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脚螺栓固定预制板的管廊端口临时封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90932发布日期:2018-08-04 13:2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设计地下综合管廊分段施工时的管廊衔接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在已建管廊端部进行临时封堵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成为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将电力、天然气、通讯、给水、制冷等两种以上的管线铺设到道路以下同一空间。有利于解决路面反复开挖、管线维修难和空中挂线密集等问题,实现了对城市管线的集中管理和维护。因此,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及方法的深入研究推广存在现实意义。

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周期长、范围广、成本高,通常情况下管廊分多期建设。已建管廊与远期建设管廊时间间隔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因此,为了保护已建管廊内部设备,以及确保正常运作不受影响,要对已建管廊两端进行临时封堵。封堵时首先要考虑封堵墙与主体结构的关系,不能破坏主体结构,要拆除方便,确保封堵结构安全,同时要兼顾封堵方法的实用性及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脚螺栓固定预制板的管廊端口临时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待管廊底板施工完成,墙体钢筋绑扎后,将制作好的混凝土预制板吊装至距管廊端部200~300mm范围内待封堵位置进行拼装,采用地脚螺栓固定预制板下部,并支墙体模板用支撑架固定,绑扎管廊顶板钢筋;

步骤2、在预制板上端面及侧端面(即与现浇混凝土接触部位)设置隔离层,浇筑管廊侧墙与顶板混凝土;

步骤3、待顶板养护好后拆模,采用地脚螺栓将预制板背水面侧和顶板固定;

步骤4、在形成的接缝处及相邻预制板拼装缝处进行防水处理。

所述管廊采用分舱封堵的方式进行临时封堵。

所述步骤1中预制板包括上下拼装的若干块,上下相邻预制板上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槽,利用预制板上的子母槽进行拼装,形成管廊结构腔体的临时封堵墙体,所述预制板相互拼接面子母槽为几字型凹凸配合结构,子母槽接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所述步骤2中隔离层为由土工布等柔性布料制成的隔离界面。

所述预制板与管廊底板固定采用的地脚螺栓分布在预制板两侧,预制板与管廊顶板固定采用的地脚螺栓分布在预制板背水面侧,地脚螺栓通过l型基座固定连接预制板和管廊顶板、管廊底板。

所述基座上均分布有八个地脚螺栓,每一个地脚螺栓固定时下方设置橡胶止水垫圈。

所述固定基座的个数、上下拼接的预制板个数和尺寸均根据管廊各舱口尺寸确定。

所述管廊顶板与预制板衔接处设有向上凸起的反拱结构,所述反拱结构内侧形成的凹槽用于放置预制板顶部,凹槽剩余部分用硬质泡沫块体填充,凹槽外部与管廊顶板内侧衔接部位用砂浆层找平。

所述步骤4中的防水处理方式为在预制板与管廊墙体形成的接缝处及相邻预制板拼装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已建所述管廊需做延伸时,只需破除砂浆层,抽出硬质填充体,松动地脚螺栓,拆除预制板,并修复管廊底板、管廊顶板凹槽和螺栓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临时封堵不会导致主体结构破坏,成本较低;

2、预制板制作方便,制作时上下部预留螺栓孔,封堵时采用地脚螺栓将其与底板和顶板固定,上端面及侧端面设置隔离层,与顶板、侧墙浇筑在一起,封堵方式简单;

3、管廊顶板设置的反拱结构方便后期预制板的拆除;

4、在预制板处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能够保证两端不会渗漏水;

5、对前期已建管廊两端进行临时封堵,不影响管廊的正常运作,并且有效保护了管廊内部设施;

6、已建管廊在未来需要延伸时,只需松掉地脚螺栓,拆除预制板即可,方法简单,实施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管廊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ⅰ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地脚螺栓a处局部详图;

图4为图1中ⅱ-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子母槽拼装大样图;

其中:1-管廊墙体;2-管廊顶板;3-管廊底板;4-预制板;5-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6-隔离层;7-预制板侧端面;8-基座;9-地脚螺栓;10-预制板上端面;11-硬质泡沫块体;12-砂浆层;13-反拱结构;14-子母槽;c-迎水面;d-背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地脚螺栓固定预制板的管廊端口临时封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待管廊底板3施工完成,墙体钢筋绑扎后,将制作好的混凝土预制板4吊装至距管廊端部200~300mm范围内待封堵位置进行拼装,采用地脚螺栓9固定预制板下部,并支墙体模板用支撑架固定,绑扎管廊顶板2钢筋;

步骤2、在预制板上端面10及预制板侧端面7(即与现浇混凝土接触部位)设置隔离层,浇筑管廊侧墙与顶板混凝土;

步骤3、待顶板养护好后拆模,采用地脚螺栓9将预制板背水面侧和顶板固定;

步骤4、在形成的接缝处及相邻预制板拼装缝处进行防水处理。

管廊内部采用分舱封堵的方式进行临时封堵。

如图4所示,步骤1中预制板4包括上下拼装的若干块,上下相邻预制板上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槽14,利用预制板上的子母槽进行拼装,形成管廊结构腔体的临时封堵墙体,所述预制板4相互拼接面子母槽为几字型凹凸配合结构,子母槽接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步骤2中隔离层6为由土工布等柔性布料制成的隔离界面。

预制板4与管廊底板3固定采用的地脚螺栓分布在预制板4迎水面和背水面两侧,预制板4与管廊顶板2固定采用的地脚螺栓9分布在预制板背水面侧,地脚螺栓9通过l型基座8固定连接预制板4和管廊顶板3、管廊底板2。

基座8上均分布有八个地脚螺栓9,每一个地脚螺栓固定时下方设置橡胶止水垫圈。

固定基座8的个数、上下拼接的预制板4个数和尺寸均根据管廊各舱口尺寸确定。

管廊顶板2与预制板4衔接处设有向上凸起的反拱结构13,反拱结构13内侧形成的凹槽用于放置预制板顶部,凹槽剩余部分用硬质泡沫块体11填充,凹槽外部与管廊顶板2内侧衔接部位用砂浆层12找平。

步骤4中的防水处理方式为在预制板与管廊墙体1形成的接缝处及相邻预制板拼装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5。

已建所述管廊需做延伸时,只需破除砂浆层,抽出硬质填充体,松动地脚螺栓9,拆除预制板4,并修复管廊底板、管廊顶板凹槽和螺栓孔。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脚螺栓固定预制板的管廊端口临时封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待管廊底板施工完成,墙体钢筋绑扎后,将制作好的混凝土预制板吊装至待封堵位置进行拼装,采用地脚螺栓固定预制板下部,并支墙体模板用支撑架固定,绑扎管廊顶板钢筋;步骤2、在预制板上端面及侧端面设置隔离层,浇筑管廊侧墙与顶板混凝土;步骤3、待顶板养护好后拆模,采用地脚螺栓将预制板背水面侧和顶板固定;步骤4、在形成的接缝处及相邻预制板拼装缝处进行防水处理。本发明的临时封堵方法不会导致主体结构破坏,成本较低;预制板制作方便,利用预制板对前期已建管廊两端进行临时封堵,不影响管廊的正常运作,并且有效保护了管廊内部设施。

技术研发人员:白尧尧;张桂军;刘凯;向军;尹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7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