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691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卫生清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向坐便器喷洒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卫生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卫生清洗装置使清洗喷嘴从收纳位置突出至臀部清洗或者女性用清洗位置。而且,从清洗喷嘴的喷出口喷出清洗水。由此,具有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清洗的结构。

一般公知有在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中,当坐便器内表面干燥时,污物等会贴在坐便器内表面上,贴在坐便器内表面上的污物难以清洗。

因此,提出了与上述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清洗的清洗喷嘴分开地具有喷洒喷嘴的卫生清洗装置,该喷洒喷嘴在排便前向坐便器内表面喷射泡沫,在坐便器内表面形成泡沫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卫生清洗装置中,通过检测部检测使用者的落座,自动地从喷洒喷嘴将泡沫向坐便器内喷射。由此,在排便前,在坐便器的内表面形成泡沫膜,预防了污物附着于坐便器内表面。

但是,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并不是能够充分满足排便以外的使用者的多样的使用方法或期望的结构。因此,从喷出泡沫的喷洒喷嘴的使用价值的观点考虑,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同样地,提出了如下结构的卫生清洗装置:事先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水而润湿,通过水膜抑制污物的附着,并且简单地清洗去除附着的污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以下,使用图39至图41对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卫生清洗装置进行说明。

图39是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剖视图。图40是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喷水喷嘴的侧视图。图41是该喷水喷嘴的横剖视图。

如图39所示,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由洋式的坐便器101、便座102以及便座主体103等构成。便座102设置为载置于坐便器101。便座主体103将便座102枢轴支承为开闭自如。而且,便座主体103具有伸缩的身体局部清洗用的清洗喷嘴104、以及配置于坐便器101的后方并且向坐便器101的内表面喷洒水的喷水喷嘴105。

在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使用者进入卫生间内之后,喷水喷嘴105开始向坐便器101内表面喷洒水。由此,在到使用者落座于便座102为止的期间内,在坐便器101的内表面形成水膜,防止污物的附着。

如图40所示,喷水喷嘴105由具有水供给通路106的水供给体107、以及使来自水供给通路106的水呈放射状地扩散的水扩散体108构成。水供给通路106与水扩散体108通过在周向上位于等间隔的位置处的多个肋109而连结。

从水供给体107的水供给通路106供给来的水借助水扩散体108而呈放射状地扩散,从肋109之间向坐便器101内表面的规定高度喷洒。由此,在坐便器101的内表面形成水膜,防止污物的附着。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卫生清洗装置中,通过水扩散体108使水呈放射状地向坐便器101的内表面扩散。在该情况下,扩散的水的流量、流速主要依赖于设定于水供给体107与水扩散体108之间的环状间隙t。因此,利用配设于后方的喷水喷嘴105,有时未能向坐便器101的前方内表面整周喷洒水。

而且,由于将多个肋109设置于环状间隙t之间,因此,水喷洒的分布容易产生偏差。此外,由于肋109的存在而导致存在未喷洒水的部位,因此,无法可靠地在坐便器101的内表面形成水膜。

即,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无法对应于多样的用途,而且,存在无法在整个坐便器内表面的范围内可靠地防止污物的附着等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04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4473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能够根据使用场合而实现喷出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的多样的使用的卫生清洗装置。

即,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具有:主体,其设置于坐便器;泡沫产生部,其生成清洗泡沫;喷洒喷嘴,其在坐便器内表面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以及喷水量改变部,其使向喷洒喷嘴送出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流量可变。而且,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具有:喷洒喷嘴驱动部,其对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进行旋转驱动;开闭阀,其对通往喷洒喷嘴的水路进行开闭;控制部;以及操作部,其对控制部进行指示设定。控制部根据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改变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来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根据该结构,如以下的说明那样,能够根据使用场合而实现喷出清洗水或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的多样的使用。

例如,当在使用者未落座的状态下,从喷洒喷嘴喷洒清洗水或者泡沫(以下,记作“清洗泡沫”)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使清洗泡沫向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喷洒的方式变更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此时,使得清洗泡沫均匀地到达坐便器的边缘(周缘)附近的方式控制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

此外,当在使用者落座的状态下,从喷洒喷嘴喷洒清洗泡沫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成,清洗泡沫仅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后方喷洒。具体而言,控制部进行旋转驱动,直至到达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朝向坐便器后方的位置,并停止喷洒喷嘴。而且,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喷水量改变部为低输出地喷出清洗泡沫。由此,将清洗泡沫以较弱的势头朝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后方喷出。其结果,能够防止清洗泡沫向使用者飞散等,能够使清洗泡沫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后方喷洒。

此外,当在男子小便时那样使用者未落座的状态、且便座开闭检测部的信号为便座打开的状态下从喷洒喷嘴喷洒清洗泡沫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即,首先,控制部以使清洗泡沫向坐便器的排出口的方向喷洒的方式进行旋转驱动,直至到达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的位置,并停止喷洒喷嘴。而且,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喷水量改变部为中等程度的输出地喷出清洗泡沫。由此,防止了小便所导致的排水口内的水的回弹。其结果,能够维持卫生间内的清洁。

即,控制部根据检测到的对便座的落座状态以及便座的开闭状态,通过喷洒喷嘴驱动部对喷洒喷嘴进行旋转驱动。而且,根据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改变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由此,能够根据卫生清洗装置的使用状况来实现喷出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的多样的使用。其结果,由于能够根据使用场合而实现适当的基于泡沫量的控制,因此,能够节约洗涤剂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设置于坐便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卸下前主体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卸下前主体壳体和控制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操作部的上表面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遥控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清洗部的水回路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水回路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水回路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该水回路的副水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该副水箱的主视的剖视图。

图11是该副水箱的侧视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该水回路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3是该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该水回路的水泵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5是该水泵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喷嘴装置的收纳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7是沿图16所示的17-17线的剖视图。

图18是该喷嘴装置的收纳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b部分的详细剖视图。

图20是沿图19所示的20-20线的剖视图。

图21是该喷嘴装置的收纳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c部分的详细剖视图。

图23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臀部清洗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d部分的详细剖视图。

图25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女性用清洗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e部分的详细剖视图。

图27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女性用清洗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f部分的详细剖视图。

图29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初始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时序图。

图30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通常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时序图。

图31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喷洒喷嘴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2是该喷洒喷嘴的纵剖视图。

图33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中的喷洒喷嘴的设置位置以及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的俯视图。

图34是示出该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对应的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以及喷洒喷嘴驱动部的旋转速度的图表。

图35a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动作的说明图。

图35b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方向的说明图。

图36a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动作的说明图。

图36b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方向的说明图。

图37是将该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中的卫生清洗装置设置于坐便器上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8是该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中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39是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图40是以往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喷水喷嘴的侧视图。

图41是该喷水喷嘴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1>卫生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

以下,使用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设置于坐便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卸下主体的前主体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卸下主体的前主体壳体和控制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操作部上表面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遥控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构成为至少以主体200、便座300、便盖320、遥控器400、人体检测传感器450等作为主要构成要素。主体200、便座300和便盖320一体构成,且设置于坐便器110的上表面。

另外以下,将卫生清洗装置100的主体200的设置侧作为后方,将便座300的设置侧作为前方,朝向前方将右侧作为右方,朝向前方将左侧作为左方,来说明各结构要素的配置。

操作部210突出地一体设置于主体200的右侧侧部。便座便盖转动机构360设置在主体200的前部侧,将便座300和便盖320驱动成开闭自如。另外,便座便盖转动机构360例如由直流电机和多个齿轮构成,单独地或同时地开闭便座300和便盖320。

并且,如图1所示,在将便盖320打开的情况下,便盖320以位于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最后部的方式立起。另一方面,在将便盖320关闭的情况下,便盖320遮盖便座300的上表面。

便盖320例如由pp(聚丙烯)或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树脂材料成型而成的部件构成,其具有双重结构和由隔热材料形成的隔热结构。

便座300具有对落座面进行加热的便座加热器(未图示)。便座加热器进行加热,使得便座300的落座面变成舒适的温度。

此外,落座传感器330配置在对便座300的转动轴进行支承的主体200内的轴承部分,检测落座于便座300上的人体。落座传感器330例如由重量式的传感器构成,根据使用者落座于便座300而引起的重量变化使开关开闭。由此,落座传感器330对使用者落座于便座300的落座面的情况进行检测。

此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主体200的内部具有:清洗部500;喷洒喷嘴550;除臭装置120以及控制部130等,该清洗部500具有副水箱600、热交换器700以及喷嘴装置800。喷嘴装置800例如具有作为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清洗的清洗喷嘴的臀部清洗喷嘴831等。喷洒喷嘴550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除臭装置120对排便时的臭气等进行除臭。控制部130控制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各功能。

作为清洗部500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喷嘴装置800设置在主体200内部的中央部。在喷嘴装置800的右侧设置喷洒喷嘴550,在喷嘴装置800的左侧设置除臭装置120。在喷嘴装置800的左侧部设置有便座便盖转动机构360,所述便座便盖转动机构360对便座300和便盖320进行开闭驱动。

在喷嘴装置800的右侧,还在前方设置清洗部500的止水电磁阀514、溢流阀515以及副水箱600等。喷嘴装置800的后方设置有热交换器700。在热交换器700的后方设置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控制部130设置清洗部500的上方。

此外,如图4所示,在操作部210设置有对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各功能进行操作和设定的多个开关和显示灯240等。在操作部210内部设置有操作基板(未图示)。在操作基板设置有未图示的多个轻触开关和多个led。而且,隔着贴附在操作部210的上表面的开关标牌能够按压操作轻触开关以及目视确认led。

此外,操作部210具有红外线接收部211。红外线接收部211配设在操作部210的上表面后方,接收从图1所示的遥控器400和人体检测传感器450发送的红外线信号。

操作部210的开关由对清洗动作进行操作的多个操作开关220和设定各种功能的多个设定开关230等构成。此外,显示灯240由多个led构成,显示主体200的设定状态。

操作部210的操作开关220例如由臀部清洗开关221以及喷嘴清扫开关222构成。臀部清洗开关221是在遥控器400的电池断开或故障的情况下辅助使用的。喷嘴清扫开关222是在进行喷嘴的清扫时操作的,对喷嘴进行清扫。

