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门,特别涉及一种防爆门的密封结构,属于民防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民防工程投入建设,民防工程在平时可以作为储物、存放车辆的空间等等。在战时或者灾害发生时,要起到防空袭、抗灾救灾的作用。普通的防爆门设有门槛,在平时对正常人的通行影响不大,对坐轮椅人员进入民防工程内带来不便,尤其不便于车辆进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民防设施在门槛前后放置钢制的临时坡台,为减轻重量通常临时坡台的设置与车两侧的轮胎位置相适应;车辆通过时需要上下坡,带来不便,而且轮胎多次碾压会造成临时坡台移位,因为重量较重及管理的不到位,临时坡台的复位往往很不及时,甚至造成门槛长时间暴露,导致门槛被碾压变形,使防爆门失去了密封关闭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爆门的密封结构,打开时在地面上没有门槛,关闭时门扇四周均密封可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爆门的密封结构,包括嵌装在矩形洞口外边沿的门框和对开的两门扇,所述门框的下边框埋设在地面中且门框下边框的上沿与地面相平,所述门扇的后扇面四周连接有面向门框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嵌装有门扇密封条,所述门扇密封条的后端面压在所述门框的前端面上;所述门扇的后端面下部设有沿门扇幅宽方向延伸的长轴,所述长轴的两端铰接在长轴铰座中,所述长轴铰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门扇上,所述长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长轴转动的长轴驱动机构;所述长轴的两端靠近长轴铰座的部位分别固定连接有曲拐,所述曲拐的下端分别与L形连杆的上端头相铰接,所述L形连杆的下端头与三角形摆动体的后端相铰接,所述三角形摆动体的前端铰接在密封梁铰座上,所述三角形摆动体的下端连接有沿门扇全幅宽方向延伸的密封梁角钢,所述门框角钢的前端面连接有沿门扇全幅宽方向延伸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的下缘伸出所述门框角钢的下方,所述门框角钢的下方与所述密封梁下部形成的角部区域固定有密封梁密封条,所述密封梁密封条的下缘压在所述门框的下边框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门扇处于开启状态时,密封梁处于翘起状态;门扇关闭后,通过门扇密封条实现与门框的密封;用手扳动摇臂,摇臂通过换向驱动机构带动长轴旋转,长轴通过曲拐带动L形连杆的上端向下摆动,L形连杆的下端带动三角形摆动体摆动,进而驱动密封梁角钢和密封梁向门扇方向摆动,直至密封梁将门扇密封条压紧,此时密封梁密封条也被压紧在门框和门框角钢之间,由此实现了门扇的下边沿与门框下边框之间的完全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密封梁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前方伸出的压条,密封梁压紧后,所述压条嵌入所述门扇密封条中。实现类似于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密封性能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轴驱动机构包括摇臂和换向驱动机构,所述摇臂沿平行于所述门扇的平面延伸,所述摇臂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上,所述换向驱动机构的输入轴垂直于所述门扇的扇面,所述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长轴共轴线且固定连接。摇臂在平行于门扇的平面内摆动,通过换向驱动机构转变为长轴的旋转运动,通过长轴驱动密封梁摆动,实现将门扇密封条和密封梁密封条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贯穿所述门扇的厚度,所述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的内外端头分别安装有所述摇臂。在门扇内外两侧均可以通过摇臂压紧密封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扇上对称设有插销,所述插销由插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插销驱动机构包括手轮、横轴驱动机构、横轴、竖轴驱动机构和竖轴,所述手轮固定在所述横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上,所述横轴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将所述横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竖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竖轴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上、下竖轴,所述上、下竖轴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竖轴内螺纹,所述竖轴内螺纹中分别旋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另一端分别与插销驱动杆的内端头相铰接。