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除雪用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及刷抛式除雪小车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101898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升油缸收紧的信号,制动系统提升油缸收缩,将除雪工作小车往上提升以防止脱轨碰撞。
[0138]在作业过程中,提升锁定装置11结合使用前后限位导向部件1〃〃和左右导向部件2〃〃,轨道除雪用工作小车在提升到一定高度时,与工作小车连接的第一圆柱形组件122〃〃和第二圆柱形组件222〃〃均受到V型导向槽的限制,使得工作小车能够垂直平衡地往上提升,当工作小车提升到最高位,高度限位件3""的下表面保证工作小车四个角都在同一个高度,从而保证工作小车能顺利限制于锁定位置,此时采用锁定部件4〃〃锁定工作小车即可。
[0139]实施例2.1-2.4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各部分的任意组合,上述各部分组件的简单变化或组合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140]实施例2.1-2.4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不仅能够在线清除轨道表面积雪,除雪效果好,而且还能够在轨道除雪车有脱轨倾向时防止除雪小车与钢轨之间发生之间碰撞,具有除雪工作安全、可靠的优点。
【主权项】
1.一种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其包括安装于除雪工作小车的走行轮前、后侧的安装座(61),该安装座(61)连接支撑架(62),该支撑架(62)连接柱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管通过销轴(64)连接于所述支撑架(62)的下端,所述柱形管可围绕销轴(64)旋转,以便在除雪工作小车的轮对脱轨时,将除雪工作小车支撑于钢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包括安装于钢轨正上方的除雪工作小车的车架上的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座(61)包括第一平板(11,,), 该第一平板(11”)的外侧表面上包括凹槽(12”),该第一平板(11”)的内侧表面连接第一矩形板(13” ), 该第一矩形板(13”)与第一平板(11”)所成的夹角之间还装有第一加强板(14”),第一平板(11”)与第一矩形板(13”)相互垂直, 第一加强板(14”)的一个角为直角,该直角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平板(11”)和第一矩形板(13”)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62)包括第二平板(21”)和连接部(23”),该第二平板的外表面包括凸台(22”),该凸台(22”)与第一平板(11”)的凹槽(12”)嵌套配合,第二平板(21”)内表面与连接部(23”)连接,该连接部(23”)底部设置耳形部件(25”); 销轴(64)依次穿过一个耳形部件(25”)的第一通孔(24”)、柱形管后,另一端穿出另一个耳形部件(25”)的第一通孔(24”),并通过螺母(5”)和开口销(6”)固定于连接部(23”)底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11”)还括螺纹孔(15”),第二平板(21”)包括第二通孔(26”),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21”)通过穿过螺纹孔(15”)和第二通孔(26”)的螺栓(7”)连接。6.—种刷抛式除雪小车,其包括抛雪机机架(1),该抛雪机机架(1)的前、后侧各设有两个工作轮,抛雪机机架(1)内装有至少一个抛雪风机(3),抛雪风机(3)包括一面开口的矩形风机外壳(31),两个抛雪风机(3)的风机外壳(31)的开口面相对设置,每个抛雪风机(3)的开口面的对侧形成轨道除雪用刷抛式除雪小车的前、后侧面,两个抛雪风机(3)的顶面之间连接中间盖板(4),该中间盖板(4)与两个抛雪风机(3)的顶面共同构成所述刷抛式除雪小车的顶面,两个抛雪风机(3)的同一侧面之间还装有滚刷侧挡板(5),该滚刷侧挡板(5)与两个抛雪风机(3)的侧面共同构成刷抛式除雪小车的侧面,滚刷侧挡板(5)之间装有滚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抛式除雪小车还包括安装于作业方向上每个所述工作轮外侧的走行防脱轨装置(6),该走行防脱轨装置(6)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抛雪风机(3)包括风机外壳(31),该风机外壳(31)内包括至少一个叶片总成(32),风机外壳的(31)抛雪口(35)上方装有抛雪筒(33),叶片总成(32)通过风机轴支撑于风机外壳(31)内,抛雪风机(3)通过动力部件驱动所述风机轴旋转带动叶片总成(32)旋转。