵17与PP棉滤芯9以及进水口连通,自吸泵17无需进水压力,可抽取外部水源,同时可增加过滤组件前压力,提高制水速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吸泵17位于所述水箱11的下方,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自吸泵17可以位于水箱11的左侧或者其他位置。

在所述自吸泵17与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进水电磁阀19,进水电磁阀19控制进水,净水机构工作时打开,停机时关闭切断后端水路。

另外,在所述机壳上设有快接穿板7,所述快接穿板7上设有进水口以及浓水出口,所述浓水出口与所述反渗透膜滤芯15连通。

所述机壳上还设有水龙头18,所述水龙头18与所述水箱11连通。通过水动打开水龙头18进行接水。所述水龙头18与所述水箱11之间设有叶片泵6,起到调节过滤组件的进水压力达到制水目的。

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源适配器8,给净水机构提供24V电源。

所述养生壶包括内有空腔的养生壶本体1以及位于养生壶本体1上端的壶盖2,壶盖2起起密封作用,壶盖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漏斗28,所述漏斗28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水箱11的水可从此处流入养生壶;所述养生壶体放置在所述加热结构上,所述养生壶本体1上设有手柄29以及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在所述手柄29的上方,使蒸汽往外排,避免了蒸汽进入机器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后壳10以及前壳,所述前壳封盖在所述后壳10的前端,且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10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水箱11、进水电磁阀19、废水电磁阀、自吸泵17、叶片泵6以及过滤组件分别放置在容纳腔,所述前壳的前端设有所述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上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用于选择养生壶以及净水机构各种工作状态。

所述水箱11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后壳10的上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齐,所述水箱11的第一开口设有水箱盖12,所述第二开口封盖有水箱挡板13,水箱盖12起水箱11密封盖作用;水箱挡板13可拆卸,清洗水箱11时使用。

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片21,所述加热片21上设有托盘玻璃板23,便于清洁。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所述前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前壳25、过渡壳26以及右前壳22,所述过渡壳26呈方形状布置,所述过渡壳26内形成有凹槽,所述过渡壳26的上端设有装饰壳。左前壳25遮挡机器内部零部件,防止灰尘进入内部;后壳10固定各个零部件;右前壳22固定电控板,遮挡机器内部零部件,防止灰尘进入内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左前壳25以及右前壳22的前端设有玻璃板24。

如图6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二,所述前壳包括前板3以及圆形壳4,所述圆形壳4内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前板3上设有通槽,所述圆形壳4嵌入通槽内,且所述圆形壳4的上端还设有装饰壳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