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9535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中,其包括止退锚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止退锚杆两端的第一锚固块和第二锚固块,所述止退锚杆的所述两端分别锚固在所述第一锚固块和第二锚固块上。本实用新型牵索挂篮止退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能有效简化施工过程和降低施工风险。
【专利说明】牵索挂篮止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桥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斜拉桥牵索挂篮的止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常采用牵索挂篮进行悬臂浇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牵索挂篮由斜拉索和锚固装置与箱梁进行固定,由于斜拉索有一个水平向后的分力,可能会导致牵索挂篮向后偏移,为了保证牵索挂篮能够正常施工,必须设置一个能抵消这个水平分力的止退装置。
[0003]目前国内常用的牵索挂篮止退装置有止退楔块、受剪钢棒或花篮螺栓连接杆。其中,止退楔块是利用楔块的水平剪力抵消斜拉索的水平分力;受剪钢棒采用钢棒的抗剪力抵抗斜拉索的水平分力;花篮螺栓连接杆利用已经施工的斜拉索螺帽作为锚固点,利用花篮螺栓的受拉抵抗挂篮的水平分力。
[0004]止退楔块预埋件安装定位过程中,定位精度要求高,需要切断许多钢筋,对结构整体受力不利,可调节余地小。受剪钢棒不仅需要精确定位,而且要保证需要受力均匀,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常难控制,施工风险大。花篮螺栓连接杆装置,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连接到已经安装的斜拉索锚具上,但是由于现场操作空间有限,止退装置非常大,且无法借助机械安装,安装难度非常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施工过程、降低施工风险的牵索挂篮止退装置。
[0006]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中,其包括止退锚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止退锚杆两端的第一锚固块和第二锚固块,所述止退锚杆的所述两端分别锚固在所述第一锚固块和第二锚固块上。
[0008]所述止退锚杆与第二锚固块的连接依赖锚固装置:还包括将所述止退锚杆与所述第二锚固块锚固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依次叠压在一起的平垫、调节垫片以及螺帽。
[0009]关于所述调节垫片的结构:所述调节垫片包括上垫片和下垫片,两者在所述止退锚杆轴线方向上以弧度相同的弧面相互抵压,所述上垫片和下垫片设有供所述止退锚杆贯穿的通孔。
[0010]关于通孔的设置:所述上垫片的通孔为圆柱通孔。所述下垫片的通孔为槽孔。
[0011]关于所述第一锚固块、第二锚固块的形成:所述第一锚固块为与牵索挂篮一同加工而成的钢结构。所述第二锚固块为与箱梁一同加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0012]关于所述止退锚杆的布置方向:所述止退锚杆相对于水平面向牵索挂篮前进方向倾斜布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0014](I)所述与箱梁一同加工的第二锚固块,只需预留一个供所述止退锚杆贯穿的通孔,该通孔尺寸相对小,因此箱梁的钢筋的布置可避开该通孔,以此减少切断箱梁的钢筋,减少了对箱梁主体结构的破坏;
[0015](2)该止退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一方面,方便明确箱梁和牵索挂篮的受力,以便进行施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辅助机械进行安装,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增强了高空作业安全性;
[0016](3)所述调节垫片的设置有利于适应施工过程人为因素产生的精度偏差,让止退锚杆和第二锚固块的安装保持稳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a为本实用新型牵索挂篮止退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部分箱梁结构以及牵索挂篮的结构。
[0018]图1b为图1a虚线圆圈部分的放大图,示出止退装置的详细结构。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垫片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垫片的上垫片的俯视图,示出横截面和通孔的形状。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垫片的下垫片的俯视图,示出横截面和通孔的形状。
[0022]图5a为本实用新型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在第二锚固块的锚固面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5b为本实用新型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在第二锚固块的锚固面倾角过大时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5c为本实用新型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在第二锚固块的锚固面倾角过小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请参考图la,在斜拉桥利用牵索挂篮2浇筑箱梁I的过程中,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牵索挂篮止退装置4,具体地,在所述牵索挂篮2前进至下一个作业位置,准备浇筑待浇箱梁段12前,先要安装好将牵索挂篮2固定在前一个已浇箱梁段11上的所述止退装置4。
[0027]参考图lb,所述止退装置4包括第一锚固块41、第二锚固块42、止退锚杆43、螺帽44、平垫45、螺帽46、平垫47以及调节垫片48。其中,所述螺帽46、平垫47和调节垫片48组成锚固装置(未标示),用于将所述止退锚杆43的其中一末段与所述第二锚固块42相锚固。所述止退锚杆43相对于水平面向牵索挂篮2的前进方向倾斜布置。
