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扇自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61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扇自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房屋窗户上的窗扇定位有关。
现有的房屋窗户上的窗扇定位使用风钩、插销,或使用有手柄的风钩卡住窗扇。这些窗扇定位装置,如果没有人工预先定位好,窗扇就不能自动定位,因而窗扇和窗扇玻璃容易被风损坏,且关窗后风钩或手柄容易挂住或撕破室内活动人员的衣物,也有碍居室雅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窗扇即使在人工没有预先定位好的情况下,也能在风吹动下自动定位好的装置。可提高窗扇及窗扇玻璃的安全性,对室内人员活动没有任何防碍,也不影响居室雅观。
本实用新型的要求在于有一种可沿固定于窗框上的圆钉滑动和转动的撑杆,在用手推动或风力吹动窗扇时,能自动撑住窗扇。在用手拉或风力吹动时,固定于窗扇上的弹性定位钩能自动钩住撑杆,使窗扇定位于窗框上。


图1表示开窗后窗扇定位情形;图2表示关窗后窗扇定位情形。图1、图2中波形线表示省略了木窗窗框、窗扇的其余部分,窗框立柱、窗扇、窗扇玻璃用剖视表示。图3(放大图)表示撑杆(1)的横断面及关窗时园钉、弹簧、垫片在撑杆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及撑杆、园钉、窗框、窗扇的相互位置关系。(1)表示撑杆,(2)表示撑杆支承,(3)表示园钉,(4)表示弹性定位钩,(5)表示弹簧,(6)表示垫片,(7)表示支柱,(8)表示孔,(9)表示孔,(10)表示拉手,(11)表示窗扇铰链,(12)表示窗扇(剖视),(13)表示窗框(图3中用剖视表示),(14)表示窗扇玻璃(剖视),(15)表示窗框立柱(剖视)。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撑杆(1)用薄金属板经冲压、折转而成,其横断面如图(3)中所示。内部空腔能使园钉(3)、套在园钉(3)上的弹片或弹簧(5)、弹簧垫片(6)在其中滑动。图(3)中撑杆(1)的下方缺口对应于它的下方开口槽,园钉(3)能在此槽中滑动和转动。撑杆(1)的上方有孔(8)、孔(9),孔(8)、孔(9)之间还可开设若干个孔(图1、图2中未画出),以便开窗时能调节窗扇开度。固定于窗扇(12)上的撑杆支承(2)用薄金属板经冲压,折转而成,上有支柱(7),撑杆(1)由孔(8)套在此支柱上并可绕它转动。圆钉(3)用圆钢制成,它的下端固定于窗框(13)上,上端在关窗时藏于撑杆(1)的内部空腔里并支住撑杆(1),开窗时能穿过孔(9),使撑杆撑住窗扇。弹性定位钩(4)用有弹性的薄金属板经冲压,折转而成,一端固定在窗扇(12)上,另一端有钩,此钩在关窗时可钩住撑杆(1)的一端,使窗扇定位于窗框上。弹性定位钩(4)上还可以附设圈状拉手。弹片或弹簧(5)用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它套在圆钉(3)上,藏于撑杆(1)的内部空腔里,关窗时,它可促使圆钉(3)穿过孔(9)。
窗扇(12)可绕铰链(11)转动。开窗时用手松开弹性定位钩(4)。并轻推窗扇一下,在窗扇牵动下,撑杆(1)就会在圆钉(3)上一边滑动一边转动。当滑动到圆钉(3)与撑杆(1)上的孔(9)相对时,在弹片或弹簧(5)的作用下,圆钉(3)就会穿过孔(9),将打开的窗扇定位好,如图(1)所示。如果手不推窗扇,也不要紧,在风力吹动下,窗扇也会自动定位好。关窗时,用手提起撑杆(1),使园钉(3)沉入撑杆(1)的空腔内,再轻拉窗扇,在窗扇的推动下,撑杆(1)就会在园钉(3)上一边滑动一边转动,当转动到撑杆(1)的一端碰撞弹性定位钩(4)时,撑杆(1)就会被自动钩住,窗扇就被定位在窗框(13)上,如图2所示。如果手不拉窗扇,也没关系,在风力吹动下,窗扇也能自动定位好。
本实用新型的窗扇自动定位装置,生产成本低,制造、安装容易,雅观别致,安全可靠。很适合于房屋标准木窗和钢窗装用,也可装用于其他需要折、转的器具上。
权利要求一种窗扇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撑杆、撑杆支承、园钉、弹性定位钩、弹片或弹簧、垫片组成;其中,撑杆为一长条杆,其内部为空腔,下侧设一与内腔相通的开口槽,在其上侧两端各有一与内腔相通的孔;撑杆支承固定在窗扇上,其上设有一支柱,撑杆的一端通过孔定位于该支柱上;园钉套于撑杆之内腔中并可伸出至撑杆之另一端孔外,该园钉固定于窗框上;弹性定位钩固定于窗扇上,并可钩挂于撑杆之一端部;园钉上套有弹片或弹簧,且它们与园钉一起藏于撑杆之空腔内。
专利摘要窗扇自动定位装置,它由撑杆,撑杆支承,圆钉,弹性定位钩,弹片或弹簧,垫片等组成。撑杆可沿固定在窗框上的圆钉滑动和转动。开窗时可手推动或靠风力吹动,撑杆能自动撑住窗扇,使窗扇打开;关窗时可手拉动或靠风力吹动窗扇,固定在窗扇上的弹性定位钩能自动钩住撑杆,使窗扇关定在窗框上。可提高窗扇和窗扇玻璃的安全性和室内人员的安全性,生产成本低,制造,安装容易,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6B3/04GK2285355SQ9623439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2日
发明者聂辉华 申请人:聂辉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