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收面调节坡度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970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收面调节坡度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轨道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收面调节坡度尺。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无砟轨道作为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它的质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铁的质量。道床板平整度是无砟轨道道床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无砟轨道外观质量和排水的重要因素。不平整的顶面不仅影响整体外观质量,而且会积滞雨水,加速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目前控制道床板平整度的方案是挂标高线和木、钢模子进行混凝土收面作业。现有方案的主要缺点是:一、工作量大;道床板平整度控制需在模板和轨枕两侧测设标高线,但工具轨下方人工操作空间小,这样就加大了工作量。二、材料消耗量大;在床板平整度控制过程中,模板和轨枕两侧挂线需并贴设双面胶,且不能循环施工,这样就大大地浪费了资源;三、控制平整度效果不明显;道床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轨枕间距及轨面距混凝土施工作业面小,人工收面控制平整度比较困难,在轨枕及模板挂线和贴双面胶容易被水泥浆所覆盖,这样就起不到控制平整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收面调节坡度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收面调节坡度尺包括平衡杆、第一连接竖杆、第二连接竖杆、滑动槽道、刮杆、卡轮。所述第一连接竖杆数量为2,分别位于所述平衡杆两端,并与所述平衡杆连接。所述滑动槽道活动固定在所述平衡杆上方,所述滑动槽道可沿所述平衡杆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竖杆一端固定在钢轨上,另一端设有螺纹段并穿过所述平衡杆,所述第一连接竖杆的螺纹段位于所述平衡杆两侧设有螺杆调节器。所述第二连接竖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刮杆上,另一端设有螺纹段并穿过所述平衡杆,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滑动槽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竖杆至少为2。

进一步的,所述卡轮固定在在所述平衡杆下方,所述卡轮底部设置有可沿钢轨移动的滚轮,所述卡轮数量为2。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杆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在无砟道床混凝土平整度控制中,采用调节收面装置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不平整造成积水等问题,达到了施工速度快、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作面狭小的情况下根据设计坡度要求,能够快速地控制浇筑道床板顶面标高,准确检测出问题的位置,替代了人工测量检查的繁琐工作量和模子收面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道床板混凝土顶面平整度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所示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收面调节坡度尺,包括平衡杆1、第一连接竖杆2、第二连接竖杆3、滑动槽道4、刮杆5、卡轮6。第一连接竖杆2数量为2,分别位于平衡杆1两端,并与平衡杆1连接;第一连接竖杆2一端固定在钢轨上,另一端设有螺纹段并穿过平衡杆1,第一连接竖杆2的螺纹段位于平衡杆1两侧设有螺杆调节器7。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槽道4、第二连接竖杆3、刮杆5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滑动槽道4活动固定在平衡杆1上方,滑动槽道4可沿平衡杆1左右移动。第二连接竖杆3一端固定在刮杆5上,另一端设有螺纹段并穿过平衡杆1,通过调节螺母8固定在滑动槽道4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竖杆3数量为2;平衡杆1下方固定有两个卡轮6,卡轮6底部设置有可沿钢轨移动的滚轮;平衡杆1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人员检测无砟轨道道床板浇筑情况。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无砟轨道的道床板上,检测人员调节两个第一连接竖杆2上的螺杆调节器7,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不同角度的无砟轨道;调节第二连接竖杆3上的调节螺母8可调节刮杆5的位置。拨动平衡杆1上滑动槽道4,滑动槽道4带动第二连接竖杆3左右移动,最终可使得刮杆5在设计的运动轨迹上运动,这样,就可清晰地观测到无砟轨道道床板浇筑情况,无砟轨道道床板顶面高于刮杆5的混凝土被刮杆铲除掉,低于刮杆5的部分被多余的混凝土填平。完成一处无砟轨道道床板检测后,推动本实用新型,卡轮5可将本实用新型沿钢轨移动到下一处无砟轨道重复上述步骤,对下一处无砟轨道道床板平整度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面狭小的情况下根据设计坡度要求,快速地控制浇筑道床板顶面标高,准确检测出问题的位置,提高了道床板混凝土顶面平整度的合格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