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66426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横向人行桥洞202的两侧。同时使横向行车道从高架桥I底部的横向行车桥洞101中穿过。以上结构设置,使行人可以通过横向人行桥洞102或纵向人行桥洞202平行穿越马路,而使机动车辆在高架桥I的桥顶或过街桥2的桥顶通行,实现了行人和机动车辆的分道通行目的,避免了采用红绿灯进行道路管理的平面交叉通行存在的缺陷,达到了机动车辆的无堵行驶和行人的安全过街的效果。
[0023]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高架桥I和两个过街桥2之间分别架设了四个右转桥3,并使高架桥I上的纵向行车道通过右转桥3上的行车道分别与两个过街桥2上的横向行车道相通;同时在高架桥I和两个过街桥2底部的调头左转桥洞201之间分别架设了调头左转桥4,并使高架桥I上的纵向行车道依次通过调头左转桥4上的行车道、调头左转桥洞201和调头左转车道204与横向行车道连通。通过从上结构设置,行驶在纵向行车道或行驶在横向行车道上的车辆可以分别快速地通过右转桥3驶上横向行车道或纵向行车道,实现了快速右转的目的。而行驶在纵向行车道上的车辆可以通过调头左转桥4、调头左转桥洞201、调头左转车道204驶上横向行车道,从而实现了左转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是直接在高架桥I和两个过街桥2之间架设四个右转桥3,并直接在高架桥I和调头左转桥洞201之间分别架设调头左转桥4的,不需要在高架桥I的两侧或过街桥2的两侧通过拓宽路面来设置右转车道或左转车道,也不是通过增加立交桥的层数来设置右转车道或左转车道,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简单、占地面积也较小,相应地降低了建造成本,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24]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让纵向调头桥洞103的两端口分别通过在高架桥I两侧设置的纵向调头车道104与纵向行车道相通;让横向调头桥洞203的两端口分别通过在过街桥2两侧设置的横向调头车道205与横向行车道相通,同时让横向人行桥洞102的两端口分别通过人行道5与纵向人行桥洞202相通。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实现了行驶在纵向行车道上的车辆或行驶在横向行车道的车辆可以在各自的行车道上快速调头,避免了司机在驾车出行时有一掉头就到目的地、或在走错路时无法及时掉头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高架桥I上的纵向行车道和过街桥2上的横向行车道均在双向行车道之间设置了分隔栏,并在双向行车道的两侧设置了防护栏。通过设置分隔栏和防护栏可以保障车辆在高架桥I上或过街桥2上的安全行驶。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横向行车桥洞101、横向人行桥洞102和纵向调头桥洞103两两之间设置了防护墙,在调头左转桥洞201、纵向人行桥洞202和横向调头桥洞203两两之间也设置了防护墙,并在防护墙上设置了指示路标。通过设置防护墙和指路标,使行人和机动车辆均可通过各自的通道快速通行,避免了因抢道造成堵塞的现象,同时也可增强行车和车辆的安全性。上述中的防护墙也可采用防护墩、防护柱或防护栏代替,只要能使人行通道和车辆通道彼此分开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26]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在横向行车桥洞101、纵向调头桥洞103、调头左转桥洞201和横向调头桥洞203的洞口处桥顶均设置了车辆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车辆检测装置设有车摄影头、微处理器和显示屏。通过车辆检测装置可以检测通过的车辆流量,记录通过的车辆信息,可为道路安全管量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将高架桥I的高度设计为2.5m?4.6m,将过街桥2的高度设计为2.0?4.6m,并让高架桥I底部的横向行车桥洞101、横向人行桥洞102和两个纵向调头桥洞103的最低处均处于地面以下1.5m?2m位置,也可以是水平的,让过街桥2的调头左转桥洞201、纵向人行桥洞202和横向调头桥洞203的最低处也处于地面以下1.5m?2m位置,也可以是水平的。这种结构的高架桥I和过街桥2可使其桥洞尽可能的满足各种车辆的顺利通行,而其最高处又不至于因过高而影响城市美观,且不会影响地下管网设施。
