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平移式道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3110发布日期:2021-03-12 13:1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悬挂平移式道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



背景技术:

空中轨道运输系统是长途运输系统主要的一种运输方式,具有安全、费用较低、运载量大的优势,但是其运输时间较长,站点少、车次少。

目前,我国港口集疏体系主要依靠公路完成(公路占比高达84%),公路运输环境污染大、运输成本高,已经成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首要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新兴了一种应用于港口集装箱物流的空中轨道运输设备,空中轨道运输线路可能跨越公路、河流、厂区等,以解决公路运输带来的相关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采用空中轨道运输集装箱至少存在着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空中轨道运输通常只设置有一条运输轨道,多个运输车辆在运输轨道上依次运行,但若运输车辆在卸装货物时,需控制运输车辆停在运输轨道上的相应地方,进行卸装货物,致使位于该运输车辆后方的运输车辆无法通行,影响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中轨道运输只设置有一条运输轨道造成的影响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所述道岔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

行走机构,每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上均设置有所述行走机构;

岔梁,用于供运输车辆通过的所述岔梁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

悬挂装置,所述岔梁的两端分别对应通过所述悬挂装置悬挂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行走机构上,操作所述行走机构,可带动所述岔梁在所述支撑架上行走。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

轨道,每个所述支撑架上沿纵向均固定设置有两列所述轨道,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

走形车,所述走形车可操作地在对应设置在两列所述轨道上行走。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走形车均包括:

构架,所述构架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构架和所述轨道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构架的底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每个所述构架的底部的滚轮可滚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轨道上;

连接梁,两个所述构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悬挂装置悬挂在对应的所述行走机构的连接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车还包括:

电动机,位于同一纵向上的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两个沿纵向设置的输出轴;

联轴器,每个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均通过所述联轴器和同侧的所述滚轮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悬挂装置包括:

衔接梁,所述衔接梁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梁的底部的中部,所述衔接梁的长度方向为横向;

支梁,所述支梁沿横向相对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梁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衔接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梁的下端均向内部折弯,形成两个承载部,所述岔梁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同端的所述悬挂装置的两个承载部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衔接梁的顶部均设置有吊座,对应的所述连接梁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在吊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道岔还包括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包括:

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岔梁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可沿横向做伸缩运动;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同轴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倾斜于所述驱动杆的中心轴设置;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岔梁上,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上方,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

锁杆,所述锁杆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腰形孔中,所述锁杆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孔中;

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锁杆的中部,所述锁止杆的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的伸缩方向向所述支撑架的方向延伸;

锁止挡,多个所述锁止挡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侧部,每个所述锁止挡均设置有锁止孔,所述锁止杆的另一端可选择地插入到所述锁止挡的定位孔中。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过渡梁体,所述岔梁可操作地与所述过渡梁体对接;

所述道岔还包括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设置在所述岔梁和所述过渡梁体之间,所述补偿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岔梁的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上;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过渡梁体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上,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对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接的端部均设置可啮合的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机构还包括第二电动推杆以及曲轴,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过渡梁体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所述曲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过渡梁体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和所述曲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曲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由于该道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用于供运输车辆通过岔梁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岔梁的两端分别对应通过悬挂装置悬挂在两个支撑架的行走机构上,操作行走机构,可带动岔梁在支撑架上行走,进而实现岔梁在主线和支线上的切换,从而可设置多条相互交错的运输轨道,以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向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行走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悬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的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的补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以提高空中轨道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向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结合图1-图4,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包括支撑架1、行走机构2、岔梁3、悬挂装置4,其中,支撑架1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每个支撑架2的顶部上均设置有行走机构2,用于供运输车辆通过的岔梁3设置在两个支撑架2之间,而岔梁3的两端分别对应通过悬挂装置4悬挂在两个支撑架1的行走机构2上,操作行走机构2,可带动岔梁3在支撑架上行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挂平移式道岔,由于该道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用于供运输车辆通过岔梁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岔梁的两端分别对应通过悬挂装置悬挂在两个支撑架的行走机构上,操作行走机构,可带动岔梁在支撑架上行走,进而实现岔梁在主线和支线上的切换,从而可设置多条相互交错的运输轨道,以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本实施例的支撑架1可以为门型柱,在支撑架1上可设置有爬梯以及检修平台6,以方便对道岔的维护。支撑架1上的横梁作为道岔的承载单元,用于支撑行走机构2。

图5为图1中的行走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结合图1-图7,本实施例中的行走机构2包括轨道201以及走形车202,每个支撑架1上均沿纵向均固定设置有两列轨道201,轨道201的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走形车202可操作地在对应设置在两列轨道201上行走,进而可带动岔梁3在支撑架1上行走,实现岔梁3在主线和支线上切换的目的。。

结合图5-图7,本实施例中,每个走形车202均包括构架2021以及连接梁2022,其中,构架2021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构架2021和轨道201对应设置,每个构架2021的底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2023,每个构架2021的底部的滚轮可滚动地设置在对应的轨道201上,而两个构架2021之间通过连接梁2022连接,这样可使两个构架2021形成整体,而悬挂装置4悬挂在对应的行走机构2的连接梁2022上,这样可通过走形车带动悬挂装置4在支撑架1上同步行走。

