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道路初期雨水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785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道路初期雨水的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道路初期雨水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污染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包括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初期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初期的雨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弃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初期雨水污染的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经雨水管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净化道路初期雨水的系统,用来解决现目前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经雨水管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化道路初期雨水的系统,包括人行道、绿化带和车行道,所述绿化带位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所述绿化带上设有若干雨水溢流口,所述人行道与绿化带之间设有第二路缘石,所述绿化带与车行道之间设有第一路缘石,所述第一路缘石上设有第一立式雨水箅子,所述车行道往第一路缘石向下倾斜,所述车行道的坡度为0.5%~1%,所述绿化带对应的地下设有生态处理净化池,所述生态处理净化池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砂石层、砾石层和黏土层,所述第一立式雨水箅子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自由端与生态处理净化池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态处理净化池的出水端连接有雨水储存装置,所述雨水储存装置上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自由端与雨水排管相连接,所述雨水储存装置的底部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自由端设置在绿化带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在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在车行道上,通过第一立式雨水箅子流到生态处理净化池中,通过生态处理净化池处理,然后流到雨水储存装置中,储存不了的雨水,流到雨水排管,在天晴的时候,用抽水泵将雨水储存装置中的水抽出用来浇灌绿化带中的植物,这样的设计,避免了车行道上初期雨水直接经雨水管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减小了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进一步限定,所述绿化带为下凹式绿化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在下雨的时候,绿化带可以收集一定量的雨水,导流效果较佳。

进一步限定,所述相邻两个的雨水溢流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为25m~50m,这样的设计,通用性较强,导流效果较佳。

进一步限定,所述砂石层的厚度尺寸为50mm,所述砾石层的厚度尺寸为200mm~500mm,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处理雨水,使雨水满足排放要求。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路缘石设有第二立式雨水箅子,所述第二立式雨水箅子的输出端与生态处理净化池通过管道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将人行道来不及自然下渗的雨水进行处理,并且减少了人行道上的积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化道路初期雨水的系统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生态处理净化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人行道1、绿化带2、雨水溢流口21、车行道3、第一路缘石41、第二路缘石42、第一立式雨水箅子52、第二立式雨水箅子51、生态处理净化池6、砂石层61、砾石层62、黏土层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化道路初期雨水的系统,包括人行道1、绿化带2和车行道3,绿化带2位于人行道1与车行道3之间,其特征在于:绿化带2上设有若干雨水溢流口21,人行道1与绿化带2之间设有第二路缘石42,绿化带2与车行道3之间设有第一路缘石41,第一路缘石41上设有第一立式雨水箅子52,车行道3往第一路缘石41向下倾斜,车行道3的坡度为0.5%~1%,绿化带2对应的地下设有生态处理净化池6,生态处理净化池6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砂石层61、砾石层62和黏土层63,第一立式雨水箅子51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自由端与生态处理净化池6的进水端连接,生态处理净化池6的出水端连接有雨水储存装置,雨水储存装置上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自由端与雨水排管相连接,雨水储存装置的底部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自由端设置在绿化带2上。

本实施例中,在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在车行道3上,通过第一立式雨水箅子51流到生态处理净化池6中,通过生态处理净化池6处理,然后流到雨水储存装置中,储存不了的雨水,流到雨水排管,在天晴的时候,用抽水泵将雨水储存装置中的水抽出用来浇灌绿化带2中的植物,这样的设计,避免了车行道上初期雨水直接经雨水管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减小了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优选绿化带2为下凹式绿化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在下雨的时候,绿化带2可以收集一定量的雨水,导流效果较佳。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绿化带2的结构。

优选相邻的两个雨水溢流口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为25m~50m,这样的设计,通用性较强,导流效果较佳。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相邻两个两个雨水溢流口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

优选砂石层61的厚度尺寸为50mm,砾石层62的厚度尺寸为200mm~500mm,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处理雨水,使雨水满足排放要求。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砂石层61的厚度尺寸和砾石层62的厚度尺寸。

优选第二路缘石42设有第二立式雨水箅子51,第二立式雨水箅子51的输出端与生态处理净化池6通过管道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将人行道1来不及自然下渗的雨水进行处理,并且减少了人行道上的积水。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减少人行道上的积水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