操作部210的设定开关230例如由热水温度开关231、便座温度开关232、八小时中断开关233、节电开关234和便盖自动开闭开关235等构成。

通过使用者的按压操作各开关而进行以下所示的动作。

热水温度开关231设定清洗水的温度。便座温度开关232设定便座300的温度。当设定八小时中断开关233后,停止对便座300保温而在八小时后再开始对便座300保温。节电开关234自动地学习不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时间段,在不使用的时间段降低便座300的保温温度来进行节电。便盖自动开闭开关235设定便座300和便盖320的自动开闭动作。

另外,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多数操作通过遥控器400来进行,所述遥控器400与主体200分体地构成。因此,遥控器400安装在供落座于便座300上的使用者容易操作的卫生间的壁面等上。

如图5所示,遥控器400的整体形状形成为薄的长方体。在遥控器400的例如由pp或abs等树脂材料成型的箱状的遥控器主体401的上表面和前表面具有多个开关和显示灯。在遥控器主体401的上部角部附近配置有发送部402,所述发送部402通过红外线将遥控器400的操作信号发送到主体200。

在遥控器主体401的内部内置有:构成遥控器400的控制功能部的控制基板(未图示);以及作为遥控器400的电源的电池(未图示)等。

在遥控器主体401的前表面中央部配置有例如臀部清洗开关410、女性用清洗开关411、停止开关412、移动清洗开关413和节奏性清洗开关414等。

通过使用者对各开关的按压操作等而进行以下所示的动作。

臀部清洗开关410开始清洗臀部。女性用清洗开关411对女性的局部清洗进行清洗。停止开关412停止臀部清洗和女性用清洗。移动清洗开关413能够在臀部清洗和女性用清洗时使清洗位置沿前后周期性地移动而进行宽范围的清洗。节奏性清洗开关414在臀部清洗时周期性地改变清洗强度来进行清洗。

在遥控器主体401的前表面上部配置有例如清洗强度开关415、清洗位置开关416以及喷洒开关417等。清洗强度开关415通过两个开关来调节臀部清洗和女性用清洗时的清洗强度。清洗位置开关416通过两个开关来调整臀部清洗和女性用清洗时的清洗位置。喷洒开关417从喷洒喷嘴550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并向坐便器内表面或者清洗喷嘴的表面喷洒。

在清洗强度开关415的上方配置有例如按五个等级来显示清洗强度的led的强度显示灯421。并且,在清洗位置开关416的上方配置有例如按五个等级来显示清洗位置的位置显示灯422。

在遥控器主体40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地开闭便盖320的便盖开关418;和电动地开闭便座300的便座开关419。并且,构成为通过操作各开关,使用者能够任意地对便座300和便盖320进行开闭。另外,便座300的打开状态是指在男子小便时那样,便座300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状态。另一方面,便座300的关闭状态是指便座300与坐便器110的上缘面大致平行的状态。便座的打开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是通过来自作为便座开闭检测部的便座开闭传感器331的检测信号而进行检测的。

此外,图1所示的人体检测传感器450与主体200分体地构成,其安装在例如卫生间的壁面等上。人体检测传感器450由未图示的例如热释电传感器、传感器控制部、红外线发送部和作为人体检测传感器450的电源的电池等构成。热释电传感器接收从人体放出的红外线。传感器控制部利用热释电传感器的信号来检测人体。红外线发送部利用红外线将来自传感器控制部的人体检测信号发送到主体200的控制部。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

<2>卫生清洗装置的水回路的结构

以下,使用图6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水回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水回路的结构的示意图。

另外,图6所示的清洗部500内置在主体200中,对使用者的局部进行清洗。

如图6所示,构成水回路的清洗部500至少由喷出清洗水的喷嘴装置800、和从供水连接口510将清洗水供给到喷嘴装置800的一连串的清洗水供给流路690等构成。

供水连接口510、过滤器511、止回阀512、定流量阀513、止水电磁阀514、溢流阀515、副水箱600、热交换器700、缓存水箱750、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以及调流阀517等依次地设置于清洗水供给流路690。并且,最终地,清洗水供给流路690与喷嘴装置800连接。

供水连接口510配置于主体200的右侧下方,例如与外部的自来水管道连接。过滤器511配置在供水连接口510的内部,防止自来水中所含的脏物等流入。止回阀512防止存积在副水箱600内的水倒流到自来水管道中。

定流量阀513配置于止回阀512的下游,将流入到清洗水供给流路690中的清洗水的量保持恒定。止水电磁阀514根据控制部130的信号,电动地开闭清洗水供给流路690。如图7所示,定流量阀513、止水电磁阀514和溢流阀515构成为一体。

副水箱600配设在止水电磁阀514的下游,具有大气开放口603。热交换器700对清洗水瞬时地加热。缓存水箱750使通过热交换器700被加热的热水的温度均匀。

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与缓存水箱750的下游连接。喷嘴装置800配置于水泵516的下游,经由调流阀517与水泵516连接。调流阀517的各个阀口处连接有喷嘴装置800的臀部清洗喷嘴831、女性用清洗喷嘴832和喷嘴清洁部833等。

此外,如图6所示,分支流路530具有开闭阀530a,配置为在清洗水供给流路690的水泵516与调流阀517之间分支。分支流路530将清洗水供给流路690与泡沫产生部560连接。

泡沫产生部560由止回阀531、泡沫箱532、洗涤剂箱533、洗涤剂泵534以及空气泵535等构成。

分支流路530经由止回阀531向泡沫产生部560的泡沫箱532供给清洗水。

喷洒喷嘴550与泡沫箱532的下游连接,被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旋转驱动。洗涤剂箱533以及洗涤剂泵534与泡沫箱532连接,向泡沫箱532供给洗涤剂。

空气泵535向供给有清洗水以及洗涤剂的泡沫箱532送入空气,在洗涤剂的情况下,生成清洗泡沫。而且,将生成的清洗泡沫和清洗水等从泡沫箱532供给到喷洒喷嘴550。

另外,图6所示的虚线示出了控制部130与各结构要素电连接,并通过控制部130进行控制。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构成清洗部500的部件中,供水连接口510、过滤器511、止回阀512、定流量阀513、止水电磁阀514、溢流阀515、副水箱600、热交换器700、缓存水箱750和水泵516组装于底盘501。底盘501例如由abs等树脂材料成型而成,如图2所示,组装于主体200的后主体壳体201。

具体而言,过滤器511和止回阀512与供水连接口510一体地组装。定流量阀513和溢流阀515与止水电磁阀514一体地组装。缓存水箱750与热交换器700一体地构成。

供水连接口510与止水电磁阀514、止水电磁阀514与副水箱600、以及副水箱600与热交换器700不经由连接管等而是经由例如o型圈(未图示)等衬垫将彼此的连接口直接连接。即,构成上述水回路的各部件被设置固定于底盘501的规定的位置。

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水密构造,并且彼此的部件的配置精度提高。特别地,副水箱600与热交换器700的配置精度提高。由此,清洗水的流量的控制精度提高。其结果是,清洗部500的性能提高,并且流量的控制精度提高。

接着,参照图7以及图8并使用图14以及图15对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4是示出该水回路的水泵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5是该水泵的剖视图。

如图14和图15所示,水泵516例如由外形为大致l字形(包括l字形)的容积形泵即活塞泵构成。水泵516由大致圆筒形(包括圆筒形)的电机部516a、连杆机构部516b以及活塞部516c等构成。连杆机构部516b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活塞部516c借助于连杆机构部516b的往复运动而被驱动,抽吸、排出清洗水。因此,活塞部516c在外表面具有吸水口516d和喷出口516e作为连接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水泵516的情况下,成为如下的结构:与伴有往复运动的连杆机构部516b和活塞部516c相比,仅旋转运动的电机部516a产生的振动小。

具体的水泵516的动作为:首先,当驱动电机部516a后,活塞部516c开始往复运动。由此,活塞部516c从吸水口516d抽吸清洗水而从喷出口516e将清洗水喷出。此时,从喷出口516e喷出的清洗水随着活塞部516c的往复运动而以伴有适度的脉动的水流被喷出。

并且,上述结构的水泵516的大致圆柱形(包括圆柱形)的电机部516a的外周被具有弹性的发泡树脂制的缓冲部件(未图示)包围。电机部516a被插入于设置在底盘501的后部的大致圆筒形(包括圆筒形)的水泵设置部501a。由此,水泵设置部501a支承电机部516a。此时,连杆机构部516b和活塞部516c被设置成以向下方垂下的方式被悬架的状态。

另外,如图7所示,水泵设置部501a由薄的壁厚的abs树脂等形成,其形成于从底盘501的底面立起的肋状的腿部501b的上部。由此,利用构成水泵设置部501a的树脂的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水泵516的振动。

此外,一体地形成有缓存水箱750的热交换器700的连接口即出热水口712和水泵516的连接口即吸水口516d通过软质树脂制的连接管502(参照图8)被连接起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水泵516中,隔着缓冲部件将振动小的电机部516a设置在底盘501的由薄的壁厚形成的水泵设置部501a。另一方面,振动程度大的连杆机构部516b和活塞部516c被悬架设置成自由的状态。并且,活塞部516c等经软质树脂制的连接管502(参照图8)而与缓存水箱750连接。由此,抑制在水泵516的驱动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底盘501、其它部件及主体200。其结果,卫生清洗装置100的使用时的舒适性和耐久性等提高。

特别是,水泵516经由发泡树脂制的缓冲部件、和形成水泵设置部501a的具有弹性的树脂这两种不同的材质的部件而被支承。因此,能够吸收宽范围的频率的振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振动向主体200传递。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水回路。

<3>副水箱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9至图11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副水箱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该水回路的副水箱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0是该副水箱的横向的剖视图。图11是该副水箱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首先,如图9所示,副水箱600至少由以下部件等构成:例如由abs等树脂材料成型而成的水箱主体610、水位检测传感器620和入水温度传感器630。水位检测传感器620检测存积在水箱主体610中的清洗水的水位。入水温度传感器630例如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其检测被供给到水箱主体610内的清洗水的温度。

水箱主体610由前部水箱611、后部水箱612和大气开放部613等三个部件构成,所述前部水箱611构成水箱的前壁、两侧壁、底面和顶面,所述后部水箱612构成水箱的后壁,所述大气开放部613配置在水箱主体610的顶面。水箱主体610的整体的形状由多个平面形成,所述多个平面由前壁、后壁、两侧壁、底面和顶面构成,如图10所示,水箱主体610俯视时的形状形成大致四边形(包括四边形)。前部水箱611的前壁具有从中途后退的倾斜部。即,如图11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的形状中,水箱主体610形成上部比下部细的大致梯形形状(包括梯形形状)。由此,水箱主体610的上部的截面积小于下部的截面积。

