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防治的盲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9102发布日期:2018-08-08 09:03阅读:1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防治的盲沟结构。



背景技术:

丘状高原顶部的工程场地,地势相对四周较低洼,在施工过程中挖方区人工边坡和基坑中均出现渗水和涌水现象,按照常规场地外围远处设置截洪沟,近处设置排水沟的方法已无法有效解决。如何在最大限度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安全的原则下,且无需专门进行复杂和昂贵的基坑施工降水,而达到基坑截排水和边坡防治的目的,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边坡防治的盲沟结构,能够同时有效防治边坡渗水和基坑涌水,对场地的正常施工不产生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边坡防治的盲沟结构包括在边坡上游外围挖设的盲沟沟渠,盲沟沟渠的底部设有砂砾石垫层,盲沟沟渠的侧壁以及砂砾石垫层上铺设双层防渗土工膜,在双层防渗土工膜上混合铺设砂砾石回填料与碎石回填料,所述的砂砾石回填料包覆在碎石回填料外部,碎石回填料的高度在地下水位线以上;砂砾石回填料上方铺设场地土回填料至地面高度。

所述盲沟沟渠的底部低于场地内部的地下水位。

所述砂砾石垫层的厚度为30cm~50cm。双层防渗土工膜铺设在盲沟沟渠的内侧壁下部、底部及整个外侧壁,内侧壁下部的铺设高度为50cm~100cm。

碎石回填料下方的砂砾石回填料的厚度为30cm~50cm,碎石回填料上方的砂砾石回填料的厚度为50cm~100cm,碎石回填料的一个侧面与盲沟沟渠的内侧壁贴合。

在边坡底部开挖有排水沟;盲沟沟渠的外围开挖有截洪沟。

本实用新型用于边坡防治的盲沟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一、在边坡上游外围挖设的盲沟沟渠;

步骤二、将盲沟沟渠内的地下水抽排后,铺设砂砾石垫层;

步骤三、在盲沟沟渠的内侧壁下部、底部及整个外侧壁上铺设双层防渗土工膜;

步骤四、在双层防渗土工膜的底部铺设砂砾石回填料,再在盲沟沟渠的内侧铺设碎石回填料至地下水位线以上,然后,在碎石回填料外侧与双层防渗土工膜之间铺设砂砾石回填料,最后在碎石回填料上方继续铺设砂砾石回填料;

步骤五、在砂砾石回填料上方铺设场地土回填料至地面高度,完成施工。

步骤一中所述盲沟沟渠的开挖深度低于场地内部的地下水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双层防渗土工膜阻隔地下水由高处向低处渗流,由于盲沟沟渠的底部设有砂砾石垫层,在双层防渗土工膜上混合铺设砂砾石回填料与碎石回填料,利用大颗粒砂砾石和碎石代替原地基土,能作为新的贮水层储存和吸收大部分地下水,双管齐下,截断了地下水向边坡和基坑的渗流通道,对边坡的稳定性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在边坡上游源头拦截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的渗流场,能够同时有效防治边坡渗水和基坑涌水的问题,相对于专门的基坑施工降水工程和边坡防治方案,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边坡防治的盲沟结构设计方案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在边坡底部增设排水沟的设计方案示意图;

附图中:1-盲沟沟渠;2-砂砾石垫层;3-砂砾石回填料;4-碎石回填料;5-双层防渗土工膜;6-地下水位线;7-截洪沟;8-场地土回填料;9-自然地面高程线;10-场平高程线;11-场地围墙;12-挖方区人工边坡;13-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在确定基坑降水和边坡防治的范围后,首先在边坡外围(上游)挖一条盲沟沟渠1,沟渠设计深度和宽度根据实际工程及地下水涌水量计算综合考虑,一般为1.2~1.5m,深度应当根据地层岩性及场内标高综合判定判别,原则上以沟渠底部低于场地内部地下水位为宜。同时应重点考虑排水问题,盲沟深度越大截排水效果好,但是必须设计好排水通道。

将沟渠内地下水抽排后再底部垫入厚度30~50cm,颗粒级配良好的砂砾石作为垫层。

在垫层上部沟渠的整个外侧壁、底部及内侧壁下部铺垫双层防渗土工膜5,土工膜的铺设应从沟渠“整个外侧壁-底部-内侧壁下部”完整覆盖,内侧壁下部铺垫深度为50~100cm。

在双层防渗土工膜5底部回填厚度30~50cm的砂砾石,然后在沟壁内侧回填碎石料至地下水位线以上,外侧由砂砾石回填,然后在其上回填厚度50~100cm的砂砾石。

最后由场地土回填至地面高度。

以上盲沟的具体规模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做适当调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该设计方案可在工程场地外围阻隔地下水,不影响场地施工,简化治理难度,同时达到基坑防水和边坡防治的作用,对类似场地环境条件的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盲沟设计设计方案重点考虑对边坡的保护作用,当受限于施工开挖深度、地下水排水等影响,不能完全阻止地下水渗入场地内,还可考虑在围墙外侧和边坡增设排水沟(如附图2所示)或第二道盲沟的形式,但应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这些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