本实施例中,连接梁2022可以设置有多个,连接梁2022和构架2021之间可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6,本实施例的行走车202还包括电动机2024以及联轴器2025,其中,位于同一纵向上的两个滚轮2023之间设置有一个电动机2024,该电动机2024具有两个沿纵向设置的输出轴,每个电动机2024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2025和同侧的滚轮2023连接,这样,在电动机2024的驱动下,可驱动走形车202上的滚轮2023在支撑架1上的轨道201上行走。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沿行走车20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滚轮2023,而两组滚轮2023均对应配置有电动机2024,两个电动机2024同步工作,当然,两组滚轮2023也可只配置一个电动机2024,两组滚轮2023分别为主动轮轴和从动轮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8为图1中的悬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图8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b向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图10,本实施例的每个悬挂装置4包括衔接梁401以及两个支梁402,衔接梁401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梁2022的底部的中部,衔接梁401的长度方向为横向,两个支梁402沿横向相对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梁402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衔接梁40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支梁402的下端均向内部折弯,形成两个承载部403,岔梁3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同端的悬挂装置4的两个承载部403上。

具体地,结合图8-图10,本实施例中,每个衔接梁401的顶部设置有吊座404,对应的连接梁2022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在吊座404上,以实现衔接梁401和对应的连接梁2022的可转动连接,这样可通过销轴的摆动消除热胀冷缩引起的长度变化。

结合图4,对于本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的岔梁3包括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直线岔梁301以及曲线岔梁302,直线岔梁301的第一端以及曲线岔梁302的第一端平行,直线岔梁301的第二端以及曲线岔梁302的第二端散开,即直线岔梁301的第二端以及曲线岔梁302的第二端之间具有夹角,因此,本实施例中,岔梁3的第一端的长度尺寸小于岔梁3的第二端的长度尺寸。

基于此,结合图9以及图10,本实施例中,位于岔梁3的第一端的行走车202的长度较长,其可以为两个行走车202连接而成,并通过两个悬挂装置4实现同直线岔梁301的第一端和曲线岔梁302的第一端的连接,而位于岔梁3的第一端的行走车202设置有两个,每个行走车202均通过一个悬挂装置4实现同直线岔梁301的第二端或曲线岔梁302的第二端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每列轨道201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挡,限位挡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上,限位挡可对走形车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提高岔梁3移动的安全性。

为了防止岔梁在主线与支线切换到位后的连接松动而发生意外,结合图4,本实施例还设置了锁闭机构5,以保证道岔梁与两端的运输轨道连接到位后的可靠性。

图11为本实施例的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1,本实施例的锁闭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501、驱动杆502、支撑板503、锁杆504、锁止杆505以及锁止挡506,其中,第一电动推杆50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岔梁3上,第一电动推杆501的输出端可沿横向伸缩运动,驱动杆502同轴连接在第一电动推杆501的输出端上,驱动杆502上设置有滑动孔507,滑动孔507倾斜于驱动杆的中心轴设置,支撑板503固定设置在岔梁3上,且支撑板503位于驱动杆502的上方,支撑板503上设置有腰形孔508,腰形孔508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电动推杆501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锁杆504的上端滑动设置在腰形孔508中,锁杆504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动孔507中,而锁止杆505的一端连接在锁杆504的中部,锁止杆505的另一端沿垂直于第一电动推杆501的伸缩端的伸缩方向向支撑架2的方向延伸,多个锁止挡506间隔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的侧部,每个锁止挡506均设置有锁止孔,锁止杆505的另一端可选择地插入到锁止挡506的定位孔中。

当岔梁在主线与支线切换到位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501的输出端伸长,带动驱动杆502同步移动,以驱动锁杆504沿腰形孔508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锁止杆505的另一端向支撑架1的方向移动,使锁止杆505的另一端插入到合适的锁止挡506的定位孔中,以实现岔梁3和支撑架1之间的锁定,提供道岔运行时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03可以通过多个支柱固定设置在岔梁3上,而滑动孔507和驱动杆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可根据锁止杆505的移动行程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由于现有的运输车辆上设置有导向轮,支撑架1上均设置有和岔梁3对接的过渡梁体,过渡梁体和岔梁3上均设置有支撑导向轮的支撑轨道,但为了辅助岔梁3的移动,过渡梁体以及岔梁3的支撑轨道是有间隙的,不利于运输车辆的通过,基于此,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还在岔梁3和过渡梁体之间设置了补偿机构7,以解决该问题。

图12为本实施例的补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2,本实施例的补偿机构7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701,其中,第一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岔梁3的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上,第二支撑板701可转动地设置在过渡梁体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上,第二支撑板可操作地与第一支撑板对接,当岔梁3和过渡梁体对接时,可以将第二支撑板翻转,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对接,通过对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补偿过渡梁体以及岔梁3的支撑轨道之间的间隙,以使运输车辆顺利通行,当岔梁3需移动时,操作第二支撑板再次翻转,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分离,以使岔梁3顺利移动。

结合图12,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701相对接的端部均设置可啮合的锯齿,以提高二者对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12,本实施例中的补偿机构7还包括第二电动推杆702以及曲轴703,其中,第二电动推杆702固定设置在过渡梁体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曲轴703通过安装座704可转动地设置在过渡梁体端部的竖向侧壁的内侧,第二电动推杆702的输出端和曲轴703传动连接,而第二支撑板701即设置在曲轴701上,通过第二电动推杆702的伸缩运动,即可带动曲轴70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撑板701翻转。

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动推杆702只具有两个伸缩行程,这样,第二支撑板701也只具有水平以及竖向两种状态,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可翻转设置,第二支撑板固定设置,也能实现过渡梁体以及岔梁3的支撑轨道之间的间隙补偿,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还有,结合图12,本实施例中,补偿机构7是相对设置有两个的,以和运输车辆两侧的导向轮相匹配适应。

本实施例的道岔的转辙流程为:上级控制中心发出预通过线段指令→道岔控制系统收到指令后发出响应信号→道岔控制系统控制锁定机构解锁,然后道岔进行平移,收到平移到位检测信号后停止平移,锁定机构进行锁定→道岔控制系统发出可以通过线段反馈信号给控制中心→流程结束→等待下一个转辙指令。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下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