此外,在水箱主体610的前部水箱611的一个侧壁下部设置有入水口601,在水箱主体610的后部水箱612的后壁下部设置有出水口602。

配置于水箱主体610的顶面的大气开放部613具有将水箱主体61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大气开放口603。大气开放口603将存积在水箱主体610内的空气放出到外部,将水箱主体610的内部压力始终维持在大气压。由此,副水箱600的内部维持在大气压,从副水箱600的下游到水泵516的吸水口516d为止的清洗水供给流路690也维持在大气压。因此,水泵516能够不受供给的自来水等的水压变动的影响而向喷嘴装置800供给清洗水。其结果是,水泵516能够发挥稳定的泵功能。

此外,如图10所示,在水泵516内,大气开放部613的与大气开放口603连通的流路613b在其一部分上具有截面积大的缓存部613a。在清洗水要从大气开放口603伴有气泡地冲击性地流出的情况等时,缓存部613a将清洗水暂且存积。由此,抑制清洗水从大气开放口603流出。

而且,水箱主体610的内部具有分隔壁614。分隔壁614将水箱主体610的内部分割成入水槽615和存积槽616这两个槽。而且,水箱主体610在入水槽615的侧面(前部水箱611)的底面附近具有入水口601,在存积槽616的后壁(后部水箱612)的底面附近具有出水口602。

即,水箱主体610通过分隔壁614形成入水槽615和存积槽616。由此,在从入水口601流入的清洗水中包含有空气的情况下,空气从入水槽615的上部通过大气开放口603而被放出到外部。因此,能够仅使不含空气的清洗水流入到存积槽616中。

此外,在水箱主体610的入水槽615的上方,从水箱主体610的前部水箱611的侧壁沿大致水平方向(包括水平方向)突出地设置有屏障壁617,所述屏障壁617介于入水槽615的上表面开口部615a与大气开放部613之间。屏障壁617具有覆盖入水槽615的上表面开口部615a的整个面的大小。

而且,在入水槽61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整流肋618。在水箱主体610的前部水箱611的侧壁和分隔壁614上沿大致水平方向(包括水平方向)交替突出地设置有整流肋618。

接着,对副水箱600内的清洗水的流动进行说明。

从副水箱600的入水口601流入的清洗水首先流入到入水槽615的下部。流入的清洗水一边利用整流肋618来改变流动的方向,一边在入水槽615内上升。此时,在从入水口601流入的清洗水的压力高的情况下、或者含有大量空气而明显地流动紊乱的情况下,整流肋618对水流适度地整流。而且,整流肋618在整流肋618的下游侧产生漩涡,并利用漩涡将清洗水内所含的空气分离。

在入水槽615内上升的、空气被分离的清洗水越过分隔壁614的上端而流入到存积槽616中存积。此时,即使在从入水口601流入的清洗水的压力高的情况下、或者含有大量空气而明显地流动紊乱的情况下,通过屏障壁617,也抑制了清洗水向上方(大气开放部613侧)流动。即,通过屏障壁617防止了清洗水直接碰到大气开放部613而从大气开放口603向副水箱600外部流出。

如上所述,从副水箱600的入水口601流入的清洗水在入水槽615内上升的期间利用整流肋618等使清洗水中所含的空气分离。被分离的空气从大气开放口603被放出到水箱主体610外。由此,不含空气的清洗水被存积在存积槽616中,并从副水箱600的出水口602被供给到热交换器700。

另外,在从副水箱600被供给到热交换器700的清洗水中混入有空气的情况下,在热交换器700的内部产生气泡。由此,有时热交换器700的内部的温度异常上升而损伤热交换器70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副水箱600的内部设置分隔壁614,将空气从清洗水中分离,防止空气的混入。而且,仅将清洗水供给到热交换器700。由此,有效地防止热交换器700损伤。

此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副水箱600的内部具有:作为共用的电极的公共电极621,其由不锈钢材料形成;和水位检测传感器620,其由按照每个水位设置的多个水位电极622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一个公共电极621和两个水位电极622构成的例子来表示,但不限于此。

公共电极621配置在水箱主体610的前壁下部的内表面。水位电极622配置在水箱主体610的后壁的内表面。并且,水位电极622由设置在上部的上部电极623和设置于下部的下部电极624构成。公共电极621配置于低于水位电极622的下部电极624的位置处,并且配置于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始终浸在清洗水中的位置。

即,将公共电极621和作为水位电极622的上部电极623及下部电极624设置在不同高度的面。由此,能够抑制将附着于水箱主体610的内表面的剩余水误检测为存积水。

这里,以下对借助于水位电极622的清洗水的水位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公共电极621与水位电极622之间施加直流电压。而且,根据电压的变化来检测水位电极622是否浸在清洗水中。由此,检测水箱主体610的清洗水的水位。即,当存积槽616的水位上升时,下部电极624和上部电极623浸水。此时,公共电极621与下部电极624和上部电极623之间的电压降低。由此,控制部130根据电压的降低来检测清洗水的水位。

此外,水位电极622的上部电极623用于上限水位的检测,下部电极624用于下限水位的检测。因此,上部电极623设置在低于大气开放口603的位置。由此,防止清洗水从大气开放口603流出。此外,下部电极624设置在比向热交换器700流通的出水口602靠上方的位置。由此,防止空气流入到热交换器700。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副水箱600。

<4>热交换器的结构

以下,使用图12和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的热交换器的结构。

图12是示出该水回路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3是该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0与缓存水箱750一体地形成,在热交换器700的上部设置有缓存水箱750。

首先,热交换器700形成为从正面观察时(参照图13)的大致长方形(包括长方形)的平板状。热交换器700至少由外壳701、陶瓷制的平板状加热器702和出热水部件703等构成,所述外壳701例如由在abs树脂中配混玻璃纤维得到的强化abs树脂成型而成。

外壳701由构成前面部的前面部件710和构成背面部的背面部件720构成。平板状加热器702设置在形成于前面部件710与背面部件720之间的空间中。此外,加热流路715由前面部件710和平板状加热器702的对置部、与背面部件720和平板状加热器702的对置部之间的间隙形成。

如上述这样构成的热交换器700利用平板状加热器702使在加热流路715中流动的清洗水瞬间升温。

此外,在热交换器700中,在前面部件710的前表面下端的右侧具有作为连接口的入水口711,具有在前面部件710的右侧面上端设置的出热水部件703的连接口即出热水口712。

而且,如图13所示,在外壳701的下端部的大致整个宽度(包括整个宽度)范围设置有与入水口711相连的入水流路713。在入水流路713的上表面,在整个宽度范围内设置有多个缝隙714。而且,构成为流入到入水流路713中的清洗水通过缝隙714而流入到加热流路715中。另外,缝隙714具有使清洗水在加热流路715的整个宽度范围均匀地流入的功能。

此外,在加热流路715的上端部设置有分隔肋716,在比分隔肋716靠上方处设置有缓存水箱750。在分隔肋716的大致整个宽度(包括整个宽度)的范围设置有多个通水孔717。由此,由加热流路715加热后的清洗水通过通水孔717而流入到缓存水箱750内。

并且,在缓存水箱750内,在大致整个宽度(包括整个宽度)的范围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例如截面形状为大致半圆形(包括半圆形)的突起718。突起718将在缓存水箱750内朝向出热水口712流动的清洗水的水流搅乱。由此,清洗水搀混起来,清洗水的温度不均得以消除,均匀温度的清洗水从出热水口712流出。

在出热水部件703设置有出热水温度传感器730、和过度升温传感器731这两个热敏电阻。出热水温度传感器730检测清洗水的出热水温度。过度升温传感器731检测热交换器700的过度升温。由此,控制部130对从热交换器700流出的清洗水的温度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0。

<6>喷嘴装置的结构

以下,使用图16至图2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喷嘴装置的结构。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嘴装置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沿图16所示的17-17线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收纳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9是图18所示的b部分的详细剖视图。图20是沿图19所示的20-20线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收纳状态的横剖视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c部分的详细剖视图。图23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臀部清洗状态的纵剖视图。图24是图23所示的d部分的详细剖视图。图25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女性用清洗状态的纵剖视图。图26是图25所示的e部分的详细剖视图。图27是示出该喷嘴装置的女性用清洗状态的喷嘴部的横剖视图。图28是图27所示的g部的详细剖视图。

如图16所示,喷嘴装置800至少由支承部810、喷嘴部820、清洗喷嘴驱动部860以及调流阀517等构成。支承部810例如由pom(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或abs等树脂材料成型而成,从侧面观察时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包括三角形)的框状。喷嘴部820沿着支承部810进退移动。清洗喷嘴驱动部860驱动喷嘴部820进行进退移动。调流阀517对向喷嘴部820的清洗水的供给进行切换。

另外,在下面的喷嘴装置800的说明中,以喷嘴部820的收纳方向作为后方、以喷嘴部820的前进方向作为前方、从后方朝向前方以右侧作为右方、以左侧作为左方地来对各结构要素的配置进行说明。

支承部810形成为由倾斜部812和纵边部813构成的框状,所述倾斜部812相对于大致水平(包括水平)的底边部811从后部朝向前部降下,所述纵边部813将底边部811和倾斜部812的后端接合起来。在倾斜部812,在大致全长(包括全长)范围形成有引导喷嘴部820进退移动的导轨814、和对清洗喷嘴驱动部860的挠性齿条861(参照图17)进行引导的齿条引导件815(参照图17)。并且,在倾斜部812的前端下方一体地形成有大致圆筒形(包括圆筒形)的抱持部816,所述抱持部816以包围的方式支承喷嘴部820。

此外,如图16所示,引导喷嘴部820的导轨814形成为截面为大致t字状(包括t字状)。引导挠性齿条861的齿条引导件815具有如下的结构:从截面观察时,具有一个侧面开放的大致u字状(包括u字状),以限制挠性齿条861的上下面和一个侧面的方式对挠性齿条861进行引导。

