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26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机的浇口结构,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底端设有2个与主管道相通的出料管。本实用新型把浇注机的浇口设计为双出料管,在浇注时减少弹性体的流动距离,缩短了流平所需要的时间。所述主管道具有与浇注机转动连接的结构,转动主管道调整2个出料管所在平面和待浇注的缝的夹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弹性体的流动距离,进一步缩短流平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专利说明】浇注机的浇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机,尤其涉及一种浇注机的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用弹性体浇注填充宽度超过100毫米的铁路桥梁等大型基建工程的伸缩缝时,施工作业要求弹性体必须有一定的表干速度,而现有的弹性体浇注机无法达到这种需求。参见图1所示,现有弹性体浇注机的浇口是单孔型,导致浇注作业时弹性体流平会需要较长的时间,常常发生还没有流平就固化的现象,为了满足流平时间,施工方只能延长固化时间,但是这样就无法达到对表干速度的要求,施工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使弹性体在短时间内流平的浇注机的浇口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浇注机的浇口结构,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底端设有2个与主管道相通的出料管。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道具有与浇注机转动连接的结构。
[0006]其中,所述2个出料管的出口末端相距80-120mm。
[0007]可选的,所述2个出料管平行设置。
[0008]可选的,所述2个出料管成夹角布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底端。其中,所述夹角为60-150 度角。
[0009]本实用新型将浇注机的浇口设计为双出料管,这样能在浇注时减少弹性体的流动距离,从而缩短流平所需要的时间。所述主管道具有与浇注机转动连接的结构,转动主管道调整2个出料管所在的平面和待浇注的缝的夹角,最大限度地减少弹性体的流动距离,进一步缩短流平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现有技术弹性体浇注机的单孔型浇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第一种使用方式示意图。
[0014]图5: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第二种使用方式示意图。
[0015]图6: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第三种使用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主管道100,所述主管道100具有与浇注机转动连接的结构。所述主管道100的底端设有2个与主管道100相通的出料管200,所述2个出料管200平行设置,并且2个出料管200的出口末端的距离 d 为 80_120mm。
[0017]参见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浇口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主管道100,所述主管道100具有与浇注机转动连接的结构。所述主管道100的底端设有2个与主管道100相通的出料管200,所述2个出料管200成夹角布置在所述主管道100的底端,其中夹角α为60-150度角,2个出料管200的出口末端的距离d为100mm。
[0018]本实用新型在浇注时,根据待浇注的缝的宽度调整2个出料管200所在平面和缝的夹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浇注弹性体的流动距离,从而缩短流平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下面以第二实施例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使用方式:
[0019]方式一:参见图4,缝宽为200mm,转动主管道100使2个出料管200所在的平面和缝垂直,此时2个出料管200的出口距缝边均为50mm。
[0020]方式二:参见图5,缝宽为100mm,转动主管道100使2个出料管200所在的平面和缝成30度角,此时2个出料管200的出口距缝边均为25mm。
[0021]方式三:参见图6,缝宽为80mm,转动主管道100使2个出料管200所在的平面和缝平行,相当于现有技术的单孔浇注。
[0022]本实用新型将浇注机的浇口设计为双出料管,所述主管道100具有与浇注机转动连接的结构,实现了流平时间与固化时间的最佳平衡,适用于宽度为30— 250mm的伸缩缝弹性体浇注,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效率高,浇注弹性体流平性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体浇注机的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底端设有2个与主管道相通的出料管;所述主管道具有与浇注机转动连接的结构;所述2个出料管的出口末端相距80-120mm ;所述2个出料管成夹角布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底端,所述夹角为60-150 度角。
【文档编号】E01D19/06GK203716056SQ20142002326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张涛, 宋福, 曹利, 吴冲, 牛斌, 胡所亭, 班新林, 王乐然, 葛凯 申请人:神华新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