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1670发布日期:2019-12-21 02:2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火锅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烫菜。



背景技术: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用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其特色为边煮边吃,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传统火锅,在多人一同使用时,难以找到对应烫菜;现存的自动火锅,要么体积庞大,要么烫菜分类难,自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生熟不同步,同时由于热对流的原因,烫菜会出现异动,不方便使用,此外烫菜过程中还得注意液面的深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解决了现存的火锅,体积庞大、烫菜分类难、烫菜流程不够智能/寻找自己的烫菜困难和关注液面高度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智能添汤机构、智能烫菜机构和智能旋转控制机构;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和锅体两部分;底座为长方体中空容器,长方体中空容器的右下角设置一个方形缺口,长方体中空容器中部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一外侧设置一个圆环状通孔,圆环状通孔内的圆环下方通过圆环状隔热板固连,圆环状通孔上方可拆卸连接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圆环状通孔的四周各设置两排圆形通孔二,一排圆形通孔二的个数为五,一排圆形通孔二的个数为四,导热板上设置四组定位柱,每组定位柱个数为二,所述定位柱均位于圆形通孔一和圆形通孔二的中间区域,内侧四个定位柱和外侧四个定位柱分别处于两个不同圆环上,且两个圆环共一个圆心;所述锅体为圆环状凹槽,且槽宽与每组定位柱的间距相适配;

所述智能添汤机构由底座一和汤槽构成,底座一为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大小与长方体中空容器的方形缺口相适配,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通过伸缩杆与长方体中空容器连接;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面设置一圆形通孔三,圆形通孔三上设置两个方形缺口;所述汤槽为圆柱体中空容器,其底部通过连接柱固连一圆形垫板,所述圆形垫板上设置两个凸起,且圆形垫板与圆形通孔三相适配,圆柱体中空容器底部设置一圆形通孔四,所述圆形通孔四通过软管固连一控制管,所述控制管为圆柱形通管,圆柱形通管管内侧壁设置一连接柱,连接柱通过绳链连接一浮球,所述浮球为柔性材质,且浮球直径大于圆柱形通管内径,圆柱形通管外侧壁上固连一对“n”形卡;

所述智能烫菜机构由升降组机构、控制组机构和加热机构构成;所述升降组机构由四个线性电机和外壳构成,四个线性电机等距设置于旋转圆盘上,线性电机的动子上固连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均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五;所述外壳为倒置的圆柱体容器,圆柱体容器的底面上设置四个圆形通孔六,所述连接杆均穿过圆形通孔六,且与圆形通孔六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组机构包括涮菜篮、四个指示装置、四个延时模块和微处理器构成,所述涮菜篮由一个单面开口的方形涮网和一侧闸网构成,方形涮网靠近开口两侧上端设置一“u”形环,方形涮网靠近开口两侧下端设置一“0”形环,方形涮网远离开口一侧上固连倒“l”形连接柱,倒“l”形连接柱一端设置定位销孔,倒“l”形连接柱一端穿过圆形通孔六,并通过定位销孔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杆上;所述侧闸网下端设置一具有一定倾角的连接网,侧闸网和连接网的两侧均设置拦网,侧闸网靠近连接网一侧设置两个销柱,侧闸网通过销柱销轴连接于方形涮网的“0”形环内,侧闸网远离连接网一侧设置两个挂柱,所述挂柱可拆卸连接于“u”形环内,且挂柱和方形涮网间绳链连接;所述四个延时模块和微处理器均安装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内,所述四个指示装置由变色发光二极管和灯罩构造,所述灯罩上分别设置具有四种不同标记的指示装置,且指示装置设置于对应的连接杆上;所述加热机构由电炉线圈和一个电子射频开关构成,所述电炉线圈安装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中,电炉线圈位于定位柱所在圆环下方,电子射频开关、微处理器和电炉线圈间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旋转控制机构包括步进电机、若干个电子射频开关;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长方体中空容器的下底面中部,步进电机的转轴固连旋转圆盘的中心,所述电子射频开关安装于圆形通孔二内;