齿条引导件815也从倾斜部812连续地形成在支承部810的后部的纵边部813和底边部811上。齿条引导件815的倾斜部812与纵边部813、以及纵边部813与底边部811的拐角连接成例如圆弧形状。另外,形成于纵边部813和底边部811的齿条引导件815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u字状(包括u字状)。另一方面,齿条引导件815的侧面在倾斜部812处左侧面开放,在纵边部813和底边部811处相反的右侧面开放。由此,使挠性齿条861降低了滑动阻力并且可靠地引导挠性齿条861。并且,利用例如另外部件的支承部盖等来封闭齿条引导件815的纵边部813和底边部811的开放面。

清洗喷嘴驱动部860由与喷嘴部820结合的挠性齿条861、与挠性齿条861啮合的小齿轮862、和驱动小齿轮862旋转的驱动电机863等构成。清洗喷嘴驱动部860使喷嘴部820沿导轨814进退移动。

驱动电机863例如由步进电机构成,通过脉冲信号被控制旋转角度。并且,通过驱动电机863的旋转,借助于小齿轮862驱动挠性齿条861。

在支承部810的抱持部816的内周面与喷嘴部82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构成为从喷嘴部820喷出的清洗水流入到间隙中来清洗喷嘴部820的外周面。

此外,喷嘴盖801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抱持部816的前方,通过喷嘴部820的进退来开闭。而且,在喷嘴部820被收纳的状态下将喷嘴盖801封闭。由此,防止喷嘴部820被粪便等污染。

在支承部810的底边部811设置有供水接头817,所述供水接头817将与清洗水供给流路690连接的供水管(未图示)、和从支承部810向调流阀517供给清洗水的连接管802彼此连接起来。

如图21所示,喷嘴部820至少由杆状的喷嘴主体830、喷嘴罩840和连结部850等构成,所述喷嘴主体830例如由abs等树脂材料成型而成。喷嘴罩840形成为筒状,覆盖大致整个(包括整个)喷嘴主体830。连结部850利用喷嘴主体830来牵引喷嘴罩840。

如图6所示,喷嘴部820的喷嘴主体830具有:对局部进行清洗的臀部清洗喷嘴831;对女性的局部进行清洗的女性用清洗喷嘴832;以及对喷嘴部820进行清洁的喷嘴清洁部833等。

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臀部清洗部831由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和臀部清洗流路835构成,所述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在喷嘴主体830的末端部向上方开口,所述臀部清洗流路835从喷嘴主体830的后端与臀部清洗喷出口834连通。臀部清洗流路835设置在喷嘴主体830的下部侧,在臀部清洗喷出口834的下方设置有朝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并且,在弯曲部设置有对清洗水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整流板835a。由此,从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喷出的清洗水通过喷嘴罩840的喷出开口844而朝向上方喷出。

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女性用清洗部832由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和女性用清洗流路837构成,所述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配置在臀部清洗喷出口834的后方,所述女性用清洗流路837从喷嘴主体830的后端与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连通。从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喷出的清洗水通过喷嘴罩840的喷出开口844朝向上方喷出。

如图27所示,喷嘴清洁部833由喷嘴清洁喷出口838和喷嘴清洁流路839构成,所述喷嘴清洁喷出口838配置在喷嘴主体830的侧面,所述喷嘴清洁流路839从喷嘴主体830的后端与喷嘴清洁喷出口838连通。从喷嘴清洁喷出口838喷出的清洗水喷出到喷嘴罩840的内部,并从喷嘴罩840的排水口845被排出到喷嘴罩840的外部。另外,从喷嘴清洁喷出口838喷出的清洗水用于喷嘴部820及其周边的清扫。

此外,喷嘴部820的前方被支承成插入到支承部810的抱持部816中的状态。喷嘴部820的后部被设置成在悬架于导轨814的状态下滑动自如。喷嘴部820构成为,能够在图16所示的将喷嘴部820收纳到比抱持部816靠后方处的收纳位置、图23所示的喷嘴部820从抱持部816突出的臀部清洗位置、以及图25所示的女性用清洗位置之间进退。

如图21所示,喷嘴罩840由喷嘴罩主体841和连结部件842构成。喷嘴罩主体841例如通过将不锈钢的薄板加工成圆筒状,前端面形成为封闭面,后端面形成为开放面。连结部件842例如由abs等树脂材料成型而成,形成大致圆筒状(包括圆筒状),在其两侧部具有与喷嘴主体830卡合的连结片843。

在连结部件842的后端右侧一体地形成有喷嘴罩止挡件(未图示),所述喷嘴罩止挡件限制喷嘴罩840的滑动范围。喷嘴罩止动件通过与形成于支承部810的前止挡承受部(未图示)和后止挡承受部(未图示)抵接,限制喷嘴罩840的滑动范围。

连结部件842的一部分在从喷嘴罩主体841的后端的开口插入到喷嘴罩主体841内的状态下被固定并一体化。

在喷嘴罩主体841的前方上表面例如设置有一个喷出开口844,所述喷出开口844可与喷嘴主体830的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和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对置。在喷嘴罩主体841的前方下表面设置有排水口845,所述排水口845将流出到喷嘴罩主体841内的清洗水排出到外部。

另外,喷嘴罩840的内径具有稍大于喷嘴主体830的外径的尺寸。由此,构成为在将喷嘴主体830插入到喷嘴罩840中的状态下喷嘴主体830和喷嘴罩840可彼此顺畅地滑动。

在喷嘴主体830的后端面设置有调流阀517。调流阀517例如由盘式的阀主体517a和驱动切换动作的步进电机517b构成。调流阀517通过切换,而选择性地向臀部清洗流路835、女性用清洗流路837、喷嘴清洁流路839供给清洗水。

在调流阀517的阀主体517a的外表面设置有供水口517c,所述供水口517c将清洗水提供到调流阀517。供水口517c经由连接管802而与支承部810的供水接头817接合并连通。

接着,采用图22和图28对本实施方式的由喷嘴罩840的连结部件842和喷嘴主体830的连结承受部851构成的连结部850进行说明。

如图22以及图28所示,在喷嘴主体830的后端部的外周右侧形成有连结承受部851。连结承受部851由2个大致v字形状(包括v字形状)的、前方的前凹陷部851a和后方的后凹陷部851b的槽而形成,在前后隔开间隔地配置。另外,前凹陷部851a与后凹陷部851b的间隔被设置成和臀部清洗喷出口834与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的间隔相等的尺寸。

另一方面,喷嘴罩840的连结部件842由大致圆筒状(包括圆筒形)的、例如abs或pom等树脂材料成型而成,在后部两侧部具有向后方突出的连结片843。在连结片843的后端部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包括v字形状)的连结突起843a。

并且,当将喷嘴主体830插入到喷嘴罩840中时,喷嘴罩840的连结部件842的连结突起843a由于弹性而始终压靠于喷嘴主体830的连结承受部851。此时,当连结突起843a与前凹陷部851a或后凹陷部851b的任意一个卡合时,喷嘴主体830和喷嘴罩840成为连结的状态。由此,喷嘴罩840能够被喷嘴主体830牵引而移动。

另外,如图22所示,在连结突起843a进入到前凹陷部851a中的状态下,如图26所示,喷嘴主体830的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和喷嘴罩840的喷出开口844成为对置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图28所示,在连结突起843a进入到后凹陷部851b中的状态下,如图19和图24所示,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和喷出开口844成为对置的状态。由此,能够从规定的喷出口喷出清洗水。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喷嘴装置800。

<6>清洗部的控制和作用动作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清洗部的控制和作用动作。

首先,以下参照图6说明清洗部500的基本的作用动作。

首先,在自来水管道中流动的自来水作为清洗水而从供水连接口510被供给。进而,止水电磁阀514打开,从而向副水箱600供给清洗水。此时,在清洗水供给流路690内流动的清洗水的流量被定流量阀513维持恒定。另外,止水电磁阀514的驱动由控制部130根据遥控器400和操作部210的操作进行控制。

接着,输送给副水箱600的清洗水存积于副水箱600内,并且被输送给热交换器700和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进而,通过驱动水泵516,清洗水经由调流阀517而被输送给喷嘴装置800。另外,水泵516的驱动由控制部130根据遥控器400和操作部210的操作进行控制。

接着,控制部130驱动水泵516。而且,控制部130对热交换器700的平板状加热器702通电,开始对清洗水加热。此时,控制部130根据入水温度传感器630和出热水温度传感器730的检测信息,控制对平板状加热器702的通电。而且,控制部130进行控制,使得清洗水维持由操作部210的热水温度开关231设定的温度。

接着,控制部130根据操作部210和遥控器400的操作信息来控制调流阀517的切换。即,控制部130将调流阀517切换到喷嘴装置800的臀部清洗喷嘴831、女性用清洗喷嘴832、喷嘴清洁部833中的任意一个,并供给清洗水。由此,从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6、喷嘴清洁喷出口838中的任意一个喷出口喷出清洗水。

以下,对与本实施方式的副水箱600相关的控制,尤其是水位检测和流量检测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2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初始使用时的清洗部500的控制。

图29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初始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时序图。另外,初始使用时相当于在卫生清洗装置设置后初次使用的情况、或为了防止冻结而实施排水操作后再次使用的情况等在清洗部500中未存积有清洗水的状态。

如图29所示,在时刻p1,使用者对操作部210或遥控器400的清洗开关(例如,臀部清洗开关221或410)进行操作。由此,控制部130对止水电磁阀514通电,在副水箱600内开始清洗水的供给,同时,开始水位检测传感器620的驱动。另外,在时刻p14的臀部清洗停止后结束后清洗,向副水箱600供给清洗水,在水位检测传感器620检测到上限水位为止继续水位检测传感器620的驱动。

接着,在时刻p2,水位检测传感器620检测到上限水位时,控制部130开始时间测量。进而,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时刻p3,停止止水电磁阀514的通电而停止清洗水的供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上限水位的例如2秒后停止通电。其原因在于,在检测到上限水位的时刻p2,通常副水箱600内和热交换器700内成为满水状态。这里,继续进行多余的2秒期间输送。由此,更可靠地使清洗水充满热交换器700以及水泵516内,排除热交换器700内等的空气。其结果,更可靠地防止了由残留空气引起的热交换器700的干烧,提高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样地,能够可靠地将清洗水输送到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而成为满水状态。由此,能够使满水状态的水泵516起动,更可靠地将清洗水送到喷嘴部820。

