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锁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02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盖锁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盖锁定装置,能够将马达的输出维持在高扭矩区域。在本实用新型的盖锁定装置(10)中,在蜗轮(43)的外缘部的主圆弧侧壁(43B)中靠齿轮部(43G)的里侧邻接有从外壳(11)突出的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B),由此限制蜗轮(43)不与蜗杆(47)分离。由此,能够防止蜗轮(43)与蜗杆(47)的啮合分开的情况,能够将马达(40)的输出维持在高扭矩区域。
【专利说明】
盖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马达驱动在锁定车辆的盖的锁定位置与解除该锁定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部件的盖锁定装置,特别涉及对设置于在里侧具有车辆的加油口、受电连接器、其它能量取得部的凹部的盖进行锁定的盖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这种的盖锁定装置,公知有在将马达的动力传递到锁定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设置蜗杆和蜗轮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6437号公报(图3)
[0004]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盖锁定装置中,例如,在锁定部件与外壳之间夹有砂粒等异物而增大使锁定部件移动的阻力,马达的输出随之增加,这样的话产生的问题是,蜗轮以从蜗杆脱离的方式变形,蜗轮与蜗杆的啮合脱落,无法将马达的输出维持在高扭矩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马达的输出维持在高扭矩区域的盖锁定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的盖锁定装置具备:外壳,其固定于车辆;锁定部件,其组装于外壳,在锁定车辆的盖的锁定位置与解除该锁定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马达,其组装于外壳,对锁定部件进行驱动;组装于外壳并且通过相互啮合而将马达的动力传递到锁定部件的蜗杆和蜗轮;轮侧壁,其设置于蜗轮的外缘部,通过将带板弯曲为圆弧状或者圆状而形成,该轮侧壁在外侧具有与蜗杆啮合的齿轮部,在内侧具有朝向蜗轮的中心侧的齿轮里侧面;以及变形限制突部,其设置于外壳,至少一部分位于将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部和蜗轮的旋转中心连结所得的线上并与齿轮里侧面邻接,从而限制轮侧壁向内侧的移动。
[0007]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盖锁定装置中,蜗轮为扇形形状。
[0008]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盖锁定装置中,变形限制突部对置配置在轮侧壁的相对于齿轮部与蜗杆啮合的位置的正后方位置。
[0009]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锁定装置中,具备:转动限制壁,其从轮侧壁向内侧延伸;止动突部,其从外壳的内表面突出,与转动限制壁抵接来限制蜗轮的旋转范围;缓冲部,其设置于止动突部,与转动限制壁抵接而弹性变形;以及变形限制突部,其在蜗轮的径向上相对于止动突部在远离蜗轮的中心的一侧相邻配置,在缓冲部变形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与转动限制壁抵接。
[0010]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盖锁定装置中,具备:中心突部,其设置于止动突部,并且以与外壳的内表面成为一体的方式突出;缓冲部由弹性体制成,并且与中心突部的外侧嵌合,变形限制突部与缓冲部邻接或者接触,限制缓冲部被转动限制壁按压而向外侧鼓出的量。
[0011][技术方案I以及2的实用新型]
[0012]在技术方案I的盖锁定装置中,使与设置于蜗轮的外缘部的轮侧壁中靠齿轮部的里侧的齿轮里侧面邻接来限制轮侧壁向内侧的移动的变形限制突部从外壳的内表面突出,所以能够防止蜗轮以脱离蜗杆的方式变形而使蜗轮与蜗杆的啮合脱落的情况。由此,能够将马达的输出维持在高扭矩区域。
[0013][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
[0014]在技术方案2的盖锁定装置中,蜗轮为扇形,所以与圆形的情况相比盖锁定装置整体小型化。
[0015]此外,使蜗轮为扇形,与圆形的情况相比,难以防止因蜗轮的朝向旋转轴向的面与外壳的滑动接触产生的倾斜,所以蜗轮容易从蜗杆脱离,蜗轮与蜗杆的啮合也容易分开。因此,在蜗轮为扇形的情况下,与蜗轮为圆形的情况相比,本申请实用新型的构造更有效。
[0016][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
[0017]变形限制突部如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那样优选为对置配置在轮侧壁的相对于齿轮部与蜗杆的啮合位置的正后方位置,但也可以在其正后方位置的附近对置配置。另外,只要能够限制蜗轮从蜗杆脱离而变形,则也可以在轮侧壁中与远离啮合位置的正后方位置的位置对置配置。
[0018][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
[0019]在技术方案4的盖锁定装置中,若使蜗轮朝一个方向旋转,则蜗轮的转动限制壁与设置于外壳的转动限制突部的缓冲部抵接,由此限制蜗轮的旋转范围。而且,在缓冲部通过与转动限制壁的抵接而变形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变形限制突部与转动限制壁抵接,从而防止缓冲部的过度变形。
[0020][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
[0021]在技术方案5的盖锁定装置中,在止动突部中从外壳突出的中心突部的外侧嵌合有弹性体制成的缓冲部。而且,在缓冲部被转动限制壁按压而向外侧鼓出时,利用变形限制突部限制其鼓出的量。由此,与缓冲部最初变形的刚性比,变形规定量以上而与变形限制突部抵接之后的刚性提高,转动限制突部使蜗轮的转动停止位置稳定。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盖锁定装置的车辆的立体图。