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叶片总成(32)包括套装在所述风机轴外侧的安装座(22’),该安装座(22’)的下表面连接有叶片座(21 ’),该安装座(22’)还连接第一折弯板(23’),该第一折弯板(23’)包括主平面(231’)和折弯面(232’),该折弯面(232’)与主平面(231’)之间呈直角,主平面与(231’)安装座(22’)的一个侧面连接,折弯面(232’)连接于安装座(22’)的上表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折弯面(232’)一边与安装座(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主平面(231 ’)内侧与安装座(22’)的一个侧面连接,且从安装座(22’)上伸出部分的主平面(231 ’)中包括第一开口(233’),主平面(231,)外侧设有安装孔,每个第一折弯板(23’)的主平面(231’)外侧通过螺栓和所述安装孔连接有一块第二折弯板(24’),第二折弯板(24’)沿叶片总成(32)的径向的一边具有预定尺寸的弯边。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叶片座(21’)的中心开有供所述风机轴穿过的通孔;安装座(22 ’)为具有一定厚度且截面为正五边形的柱体,中心有预定尺寸的内花键,安装座(22’)与叶片座(21’)对接连接并固定;所述风机轴穿过叶片座(21’)的中心通孔和安装座(22’)中心的内花键。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风机外壳(31)包括U形框(12’),该U形框(12’)下部连接底板(13’),该U形框(12’)后侧还连接后侧板(14’);底板(13’)的左右两端与U形框(12’)下方的开口端连接,形成风机外壳(31)的侧框;后侧板(14’)四周与U形框(12’)及底板(13’)的边缘连接,风机外壳(31)的U形框(12’)上表面开有抛雪口(35)。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后侧板(14’)的前侧面为平面,后侧面(14’)上开有圆形孔,后侧板(14’)的后侧面为向所述圆形孔倾斜的曲面,所述圆形孔的直径等于叶片总成(32)旋转时所成圆周的直径,风机外壳(31)左右对称,风机外壳(31)的底板(13’)上具有两个分别往左、右两个圆形孔方向凹入的V型缺口。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风机外壳(31)还包括矩形前侧板(15’),该矩形前侧板(15’)的四周与U形框(12’)及底板(13’)的边缘连接;矩形前侧板(15’)上设有两个支撑孔(151’),矩形前侧板(15’)的后表面上固定有一曲形板(16’),该曲形板(16’)围成两个能够供叶片总成(2’)分别放入的近圆形曲面,每个近圆形曲面以矩形前侧板(15’)上的支撑孔(151’)为圆心;矩形前侧板(15’)的前表面上每个支撑孔(151’)的位置安装有一个轴承座(17’);从叶片总成(32)穿出的所述风机轴末端穿过矩形前侧板(15’)上的支撑孔(151’)后固定于轴承座(17’)上。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抛雪风机(3)还包括安装于抛雪筒(33)侧面的抛雪筒旋转液压马达(36),抛雪罩(37)通过旋转轴(39)安装于抛雪筒(33)的出口处,抛雪筒(33)与抛雪罩(37)之间连接抛雪罩控制油缸(38),该控制油缸(38)的伸缩控制抛雪罩(37)相对于抛雪筒(33)的旋转角度。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抛雪罩(7’)的下侧通过一旋转轴固定于抛雪筒(33)出口的下边沿,风机外壳(31)的U形框(12’)的侧面上设有螺纹座(5,)。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刷抛式除雪小车,其特征在于:抛雪机机架(1)内的两个抛雪风机(3)分别安装于抛雪机机架(1)内部的前侧和后侧,滚刷(10)呈哑铃形状,两侧刷毛外径范围为950-1150mm,内侧刷毛的外径为700-850mm,工作宽度为600-7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除雪用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及刷抛式除雪小车。其中,所述的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其包括安装于除雪工作小车的走行轮前、后侧的安装座,该安装座连接支撑架,该支撑架连接柱形管,所述柱形管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一种刷抛式除雪小车,其包括抛雪机机架,该抛雪机机架的前、后侧各设有两个工作轮,抛雪机机架内装有至少一个抛雪风机,所述刷抛式除雪小车还包括安装于作业方向上每个所述工作轮外侧的走行防脱轨装置。除雪走行防脱轨装置不仅能够在脱轨发生时将除雪小车支撑于钢轨上方,以防止除雪小车与钢轨之间发生之间碰撞,还能够在轨道除雪车有脱轨倾向时即提升除雪小车,具有除雪工作安全、可靠的优点。
【IPC分类】E01H8/10
【公开号】CN205100155
【申请号】CN201520873462
【发明人】郭关柱, 杨国涛, 卫明
【申请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