接着,在停止了止水电磁阀514的通电的时刻p3,控制部130开始对水泵516的驱动。同时,驱动调流阀517,对例如喷嘴部820的臀部清洗流路835开始清洗水的供给。此时,通过水泵516的驱动,副水箱600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下降,在时刻p4,水位检测传感器620解除对上限水位的检测。于是,在时刻p4,控制部130开始对热交换器700的驱动。即,通过水位降低的检测,能够确认出水泵516是否正常进行动作。由此,能够防止干烧等热交换器700的异常的温度上升。

供给至臀部清洗流路835的清洗水从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喷出。喷出的清洗水通过喷出开口844而接触设置于支承部810的末端的抱持部816的内表面而反射。由此,清洁喷嘴罩840的外表面。以下,将清洁动作称为“前清洗”。另外,前清洗继续进行至从热交换器700的出热水温度达到例如25℃起经过2秒后的时刻p5为止。

接着,在时刻p5,前清洗结束时,控制部130开始对喷嘴装置800的清洗喷嘴驱动部860的驱动。而且,使喷嘴部820从收纳位置向臀部清洗位置前进。此时,在从收纳位置向臀部清洗位置移动的期间,控制部130切换调流阀517,向喷嘴清洁流路839供给清洗水。供给至喷嘴清洁流路839的清洗水从喷嘴清洁喷出口838喷出到喷嘴罩840的内部。喷出的清洗水在清洗了喷嘴罩840的内表面后,从排水口845流出到喷嘴罩840的外部。在此期间,喷嘴部820被由热交换器700加热后的清洗水加热。由此,在此后实施的臀部清洗时,能够将冷水的喷出防患于未然,消除使用者的不快感。

接着,在喷嘴部820到达臀部清洗位置的时刻p6,控制部130切换调流阀517,开始向臀部清洗流路835供给清洗水。供给至臀部清洗流路835的清洗水从臀部清洗喷出口834喷出。而且,清洗水通过喷出开口844而清洗使用者的局部。另外,臀部清洗继续至例如使用者进行清洗停止的操作的时刻p11为止。

此时,控制部130在对热交换器700的驱动中,根据入水温度传感器630和出热水温度传感器730的检测数据进行控制,使得清洗水的温度成为所设定的温度。

另外,当从时刻p3继续水泵516的驱动时,副水箱600内的清洗水的水位下降。因此,在水位检测传感器620检测出下限水位的时刻p7,控制部130开始对止水电磁阀514通电,而供给清洗水。此后,控制部130继续向止水电磁阀514通电,直至水位检测传感器620检测出上限水位的时刻p8。

在检测出上限水位的时刻p8,控制部130停止止水电磁阀514的通电,并且开始时间测量。进而,测量直至水位检测传感器620下一次检测出下限水位的时刻p9为止的经过时间。

接着,在检测出下限水位的时刻p9,控制部130运算所测量的经过时间、和从上限水位到下限水位的水量(例如65cc)来计算流量。在流量运算处理的运算结束的时刻p10,当按照每个清洗强度设定的流量与喷出的流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控制部130调整水泵516的输出,校正清洗水的流量。

接着,在使用者进行操作部210或遥控器400的清洗停止的操作的时刻p11,控制部130停止对水泵516和热交换器700的通电。同时,控制部130驱动喷嘴装置800的清洗喷嘴驱动部860,使喷嘴部820从臀部清洗位置向收纳位置后退。

在喷嘴部820后退到收纳位置的时刻p12,控制部130停止对清洗喷嘴驱动部860的驱动。同时,控制部130再次驱动水泵516和热交换器700,开始清洁喷嘴部820的“后清洗”。

接着,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时刻p13,控制部130停止对水泵516和热交换器700的驱动。由此,“后清洗”结束。

接着,在喷嘴部820的后清洗结束的时刻p13,控制部130再次对止水电磁阀514通电,对副水箱600供给清洗水。然后,在水位检测传感器620检测出上限水位的时刻p14,控制部130停止对止水电磁阀514通电,结束臀部清洗的一系列的控制。由此,在副水箱600为上限水位的满水状态下,清洗部500为待机状态。

如上所述,执行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初始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控制。

以下,使用图3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通常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控制。

图30是该卫生清洗装置的通常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时序图。另外,通常使用时相当于通过以前实施过初始使用时的待机状态下的卫生清洗装置实施清洗动作的情况。

这里,图30所示的通常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控制与图29所示的初始使用时的清洗部的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进行清洗操作的时刻p20,副水箱600已处于满水状态;以及控制部130存储有已实施了初始使用的情况。

首先,如图30所示,在时刻p20时的、副水箱600处于满水状态的待机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部210或遥控器400的清洗开关(例如,臀部清洗开关221或410)进行操作。由此,控制部130对水泵516通电,开始向规定的喷嘴部供给清洗水。同时,根据已实施了初始操作的控制的存储数据,开始对热交换器700的通电。

进而,同时开始喷嘴装置800的“前清洗”动作。而且,控制部130开始水位检测传感器620的驱动。

即,在图29所说明的初始使用时的情况与通常使用时的情况下,从进行了清洗操作的时刻到热交换器700的通电开始的时刻为止的控制不同。另外,从开始对喷嘴装置800的驱动的时刻p5之后的控制、作用以及动作与图29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通过设置于副水箱的水位检测传感器检测清洗水的水位的变化,并通过运算来计算流量。由此,无需在清洗部另外设置检测流量的专用的流量传感器等。其结果是,能够简化清洗部的结构,实现成本削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在初始使用时,在检测到副水箱的满水状态后,继续通水规定的时间。同时,在对水泵进行驱动后,进而水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限水位的解除的情况下,开始对热交换器通电。由此,能够判断出可靠地向热交换器供给了清洗水。其结果,能够防止热交换器的干烧。因此,相比通常使用流量传感器的防止干烧的结构而言,能够形成为简单的结构。其结果,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卫生清洗装置。

如上所述,执行本实施方式中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清洗部的控制、作用以及动作。

<7>基于喷洒喷嘴的朝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的控制、作用以及动作

以下,使用图31至图34对基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喷洒喷嘴的朝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控制、作用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31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喷洒喷嘴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2是该喷洒喷嘴的纵剖视图。图33是示出该卫生清洗装置中的喷洒喷嘴的设置位置以及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的俯视图。图34是示出该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对应的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以及喷洒喷嘴驱动部的旋转速度的图表。

如图31以及图32所示,喷洒喷嘴550由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主体部分550c、旋转喷嘴550d等构成。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例如由电机等构成,对旋转喷嘴550d进行旋转驱动。主体部分550c具有入口流路550b和入口孔550h,将图6所示的泡沫产生部560所生成的清洗泡沫和清洗水等供给到旋转喷嘴550d。而且,主体部分550c在内部将通过o型圈550e、o型圈550f而被轴密封的旋转喷嘴550d保持为旋转自如。旋转喷嘴550d经由轴550n与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嵌合,并被旋转驱动。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喷洒喷嘴550,并如下动作。

首先,图6的泡沫产生部560所生成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从喷洒喷嘴550的主体部分550c的入口流路550b被供给。供给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从在旋转喷嘴550d的周围开设的、主体部分550c的多个入口孔550h供给到旋转喷嘴550d内。此后,从旋转喷嘴550d的喷出口550u朝向坐便器的内表面喷出。

如图33所示,喷洒喷嘴550配置于主体200的比中央靠右侧的位置。其理由是为了将清洗人体局部的臀部清洗喷嘴831等优选配置于中央。因此,喷洒喷嘴550配置于左右任意一方而非中央。另外,当然也可以使上述配置相反。

接着,参照图6对喷洒喷嘴550的清洗泡沫等的喷出控制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对使用者为非落座状态并且便座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喷洒喷嘴550的喷出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在使用者进入卫生间时,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控制部130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450检测人的进入。同时,控制部130开始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的运转。而且,控制部130打开分支流路530的开闭阀530a。

在该情况下,进行向臀部清洗喷嘴831、女性用清洗喷嘴832或喷嘴清洁部833等的流路的切换的调流阀517是闭合状态。因此,来自热交换器700的清洗水经由分支流路530和构成泡沫产生部560的止回阀531、泡沫箱532而供给到喷洒喷嘴550。供给的清洗水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喷出到坐便器内表面。

此时,控制部130对喷洒喷嘴550的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进行驱动,对旋转喷嘴550d的喷出口550u进行旋转驱动。由此,从喷出口550u喷出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向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喷洒,在坐便器内表面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

另外,如图33所示,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根据喷洒喷嘴550的旋转角度方向而不同。

即,在使配置于上述位置的喷洒喷嘴550的旋转角度变化的情况下,如图33所示,当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为160°时,从喷出口550u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长(远)。另一方面,当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为340°(相当于从上述160°旋转180°而得的位置)时,从喷出口550u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短(近)。

因此,如图34所示,控制部130进行控制,使得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改变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的输出、以及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

以下,对根据喷洒喷嘴550的旋转角度来改变水泵516的输出以及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部130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450检测到使用者进入卫生间。由此,控制部130开始上述控制。

接着,控制部130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使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的输出如图34的下段所示那样在从“高”到“低”的范围内变化并喷出清洗泡沫。

具体而言,在图33所示的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长(远)的旋转角度为160°附近,控制部130使水泵516的输出较大(高)。另一方面,在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短(近)的旋转角度为340°附近,控制部130使水泵516的输出较小(低)。

此外,控制部130在旋转角度超过0°且小于160°的范围内,使水泵516的输出阶段性地或者连续地从“低”变化为“高”。同样地,控制部130在旋转角度超过160°且小于340°的范围内,使水泵516的输出阶段性地或者连续地从“高”变化为“低”。由此,根据从喷出口550u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在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的范围内,在规定的高度范围内均匀地喷洒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另外,在图34中,以具有后述的旋转限制部的喷洒喷嘴550的动作为例进行示出。因此,示出了在旋转角度为0°到340°的范围内,水泵516的输出变化的图。但是,在采用未设置旋转限制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在旋转角度为0°到360°的旋转1周的范围内使水泵516的输出发生变化。

即,控制部130根据喷洒喷嘴550的旋转角度、即喷出口550u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控制来自喷出口550u的清洗泡沫的喷出量(以及喷出速度)。

更具体而言,在向位于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最远距离位置处的坐便器前方喷出清洗泡沫的情况下,使水泵516的输出为“高”,最强势头地喷出清洗泡沫。由此,能够使清洗泡沫充分地到达坐便器前方的内表面。

另一方面,在向位于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最近距离位置处的坐便器后方喷出清洗泡沫的情况下,使水泵516的输出为“低”,最弱势头地喷出清洗泡沫。由此,能够将清洗泡沫的回弹等不良情况防患于未然。