[0023]图2是盖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0024]图3是从斜后侧观察盖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4是从斜前侧观察盖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5是盖锁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7]图6是盖锁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8]图7是锁定部件位于后端极限位置的近前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内部侧视图。
[0029]图8是盖锁定装置的内部侧视图。
[0030]图9是图8的A-A剖面的俯视剖视图。
[0031]图10是图8的B-B剖面的俯视剖视图。
[0032]图11是蜗轮配置于前转极限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侧剖视图。
[0033]图12是蜗轮配置于后转极限位置而缓冲橡胶被压变形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侧剖视图。
[0034]图13是盖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0035]图14是外壳锁定部件的后剖视图。
[0036]图15中,(A)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锁定位置、蜗轮配置于前转极限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内部侧视图,(B)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原点位置、蜗轮配置于前转极限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内部侧视图。
[0037]图16中,(A)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原点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俯视图,(B)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原点位置、蜗轮配置于前转极限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侧剖视图。
[0038]图17中,(A)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俯视图,(B)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锁定解除位置、蜗轮配置于前转极限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侧剖视图。
[0039]图18中,(A)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俯视图,⑶图是锁定部件配置于锁定位置、蜗轮配置于前转极限位置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侧剖视图。
[0040]图19是蜗轮配置于前转极限位置而缓冲橡胶被压变形的状态的盖锁定装置的侧剖视图。
[0041]附图标记的说明:
[0042]10…盖锁定装置;11…外壳;19A…第一转动限制突起(中心突部);19B…第二转动限制突起(变形限制突部);40...马达;43...蜗轮;43B…主圆弧侧壁(轮侧壁);43G...齿轮部;46…缓冲橡胶(缓冲部);47…蜗杆;50…锁定部件;90…车辆;94…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结合图1?图1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车辆90的加油口 91配置在凹陷形成于车辆90的侧面中靠后方位置的凹部92的里侧,通常被加油口盖93封闭。另外,凹部92的开放口 92A通常被盖94封闭。该盖94固定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凹部92的前侧内表面的弯曲臂94A的前端并向凹部92的外侧打开,并且在关闭时盖94的外表面与车辆90的整个外表面共面。另外,盖94被未图示的弹性部件朝打开方向施力。
[0044]此外,在以下的各部位以及各部件的说明中,将车辆90的前侧简称为“前侧”,将其相反的一侧简称为“后侧”,并且将车辆90的横向简称为“横向”。
[0045]从盖94的内表面向凹部92内突出有卡合突片95。如图2所示,卡合突片95具备:从盖94的内表面大致垂直地突出的杆抵接部95A ;将杆抵接部95A的靠前端的位置向前侧弯曲为方形槽状而成的卡合凹部95B ;以及从杆抵接部95A的前端部向斜前方延伸的前端引导部95C。而且,为了与该卡合突片95卡合而将盖94锁定为闭状态(图2所示的状态),将本实用新型的盖锁定装置10设置于车辆90。
[0046]盖锁定装置10在外壳11组装多个部件而构成,并且组装在比凹部92的内部侧壁92W更靠后侧的位置。而且,只有盖锁定装置10的前端部通过形成于内部侧壁92W的贯通孔92V而从凹部92的后侧内侧面向前方突出。
[0047]如图3以及图4所示,盖锁定装置10的外壳11呈横向扁平的筐体构造,在横向上被分割为主外壳12和副外壳30两部分。如图5所不,主外壳12形成为从主板部13的外缘部突出有主侧壁14的构造。另一方面,副外壳30形成为从副板部31的与主板部13对置的外缘部突出有比主侧壁14低的副侧壁32的构造。而且,副外壳30作为将主外壳12中由主侧壁14围成的空间封闭的盖使用。另外,从主侧壁14的外表面的多个位置向副外壳30突出有门形的卡止片14K,与上述卡止片14K对应地在副侧壁32的外表面的多个位置设置有卡止突起32K。而且,如图3所示,通过卡止片14K与卡止突起32K的卡合,保持主外壳12与副外壳30合为一体的状态。
[0048]如图6所示,在主板部13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形槽状的引导槽部15,利用该引导槽部15将主板部13区分为上侧主板部13A和下侧主板部13B。
[0049]具体而言,主板部13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弯曲为阶梯状,其台阶部分成为在引导槽部15中沿上下方向对置的一对槽侧壁15A、15B(参照图5)中的下侧的槽侧壁15B。而且,比槽侧壁15B靠下侧的部分成为比上侧部分更向副板部31侧呈阶梯状错开的下侧主板部13B。另外,从主板部13的内表面突出有从上方与下侧的槽侧壁15B对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下划分壁17。而且,由上下划分壁17和在其前侧延长线上延伸的主侧壁14的一部分的槽构成部14E构成引导槽部15的上侧的槽侧壁15A。