步进电机、电子射频开关、指示装置、线性电机、延时模块和微处理器间电性连接。

长方体中空容器为整体为隔热材质。

所述步进电机型号为hm2-180m-2型,线性电机为phaser系列线性马达单轴机器人。

进一步,在汤槽内增设分割板,将汤槽分区,并增设微型汲取泵和对应软管。

作为优选,用四个步进电机一和四个旋转圆盘一的组合替换步进电机和旋转圆盘,并调整四个倒“l”形连接柱的间距和自身高度。

进一步,增设微型摄像头和防雾化镜头于倒“l”形连接柱上,并增设微型显示屏于底座四侧,且微型摄像头、微型显示屏均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用集成了加热丝的一体化导热板替换电炉线圈和带孔导热板的组合。

作为优选,用带若干个带凸起外侧的环状锅体替换锅体,并用带防护罩的加热棒替换电炉线圈。

进一步,增设加热装置和恒温调节装置于汤槽,调节槽液的温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主体框架、智能添汤机构、智能烫菜机构和智能旋转控制机构的一体化设置,实现智能添汤;智能烫菜方便取用,菜不会太烂或者没熟,方便快捷;残留物少,方便清洁;所有零件可拆卸,方便清洁;增设摄像头和显示屏,方便视力不佳的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对角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底座、102.圆形通孔一、103.导热板、104.圆环状通孔、105.透气孔、106.圆形通孔二、107.定位柱、108.锅体、201.底座一、202.汤槽、203.圆形通孔三、204.圆形垫板、205.控制管、206.浮球、301.线性电机、302.外壳、303.连接杆、304.圆形通孔六、305.涮菜篮、306.指示装置、307.“u”形环、308.“0”形环、309.倒“l”形连接柱、310.侧闸网、311.电炉线圈、312.电子射频开关、401.步进电机、402.旋转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智能添汤机构、智能烫菜机构和智能旋转控制机构;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101和锅体108两部分;底座101为长方体中空容器,长方体中空容器的右下角设置一个方形缺口,长方体中空容器中部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一102,圆形通孔一102外侧设置一个圆环状通孔104,圆环状通孔104内的圆环下方通过圆环状隔热板固连,圆环状通孔104上方可拆卸连接导热板103,所述导热板103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105,圆环状通孔104的四周各设置两排圆形通孔二106,一排圆形通孔二106的个数为五,一排圆形通孔二106的个数为四,导热板103上设置四组定位柱107,每组定位柱107个数为二,所述定位柱107均位于圆形通孔一102和圆形通孔二106的中间区域,内侧四个定位柱107和外侧四个定位柱107分别处于两个不同圆环上,且两个圆环共一个圆心;所述锅体108为圆环状凹槽,且槽宽与每组定位柱107的间距相适配;

所述智能添汤机构由底座一201和汤槽202构成,底座一201为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大小与长方体中空容器的方形缺口相适配,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通过伸缩杆与长方体中空容器连接;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面设置一圆形通孔三203,圆形通孔三203上设置两个方形缺口;所述汤槽202为圆柱体中空容器,其底部通过连接柱固连一圆形垫板204,所述圆形垫板204上设置两个凸起,且圆形垫板204与圆形通孔三203相适配,圆柱体中空容器底部设置一圆形通孔四,所述圆形通孔四通过软管固连一控制管205,所述控制管205为圆柱形通管,圆柱形通管管内侧壁设置一连接柱,连接柱通过绳链连接一浮球206,所述浮球206为柔性材质,且浮球206直径大于圆柱形通管内径,圆柱形通管外侧壁上固连一对“n”形卡;

