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岔安装装置长效耐压绝缘角钢垫板。
背景技术: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对道岔转换设备安装装置与钢轨进行绝缘隔离,以维持轨道电路的工作。现有的绝缘方式多为通过铁件外加装绝缘板、件拼装或在铁件外表面涂覆一层绝缘材料进行绝缘隔离。然而此类绝缘隔离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方面是绝缘板、件的拼装存在缝隙和爬电距离不足,造成整体结构耐压低,电击穿后绝缘失效;另一方面是涂覆一层绝缘材料的隔离,其关键部位无法进行气泡、裂纹和夹层等缺陷的探测,同样有电击穿后绝缘失效和后果。
现有技术的绝缘角钢垫板,结构复杂,由两块钢板、两只固定孔、两块环氧树脂绝缘板压铸而成,制造成本高;现有技术的绝缘角钢垫寿命不长,绝缘管和绝缘板在常态下,使用寿命最多不超过两年;因其寿命不长,则需要定期更换或维修,而且维修繁琐,定期分解更换绝缘管和绝缘板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岔安装装置长效耐压绝缘角钢垫板,结构简单,整体配件少,在常态下理论使用寿命大于十五年,维修简单,免于维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道岔安装装置长效耐压绝缘角钢垫板,包括绝缘底板和垫板,绝缘底板呈长方形板状,其上表面固定设有垂直绝缘底板的挡板,将绝缘底板左右方向分成加强区和固定区,垫板固定在加强区上表面,垫板上设有压铸孔,垫板通过压铸孔与加强区固定连接,固定区上设有两个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为柱形沉孔。
所述固定孔分为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下半部俯视方向形状均为为: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为方形,分别为横向和纵向设置在绝缘底板固定区上;第一固定孔上半部俯视方向形状为圆形,第二固定区上半部俯视方向形状与其下半部形状相似,且大于其下半部形状。
所述压铸孔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垫板上。
所述垫板为钢板。
所述绝缘底板的材质为尼龙1010+30%玻璃纤维。
所述垫板通过压铸孔压铸在绝缘底板上,压铸孔上端有倒角。
所述绝缘底板下表面为长方形,沿长方形较长边分别设有向下突起的档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整体配件少;整体结构由垫板、绝缘底板和固定孔依次压铸成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也得到控制;
2.使用寿命长,在常态下理论使用寿命大于十五年;原有的绝缘角钢垫寿命不长,绝缘管和绝缘板在常态下,使用寿命最多不超过两年,本实用新型的理论寿命可以达到十五年之久,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3.安装简单,免于维护;本实用新型具有配减少、寿命长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俯视;
图3为图2中A-A剖面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依照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加强区,2-垫板,3-第一固定孔,4-第二固定孔,5-压铸孔,6-挡板,7-固定区,8-挡边。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道岔安装装置长效耐压绝缘角钢垫板,包括绝缘底板和垫板2,绝缘底板呈长方形板状,从左至右分为加强区1和固定区7,垫板2固定在加强区1上表面,垫板2上设有压铸孔5,垫板2通过压铸孔5与加强区1固定连接,固定区7上设有两个固定孔,分别为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4。
所述固定孔为柱形沉孔。
所述固定孔分为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4,两个固定孔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下半部俯视方向形状均为为: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为方形,分别为横向和纵向设置在绝缘底板固定区上;第一固定孔3上半部俯视方向形状为圆形,第二固定孔4上半部俯视方向形状与其下半部形状相似,且大于其下半部形状。
所述压铸孔5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垫板2上。
所述垫板2为钢板,其厚度为5mm,钢板为长方形板状,其宽度小于绝缘底板宽度。
所述绝缘底板的材质为尼龙1010+30%玻璃纤维。
所述垫板2通过压铸孔5压铸在绝缘底板上。
所述垫板通过压铸孔5压铸在绝缘底板的固定区1上,压铸孔5上端有倒角。
所述绝缘底板下表面为长方形,沿长方形较长边分别设有向下突起的档边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