[0050]上下划分壁17与下侧的槽侧壁15B的从靠后端的位置到靠前端的位置的范围对置,并且向其前方延伸的主侧壁14的槽构成部14E与下侧的槽侧壁15B的从靠前端的位置到前端的范围对置。另外,下侧的槽侧壁15B比上侧的槽侧壁15A向后方更长地延伸。而且,主板部13中比上下划分壁17靠上侧的部分成为上述上侧主板部13A,该上侧主板部13A比引导槽部15的槽底壁15S稍向远离副外壳30—侧错开。另外,在上下划分壁17的后端面形成有剖面为半圆形且在横向延伸的抵接突条17T。并且,从上下划分壁17的前侧部分向副外壳30侧突出有马达对置壁17W,以将该马达对置壁17W的中间部断开的方式形成有马达定位槽17M。
[0051]此外,上下划分壁17的厚度比主侧壁14厚,如图5所示,在其厚度方向的中间形成有向主板部13的外表面开放的空洞部17K。
[0052]如图6所示,引导槽部15的槽底壁15S连续延伸到下侧的槽侧壁15B的后端。另夕卜,在上下划分壁17的后侧具备将槽底壁15S向上方延长而形成的后端平板部15E。该后端平板部15E的上端部位于上侧主板部13A的上下方向的中间,后端平板部15E与上侧主板部13A之间的台阶部I?从上下划分壁17的后端部向上方笔直地延伸之后向后方弯曲为直角,一直延伸到上下划分壁17的上缘部的中间。
[0053]主侧壁14在比引导槽部15靠上侧的部分沿后端平板部15E的上缘部从其后端向前方延伸到中间位置,从该处沿上侧主板部13A的后缘部、上缘部以及前端缘上方、前方以及下方延伸而与上下划分壁17的前端部连结。而且,主侧壁14的槽构成部14E如上所述那样向上下划分壁17的前方延伸而构成上侧的槽侧壁15A的一部分,该槽构成部14E的前端部弯曲为直角而横切引导槽部15的前端。
[0054]在比引导槽部15靠下侧的部分的主侧壁14,在靠其后端的位置具备向下方鼓出的齿轮罩弯曲部14W。另外,主侧壁14从齿轮罩弯曲部14W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之后朝向铅垂上方与下侧的槽侧壁15B的前端部相连,并且从齿轮罩弯曲部14W的后端部朝铅垂上方延伸之后沿下侧的槽侧壁15B向后方延伸。
[0055]在引导槽部15以及后端平板部15E的后侧具备将主侧壁14切除而形成的杆通过口 14A。另外,如图8所示,在槽底壁15S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从槽底壁15S的后端遍及上下划分壁17的近前位置延伸有引导狭缝15M。而且,如图3所示,利用从副外壳30的后端部向主外壳12侧突出的封闭部33将杆通过口 14A(参照图6)和引导狭缝15M的后端部开口封闭。另外,如图6所示,主外壳12中隔着杆通过口 14A而上下对置的主侧壁14的一对后端缘与后端平板部15E的后端缘的一部分形成有供封闭部33的缘部滑动卡合的突片卡合槽 14B。
[0056]此外,如图3所示,在主外壳12的外表面具备在引导狭缝15M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肋11。
[0057]如图8所示,在后端平板部15E的上方位置,从主侧壁14的外表面突出有近似方筒状的雄连接器罩23。另外,在主侧壁14中被雄连接器罩23围成的部分形成有用于插通后述的第一?第三母线68X、68Y、68Z的多个母线插通狭缝23S。
[0058]此外,如图3所示,在雄连接器罩23的一侧壁形成有使其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向外侧隆起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形槽部23Α,在该方形槽部23Α的中间部形成有矩形的卡止孔23Β。而且,未图示的雌连接器嵌合在雄连接器罩23内,该雌连接器所具备的卡合臂的突起与卡止孔23Β卡止。
[0059]如图6所不,前端圆筒部16从主侧壁14中横切引导槽部15的前端的部分的外表面向前方延伸,该前端圆筒部16的内侧空间与引导槽部15的内侧空间连通。另外,从前端圆筒部16的轴向的中间位置伸出有圆板状的凸缘16F。而且,如图5所示,在前端圆筒部16中比凸缘16F靠前侧的部分的外周面,在凸缘16F侧形成有一对卡合突部16Α和一对卡合可烧片16Β,并且在远离凸缘16F的前端侧形成有一对卡合槽16C、16C。此外,如图4所示,在设置于上侧主板部13Α的前端部的主侧壁14与前端圆筒部16的比凸缘16F靠后侧的部分之间通过加强肋IlT相连。
[0060]卡合突部16Α与卡合可挠片16Β在前端圆筒部16的周方向空开90度的间隔交替排列。另外,卡合突部16Α从前端圆筒部16的径向观察呈四边形,整体从前端圆筒部16的外周面突出为阶梯状。而且,卡合突部16Α的后端与凸缘16F连结(参照图7)。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卡合可挠片16Β是向后方逐渐从前端圆筒部16的外周面推出的突片构造。另夕卜,如图5所示,一对卡合槽16C、16C在前端圆筒部16的周向相距180度的2个位置以轴对称的方式形成。如图7所示,各卡合槽16C是从前端圆筒部16的前端向轴向后方笔直延伸之后弯曲为直角而成的L字形状。
[0061]在前端圆筒部16的前端部的外侧嵌合有如图2所示的防脱套筒28,使形成于该防脱套筒28的内表面的一对未图示的卡合突起与卡合槽16C、16C卡合来防止脱离。而且,在防脱套筒28与前端圆筒部16的凸缘16F之间,以隔着上述内部侧壁92W的贯通孔92V的开口缘的状态将外壳11固定于内部侧壁92W。这样,前端圆筒部16成为仅前端部从防脱套筒28的前端面突出的状态。
[0062]此外,在贯通孔92V的开口缘的2个位置形成有未图示的切口,在上述切口插通卡合突部16Α、16Α之后使外壳11旋转,从而将卡合突部16Α、16Α卡止于贯通孔92V的开口缘。另外,卡合可挠片16B、16B与贯通孔92V的开口缘滑动接触并弯曲之后恢复弹性,与贯通孔92V的开口缘卡止。并且,在防脱套筒28与贯通孔92V的开口缘之间夹有垫片29。
[0063]如图6所示,从下侧主板部13B的内表面突出有齿轮支承轴18。齿轮支承轴18相对于主板部13单独成型,除去前端部之外的整体是实心的圆柱构造,前端部是将圆筒体纵向分割为多个可挠片18B的分割构造。而且,在上述可挠片18B的前端外表面具备前端卡合突起18A。另外,各前端卡合突起18A随着朝向可挠片18B的基端侧,从可挠片18B的外表面的突出量逐渐变大。
[0064]从齿轮支承轴18的基端部向侧方突出有凸缘18F(参照图5)。而且,如图10所示,齿轮支承轴18从外侧通过在下侧主板部13B的上端缘的靠后端部位形成的贯通孔13U,并且从前端侧被压入E型环18E,成为利用凸缘18F和E型环18E将下侧主板部13B夹住的状态,从而将齿轮支承轴18固定于下侧主板部13B。
[0065]如图5所示,在副外壳30,且在与齿轮支承轴18 (参照图6)相同的轴上形成有圆形凹陷部31K。圆形凹陷部31K是使副板部3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凹陷为圆形而形成的,使轴支承孔35A贯通该圆形凹陷部31K的里面中央。而且,齿轮支承轴18的前端部一边使可挠片18B弯曲一边被压入轴支承孔35A内,如图10所示,使前端卡合突起18A组从外侧卡止于轴支承孔35A的开口缘。