而且,使用前预先向坐便器内表面整体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而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由此,能够将使用时的污物的附着防患于未然。

如上所述,控制部130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使水泵516的输出发生变化。由此,能够以使得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可靠地到达距离不同的坐便器内表面的前方、侧方、后方的方式进行喷出。其结果,能够在坐便器内表面的宽范围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抑制污物的附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使得水泵516的输出按照平均等级“中等”为基准来设定“高”以及“低”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使水泵516的输出的平均等级“中等”本身较高,或者较低,从而能够变更基准等级。在该情况下,优选将调整平均等级的等级切换开关设置于操作部210或者遥控器400。由此,即使在设置有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坐便器110的大小等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使得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到达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的方式进行喷出。而且,能够任意变更喷洒到坐便器内表面的清洗泡沫的(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位置。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在整个坐便器内表面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抑制污物的附着。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控制部130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使水泵516的输出发生变化的喷出控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除了水泵516的输出的变化之外,可以如图34的上段所示那样,控制成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使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

如上所述,通过使水泵516的输出发生变化,使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出的势头发生变化。由此,能够使清洗泡沫可靠地喷洒到较远的坐便器内表面,并且有效抑制清洗泡沫在较近的坐便器内表面处的回弹。

此时,还根据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使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由此,能够使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对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的喷洒密度更均匀。

即,在使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以一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情况下,在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远的部位,清洗泡沫的喷洒密度小。另一方面,在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近的部位,清洗泡沫的喷洒密度大。

另外,即使在使上述水泵516的输出发生变化而喷洒清洗泡沫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清洗泡沫的喷洒密度一定程度地变得均匀。

但是,当根据喷洒喷嘴550的旋转角度使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而喷洒清洗泡沫时,能够使喷洒密度更均匀。换言之,能够使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喷出,在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范围内以更均匀的喷洒密度进行喷洒。

通常,在旋转速度恒定的情况下,如图33所示,朝向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最远距离的旋转角度为160°附近、即坐便器的前方喷洒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分散,喷洒密度小。因此,如图34的上段所示,在将清洗泡沫等向坐便器前方喷出的情况下,喷洒喷嘴550的旋转速度最慢(低速),由此,使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通过坐便器前方附近的时间变长,使喷洒密度变高。

另一方面,朝向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最近距离的旋转角度为340°附近、即坐便器的后方喷出的清洗泡沫等集中,喷洒密度大。因此,如图34的上段所示,喷洒喷嘴550的旋转速度最快(高速)。由此,使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通过坐便器后方附近的时间变短,使喷洒密度变低。

其结果,能够使喷洒到坐便器内表面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密度不依赖于旋转角度地变得均匀(消除不均)。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在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范围内抑制污物的附着。

如上所述,控制部130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使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例如,当是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方向朝向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长的坐便器前方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使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较小(低速)。另一方面,当是喷出口550u的方向朝向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短的坐便器后方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使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速度较大(高速)。

由此,能够均匀地将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向距离不同的坐便器内表面的前方、侧方、后方喷出而没有喷洒密度的不均。其结果,通过均匀地形成在坐便器内表面的水膜或者泡沫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污物的附着。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30进行控制,使得当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450检测到人的进入时,从喷洒喷嘴550向坐便器内表面预先喷洒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具体而言,控制部130进行控制,使得通过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使旋转喷嘴550d例如旋转2周后自动停止。由此,在使用者使用厕所前,在坐便器内表面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其结果,能够有效抑制使用时的在坐便器内表面的污物的附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使用前使喷洒喷嘴550旋转2周来喷洒清洗泡沫等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如下结构:以使得喷洒的清洗泡沫等充分地到达坐便器内表面的规定的圈数或者规定的时间进行喷洒而停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喷洒喷嘴550的旋转方向没有特别提及,以使得旋转喷嘴550d向一个方向旋转2周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4所示,可以是使喷洒喷嘴550的旋转喷嘴550d在规定的旋转范围往复旋转的结构。

通常,在采用使喷洒喷嘴550的旋转喷嘴550d仅朝右方或者左方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进行整周旋转的结构的情况下,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方向始终是相同方向。

但是,在往复旋转地进行喷洒的情况下,通过往复动作,从正反旋转这两个方向将清洗泡沫等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由此,所谓的喷洒遗漏部的产生变少。因此,能够实现清洗泡沫等更均匀到达坐便器内表面的喷洒。其结果,能够通过较少的喷洒次数(时间)来抑制污物的附着。另外,上述往复旋转不限于往复1次,当然可以设定为往复2次或者往复3次等多次。

具体而言,如图34的上段所示,首先,使喷洒喷嘴550的旋转喷嘴550d从相当于坐便器的前方侧的旋转角度0°到旋转角度340°正向旋转(例如,顺时针),并暂时停止。此后,使旋转喷嘴550d从旋转角度340°到旋转角度0°反向旋转(例如,逆时针),在往复旋转后停止。

在该情况下,设置将喷洒喷嘴550的旋转喷嘴550d能够旋转的范围限制为从旋转角度0°到旋转角度340°的、例如作为机械的止动件的旋转限制部(未图示)。

具体而言,例如通过形成于旋转喷嘴550d的外周的一部分的突起、以及主体部分550c的旋转限制壁构成旋转限制部(未图示)。通过该结构,当突起旋转而与旋转限制壁物理抵接时,要旋转的旋转喷嘴550d的动作被限制。即,构成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电机通过抵接而打滑并空转。由此,旋转喷嘴550d构成为无法进行能够旋转的范围以上的旋转。

如上所述,在上述结构的喷洒喷嘴550上设置限制旋转范围的旋转限制部,使喷洒喷嘴550在未被旋转限制部限制的能够旋转的范围内往复旋转。而且,从往复的相反方向、即正反旋转的二个方向将清洗泡沫等喷洒到坐便器内表面。由此,所谓的喷洒遗漏部的产生变少。因此,能够实现清洗泡沫等更均匀到达坐便器内表面的喷洒。其结果,能够以较少的喷洒次数(时间)抑制污物的附着。

此外,上述结构的喷洒喷嘴550能够将被构成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电机驱动的旋转喷嘴550d的突起与旋转限制部抵接的位置始终识别为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旋转位置的原点。即,不会产生喷洒喷嘴550的旋转喷嘴550d的往复动作所导致的原点的偏离。由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坐便器内表面的旋转角度位置精度。因此,能够使相对于坐便器内表面的规定的位置的位置偏离等偏差极小。其结果,能够以适当的喷出输出、旋转速度将清洗泡沫等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喷洒到坐便器内表面的准确的旋转角度位置。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说明了物理地限制喷洒喷嘴550的旋转范围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在喷洒喷嘴550的原点的位置偏离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单纯地通过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进行正反旋转动作。由此,不需要旋转限制部并且能够实现正反旋转、一个方向旋转等多样的动作。其结果,能够根据坐便器内表面的污物等的状况实现更适合的动作。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反转的旋转角度设定为160°附近,并在其附近使旋转速度逐渐变慢。由此,能够减轻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的反转时的负荷。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泡沫产生部56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使用图6在上文叙述那样,泡沫产生部560经由开闭阀530a与分支流路530连接,该分支流路530从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与调流阀517之间的清洗水供给流路690分支。而且,通过开闭阀530a的开闭,经由分支流路530向泡沫产生部560供给清洗水。

泡沫产生部560由止回阀531、泡沫箱532、洗涤剂箱533、洗涤剂泵534、空气泵535等构成。泡沫箱532经由止回阀531与分支流路530连接。

在泡沫箱532的下游连接有上述喷洒喷嘴550。泡沫箱532经由洗涤剂泵534与供给洗涤剂的洗涤剂箱533连接。

泡沫箱532还与空气泵535连接。空气泵535向泡沫箱532送入空气,产生清洗泡沫等。而且,空气泵535将清洗水、产生的清洗泡沫供给到喷洒喷嘴550。

如上所述,构成了泡沫产生部560,并如下动作。

首先,控制部130使开闭阀530a打开。然后,控制部130对水泵516进行驱动,从热交换器700向泡沫产生部560的泡沫箱532输送清洗水。

此时,在泡沫箱532内,将通过洗涤剂泵534从洗涤剂箱533供给的洗涤剂与从热交换器700供给的清洗水混合。

接着,控制部130对空气泵535进行驱动,向泡沫箱532内供给空气。由此,在泡沫箱532内,生成了清洗泡沫。生成的清洗泡沫被供给到喷洒喷嘴550,从旋转喷嘴550d的喷出口550u喷出到坐便器内表面。

此时,根据水泵516以及空气泵535的输出的增减,使从喷洒喷嘴550喷出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出量以及喷出的势头(喷出速度以及喷出压力)增减。由此,与使用图34进行的说明同样地,能够均匀地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清洗泡沫等。即,泡沫产生部560的空气泵535也与水泵516同样地,作为喷水量改变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以在分支流路530上设置开闭阀530a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在分支流路530与清洗水供给流路690的分支部上设置流路切换阀的结构。

即,本实施方式的泡沫产生部560在开闭阀530a与喷洒喷嘴550之间具有泡沫箱532。泡沫箱532从洗涤剂箱533被供给洗涤剂并生成清洗泡沫。具有如下结构:生成的清洗泡沫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喷出到坐便器内表面。

由此,并非在坐便器内表面形成通过喷洒水或者热水而产生的单纯的水膜,而是形成了通过包含洗涤剂在内的清洗泡沫产生的泡沫膜。其结果,通过清洗泡沫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污物的附着。

此外,通过包含洗涤剂在内的清洗泡沫,能够有效抑制从污物等产生的令人厌烦的臭味。而且,清洗泡沫对使用者而言,带来了视觉上清洁的印象。其结果,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如下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在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450检测到人的进入的情况下,执行朝向坐便器内表面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通过人操作设置于操作部210或者遥控器400上的喷洒开关417来执行喷洒的结构。由此,即使在不使用厕所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坐便器内表面的污物无法忽视的情况下,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包含洗涤剂在内的清洗泡沫等,使污物脱落。而且,能够将在吃水面等上附着顽固的污物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即,通过使用者操作喷洒开关417,无论何时都能够在坐便器内表面形成通过包含洗涤剂的清洗泡沫而产生的泡沫膜。其结果,能够维持坐便器内表面清洁。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具有如下结构:使用者预先通过操作部210或者遥控器400的喷洒选择开关(未图示)而任意选择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清洗水和清洗泡沫中的哪一种。由此,能够根据坐便器内表面的污物程度、臭味等的产生状况来进行选择。其结果,抑制了洗涤剂的不必要的使用,提高性价比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清洗泡沫的情况下,控制部130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与使用图34进行说明的水泵516的输出同样地,改变空气泵535的输出。即,可以将空气泵535用作喷水量改变部。由此,能够喷出清洗泡沫而使其有效地到达距离不同的坐便器内表面的前方、侧方、后方。其结果,能够形成泡沫膜直到坐便器前方的内表面,抑制污物的附着。