[0028]如图1a和图1b所示,所述第一锚固块41设置在所述牵索挂篮2上,优选为与所述牵索挂篮2 —同加工而成的钢结构;该第一锚固块41设有第一锚固面411。所述第二锚固块42设置在所述箱梁I上,优选为与所述箱梁I 一同浇筑加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该第二锚固块42设有第二锚固面421。所述止退锚杆43贯穿所述第一锚固块41和第二锚固块42,该止退锚杆43的两端分别锚固在所述第一锚固面411和第二锚固面421上:该止退锚杆43利用螺帽44和平垫45将其一端锚固在所述第一锚固面411上,利用所述锚固装置(包括螺帽46、平垫47和调节垫片48)将其另一端锚固在所述第二锚固面421上,其中,所述调节垫片48布置在螺帽46和平垫47之间。
[0029]请参考图2?4和图5a,所述调节垫片48包括在所述止退锚杆43轴线方向上相互抵压的上垫片481和下垫片482。
[0030]所述上垫片481具有矩形横截面,其本体具有上表面48lb、下表面481a和设置在中心位置的通孔481c。该上垫片481中间薄、两边厚。所述下表面481a为弧面;所述通孔481c的横截面为圆形,即该通孔481c为圆柱通孔,该通孔481c用于供所述止退锚杆43贯穿。
[0031]所述下垫片482同样具有矩形横截面,其本体具有上表面482a、下表面482b和设置在中心位置的通孔482c。该下垫片482中间厚、两边薄。所述上表面482a同样为弧面,并且,与所述上垫片481的下表面481a的弧度相同,进一步地,该下垫片482的上表面482a的弧面面积较大。所述通孔482c也可供所述止退锚杆43贯穿,并且还包括一定的空余空间供所述止退锚杆43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通孔482c的横截面为腰型,即该通孔482c为槽孔。
[0032]以下结合图la、图1b和5a?5c对所述调节垫片48的结构及安装使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3]请继续参考图1a和图lb,所述牵索挂篮2始终作为作业平台在斜拉桥的箱梁I的浇筑过程中不断前进,也就是说,对于该止退装置4,所述第一锚固面411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而所述第二锚固面421的结构在浇筑待浇箱梁段12的时候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出现施工误差,会出现该第二锚固面421的倾角α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0034]如图5a所示,所述第二锚固块42的第二锚固面421的倾角α为一个预设的值,所述螺帽46、上垫片481的通孔481c、下垫片482的通孔482c以及平垫47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形成中心轴线(未图示),所述止退锚杆43沿此中心轴线穿过,此时,所述上垫片481和下垫片482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互相叠压,所述上垫片481的上表面481b和下垫片482的下表面482b相互平行,即螺帽46和平垫47平行。
[0035]如图5b和图5c所示,所述第二锚固面421的倾角α大于或小于预设值时,所述直接与该第二锚固面421接触的平垫47的轴线偏离了所述中心轴线,使该平垫47与螺帽46之间不再平行,为了使所述止退锚杆43依然能够与所述第二锚固块42稳固地锚固,所述下垫片482利用其通孔482c的空余位置以及其本体不均一的厚度,通过移动该下垫片482至合适的位置,保持所述螺帽46、上垫片481、下垫片482以及平垫47的紧密接触,维持所述锚固装置的锚固功能,用以保持所述止退锚杆43依然锚固于第二锚固块42上。
[0036]根据上述关于所述调节垫片48的调节情况的描述,所述上垫片481和下垫片482还可以设置为:所述上垫片481和下垫片482的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下垫片482的通孔482c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者为含有多个弧形边的其他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上述仅为举例,虽然没有体现在附图中,但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并行不悖。
[00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牵索挂篮止退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能有效简化施工过程和降低施工风险。
[003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止退锚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止退锚杆两端的第一锚固块和第二锚固块,所述止退锚杆的所述两端分别锚固在所述第一锚固块和第二锚固块上; 还包括将所述止退锚杆与所述第二锚固块锚固的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依次叠压在一起的平垫、调节垫片以及螺帽; 所述调节垫片包括上垫片和下垫片,两者在所述止退锚杆轴线方向上以弧度相同的弧面相互抵压,所述上垫片和下垫片上均设有供所述止退锚杆贯穿的通孔,其中,所述下垫片的通孔供所述止退锚杆贯穿后还包括供该止退锚杆调整位置的空余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片的通孔为圆柱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片的通孔为槽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块为与牵索挂篮一同加工而成的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固块为与箱梁一同加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牵索挂篮止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锚杆相对于水平面向牵索挂篮前进方向倾斜布置。
【文档编号】E01D21/10GK204059209SQ20142018542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肖向荣, 赖引明, 柴伟, 刘朝霞, 祝士光, 刘怀刚, 粟本赢, 张文龙, 冯志杰 申请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