[0066]此外,如图5所示,从轴支承孔35A的开口缘向主外壳12侧突出有中心突部35。另外,在圆形凹陷部31K的里面突出有圆弧突片34,该圆弧突片34通过从比轴支承孔35A靠前侧的部分以轴支承孔35A为中心弯曲而形成。
[0067]如图8所示,在齿轮支承轴1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之后详述的蜗轮43。另夕卜,上述主侧壁14的齿轮罩弯曲部14W是以齿轮支承轴18为中心并且直径比蜗轮43稍大的圆弧。
[0068]如图6所示,在下侧主板部13B的内表面形成有以齿轮支承轴18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滑动接触圆弧突条13T,该滑动接触圆弧突条13T是向上下划分壁17的靠后端位置延长而形成。另外,如图5所示,在副板部31的内表面以轴支承孔35A为中心形成有与滑动接触圆弧突条13T相同的滑动接触圆弧突条31T。而且,后述的蜗轮43与上述滑动接触圆弧突条13T、31T滑动接触并转动。
[0069]如图6所示,在下侧主板部13Β的上缘部中比齿轮支承轴18靠前方的位置,在滑动接触圆弧突条13Τ的内侧部分设置有第一以及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Α、19Β。第一转动限制突起19Α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突部”,配置于齿轮支承轴18的前方,其剖面形状是沿引导槽部15的缘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另一方面,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Β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变形限制突部”,配置于第一转动限制突起19Α的前方,其剖面形状是使从引导槽部15的缘部向下方延伸的长方形的两端部近似成为圆弧状的形状。
[0070]如图11所示,在第一转动限制突起19Α安装有缓冲橡胶46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部”)。而且,由第一转动限制突起19Α和缓冲橡胶4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止动突部”。如图6所示,缓冲橡胶46的构造为,外缘形状是使近似四边形的橡胶片中一个侧面向外侧鼓出地弯曲的弯曲侧面46C,在弯曲侧面46C与其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之间排列设置有安装孔46Α和缓冲孔46Β。另外,缓冲孔46Β配置于弯曲侧面46C侧,是与弯曲侧面46C平行地弯曲的长孔形状。另一方面,安装孔46Α是平行于与弯曲侧面46C相反的一侧的侧面而延伸的长孔形状,其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宽度稍宽。而且,如图11所示,在安装孔46A内嵌合有第一转动限制突起19A,在比安装孔46A远离引导槽部15—侧配置有缓冲孔46B。另外,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B相对于缓冲橡胶46中与弯曲侧面46C横向相邻的一个侧面隔着稍许间隙而邻接。
[0071]如图6所示,在下侧主板部13B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台阶部13D,下侧主板部13B中比台阶部13D靠前侧的部分向比后侧部分向副板部31侧错开。而且,从下侧主板部13B的内表面的比台阶部13D更靠前侧的部分突出有加强壁20。加强壁20是上下延伸并将主板部13沿前后分隔的板状。另外,加强壁20的引导槽部15侧比主侧壁14侧从下侧主板部13B更大地突出而成为加强主部20A。在该加强主部20A的后表面形成有一对肋20L、20L,在加强主部20A的前表面,从前端侧向前方突出有卡止突起20K。
[0072]从下侧主板部13B中比加强壁20靠前侧的部分突出有圆筒柱25。圆筒柱25具有与加强主部20A相同的高度。而且,若将主外壳12与副外壳30合为一体,则加强壁20的前端部嵌合在形成于副外壳30的内表面的第一前端凹部37A (参照图5)内,并且圆筒柱25的前端部嵌合在形成于副外壳30的内表面的第二前端凹部37B(参照图5)内。另外,圆筒柱25的内侧的贯通孔25A从形成于第二前端凹部37B的中央的贯通孔37C(参照图4)通过,成为沿左右方向贯通外壳11的状态,利用插通于此处的螺栓将盖锁定装置10固定于车辆90。
[0073]如图7所示,在引导槽部15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收纳有锁定部件50。如图6所示,锁定部件50沿前后方向延伸,从前端向后端依次排列设置有第一?第六杆构成部57?
62ο
[0074]第二杆构成部58剖面呈圆形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外径比前端圆筒部16的内径稍小。另外,如图9所示,在第二杆构成部58的外表面,在靠前端的位置形成有密封圈槽58Α,在其后方形成有一对环状槽58Β、58Β。而且,在密封圈槽58Α安装有密封圈64。此外,如图6所示,第二杆构成部58的后端部中与槽底壁15S相反的一侧(副板部31侧),以向后方与第二杆构成部58的中心接近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面58C。
[0075]第一杆构成部57是直径比第二杆构成部58小的剖面圆形(例如,第二杆构成部58的直径的大致一半左右的剖面圆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其长度比第二杆构成部58短。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杆构成部57的中心轴相对于第二杆构成部58的中心轴错开。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在上下方向,第一杆构成部57的中心轴配置在与第二杆构成部58的中心轴相同的位置,如图16的(A)所示,在横向,第一杆构成部57的中心轴配置为相对于第二杆构成部58的中心轴向远离盖94 一侧错开。另外,如图9所示,第二杆构成部58的前端部是带有圆角的缩径部58Τ,该缩径部58Τ是包围第一杆构成部57的基端部整体的封闭的环状。并且,第一杆构成部57的前端面成为以朝向盖94侧的斜前方的方式在横向倾斜并且鼓出的前端鼓出面57Α。更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前端鼓出面57Α相对于与第一杆构成部57的轴向正交的架空的基准面Κ1,使盖94侧向后方下降并在30?45度的角度的范围内倾斜,并且前端鼓出面57Α整体向外侧鼓出而带有圆角。
[0076]如图5所示,第四杆构成部60具有如下构造,即:外径与第二杆构成部58的外径大致相同,并且通过将沿前后方向的延伸的圆柱体中靠副板部31侧平坦地切割到靠中心轴的位置而形成中间平坦面50Α(参照图6)。此外,在第四杆构成部60,将中间平坦面50Α的两侧部稍微切割从而还形成有与中间平坦面50A正交的条纹状的侧平面60B (参照图5)。另外,在第四杆构成部60中与中间平坦面50A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用于轻型化的多个矩形孔60C(参照图5) ο
