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724发布日期:2018-10-13 01:5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摊铺机熨平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早期规划的高速路面宽度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为缓解通行压力,现大批高速公路进行旧路改造,四改八路面拓宽。而旧路拓宽是在旧路旁边铺设新路面,之后再在新、旧路面上覆盖沥青面层。在面层沥青下新、旧路面中间有一个交接缝,铺设面层后,为使交接缝处对应的面层沥青上不得积水,需将交接缝处设计为拱度最高点,避免积水。此拱度位置一般不在摊铺机熨平板中间位置,而偏向一侧或者两侧不确定位置。而传统摊铺机熨平板调整拱度位置都在中间,不能在其他位置出现拱度,不能满足此类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目前旧路改造或四改八路面拓宽时,路面调整拱度位置不在摊铺机熨平装置中间位置而偏向一侧或者两侧不确定位置的具体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设置在摊铺机熨平装置上相邻两个摊铺机熨平板之间或者设置在摊铺机熨平装置的端部;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包括调节式熨平单元,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和与靠近摊铺机熨平装置中心位置的相邻摊铺机熨平板构成第一转动运动副,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摊铺机熨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转动运动副相配合以对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的拱度进行调节的第一拱度调节装置。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为单独设置。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为连续设置的多个,相邻两个调节式熨平单元构成第二转动运动副,相邻两个调节式熨平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转动运动副相配合以对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的拱度进行调节的第二拱度调节装置。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度调节装置和第二拱度调节装置均包括联接板和用于驱动所述联接板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上,所述联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铰接连接,所述联接板的上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联接板和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相邻接的摊铺机熨平板固定连接,或者所述联接板和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相邻接的另一个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蜗杆、蜗轮、同步传动杆、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螺纹旋转方向和第二调节螺杆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同步传动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蜗轮,所述同步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同步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的侧板并与所述联接板上的第一固定螺母螺纹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的侧板与联接板上的第二固定螺母螺纹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上设置有用于紧贴在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的侧板上的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上设置有用于紧贴在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的侧板上的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杆上靠近第一固定螺母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螺母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杆上靠近第二固定螺母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通过铰接轴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度调节装置由多个厚度不同的垫片组成,多个所述垫片按照厚度从小到大依次从上往下插入到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和与其相邻的摊铺机熨平板之间。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厚度为 0.5mm、1mm、2mm或5mm。

上述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上远离所述拱度调节装置的一端通过拉杆与拉杆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拉杆架的下端安装在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相邻接的另一个调节式熨平单元上或摊铺机熨平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摊铺机熨平装置基础上改进而成,无需针对路面拱度位置不确定的情况而重新设计摊铺机熨平装置,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使得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能够有效的适应路面拱度位置不确定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由联接板和用于驱动所述联接板转动的驱动机构所构成的第一拱度调节装置和第二拱度调节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所述第一拱度调节装置和第二拱度调节装置所采用的蜗轮蜗杆结构,能够实现对拱度的自锁。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拱度调节装置和第二拱度调节装置,其通过设置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能够在拱度调节完成后,可以对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的位置进行有效的锁定。

5、本实用新型使用拉杆及拉杆架将调节式熨平单元联接,能够有效的辅助拱度调节并且防止调节式熨平单元下坠。

6、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摊铺机熨平装置; 1-1—摊铺机熨平板; 2—调节式熨平单元;

2-1—侧板; 3—第一拱度调节装置; 3-1—联接板;

3-2—驱动机构; 3-2-1—驱动马达; 3-2-2—蜗杆;

3-2-3—蜗轮; 3-2-4—同步传动杆; 3-2-5—第一调节螺杆;

3-2-6—第二调节螺杆; 3-2-7—第一固定螺母; 3-2-8—第二固定螺母;

3-2-9—第一锥齿轮; 3-2-10—第二锥齿轮; 3-2-11—第三锥齿轮;

3-2-12—第四锥齿轮; 3-2-13—第一锁紧螺母; 3-2-14—第二锁紧螺母;

3-3—铰接轴; 3-4—垫片; 4—第一转动运动副;

5—第二拱度调节装置; 6—第二转动运动副; 7—拉杆;

8—拉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设置在摊铺机熨平装置1上相邻两个摊铺机熨平板1-1之间;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包括调节式熨平单元2,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与靠近摊铺机熨平装置1中心位置的相邻摊铺机熨平板1-1构成第一转动运动副4,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摊铺机熨平板1-1之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转动运动副4相配合以对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的拱度进行调节的第一拱度调节装置3。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为单独设置。

