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7893发布日期:2021-04-30 09:3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板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角模。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雨季多,土质松软,不利于施工,更不利于车辆通行,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常采用路基板进行临时路面铺设。另外,路基板还用于保护路面下方管道和路面下方重要的设备路基箱。

中国专利cn204875426u公开了一种钢制路基板,其钢板的四个角设置为圆弧角,且钢板的顶边设置为圆弧边或倒角边,以防止钢板的边角划伤车辆轮胎。但这种钢制路基板成本高,不利于大量使用。

中国专利cn209144600u公开了一种预制道路板块,其所述预制道路板块的侧面为直立面,使其顶面或底面与侧面之间形成尖角,这种尖角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极易因为磕碰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路基板易损坏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不易损坏的圆弧路基板成型的角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模,其包括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内侧面设置为内凹的第二圆弧面,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另一端设置为用于与边模连接的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端实现了与路基板边模的连接,且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内侧面设置为内凹的第二圆弧面,方便了圆弧路基板的角部成型,使圆弧路基板的角部不存在锐利的尖角,因而不易被磕碰损伤,故避免了混凝土路基板的磕碰损伤,延长了路基板的使用寿命。

为便于边模及其模数化骨架的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端的内侧设置用于与所述边模企口连接的连接企口,所述连接端的外侧设置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上设置连接结构,所述模数化骨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连接端稳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第三连接孔,以利用螺栓穿设所述模数化骨架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后用螺母锁固而将所述角模与所述边模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企口的外侧面为圆弧状连接面。或者,所述连接企口的外侧面为平面状连接面。这样,本实用新型角模既可用于外侧面为圆弧面的边模连接,也可用于外侧面为直立面的边模连接。

为使边模与角模连接稳固,所述连接部凸出所述第一边或第二边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和后端都为连接平面。

为节省模具成本,所述角模优选采用尼龙、pp或pom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端实现了与路基板边模的连接,且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内侧面设置为内凹的第二圆弧面,方便了圆弧路基板的角部成型,使圆弧路基板的角部不存在锐利的尖角,因而不易被磕碰损伤,故避免了混凝土路基板的磕碰损伤,延长了路基板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角模采用塑料材质制成,降低了路基板模具制备成本,也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弧路基板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弧路基板模具总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数化骨架实施例一(两根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数化骨架实施例二(三根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角模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角模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边模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边模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角模与边模、模数化骨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

1、路基板;11、第一圆弧面;

2、外支撑;21、模数化骨架;211、杆体;212、第一螺栓;213、第一连接件;214、套管;215、第一螺杆;2111、第一连接孔;2131、第一连接部;2132、第二连接部;2133、第二连接孔;

3、内模;31、角模;32、边模;311、第一边;312、第二边;313、连接企口;314、连接部;315、第二圆弧面;3141、第三连接孔;321、第四圆弧面;322、直立面;323、第三圆弧面;324、企口连接处;

4、定位块;41、第五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圆弧路基板实施例一包括路基板1,所述路基板1的侧面设置为外凸的第一圆弧面1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弧路基板的成型模具一实施例包括外支撑2和内模3,所述外支撑2为模数化骨架21,所述内模3由多个角模31和多个边模32拼接组合而成。

如图3-图6所示,所述模数化骨架21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211,相邻所述杆体211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栓212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213,相邻所述杆体211的中部设置多根套管214,且所述杆体211上开设第一连接孔2111,第一螺杆215穿过平行相体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孔2111和其对应的套管214后用螺母锁固。显然,模数化骨架21的各部件都是活动连接,可方便地进行拆解。

所述杆体211优选为矩形管。

所述第一连接件213优选为板体,且整体为“n”型结构,即所述第一连接件213的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2131,所述第一连接件213的中部设置为第二连接部2132,第一连接部2131和第二连接部2132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2133,其中第一连接部2131上的第二连接孔2133用于与所述杆体211紧固连接,第二连接部2132上的第二连接孔2133用于与相邻角模31连接。

所述套管214为pp材质,其横截面可圆可方,重量轻,既可作为相邻杆体211之间的连接支撑件,也可作为边模32的背楞。

如图7、图8所示,所述角模31包括一端呈直角连接的第一边311和第二边312,所述第一边311和第二边312的内侧面设置为内凹的第二圆弧面315,所述第一边311和第二边312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为用于与边模32及模数化骨架21连接的连接端。

所述连接端的内侧设置用于与所述边模32企口连接的连接企口313,所述连接端的外侧设置连接部314,且所述连接部314上设置用于与所述模数化骨架21的第一连接件213连接的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企口313的形状与所述边模32的端部形状匹配,比如,所述连接企口313可设置为如图7所示的圆弧状连接面,也可设置为如图8所示的平面状连接面。

所述连接结构为多个第三连接孔3141,且所述连接部314凸出所述第一边311或第二边312设置,以方便将穿过所述边模32上第二连接孔2133及第三连接孔3141的螺栓用螺母锁固。

所述角模31的材质优选为尼龙、pp或pom塑料,可根据使用条件(比如温度)的变化并以最低成本作为基准进行选择,且所述角模31采用数控加工的方式来达到尺寸、安装精度及曲面效果,并得到较好的表面光洁度。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边模32的内侧面设置为内凹的第三圆弧面323,且所述边模32的两端与所述连接企口313匹配,并插入所述连接企口313中形成企口连接。

所述边模32的外侧面设置为如图9所示的外凸的第四圆弧面321,使所述边模32的横截面为弧形。或者,所述边模32的外侧面设置为如图10所示的直立面322。

所述边模32优选采用中空挤压塑料型材,长度≤9000mm,使用时长度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随意剪裁,其横截面可根据路基板1的第一圆弧面11的不同曲面形状和高度进行定制,使路基板1的外周面可任意造型,且成本低廉。

或者,所述边模32由塑料板进行热弯成型,长度≤2440mm,长度不够时采用企口进行拼接(如图9)。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角模31与边模32连接时,角模31的连接企口313与边模32的凸部321实现企口连接,边模32通过自攻螺丝安装在所述模数化骨架21上,所述模数化骨架21上的第一连接件213与所述角模31的连接部314抵接,且通过用螺栓穿设第一连接件213上的第二连接孔2133和连接部314上的第三连接孔3141,并用螺母将螺栓锁固,使角模31和边模32固定连接。

为保证所述边模32与所述模数化骨架21连接稳定,以及所述边模与所述模数化骨架21连接处的对接刚度,保证角模31与边模32对接拼缝齐整,所述角模31与所述边模32的连接处设置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的内侧面与所述边模32的外侧面匹配,即,当所述边模32的外侧面为外凸的第四圆弧面321时,所述定位块4的内侧面也为与之贴合的第五圆弧面41;当所述边模32的外侧面为直立面322时,所述定位块4的内侧面也为直立面;且所述定位块4的外侧面贴合所述第一连接件213,所述定位块4的一端面贴合所述角模31的连接部314的端面。

为便于模具组装,本实用新型圆弧路基板模具可设置固定边和拆卸边。所述固定边包括一个边模32,边模3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模数化骨架21,边模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角模31,且所述模数化骨架21的两端与所述角模31固定连接。所述拆卸边包括一个边模32,所述边模32的后面固定连接模数化骨架21。这样,拆模或组装时,固定边整体拆卸或整体组装,从而大大加快了组装速度。

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固定边和两个拆卸边,所述固定边为短边,所述拆卸边为长边。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