插销将门扇被可靠固定后,门扇可以承受密封梁很大的密封压力;门扇关闭后,用手正向转动手轮,通过横轴驱动机构驱动横轴正向转动,横轴通过竖轴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竖轴正向转动,在螺纹作用下,调节轴分别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插销驱动杆带动插销伸出并插入相应插销孔中。开门时,用手反向转动手轮,通过横轴驱动机构驱动横轴反向转动,横轴通过竖轴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竖轴反向转动,在螺纹作用下,调节轴分别驱动插销驱动杆分别向下或向上移动,带动插销缩回脱离插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贯穿所述门扇的厚度,所述门扇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手轮,所述手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横轴驱动机构输入轴的内外端头上。在门扇内外两侧均可以开启或关闭大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与下方的插销相对应的插销孔处连接有下延伸的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内腔支撑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部设有可沿弹簧座的内壁上下滑动的弹簧顶盖,所述弹簧顶盖的顶壁抵靠在所述门框的下方,所述弹簧顶盖的中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圆台,所述圆台嵌在所述插销孔中。位于下方的插销孔开口朝上,容易嵌入尘土、烟蒂等地面上的杂物,而且插销孔直径比较小,不容易清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弹簧和弹簧顶盖,在未受外力时,弹簧的张力将弹簧顶盖顶起,弹簧顶盖抵靠在下门框的下方,且弹簧顶盖中部的圆台嵌入插销孔中,与下门框的顶面平齐,彻底封闭住插销孔,尘土和烟蒂等不会进入插销孔及弹簧座内。关闭门扇后,插销顶住弹簧顶盖的圆台将弹簧顶盖压下,将弹簧压缩;插销拔出后,弹簧顶盖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爆门的密封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部位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插销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插销座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1.门框;2.门扇;2a.门扇骨架;2b.前扇面;2c.后扇面;3.上门轴铰座;4.下门轴铰座;5.门轴;6.手轮;7.横轴驱动机构;8.横轴;9.竖轴驱动机构;10a.竖轴;10b.调节轴;11.插销驱动杆;12.插销;13.插销座;14.弹簧座;14a.弹簧;14b.弹簧顶盖;14c.圆台;15.门扇密封条;16.摇臂;17.换向驱动机构;18.长轴;19.长轴铰座;20.曲拐;21.L形连杆;22.三角形摆动体;23.密封梁角钢;24.密封梁;25.压条;26.密封梁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爆门的密封结构,包括嵌装在矩形洞口外边沿的门框1和对开的两门扇2,左右两侧门框的外端面上、下两侧分别焊接有上门轴铰座3、下门轴铰座4,沿竖向延伸的门轴5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相对应的上门轴铰座3、下门轴铰座4中,门轴5的上、下部通过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与门扇2的铰接侧相连,各门扇2包括门扇骨架2a和封闭门扇骨架2a前后两侧的前扇面2b和后扇面2c,门框1的下边框埋设在地面中且门框下边框的上沿与地面相平,门扇2的后扇面四周连接有面向门框1的密封槽,密封槽中嵌装有门扇密封条15,门扇密封条15的后端面压在门框1的前端面上。