[0077]如图5所示,第三杆构成部59整体呈长方体状,其剖面的四边形是具有第四杆构成部60的圆弧状的剖面的大小。另外,如图6所示,第三杆构成部59的一个侧面成为从第四杆构成部60连续形成的中间平坦面50A,在该中间平坦面50A的前端部相连有上述第二杆构成部58的倾斜面58C的后端部。并且,在第三杆构成部59贯通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状的弹簧卡止孔55。
[0078]此外,如图5所示,在第三杆构成部59中的槽底壁15S侧的侧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剖面呈半圆弧状的滑动接触突条56B。
[0079]如图6所示,第五杆构成部61整体是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棱柱状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收纳凹部54的构造。另外,第五杆构成部61的一个侧面成为从第三以及第四杆构成部59、60连续而形成的中间平坦面50A。
[0080]收纳凹部54从中间平坦面50A凹陷为阶梯状,向副板部31侧和下侧开放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卡合凹部54的后端部的内侧面成为与锁定部件50的轴向正交的被加压面54A。并且,卡合凹部54的内侧面是从被加压面54A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并从中途向前下降而倾斜之后再向下方弯曲的形状。而且,收纳凹部54中的被加压面54A的前方的空间成为避免干涉空间54S(参照图16的(B)) ο
[0081]此外,在第五杆构成部61的下表面,且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台阶面61D,比该台阶面61D靠后侧的部分向下方变大。另外,台阶面61D弯曲为1/4圆弧状。并且,在第五杆构成部6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比台阶面61D靠前侧的位置形成有一对滑动接触突条56A、56A。上侧的滑动接触突条56A在横向延伸并且呈半圆弧状。另一方面,下侧的滑动接触突条56A是与上侧的滑动接触突条56A对称的形状,且比上侧的滑动接触突条56A短。并且,如图5所示,在第五杆构成部61的前端部,在朝向槽底壁15S侧的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三杆构成部59的滑动接触突条56B相同的滑动接触突条56B。
[0082]如图6所示,第六杆构成部62整体呈前后延伸的长方体状,副板部31侧的一个侧面呈阶梯状地低于中间平坦面50A,在此处形成有用于轻型化的方孔62A。另外,从第六杆构成部62的上表面突出有开关抵接部53。开关抵接部53如图7所示那样比上下划分壁17向上方突出并形成为能够沿前后方向从杆通过口 14A通过的大小。并且,开关抵接部53的前表面成为与锁定部件50的轴向正交的抵接前表面53A。此外,在第六杆构成部62的下表面具备上述滑动接触突条56A。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六杆构成部62的槽底壁15S侧的侧面,在前端部从开关抵接部53的上端遍及第六杆构成部62的下端部而形成有上述滑动接触突条56B。
[0083]从第六杆构成部62的槽底壁15S侧的侧面突出有狭缝贯通肋51。如图9以及图14所示,狭缝贯通肋51在第六杆构成部62中配置于上下方向中央的靠后端,并贯通引导狭缝 15M。
[0084]如图6所示,在狭缝贯通肋51的前端具备侧头部52。侧头部52包括滑动板52A、中继柱52C以及操作头52B。滑动板52A是隔着狭缝贯通肋51而与第六杆构成部62整体对置的四边形的近似板状,该滑动板52A的与第六杆构成部62对置的对置面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的中央而接近第六杆构成部62侧的方式弯曲。另外,滑动板52A的与第六杆构成部62的相反的一侧的面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的中央而接近操作头52B侧方式弯曲为山形。并且,操作头52B是前后的两端部弯曲为圆弧状的长圆形的板状。另外,中继柱52C成为将滑动板52A与操作头52B之间相连的扁平的柱状,其剖面形状是比操作头52B小一圈的长圆形。
[0085]此外,如图2所示,在中继柱52C安装有线W,该线W的末端部被引出到车辆90的后备箱室96 (参照图1)内。
[0086]锁定部件50被图5所示的扭转螺旋弹簧26向前方施力。扭转螺旋弹簧26是将从线圈部26C的两端部伸出的一对末端臂部26A、26B的前端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弯曲为直角的构造。而且,如图15的(B)所示,线圈部26C插通于圆筒柱25的外侧,被组装为一方的末端臂部26A被加强主部20A的前表面的比卡止突起20K向基端侧按压、而且另一方的末端臂部26B的前端部插入锁定部件50的弹簧卡止孔55的状态。
[0087]如图16的(A)所示,若盖94打开,则如图16的⑶所示,锁定部件50通过扭转螺旋弹簧26的弹力,移动到使开关抵接部53的抵接前表面53A抵接于上下划分壁17的后端的抵接突条17T的原点位置为止。另外,如图15的(B)所示,配置于原点位置的锁定部件50的前端部成为比前端圆筒部16更向前方突出的状态。而且,若关闭盖94,则盖94所具备的卡合突片95的前端引导部95C与锁定部件50的第一杆构成部57的前端的前端鼓出面57A的滑动接触,锁定部件50被向后方按压,在后退到如图17的(B)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后,锁定部件50的第一杆构成部57通过前端引导部95C而越上杆抵接部95A中比卡合凹部95B靠前端引导部95C的位置。
[0088]而且,如图17的(A)所示,若盖94成为完全关闭的全闭状态,则第一杆构成部57与卡合凹部95B对置,通过扭转螺旋弹簧26的弹力使锁定部件50向前方移动,第一杆构成部57进入卡合凹部95B。这样,如图18的(A)所示,第一杆构成部57的前端与卡合凹部95B的里面抵接,锁定部件50如图18的(B)所示那样定位在原点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的中间的锁定位置。
[0089]此外,锁定部件50的比第一杆构成部57进入卡合凹部95B的近前位置靠后侧的位置全部是锁定解除位置。另外,若操作侧头部52而向后方拉锁定部件50,则锁定部件50在锁定解除位置中到达后端的后端极限位置(图7的锁定部件50进一步向该图的左侧移动而与封闭部33抵接的位置)。