本实施例中,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利用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与其相邻的摊铺机熨平板1-1的铰接连接方式即第一转动运动副4,并通过第一拱度调节装置3对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与其相邻的摊铺机熨平板1-1之间的角度进行有效的调节,进而对摊铺机熨平装置1的拱度进行有效的调节,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需要,将调节式熨平单元2设置在任意指定位置,能够有效克服目前旧路改造或四改八路面拓宽时,路面调整拱度位置不在摊铺机熨平装置1中间位置而偏向一侧或者两侧不确定位置的具体难题。并且,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是在现有的摊铺机熨平装置1基础上改进而成,无需针对路面拱度位置不确定的情况而重新设计摊铺机熨平装置1,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使得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灵活,能够有效的适应路面拱度位置不确定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拱度调节装置3包括联接板3-1和用于驱动所述联接板3-1转动的驱动机构3-2,所述驱动机构3-2设置在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上,所述联接板3-1的下端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铰接连接,所述联接板3-1的上端与所述驱动机构3-2相连接,所述联接板 3-1和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相邻接的摊铺机熨平板1-1固定连接,或者所述联接板3-1和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相邻接的另一个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拱度调节装置3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3-2 驱动联接板3-1,利用所述联接板3-1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的第一转动运动副4,从而驱动联接板3-1转动,利用联接板3-1和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相邻接的摊铺机熨平板1-1的固定连接关系,通过驱动联接板 3-1进而带动摊铺机熨平板1-1转动一个角度,有效的实现对拱度的调节。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驱动马达3-2-1、蜗杆3-2-2、蜗轮3-2-3、同步传动杆3-2-4、第一调节螺杆3-2-5和第二调节螺杆3-2-6,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2-5的螺纹旋转方向和第二调节螺杆 3-2-6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驱动马达3-2-1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 3-2-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同步传动杆3-2-4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蜗杆 3-2-2相配合的蜗轮3-2-3,所述同步传动杆3-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2-9,所述同步传动杆3-2-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2-10,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2-5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的侧板2-1并与所述联接板3-1上的第一固定螺母3-2-7螺纹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2-5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2-9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 3-2-11,所述第二调节螺杆3-2-6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的侧板2-1与联接板3-1上的第二固定螺母3-2-8螺纹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调节螺杆3-2-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2-10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3-2-12。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2在具体工作时,驱动马达3-2-1带动蜗杆3-2-2转动,所述蜗杆3-2-2在转动时,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蜗轮3-2-3 随其一起转动,进而将动力传递给同步传动杆3-2-4,所述同步传动杆 3-2-4在转动时通过第一锥齿轮3-2-9与第三锥齿轮3-2-11的啮合配合以及第二锥齿轮3-2-10与第四锥齿轮3-2-12的啮合配合,从而带动第一调节螺杆3-2-5和第二调节螺杆3-2-6转动,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2-5与第一固定螺母3-2-7螺纹传动配合,同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3-2-6与第二固定螺母3-2-8螺纹传动配合,进而驱动联接板3-1转动,即:通过驱动联接板 3-1进而带动摊铺机熨平板1-1转动一个角度,有效的实现对拱度的调节。同时,采用蜗轮蜗杆结构,能够实现对拱度的自锁。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2-5上设置有用于紧贴在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的侧板2-1上的第一锁紧螺母3-2-13,所述第二调节螺杆3-2-6上设置有用于紧贴在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的侧板2-1上的第二锁紧螺母3-2-14,所述第一锁紧螺母3-2-13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杆3-2-5 上靠近第一固定螺母3-2-7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螺母3-2-14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杆3-2-6上靠近第二固定螺母3-2-8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锁紧螺母3-2-13和第二锁紧螺母3-2-14,能够在拱度调节完成后,可以对第一调节螺杆3-2-5和第二调节螺杆 3-2-6的位置进行有效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联接板3-1的下端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通过铰接轴3-3相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构成所述第一转动运动副4。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上远离所述第一拱度调节装置3 的一端通过拉杆7与拉杆架8的上端连接,所述拉杆架8的下端安装在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相邻接的另一个调节式熨平单元2上或摊铺机熨平板1-1上。

本实施例中,使用拉杆7及拉杆架8将调节式熨平单元2联接,能够有效的辅助拱度调节并且防止调节式熨平单元2下坠。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为连续设置的多个,相邻两个调节式熨平单元2构成第二转动运动副6,相邻两个调节式熨平单元2之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转动运动副6相配合以对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的拱度进行调节的第二拱度调节装置 5。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调节式熨平单元2设置为连续布设的多个,进一步增强了对实际工况的满足,可以更加灵活的将调节式熨平单元2设置在任意指定位置。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设置在摊铺机熨平装置1的端部。

实施例4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拱度调节装置3由多个厚度不同的垫片3-4组成,多个所述垫片3-4按照厚度从小到大依次从上往下插入到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与其相邻的摊铺机熨平板1-1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拱度调节时,仅需要将多个垫片3-4按照厚度从小到大依次从上往下插入到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与其相邻的摊铺机熨平板1-1之间,从而借助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与靠近摊铺机熨平装置 1中心位置的相邻摊铺机熨平板1-1构成第一转动运动副4,使所述调节式熨平单元2和摊铺机熨平板1-1之间形成一个角度,进而实现对该拱度调节式熨平装置的拱度进行有效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4的厚度为0.5mm、1mm、2mm或5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