门扇2的后端面下部设有沿门扇幅宽方向延伸的长轴18,长轴18的两端铰接在长轴铰座19中,长轴铰座19分别固定连接在门扇2上,长轴18的一端连接有驱动长轴18转动的长轴驱动机构;长轴18的两端靠近长轴铰座19的部位分别固定连接有曲拐20,曲拐20的下端分别与L形连杆21的上端头相铰接,L形连杆21的下端头与三角形摆动体22的后端相铰接,三角形摆动体22的前端铰接在密封梁铰座上,三角形摆动体22的下端连接有沿门扇全幅宽方向延伸的密封梁角钢23,门框角钢的前端面连接有沿门扇全幅宽方向延伸的密封梁24,密封梁24的下缘伸出门框角钢的下方,门框角钢的下方与密封梁24下部形成的角部区域固定有密封梁密封条26,密封梁密封条26的下缘压在门框1的下边框上。
门扇2处于开启状态时,密封梁24处于翘起状态;门扇2关闭后,通过门扇密封条15实现与门框1的密封;用手扳动摇臂16,摇臂16通过换向驱动机构17带动长轴18旋转,长轴18通过曲拐20带动L形连杆21的上端向下摆动,L形连杆21的下端带动三角形摆动体22摆动,进而驱动密封梁角钢23和密封梁向门扇2方向摆动,直至密封梁24将门扇密封条15压紧,此时密封梁密封条26也被压紧在门框1和门框角钢之间,由此实现了门扇2的下边沿与门框下边框之间的完全密封。
密封梁24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前方伸出的压条25,密封梁24压紧后,压条25嵌入门扇密封条15中。实现类似于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密封性能更好。
长轴驱动机构包括摇臂16和换向驱动机构17,摇臂16沿平行于门扇2的平面延伸,摇臂1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上,换向驱动机构17的输入轴垂直于门扇2的扇面,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长轴18共轴线且固定连接。摇臂16在平行于门扇2的平面内摆动,通过换向驱动机构17转变为长轴18的旋转运动,通过长轴驱动密封梁24摆动,实现将门扇密封条15和密封梁密封条26压紧。
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贯穿门扇2的厚度,长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的内外端头分别安装有摇臂16。在门扇2内外两侧均可以通过摇臂16压紧密封梁24。
各门扇骨架2a的四个角部分别固定有插销座13,各插销座13中分别设有可沿插销座13上下滑动的插销12,各插销12的外端头分别对准门框1上的插销孔,各插销12的内端头分别铰接在插销驱动杆11上,同一侧的上、下插销驱动杆11位于同一根轴线上且由同一套插销驱动机构驱动。
插销驱动机构包括手轮6、横轴驱动机构7、横轴8、竖轴驱动机构9和竖轴10a,手轮6固定在横轴驱动机构7的输入轴上,横轴驱动机构7的输出轴与将横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横轴8的另一端与竖轴驱动机构9的输入轴相连,竖轴驱动机构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下竖轴10a,上、下竖轴10a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竖轴内螺纹,竖轴内螺纹中分别旋接有调节轴10b,调节轴10b的另一端分别与插销驱动杆11的内端头相铰接。
插销12将门扇2被可靠固定后,门扇2可以承受密封梁24很大的密封压力;门扇2关闭后,用手正向转动手轮6,通过横轴驱动机构7驱动横轴8正向转动,横轴8通过竖轴驱动机构9驱动上、下竖轴10a正向转动,在螺纹作用下,调节轴10b分别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插销驱动杆11带动插销12伸出并插入相应插销孔中。开门时,用手反向转动手轮6,通过横轴驱动机构7驱动横轴8反向转动,横轴8通过竖轴驱动机构9驱动上、下竖轴10a反向转动,在螺纹作用下,调节轴10b分别驱动插销驱动杆11分别向下或向上移动,带动插销12缩回脱离插销孔。
横轴驱动机构7的输入轴贯穿门扇2的厚度,门扇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手轮6,手轮6分别固定在横轴驱动机构7输入轴的内外端头上。在门扇2内外两侧均可以开启或关闭大门。
与下方的插销12相对应的插销孔处连接有下延伸的弹簧座14,弹簧座14的内腔支撑有弹簧14a,弹簧14a的上部设有可沿弹簧座14的内壁上下滑动的弹簧顶盖14b,弹簧顶盖14b的顶壁抵靠在门框1的下方,弹簧顶盖14b的中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圆台14c,圆台14c嵌在插销孔中。
位于下方的插销孔开口朝上,容易嵌入尘土、烟蒂等地面上的杂物,而且插销孔直径比较小,不容易清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弹簧14a和弹簧顶盖14b,在未受外力时,弹簧14a的张力将弹簧顶盖14b顶起,弹簧顶盖14b抵靠在下门框的下方,且弹簧顶盖14b中部的圆台14c嵌入插销孔中,与下门框的顶面平齐,彻底封闭住插销孔,尘土和烟蒂等不会进入插销孔及弹簧座14内。关闭门扇2后,插销12顶住弹簧顶盖14b的圆台14c将弹簧顶盖14b压下,将弹簧14a压缩;插销12拔出后,弹簧顶盖14b在弹簧14a作用下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