[0027]为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在纵向行车道上位于高架桥I的两端延伸到小街道口或过马路人流量大的地方分别设置有过街桥(图中未示出),以方便自行车和行人平行通过马路,并在过街桥的底部设置有调头桥洞。通过增设过街桥,可以使行驶在横向行车道上的车辆首先通过右转桥3驶上纵向行车道,然后再通过过街桥底部的调头桥洞驶上反向的纵向行车道上,使行驶在横向行车道上的车辆实现左转的目的,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如果在大一点十字路口建造高架桥1、过街桥2、右转桥3、左转桥4,在小路口或过马路人流量大的地方单独建造过街桥,会形成没有红绿灯的城市中心快速路。
[0028]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形式的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包括高架桥(I)和两个过街桥(2),两个过街桥(2)分别处于高架桥(I)的两侧,高架桥(I)上为纵向行车道,过街桥(2)上为横向行车道,纵向行车道和横向行车道均为双向行车道,其特征在于:高架桥体(I)的底部设有横向行车桥洞(101)、两个横向人行桥洞(102)和两个纵向调头桥洞(103),两个横向人行桥洞(102)和两个纵向调头桥洞(103)均分别处于横向行车桥洞(101)的两侧且纵向调头桥洞(103)位于横向人行桥洞(102)的外侧;过街桥(2)的底部设有调头左转桥洞(201)、纵向人行桥洞(202)和横向调头桥洞(203),调头左转桥洞(201)和横向调头桥洞(203)分别处于横向人行桥洞(202)的两侧;横向行车道从高架桥(I)底部的横向行车桥洞(101)中穿过; 高架桥(I)和两个过街桥(2)之间设有四个右转桥(3),高架桥(I)上的纵向行车道通过右转桥(3)上的行车道分别与两个过街桥(2)上的横向行车道相通,高架桥(I)和两个过街桥(2)底部的调头左转桥洞(201)之间分别设有调头左转桥(4),高架桥(I)上的纵向行车道通过调头左转桥(4)上的行车道、调头左转桥洞(201)和调头左转车道(204)与横向行车道相通; 纵向调头桥洞(103)的两端口分别通过高架桥(I)两侧的纵向调头车道(104)与纵向行车道相通;横向调头桥洞(203)的两端口分别通过过街桥(2)两侧的横向调头车道(205)与横向行车道相通,横向人行桥洞(102)的两端口分别通过人行道(5)与纵向人行桥洞(202)相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I)的纵向行车道和过街桥(2)上的横向行车道均在双向行车道之间设有分隔栏,且在双向行车道的两侧设有防护栏。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行车桥洞(101)、横向人行桥洞(102)和纵向调头桥洞(103)两两之间均设有防护墙、防护墩、防护柱或防护栏,所述防护墙、防护墩、防护柱或防护栏上设有指示路标。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头左转桥洞(201)、纵向人行桥洞(202)和横向调头桥洞(203)两两之间均设有防护墙、防护墩、防护柱或防护栏,所述防护墙、防护墩、防护柱或防护栏上设有指示路标。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行车桥洞(101)、纵向调头桥洞(103)、调头左转桥洞(201)和横向调头桥洞(203)均在洞口处桥顶设有车辆检测装置,所述车辆检测装置包括车摄影头、微处理器和显示屏。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I)的桥体高度为2.5?4.6m,过街桥(2)的桥体高度为2.0?4.6m。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纵向行车道上位于高架桥(I)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过街桥,过街桥底部的调头桥洞两端口分别通过过街桥两侧的调头车道与纵向行车道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属于道路桥梁建筑,包括高架桥和两个过街桥,两个过街桥分别处于高架桥的两侧,高架桥体的底部设有横向行车桥洞、横向人行桥洞和纵向调头桥洞,过街桥的底部设有调头左转桥洞、纵向人行桥洞和横向调头桥洞,横向行车道从高架桥底部的横向行车桥洞中穿过;高架桥和两个过街桥之间设有四个右转桥,高架桥和两个过街桥底部的调头左转桥洞之间分别设有调头左转桥,纵向调头桥洞的两端口分别通过高架桥两侧的纵向调头车道与纵向行车道相通;横向调头桥洞的两端口分别通过过街桥两侧的横向调头车道与横向行车道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建造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
【IPC分类】E01C1/04
【公开号】CN204875403
【申请号】CN201520633764
【发明人】吕雅南
【申请人】吕雅南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