所述智能烫菜机构由升降组机构、控制组机构和加热机构构成;所述升降组机构由四个线性电机301和外壳302构成,四个线性电机301等距设置于旋转圆盘402上,线性电机301的动子上固连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上端均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五;所述外壳302为倒置的圆柱体容器,圆柱体容器的底面上设置四个圆形通孔六304,所述连接杆303均穿过圆形通孔六304,且与圆形通孔六304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组机构包括涮菜篮305、四个指示装置306、四个延时模块和微处理器构成,所述涮菜篮305由一个单面开口的方形涮网和一侧闸网310构成,方形涮网靠近开口两侧上端设置一“u”形环307,方形涮网靠近开口两侧下端设置一“0”形环308,方形涮网远离开口一侧上固连倒“l”形连接柱309,倒“l”形连接柱309一端设置定位销孔,倒“l”形连接柱309一端穿过圆形通孔六304,并通过定位销孔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杆303上;所述侧闸网310下端设置一具有一定倾角的连接网,侧闸网310和连接网的两侧均设置拦网,侧闸网310靠近连接网一侧设置两个销柱,侧闸网310通过销柱销轴连接于方形涮网的“0”形环308内,侧闸网310远离连接网一侧设置两个挂柱,所述挂柱可拆卸连接于“u”形环307内,且挂柱和方形涮网间绳链连接;所述四个延时模块和微处理器均安装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内,所述四个指示装置306由变色发光二极管和灯罩构造,所述灯罩上分别设置具有四种不同标记的指示装置306,且指示装置306设置于对应的连接杆303上;所述加热机构由电炉线圈311和一个电子射频开关312构成,所述电炉线圈311安装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中,电炉线圈311位于定位柱107所在圆环下方,电子射频开关312、微处理器和电炉线圈311间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旋转控制机构包括步进电机401、若干个电子射频开关312;所述步进电机401安装于长方体中空容器的下底面中部,步进电机401的转轴固连旋转圆盘402的中心,所述电子射频开关312安装于圆形通孔二106内;

步进电机401、电子射频开关312、指示装置306、线性电机301、延时模块和微处理器间电性连接。

长方体中空容器为整体为隔热材质。

所述步进电机401型号为hm2-180m-2型,线性电机301为phaser系列线性马达单轴机器人。

应用方法:

预设置:针对不同标记的指示装置306,调整延时开关的延时时长(如按照肉、蔬菜、主食等分类);可设置一个延时时长为随着按压对应电子射频开关312次数自动调整;

安装智能添汤机构:拉伸长方中空体容器一至适当位置,将圆柱形通管外侧壁上的“n”形卡卡入锅体108内,并确保圆柱形通管竖直指向锅体108内;

使用:1、向锅体108内放入汤底和原液,按压加热对应的电子射频开关312,电子射频开关312传输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电炉线圈311的控制电路,启动电炉线圈311,开始加热,同时,向汤槽202内加入水或原液;

2、将原料(烫菜)按种类放置到对应的涮菜篮305内,按压任意方向对应的电子射频开关312,电子射频开关312传输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对应线性电机301,线性电机301的动子带动涮菜篮305缓缓下移进入锅体108;

3、当经过指定时间,微处理器控制的延时模块后输出信号给线性电机301复位,将涮菜篮305缓缓移出锅体108;

4、按压对应电子射频开关312,电子射频开关312传输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对步进电机401,步进电机401缓慢旋转指定角度到对应电子射频开关312所在方向,将对应的涮菜篮305呈现给使用者;

5、使用筷子上提侧闸网310,并向外拉,侧闸网310呈倾斜向打开,方便使用者获取食物;之后,上提侧闸网310,使其复位,可进行下一轮烫菜;

指示装置:当烫菜在锅体里为红色,在锅体外为绿色,变色发光二极管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实现变色,方便使用者观察;

智能添汤机构原理:当锅体108内液面下移,漂浮的浮球206下移,汤槽202到锅体108的连通管接通,汤槽202在连通器原理的作用下开始给锅体108补充液体,随着液面上升,在绳链的牵引下,浮球206上移,封闭管道,停止补充液面。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汤槽202内增设分割板,将汤槽202分区,并增设微型汲取泵和对应软管,实现对锅体108液面的控制,方便涮火锅和清理火锅。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用四个步进电机一和四个旋转圆盘一的组合替换步进电机401和旋转圆盘402,并调整四个倒“l”形连接柱309的间距和自身高度,实现四个涮菜篮305间的相互独立,方便使用。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微型摄像头和防雾化镜头于倒“l”形连接柱309上,并增设微型显示屏于底座101四侧,且微型摄像头、微型显示屏均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实现涮菜篮305的状况及时知道,增加使用效率,同时方便戴眼镜的使用者。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用集成了加热丝的一体化导热板替换电炉线圈311和带孔导热板的组合,方便清洁,降低风险。

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用带若干个带凸起外侧的环状锅体替换锅体108,并用带防护罩的加热棒替换电炉线圈311,方便使用,便于修理。

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加热装置和恒温调节装置于汤槽202,调节槽液的温度,缩小槽液和锅体内液体温差,方便使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采用现有技术得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