[0090]为了根据锁定部件50的直线移动动作监视盖94的开闭状态,而在上侧主板部13A组装有检测开关65。如图6所示,检测开关65的构造为:具有在横向为扁平的长方体状的开关体66,从该开关体66的后表面的矩形孔66B突出有检测件67。该检测件67以开关体66中从矩形孔66B的上端部附近沿横向贯通的转动轴为中心,在断开位置与接通位置之间转动。另外,检测件67 —体地具备从转动轴垂下并从矩形孔66B向外侧突出的扇部67A、和在扇部67A的倾斜侧面的下侧延长线上延伸配置的抵接片67B。而且,被未图示的弹性部件向矩形孔66B的外侧施力而通常配置于如图7所示的断开位置。
[0091]如图6所示,在开关体66沿横向贯通有一对母线连接孔66C、66C和一对定位孔66A、66A。一对母线连接孔66C、66C在开关体66的靠上端的位置前后排列。而且,在这些母线连接孔66C、66C插入连接有后述的第二和第三母线68Y、68Z。
[0092]另一方面,一对安装孔66A、66A配置于开关体66的一对对角的附近,并且一方的安装孔66A为圆孔,另一方的安装孔66A是在一对安装孔66A、66A的排列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而且,在将从上侧主板部13A的内表面突出的一对传感器安装支柱21、21嵌合于一对安装孔66A、66A的状态下,将开关体66安装于主板部13。另外,如图15的(A)所示,开关体66的下表面与上下划分壁17的上表面邻接,开关体66的后表面配置于比上下划分壁17的后端面稍向前方错开的位置。并且,检测件67在处于断开位置的状态下比抵接突条17T向后方突出。而且,如图15的(B)所示,在锁定部件50配置于原点位置时,开关抵接部53将检测件67向前方按压到接通位置,检测开关65接通。另外,在锁定部件50离开原点位置而向锁定位置、锁定解除位置侧移动时,开关抵接部53离开检测件67,检测件67弹性恢复到断开位置,检测开关65断开。
[0093]如图8所示,在上侧主板部13A的内表面从上方依次空开间隔而铺设有第一?第三母线68X、68Y、68Z。具体而言,第一?第三母线68Χ、68Υ、68Ζ的后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平行排列,成为穿过主侧壁14的母线插通狭缝23S并从雄连接器罩23内的里面突出的雄端子金属件(所谓的舌片)。
[0094]另外,第三母线68Ζ是在主侧壁14的内侧向前方延伸之后向下方弯曲的形状,从其下端部将未图示的连接片弯起而插入并连接于开关体66的靠后的母线连接孔66C。另夕卜,第一以及第二母线68Χ、68Υ都是在主侧壁14内向前方延伸之后向下方鼓出而弯曲,前侧部分向上方平行地延伸。
[0095]而且,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母线68Χ、68Υ的上端部的侧缘部将图5所示的连接片68Τ、68Τ弯起,插入并连接于后述的马达40的母线连接孔41、41。另外,在第二母线68Υ,以从中间部分进入开关体66与上侧主板部13Α之间的方式延伸有分支片68J,将该分支片68J的前端弯起而成的未图示的连接片插入并连接于开关体66的前侧的母线连接孔66C。而且,若检测件67配置于接通位置,则第二母线68Υ与第三母线68Ζ之间导通,另一方面,若检测件67配置于断开位置,则第二母线68Υ与第三母线68Ζ之间断开。
[0096]如图6所示,在上侧主板部13Α的内表面突出有用于将第一母线68Χ与第二母线68Υ之间隔绝的分隔壁13Χ、和用于将第二母线68Υ与第三母线68Ζ之间隔绝的分隔壁13Υ。另外,在第一?第三母线68Χ、68Υ、68Ζ分别形成有定位孔68Α,从上侧主板部13Α的内表面突出的多个母线定位突起22嵌合于定位孔68Α。
[0097]此外,第一?第三母线68Χ、68Υ、68Ζ在通过架桥壁68Κ而一体化并且第二以及第三母线68Υ、68Ζ与检测开关65连接的状态下,与检测开关65 —起组装于主外壳12。而且,在将后述的马达40组装于主外壳12并在该马达40连接第一以及第二母线68Χ、68Υ后,切除架桥壁68Κ。
[0098]马达40作为使锁定部件50后退的驱动源而组装于外壳11,该马达40的动力经由蜗杆47与蜗轮43传递至锁定部件50。具体而言,马达40在旋转轴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下,组装于主外壳12的检测开关65的前侧。另外,从马达40的下端面的中心突出有输出旋转轴40S(参照图7),蜗杆47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该输出旋转轴40S。并且,如图5所示,在马达40的侧部具备一对平行的平坦面,在设置于其一方的平坦面的上端侧的一对母线连接孔41、41插入并连接有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母线68X、68Y的连接片68Τ、68Τ。另外,从马达40的基端面的中央突出有背面突部40Τ,该背面突部40Τ被收纳于在主侧壁14和副侧壁32的内表面分别形成的马达定位凹部14M、32M。并且,如图7所示,从马达40的前端面中的输出旋转轴40S的周围突出有正面突部40U,该正面突部40U收纳于在上下划分壁17形成的马达定位槽17M。
[0099]蜗杆47从马达定位槽17M横切引导槽部15而向下方延伸,在加强壁20的后方附近与下侧主板部13B的内表面对接。另外,在下侧主板部13B的加强壁20的后方附近,沿主侧壁14的内表面前后排列有一对蜗杆夹持部24、24。而且,从蜗杆47的前端面的中心突出的中心轴47A被夹在一对蜗杆夹持部24、24之间而被限制前后的移动。此外,从蜗杆夹持部24、24的对置面以相互接近的方式突出有剖面为半圆形的圆弧突部24A、24A,上述圆弧突部24A、24A与中心轴47A点接触。
[0100]如图6所示,蜗轮43具备从圆板部43E将扇板部43A延长而得的旋转板43F。另夕卜,在扇板部43A的正反两面以稍突出的状态形成有加强肋43L。
[0101]在扇板部43A的外缘的圆弧部连结有将带板弯曲为圆弧状而成的主圆弧侧壁43B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轮侧壁”),在该主圆弧侧壁43B的外周面形成有齿轮部43G。另夕卜,在圆板部43E的外缘的圆弧部连结有将带板弯曲为比主圆弧侧壁43B小的圆弧状而得的副圆弧侧壁43M。并且,在扇板部43A的外缘的两直线部连接有以将副圆弧侧壁43M与主圆弧侧壁43B的一端彼此之间及另一端彼此之间相连的方式延伸的相连侧壁43C、43C。
[0102]另外,主圆弧侧壁43B、副圆弧侧壁43M、相连侧壁43C、43C为相同的宽度并且它们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侧面彼此共面。而且,如图10所示,在主圆弧侧壁43B的两侧面以接触或者能够接触的状态邻接有滑动接触圆弧突条13T、31T,由此,防止蜗轮43的横向偏离。
[0103]在圆板部43Ε以贯通其中心部分的状态一体形成有异形筒壁45。异形筒壁45是从圆筒部45Α的周面的一部分突出有剖面为扇形的扇形筒部45Β的形状,圆筒部45Α的内部与扇形筒部45Β的内部连通。另外,如图5所不,异形筒壁45的一端面被底壁45C封闭,在该底壁45C的圆筒部45Α的中心贯通形成有贯通孔43Η。而且,如图10所示,齿轮支承轴18从底壁45C侧通过贯通孔43Η而插入到异形筒壁45的圆筒部45Α内,并且在圆筒部45Α的与底壁45C相反的一侧的开口内插入有副外壳30的中心突部35。由此,蜗轮43在外壳
