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交通,尤其涉及一种直连式无砟轨道张拉锁以及无砟轨道。
背景技术:
截止2015年6月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7万公里,其中无砟轨道已经达到1.2万公里,铺设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线路,如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沪杭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杭甬高速铁路、京石武高速铁路、合蚌高速铁路、津秦高速铁路、杭长高速铁路、合福高速铁路安徽段等,累计已经达到4500公里,占无砟轨道总长的1/3。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是一种纵连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道板、砂浆层、底座板等组成。为了实现轨道板的纵连,现有的技术是用标准张拉锁将相邻轨道板的精轧螺纹钢进行连接,并在板间浇筑高强混凝土。标准张拉锁采用球墨铸铁制造,长度固定,适用于精轧螺纹钢筋没有滑丝且宽度为190~230mm的宽接缝。而当宽接缝宽度大于230mm,或虽宽接缝宽度不大于230mm,但精轧螺纹钢筋有滑丝时,安装标准张拉锁均不能保证纵向力的传递,另外在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维护过程中,需要打开宽接缝,更换张拉锁,有些情况下,由于宽接缝过宽、精轧螺纹钢筋滑丝等原因,安装标准张拉锁已经无法确保纵向力的有效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连式无砟轨道张拉锁,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标准张拉锁受限于宽接缝的尺寸以及在钢筋滑丝时难以保证纵向力传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连式无砟轨道张拉锁,包括具有两个连接端的旋钮以及可分别与外设钢筋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分别位于所述旋钮的两侧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连接套与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一一对应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连接套均具有沿外设钢筋长度方向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外设钢筋螺纹连接的第一内螺纹。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连接端的外圆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孔朝向对应的所述连接端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连接的第二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具有贯穿两个所述连接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个端口分别正对两个所述连接孔,且所述通孔的口径大于外设钢筋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两个端口处均设置有第三内螺纹,每一所述连接套靠近对应所述连接端的端部处均具有伸入所述通孔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上具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端的所述第三内螺纹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具有沿轴向凸出两个所述连接端的凸台,所述凸台沿轴向的投影呈六边形,且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旋钮轴向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包括依次铺设的若干轨道板,相邻两个所述轨道板之间的宽接缝内均设置有上述的轨道张拉锁,且相邻两个所述轨道板的两个钢筋分别与对应所述轨道张拉锁的两个所述连接套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锁,由两个连接套以及一个旋钮组成,两个连接套可分别与外设钢筋连接,同时还分别与旋钮的两个连接端螺纹连接,且由于两个连接端的螺纹选向相反,对此当旋转旋钮时,与两个连接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套均相对旋钮移动,且两个连接套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在旋转旋钮时,两个连接套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进而形成对两个外设钢筋之间距离的调节,对此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锁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宽接缝,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另外其加工安装均比较方便,且在安装完成并施加纵向力后可以确保纵向力的传递、轨道的稳定和运营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连式无砟轨道张拉锁与外设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直连式无砟轨道张拉锁的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直连式无砟轨道张拉锁的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连式无砟轨道张拉锁1,包括两个连接套11以及一个旋钮12,旋钮12具有两个连接端121,两个连接套11则主要是用于分别可拆卸连接无砟轨道上的外设钢筋2连接,两个连接套11分别位于旋钮12的两侧且与两个连接端121一一对应,且在两个连接套11与旋钮12连接后,两个连接套11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一连接套11与对应的连接端1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且两个连接端121上设置的螺纹旋向相反,即其中一连接端121的螺纹正旋,另一连接端121的螺纹则为反旋。