具体而言,与图34中说明的情况同样地,在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长(远)的、旋转角度为160°附近,控制部130使空气泵535的输出(空气压)较大(高)。由此,能够提高基于空气泵535的空气压力,增强使清洗泡沫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飞向远处的势头。

另一方面,在从喷出口550u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短(近)的、旋转角度为340°附近,使空气泵535的输出(空气压力)较小(低)。由此,能够使基于空气泵535的空气压力较低,减弱使清洗泡沫飞起的势头。即,根据从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来调整从空气泵535排出的空气压力。其结果,能够将清洗泡沫、清洗水向坐便器内表面没有遗漏地并且均匀地喷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例如还具有通过ccd等拍摄元件检测坐便器的污物的污物检测部(未图示)的结构。此时,控制部130根据污物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在残留有污物的部分进行局部往复,集中地喷洒清洗泡沫等。由此,能够有效抑制、去除附着的污物。另外,除了在污物部分进行局部往复的方法以外,也可以是,以使得通过污物部分的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速度为低速的方式进行旋转驱动。而且,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通过污物部分时,使水泵516、空气泵535的输出增大。由此,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以上,对在非落座状态并且便座关闭状态下执行喷洒喷嘴对坐便器内表面喷出清洗泡沫的控制、作用以及动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即,控制部130对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进行旋转驱动,使其方向在较大的旋转角度范围内。此时,控制部130以使得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的输出为从“低(小)”到“高(大)”的输出的方式进行控制,将清洗泡沫向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喷出。由此,能够喷出清洗泡沫,使得其到达坐便器内表面的宽广的范围。其结果,能够在坐便器内表面的宽广的范围形成泡沫膜,有效抑制污物的附着。

另外,使得上述水泵516为“高”的输出的方式进行控制意味着相比于后述的<8>项以及<9>项中说明的动作条件下的水泵516的输出而言,输出相对较高。

<8>落座状态下的喷洒喷嘴对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控制、作用以及动作

以下,使用图35a以及图35b对在使用者落座于便座300的状态下操作喷洒开关417时的、喷洒喷嘴550的喷出控制进行说明。

图35a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动作的说明图。图35b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方向的说明图。

在该情况下,便座开闭检测部331检测便座关闭状态,落座检测部330检测落座状态。

在上述状态下,使用者按压操作部210或者遥控器400的喷洒开关417。

由此,如图35b所示,控制部130首先将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旋转驱动至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方向朝向坐便器后方的位置。然后,停止喷洒喷嘴550的驱动。另外,坐便器后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相当于图35a所示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为例如100°附近的位置(参照图33)。另外,不限于上述旋转角度,例如可以是逆时针旋转100°至240°左右的范围内。

接着,控制部130将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或者空气泵535的喷出输出控制为“低”的输出。而且,将清洗泡沫从喷洒喷嘴550按照图35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朝向坐便器后方附近喷出规定的时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的时间例如设定为8秒。

即,在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清洗泡沫较弱势头地(“低”的输出)向坐便器后方的位置喷出。因此,不必担心喷出的清洗泡沫飞散到落座于便座300的使用者。而且,喷洒到坐便器后方的清洗泡沫覆盖至坐便器内的吃水面。由此,能够抑制伴随着排泄的臭味以及坐便器内表面的污物的附着。

此外,当使用者在落座状态下排泄的大便、小便落到吃水面时,覆盖坐便器内的吃水面的清洗泡沫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其结果,通过清洗泡沫的缓冲效果,能够抑制向坐便器的周围、使用者的回弹。

根据上述喷洒喷嘴550的动作,当在使用者为落座状态并且便座为关闭状态下,通过喷洒开关417输入了泡沫喷洒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130将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旋转驱动至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方向朝向坐便器后方的位置然后停止。此后,使得水泵516和空气泵535为“低”的输出的方式进行控制,将清洗泡沫向坐便器后方喷出。

即,在使用者落座于便座300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清洗泡沫弱势头地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后方喷出。由此,清洗泡沫不会向使用者飞散,能够通过清洗泡沫覆盖排出口115的吃水面。其结果,能够抑制排泄时的臭味以及坐便器内表面的污物的附着。

<9>便座打开且非落座状态下的喷洒喷嘴的喷出控制、作用以及动作

以下,使用图36a以及图36b对如下情况下的喷洒喷嘴的喷出控制进行说明:在像男子小便时那样,使用者未落座于便座300的状态下并且便座300为大致垂直地打开的状态下,使用者操作喷洒开关417。

图36a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动作的说明图。图36b是示出该喷洒喷嘴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喷出方向的说明图。

在该情况下,由于使用者是站立姿势,因此,便座300是打开状态。即,便座开闭检测部331检测到便座打开状态,落座检测部330检测到非落座状态。

在上述状态下,使用者按下操作部210或者遥控器400的喷洒开关417。

由此,如图36b所示,控制部130首先将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旋转驱动至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方向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115的位置。然后,停止喷洒喷嘴550的驱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图36a所示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为例如150°附近的位置(参照图33)停止。由此,喷出口550u的方向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115。

接着,控制部130如图36a所示那样将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516或者空气泵535的喷出输出控制为“中等”程度的输出。而且,将清洗泡沫从喷洒喷嘴550按照图36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115喷出规定的时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的时间例如设定为8秒。由此,成为喷出的清洗泡沫覆盖排出口115的上部的水面(所谓的吃水面)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中等”程度的输出是指清洗泡沫等直接到达坐便器的排出口115的程度的输出。

即,在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30进行控制,使得喷水量改变部以“中等”程度的输出喷出清洗泡沫等。而且,事先将清洗泡沫喷出到排出口115上部的吃水面附近,快速通过清洗泡沫覆盖吃水面。由此,能够抑制伴随着小便等的排泄的臭味、以及坐便器的吃水面附近的污物的附着。

此外,排泄的小便落到吃水面附近时,覆盖吃水面的清洗泡沫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其结果,通过清洗泡沫的缓冲效果,能够抑制向坐便器的周围的回弹。

另外,在图36a以及图36b中,图示出了将清洗泡沫向坐便器的排出口115的中心附近的一点喷出,但不限于此。例如,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方向只要是向排出口115的吃水面的范围内喷出清洗泡沫即可。在该情况下,喷洒清洗泡沫的位置可以是排出口115的吃水面附近的坐便器前方侧、中心、后方侧或者左右的任意一个。即,将清洗泡沫喷洒到排出口115的吃水面的大致范围内(包括范围内)。由此,能够开始喷出并在几秒的短时间内向吃水面喷洒清洗泡沫。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坐便器的吃水面附近的污物的附着。

此时,不需要在停止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的状态下喷出清洗泡沫。例如,可以使喷洒喷嘴550在排出口115的吃水面附近的狭窄的范围内往复移动并喷洒清洗泡沫。而且,可以使水泵516、空气泵535的喷出输出发生变化,喷出清洗泡沫。由此,能够更高效地通过清洗泡沫覆盖排出口115的吃水面。

根据上述喷洒喷嘴550的动作,当在使用者为非落座状态并且便座为打开状态下,通过喷洒开关417输入了泡沫喷洒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130将喷洒喷嘴驱动部550a旋转驱动至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方向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的位置,然后停止。此后,以使得水泵516、空气泵535为“中等”程度的输出的方式进行控制,将清洗泡沫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115的吃水面附近喷出。

即,当在使用者未落座于便座300的状态并且便座为打开状态下,操作喷洒开关417的情况下,将清洗泡沫以“中等”程度的势头朝向坐便器110的排出口115的吃水面喷出。由此,能够利用清洗泡沫覆盖坐便器110的排出口115上部的吃水面。其结果,能够抑制小便时的臭味以及坐便器110的吃水面附近的污物的附着。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中,控制部130根据朝向便座300的落座状态以及便座的开闭状态,使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方向以及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发生变化。由此,能够根据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场合,实现喷出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550的多样的使用。其结果,能够以适当的泡沫量实现与场合对应的控制,能够节约洗涤剂的使用量。

以下,使用图37以及图38对本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中的卫生清洗装置进行说明。

图37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中的卫生清洗装置设置于坐便器上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8是该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中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主体的立体图。

如图37以及图3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卫生清洗装置100y在以下方面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不同:在带便座的坐便器110y中,将主体200y以夹入于坐便器110y与便座300y之间的方式固定设置。另外,其他的结构、作用以及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在该情况下,卫生清洗装置100y如下设置。

首先,将坐便器110y上的螺栓/螺母(未图示)拧松。

接着,将螺栓以嵌入的方式插入于图38所示的主体200y的螺栓槽200m。

接着,经由主体200y的螺栓槽200m,通过螺栓以及螺母进行再次紧固。由此,将卫生清洗装置100y的主体200y设置固定于坐便器110y。

而且,卫生清洗装置100y的主体200y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同样地,具有便座300y、便盖320y、喷洒喷嘴550、清洗喷嘴831y、未图示的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喷洒喷嘴驱动部、使朝向喷洒喷嘴550的分支流路开闭的开闭阀、控制部以及操作部210等。

另外,上述卫生清洗装置100y与喷洒喷嘴550分开地,采用了具有清洗人体局部的清洗喷嘴831y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不具有清洗喷嘴831y的卫生清洗装置。

上述卫生清洗装置100y的控制部与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同样地,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使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发生变化,向坐便器内表面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此时,如上所述,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550u的旋转角度方向,从喷洒喷嘴550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不同。

因此,在从喷出口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远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使得构成喷水量改变部的水泵的输出为“大(高)”的方式进行驱动。另一方面,在从喷出口到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最近的情况下,以使得水泵的输出为“小(低)”的方式进行驱动。即,根据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控制清洗水、清洗泡沫等的喷出量(以及喷出速度)。由此,能够没有过量或不足地将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喷出,使得其到达坐便器内周面的整体的范围内。其结果,预先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直至坐便器前方的内表面,能够抑制污物的附着。