11被支承为能够转动,并且齿轮部43G被定位为与蜗杆47啮合的状态。此外,SU外壳30的圆弧突片34(参照图5)与异形筒壁45的扇形筒部45Β(参照图6)的外周面重叠。另外,如图7所示,上述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Β位于将蜗杆47以及涡轮43的啮合部E和蜗杆47的旋转中心O连结的线L上,与主圆弧侧壁43Β中靠齿轮部43G的里侧的齿轮里侧面43V邻接,由此限制主圆弧侧壁43Β向内侧的移动。
[0104]如图5以及图6所示,旋转板43F配置于主圆弧侧壁43Β、相连侧壁43C等宽度方向中靠副板部31的位置。而且,在蜗轮43中比旋转板43F靠主板部13侧被主圆弧侧壁43Β、相连侧壁43C、43C围成的区域,与一对相连侧壁43C、43C的相邻形成有一对转动限制壁 43D、43D。
[0105]如图11所示,一对转动限制壁43D、43D配置为以彼此大体正交的方式延伸,它们的交点相对于蜗轮43的转动中心位于与主圆弧侧壁43B相反的一侧。而且,在一对转动限制壁43D、43D之间收纳有上述第一以及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A、19B和缓冲橡胶46。而且,从副板部31侧观察,若蜗轮43顺时针转动,则一方的转动限制壁43D成为水平姿势而从上方抵接于缓冲橡胶46,蜗轮43定位于前转极限位置。另一方面,从副板部31侧观察,若蜗轮43逆时针转动,则如图12所示,另一方的转动限制壁43D成为大致水平姿势而从下方抵接于缓冲橡胶46,蜗轮43定位于后转极限位置。
[0106]如图11所示,蜗轮43在前转极限位置抵接于缓冲橡胶46的转动限制壁43D与相连侧壁43C的靠旋转中心的端部通过补充部43N相连。而且,从补充部43N向锁定部件50的收纳凹部54(参照图6)内突出有加压突部44。加压突部44在圆筒体的周面的一部分具备平坦面,在蜗轮43位于前转极限位置时,加压突部44的平坦面从上方与下侧的槽侧壁15B邻接或者抵接。另外,此时,如图15的(B)以及图16的(B)所示,若锁定部件50配置于原点位置,则加压突部44成为在收纳凹部54的后端与被加压面54A邻接的状态。
[0107]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盖锁定装置10的结构的说明如上所述。接下来,说明该盖锁定装置10的作用效果。车辆90的盖94通常关闭。因此,通常如图18的(A)所示,锁定部件50与设置于盖94的卡合突片95的卡合凹部95B卡合而配置于锁定位置,如图18的(B)所示,检测开关65成为断开的状态。另外,蜗轮43配置于如图11所示前转极限位置,加压突部44如图18的(B)所示位于远离被加压面54A的前方。
[0108]在进行加油时为了打开盖94,例如操作设置于车辆90内的盖子打开开关。这样,以预先决定的第一通电时间对马达40流入后转用的直流电流,蜗轮43后转而从前转极限位置向后转极限位置转动。
[0109]此外,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盖锁定装置10的车辆90可以在盖子打开开关的操作之后立即开始向马达40通电,例如像满足蒸发排放标准(evaporative emiss1nstandard)的车辆那样,若操作盖子打开开关,则首先燃料箱内的压力装置起动,在打开盖94时以使规定量以上的气化汽油不从燃料箱排出的方式,使燃料箱的内压下降到规定压力,然后开始向马达40通电即可。
[0110]若蜗轮43从前转极限位置向后转极限位置转动,则伴随于此,加压突部44向后方移动并在中途与锁定部件50的被加压面54A抵接,向被加压面54A施加使锁定部件50后退的后方推进动力。即,加压突部44向后方按压被加压面54A使锁定部件50向后方移动。而且,在蜗轮43到达后转极限位置之前,锁定部件50到达锁定解除位置,盖94由于未图示的弹性部件的弹力而向外侧打开。
[0111]即使锁定部件50到达锁定解除位置,蜗轮43也进一步后转,如图7所示到达后转极限位置。伴随于此,锁定部件50在锁定解除位置中移动到后端极限位置的近前为止。而且,如图12所示,蜗轮43在通过与缓冲橡胶46的抵接而停止于后转极限位置期间经过上述第一通电时间,然后以预先决定的第二通电时间对马达40流入前转用的直流电流。由此,蜗轮43反转(S卩,前转)而从后转极限位置向前转极限位置转动,加压突部44向前方移动。这样,利用扭转螺旋弹簧26的弹力以使被加压面54A随着加压突部44的方式使锁定部件50前进。此时,盖94是打开的,所以锁定部件50移动到原点位置,如图15的(B)所示,锁定部件50的开关抵接部53向前侧按压检测开关65的检测件67,检测开关65接通。而且,接收到检测开关65接通,例如车辆90内的警告灯点亮。
[0112]结束加油后,用手按压盖94将其移动到闭位置。这样,设置于盖94的卡合突片95的前端引导部95C、与锁定部件50的前端的前端鼓出面57A滑动接触,从而锁定部件50向后方被按压而移动。伴随于此,加压突部44在收纳凹部54的避免干涉空间54S内向前方相对移动而从被加压面54A分尚。由此,保持蜗轮43停止而使锁定部件50向后方移动,检测开关65断开,车辆90内的警告灯熄灭。
[0113]若进一步将盖94向凹部92侧按压,则锁定部件50的第一杆构成部57通过前端引导部95C而越上杆抵接部95A中比卡合凹部95B靠前端引导部95C的位置,锁定部件50到达如图17的(B)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而且,如图17的(A)所示,若盖94成为完全关闭的全闭状态,则锁定部件50的第一杆构成部57与卡合凹部95B对置,利用扭转螺旋弹簧26的弹力使锁定部件50向前方移动。这样,如图18的(A)所示,第一杆构成部57的前端与卡合凹部95B的里面抵接,锁定部件50定位于如图18的(B)所示的锁定位置。由此,返回进行加油前的通常的状态。
[0114]此外,例如在由于马达40的失效等无法通过车辆90内的开关操作解除盖94的锁定的情况下,在后备箱室96内拉动线W而使锁定部件5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从而能够打开盖94。
[0115]然而,假定在锁定部件50与外壳11的滑动接触部分夹有砂粒等异物,克服此时的锁定部件50的直线移动阻力而使马达40的输出增加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马达40的动力作为使蜗轮43与蜗杆47分离的方向的力而作用。与此相对,如图7所示,对于蜗杆47而言,其前端的中心轴47A被外壳11的蜗杆夹持部24、24夹持,由此蜗杆47被限制为不与蜗轮43分离。另一方面,对于蜗轮43而言,在其外缘部的主圆弧侧壁43B中靠齿轮部43G的里侧的齿轮里侧面43V,邻接有从外壳11突出的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B,由此蜗轮43被限制为不与蜗杆47分离。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盖锁定装置10中,能够防止蜗轮43与蜗杆47的啮合分开的情况,能够将马达40的输出维持在高扭矩区域。即,即使锁定部件50的直线运动阻力增加,马达40的动力也能够通过蜗杆47以及蜗轮43而传递至锁定部件50,使锁定部件50直线运动。另外,在锁定部件50的直线运动阻力异常高的情况下、蜗轮43的转动限制壁43D与缓冲橡胶46抵接的情况下,马达40成为失速状态。而且,经过上述第一通电时间或者第二通电时间使马达40停止。