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张拉锁1可以用于连接无砟轨道中宽接缝的两个外设钢筋2,进而可以将宽接缝两侧的轨道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张拉锁1的两个连接套11分别可拆卸连接宽接缝内的两个外设钢筋2,同时采用旋钮12螺纹连接两个连接套11,对此通过张拉锁1可以使得两个外设钢筋2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对于旋钮12与两个连接套11之间,由于形成旋向相反的螺纹连接,当旋转旋钮12时,由于外设钢筋2的连接,两个连接套11不会随旋钮12同步旋转,从而使得连接套11与旋钮12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且由于两个连接端121的螺纹旋向相反,旋转旋钮12后两个连接套11之间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对此通过这种结构的张拉锁1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宽接缝连接,且当宽接缝较大时,调节两个连接套11相对远离以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在宽接缝的尺寸略小时,调节两个连接套11相对靠近以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减小,张拉锁1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锁1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制作与安装时均非常方便,且在调节使用时也只需旋转旋钮12,操作简单可靠,另外在安装完成并施加纵向力后可以确保纵向力的传递、轨道的稳定和运营的安全。
参见图1以及图2,细化连接套11与外设钢筋2的连接结构,每一连接套11均具有一连接孔111,该连接孔111沿外设钢筋2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接套11,且在连接孔1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设钢筋2螺纹连接的第一内螺纹112。本实施例中,对于外设钢筋2的外表面通常均呈螺纹状,外设钢筋2由连接套11远离旋钮12的一端伸入伸入连接孔111内,且与连接孔111内壁上的第一内螺纹112螺纹连接,对于第一内螺纹112由连接孔111远离旋钮12的端口处环绕设置,当将外设钢筋2伸入连接孔111内后,外设钢筋2对连接孔111的该端口处形成封堵,可以避免外界杂物由该端口处进入连接孔111内,而且这种可拆卸连接,简单有效。当然对于连接套11与外设钢筋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比如直接螺栓锁紧或者夹紧等。
再次参见图1-图3,细化旋钮12连接端121与对应连接套11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一般为两种,其中一种为每一连接端121的外圆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22,连接孔111朝向对应的连接端121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122匹配连接的第二内螺纹。本实施例中,连接端121上为外螺纹,连接套11上为配套的内螺纹,对此在连接时连接端121伸入对应连接套11的连接孔111内,对应这种结构,连接孔111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第一内螺纹112远离旋钮12,另一部分为第二内螺纹靠近旋钮12。在旋钮12上设置有通孔123,通孔123贯穿两个连接端121,且其两个端口分别正对两个连接孔111,通孔123的口径大于外设钢筋2的径向尺寸。每一连接孔111中,对应第一内螺纹112部分的尺寸小于对应第二内螺纹部分的尺寸,以保证旋钮12的通孔123尺寸可以不小于外设钢筋2的尺寸,对此可以根据需要外设钢筋2具有部分结构穿过对应的连接孔111进入通孔123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通孔123的两个端口处均设置有第三内螺纹,每一连接套11靠近对应连接端121的端部处均具有伸入通孔123内的连接部,在每一连接部的外表面上均具有与通孔123对应端的第三内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在这种方式中,连接套11为外螺纹,旋钮12为内螺纹,连接套11的连接部伸入通孔123内进行螺纹连接。
参见图3,进一步地,旋钮12具有凸台124,该凸台124沿旋钮12的径向设置,且沿旋钮12的轴向凸出两个连接端121的外圆面,凸台124沿轴向的投影呈六边形,其位于旋钮12沿轴向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位于旋钮12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台124,且凸台124的外形类似于六角螺帽,其可以与标准扳手配套,对此在需要转动旋钮12时,只需采用对应尺寸的扳手与凸台124卡合,通过旋转扳手以实现对张拉锁1的调节,比较方便。
再次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包括依次铺设的若干轨道板(图中未示出),相邻的两个轨道板之间具有宽接缝,在每一宽接缝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的张拉锁1,且相邻两个轨道板的两个钢筋2分别与对应张拉锁1的两个连接套1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的张拉锁1应用于无砟轨道上,张拉锁1与轨道板伸出的钢筋2配合连接,具体为钢筋2穿过张拉锁1对应的连接孔111螺纹锁定,可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纵向力的传递、轨道的稳定和运营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