此时,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根据喷洒喷嘴550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改变基于喷洒喷嘴驱动部的旋转喷嘴的旋转速度。由此,能够使喷出到坐便器内表面的清洗水、清洗泡沫等的喷洒密度更均匀。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污物的附着。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具有:主体,其设置于坐便器;泡沫产生部,其生成清洗泡沫;喷洒喷嘴,其在坐便器内表面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以及喷水量改变部,其使向喷洒喷嘴送出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流量可变。而且,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具有:喷洒喷嘴驱动部,其对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进行旋转驱动;开闭阀,其对通往喷洒喷嘴的水路进行开闭;控制部;以及操作部,其对控制部进行指示设定。可以是,控制部根据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改变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来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由此,能够根据使用卫生清洗装置的场合,实现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的多样的使用。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当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是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长的坐便器前方的旋转角度时,增大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当是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短的坐便器后方的旋转角度时,减小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

由此,能够在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的范围内形成清洗水的水膜或者清洗泡沫的泡沫膜。其结果,能够将污物的附着防患于未然。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从喷洒喷嘴朝向坐便器内表面的高度不同的多个区域喷洒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由此,能够向坐便器内表面的整体或者任意的区域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在喷洒喷嘴的规定旋转角度范围内,通过至少往复1次的正反旋转动作,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由此,所谓的喷洒遗漏部的产生变少。因此,能够实现清洗泡沫等更均匀到达坐便器内表面的喷洒。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按照如下的输出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喷洒喷嘴的正向旋转时的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比反向旋转时的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低。

由此,能够在喷洒喷嘴被往复旋转驱动的正转时,向坐便器的比边缘靠近内侧的吃水面的一侧喷洒清洗泡沫,在反转时,向坐便器的靠近边缘的一侧喷洒清洗泡沫。因此,能够在喷洒初始时,尽早利用清洗泡沫覆盖坐便器的排出口上部的吃水面,并且向靠近边缘的坐便器内表面的大致整周喷洒清洗泡沫。其结果,从坐便器前方至后方的内表面形成了泡沫膜,能够有效抑制污物附着。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根据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改变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速度。

由此,能够任意调整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对整个坐便器内表面的喷洒密度。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当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是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长的坐便器前方的旋转角度时,减小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速度,当是与坐便器内表面的距离较短的坐便器后方的旋转角度时,增大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速度。

由此,能够相对于整个坐便器内表面,使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密度更均匀。

此外,可以是,在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中,在坐便器后方侧设置对喷洒喷嘴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部,控制部在未被旋转限制部限制的旋转范围内对喷洒喷嘴的往复旋转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由喷洒喷嘴的旋转喷嘴的往复动作导致的原点的偏离。由此,能够提高喷洒喷嘴相对于坐便器内表面的旋转角度的位置精度、旋转速度的精度。其结果,能够始终以相同喷出输出以及相同喷洒密度,向坐便器内表面的相同位置喷洒清洗泡沫等。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泡沫产生部具有:泡沫箱,喷水量改变部向该泡沫箱输送清洗水;洗涤剂泵,其将洗涤剂箱的洗涤剂供给到泡沫箱;以及空气泵,其将空气供给到泡沫箱。而且,可以是,将在泡沫箱中生成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从喷洒喷嘴喷出。

根据该结构,向坐便器内表面喷出包含清洗水或者洗涤剂的清洗泡沫。由此,能够提高清洗效果以及抑制污物的附着的效果。此外,通过清洗泡沫,能够抑制令人厌烦的臭味并且能够提供视觉上清洁的印象。其结果,能够向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感。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根据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旋转角度,改变空气泵的输出,从喷洒喷嘴的喷出口向坐便器内表面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由此,能够根据使用卫生清洗装置的场合,实现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的多样的使用。

此外,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还具有对使用者出入卫生间内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传感器。而且,可以是,控制部控制成,在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使用者进入卫生间内时,以规定的圈数或者规定的时间从喷洒喷嘴的喷出口向坐便器内表面喷洒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

根据该结构,使用前预先向坐便器内表面整体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而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由此,能够将使用时的污物的附着防患于未然。

此外,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还具有:立起倒下自如地设置于坐便器的便座;检测落座到便座上的落座状态的落座检测部;以及检测便座的开闭状态的便座开闭检测部。而且,可以是,控制部控制成,根据落座检测部以及便座开闭检测部的信号,改变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以及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

根据该结构,根据落座检测部以及便座开闭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控制来自喷洒喷嘴的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出输出、喷洒喷嘴的旋转速度。由此,能够根据使用卫生清洗装置的场合,实现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的喷洒喷嘴的多样的使用。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在落座检测部的信号为非落座状态、且便座开闭检测部的信号为便座关闭状态时输入了泡沫喷洒信号的情况下,对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进行旋转驱动,并调整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来将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向坐便器内表面的整周喷出。

根据该结构,根据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而在从“高(大)”到“低(小)”的范围内调整喷水量改变部的输出,喷出清洗泡沫等。由此,能够喷出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以使其可靠地到达坐便器内表面的宽广的范围。其结果,能够在坐便器内表面的宽广的范围形成水膜或者泡沫膜,抑制污物的附着。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成,在落座检测部的信号为落座状态、且便座开闭检测部的信号为便座关闭状态时输入了泡沫喷洒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旋转驱动直至到达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朝向坐便器后方的位置并停止,然后将喷水量改变部设为低输出而向坐便器后方喷出清洗泡沫。

根据该结构,在使用者落座于便座的状态下,使清洗水或者清洗泡沫以较弱的势头朝向坐便器内表面的后方喷出。由此,能够以使清洗泡沫等不飞散到使用者的方式进行喷洒。其结果,能够抑制排泄时的令人厌烦的臭味以及坐便器内表面的污物的附着。

此外,可以是,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控制部控制成,在落座检测部的信号为非落座状态、且便座开闭检测部的信号为便座打开状态时输入了泡沫喷洒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旋转驱动直至到达喷洒喷嘴的喷出口的方向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的位置并停止,然后将喷水量改变部设为中等程度输出而向坐便器的排出口喷出清洗泡沫。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像男子小便时那样使用者未落座于便座的状态并且便座开闭检测部的信号为便座打开状态下,清洗泡沫以中等程度的势头朝向坐便器的排出口喷出。由此,能够通过清洗泡沫覆盖坐便器的排出口上部的吃水面。其结果,能够抑制小便时的令人厌烦的臭味以及坐便器的吃水面附近的污物的附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期望根据使用场合来实现喷出清洗泡沫等的喷洒喷嘴的多样的使用的卫生清洗装置、具有喷洒喷嘴的水应用设备等用途。

标号说明

100、100y:卫生清洗装置;101、110、110y:坐便器;102、300、300y:便座;103:便座主体;104、831y:清洗喷嘴;105:喷水喷嘴;106:水供给通路;107:水供给体;108:水扩散体;109:肋;115:排出口;120:除臭装置;130:控制部;200、200y:主体;200m:螺栓槽;201:后主体壳体;210:操作部;211:红外线接收部;220:操作开关;221:臀部清洗开关;222:喷嘴清扫开关;230:设定开关;231:热水温度开关;232:便座温度开关;233:八小时中断开关;234:节电开关;235:便盖自动开闭开关;240:显示灯;320、320y:便盖;330:落座传感器(落座检测部);331:便座开闭传感器(便座开闭检测部);360:便座便盖转动机构;400:遥控器;401:遥控器主体;402:发送部;410:臀部清洗开关;411:女性用清洗开关;412:停止开关;413:移动清洗开关;414:节奏性清洗开关;415:清洗强度开关;416:清洗位置开关;417:喷洒开关;418:便盖开关;419:便座开关;421:显示灯;422:位置显示灯;450:人体检测传感器;500:清洗部;501:底盘;501a:水泵设置部;501b:脚部;502:连接管;510:供水连接口;511:过滤器;512:止回阀;513:定流量阀;514:止水电磁阀;515:溢流阀;516:水泵(喷水量改变部);516a:电机部;516b:连杆机构部;516c:活塞部;516d:吸水口;516e:喷出口;517:调流阀;517a:阀主体;517b:步进电机;517c:供水口;530:分支流路;530a:开闭阀;531:止回阀;532:泡沫箱;533:洗涤剂箱;534:洗涤剂泵;535:空气泵(喷水量改变部);550:喷洒喷嘴;550a:喷洒喷嘴驱动部;550b:入口流路;550c:主体部分;550d:旋转喷嘴;550e:o型圈;550f:o型圈;550h:入口孔;550n:轴;550u:喷出口;560:泡沫产生部;600:副水箱;601:入水口;602:出水口;603:大气开放口;610:水箱主体;611:前部水箱;612:后部水箱;613:大气开放部;613a:缓存部;613b:流路;614:分隔壁;615:入水槽;615a:上表面开口部;616:存积槽;617:屏障壁;618:整流肋;620:水位检测传感器;621:公共电极;622:水位电极;623:上限电极;624:下限电极;630:入水温度传感器;690:清洗水供给流路;700:热交换器;701:外壳;702:平板状加热器;703:出热水部件;710:前面部件;711:入水口;712:出热水口;713:入水流路;714:缝隙;715:加热流路;716:分隔肋;717:通水孔;718:突起;720:背面部件;730:出热水温度传感器;731:过度升温传感器;750:缓存水箱;800:喷嘴装置;801:喷嘴盖;802:连接管;810:支承部;811:底边部;812:倾斜部;813:纵边部;814:导轨;815:齿条引导件;816:抱持部;817:供水接头;820:喷嘴部;830:喷嘴主体;831:臀部清洗喷嘴;832:女性用清洗喷嘴;833:喷嘴清洁部;834:臀部清洗喷出口;835:臀部清洗流路;835a:整流板;836:女性用清洗喷出口;837:女性用清洗流路;838:喷嘴清洁喷出口;839:喷嘴清洁流路;840:喷嘴罩;841:喷嘴罩主体;842:连结部件;843:连结片;843a:连结突起;844:喷出开口;845:排水口;850:连结部;851:连结承受部;851a:前凹陷部;851b:后凹陷部;860:清洗喷嘴驱动部;861:挠性齿条;862:小齿轮;863:驱动电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