[0116]另外,缓冲橡胶46被转动限制壁43D按压而变形,但若该缓冲橡胶46的变形量达到规定量以上,则如图12所示,转动限制壁43D与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B抵接,从而防止缓冲橡胶46的过度变形。另外,缓冲橡胶46被转动限制壁43D按压而以向外侧鼓出的方式变形。而且,如图12以及图19所示,缓冲橡胶46中向外侧鼓出的部分与第二转动限制突起19B抵接。由此,与缓冲橡胶46最初变形的刚性比,变形后的缓冲橡胶46的刚性提高规定量以上,缓冲橡胶46使蜗轮43的转动停止位置稳定。
[0117][其它实施方式]
[0118]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并且除了下述以外,在不脱离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0119](I)上述实施方式的盖锁定装置10用于锁定对里部具备加油口 91的凹部92进行封闭的盖94,但例如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锁定对里侧具有对电动车电池的进行充电用的受电连接器、燃料电池车辆的加氢口、以及其它能量取得部的凹部的开口进行封闭的盖的盖锁定装置。另外,对车辆中能量取得部以外的盖进行锁定的盖锁定装置也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
[0120](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车辆90的前方使盖锁定装置10的锁定部件50前进而与盖94的卡合突片95卡合,但也可以构成为在车辆90的后方、上方或者下方使盖锁定装置10的锁定部件50前进而与盖94卡合。
[012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蜗轮43是扇形,但也可以是圆形。
[0122](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盖锁定装置10中,锁定部件50被扭转螺旋弹簧26向原点位置施力,但不设置扭转螺旋弹簧26而是利用驱动源的动力使锁定部件在原点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的盖锁定装置也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体而言,例如,随着车门锁定/解锁的切换,作为盖锁定装置的驱动源的马达正转/反转来切换锁定/解锁的所谓锁定联动式的盖锁定装置也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其固定于车辆; 锁定部件,其组装于所述外壳,并且在锁定所述车辆的盖的锁定位置与解除该锁定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马达,其组装于所述外壳,对所述锁定部件进行驱动; 组装于所述外壳并且通过相互啮合而将所述马达的动力传递到所述锁定部件的蜗杆和蜗轮; 轮侧壁,其设置于所述蜗轮的外缘部,通过将带板弯曲为圆弧状或者圆状而形成,并且,该轮侧壁在外侧具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齿轮部,在内侧具有朝向所述蜗轮的中心侧的齿轮里侧面;以及 变形限制突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至少一部分位于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的啮合部和所述蜗轮的旋转中心连结所得的线上并与所述齿轮里侧面邻接,从而限制所述轮侧壁向内侧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轮为扇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限制突部对置配置在所述轮侧壁的相对于所述齿轮部与所述蜗杆啮合的啮合位置的正里侧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动限制壁,其从所述轮侧壁向内侧延伸; 止动突部,其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突出,与所述转动限制壁抵接而限制所述蜗轮的旋转范围; 缓冲部,其设置于所述止动突部,与所述转动限制壁抵接而弹性变形, 所述变形限制突部在所述蜗轮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止动突部在远离蜗轮的中心的一侧相邻配置,在所述缓冲部变形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与所述转动限制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动限制壁,其从所述轮侧壁向内侧延伸; 止动突部,其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突出,与所述转动限制壁抵接而限制所述蜗轮的旋转范围; 缓冲部,其设置于所述止动突部,与所述转动限制壁抵接而弹性变形, 所述变形限制突部在所述蜗轮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止动突部在远离蜗轮的中心的一侧相邻配置,在所述缓冲部变形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与所述转动限制壁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心突部,其设置于所述止动突部,并且以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成为一体的方式突出, 所述缓冲部由弹性体制成,并且与所述中心突部的外侧嵌合, 所述变形限制突部与所述缓冲部邻接或者接触,限制所述缓冲部被所述转动限制壁按压而向外侧鼓出的量。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心突部,其设置于所述止动突部,并且以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成为一体的方式突出, 所述缓冲部由弹性体制成,并且与所述中心突部的外侧嵌合, 所述变形限制突部与所述缓冲部邻接或者接触,限制所述缓冲部被所述转动限制壁按压而向外侧鼓出的量。
【文档编号】E05B81-32GK204283009SQ201420642628
【发明者】伊藤芳史, 北村敏宏, 丹羽巧, 清水辰弥, 野村祐幸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